卷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9692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卷绕装置,用于卷绕电芯极片,其包括:传动芯轴;可变形结构体,套设于传动芯轴的外周表面,可变形结构体包括可变形囊体部和可变形支承部,可变形囊体部连接于外周表面以隔离可变形支承部与传动芯轴,可变形支承部呈筒状结构,可变形支承部套设于可变形囊体部的外周,可变形囊体部能够在膨胀状态和收缩状态切换;其中,在膨胀状态和收缩状态切换的可变形囊体部能够驱动可变形支承部整体沿传动芯轴的径向膨胀或收缩,以使可变形支承部在卷绕位置和卸料位置切换,电芯极片能够被卷绕于处于卷绕位置的可变形支承部的外周面。本实施例的卷绕装置能够与卷绕成型的电芯脱离过程平稳顺利,降低极片被带出的可能性,提高电芯成品率。

Wi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绕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卷绕装置。
技术介绍
二次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绿色环保等特点成为能源发展新趋势。其中,二次电池的核心部件电芯,一般是由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膜经过卷绕机构卷绕成型得到。卷绕机构包括用于卷绕的卷针。在卷针完成卷绕工作后,卷针需要从卷绕形成的电芯内拔出。然而,由于卷针与电芯处于紧配合状态,因此卷针从电芯内拔出时,卷针会容易地将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膜形成的极片带出,从而导致整个电芯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卷绕装置,能够保证与卷绕成型的电芯脱离过程平稳顺利,降低极片被带出的可能性,提高电芯成品率。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卷绕装置,用于卷绕电芯极片,卷绕装置包括:传动芯轴;可变形结构体,可变形结构体套设于传动芯轴的外周表面,可变形结构体包括可变形囊体部和可变形支承部,可变形囊体部连接于外周表面以隔离可变形支承部与传动芯轴,可变形支承部呈筒状结构,可变形支承部套设于可变形囊体部的外周,可变形囊体部能够在膨胀状态和收缩状态切换;其中,在膨胀状态和收缩状态切换的可变形囊体部能够驱动可变形支承部整体沿传动芯轴的径向膨胀或收缩,以使可变形支承部在卷绕位置和卸料位置切换,电芯极片能够被卷绕于处于卷绕位置的可变形支承部的外周面。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可变形囊体部为一体式筒状结构,可变形囊体部套设于传动芯轴的外周表面。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处于卷绕位置的可变形支承部的横截面中,可变形支承部的外周面的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可变形囊体部与可变形支承部为一体式结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可变形囊体部与可变形支承部为分体式结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可变形结构体还包括弹性部,弹性部设置于可变形支承部与可变形囊体部之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传动芯轴的外周表面为锥形面,可变形囊体部与传动芯轴相接触的表面与外周表面形状相匹配。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可变形囊体部具有用于输送流体介质的输入口和输出口,传动芯轴设置有与输入口相连通的输入通道以及与输出口相连通的输出通道。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传动芯轴包括相互套设并密封连接的内轴和外轴套,外轴套设置于内轴和可变形囊体部之间,内轴具有容纳孔,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均贯穿外轴套和内轴并与容纳孔相连通,卷绕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容纳孔内的输入管件和输出管件,输入管件和输出管件分别与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相连通并且与内轴或外轴套密封连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卷绕装置还包括第一单向导流件和第二单向导流件,第一单向导流件设置于输入通道内并且位于输入管件的下游,第二单向导流件设置于输出通道内并且位于输出管件的上游。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传动芯轴包括沿自身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输入口和输出口沿传动芯轴的轴向错开设置,其中,输入口靠近第一端面,输出口靠近第二端面。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可变形囊体部具有用于交换流体介质的换流口,传动芯轴设置有与换流口相连通的换流通道,卷绕装置还包括换流管件,换流管件与换流通道相连通并且与传动芯轴密封连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可变形支承部为绝缘结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卷绕装置还包括极耳抚平部件,极耳抚平部件具有抽气通道,抽气通道贯穿可变形支承部的外周面并在外周面形成抽气口。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极耳抚平部件包括设置于抽气通道内的分流部件,分流部件与可变形支承部相连接,分流部件具有两个以上的与抽气通道相连通的分流孔。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极耳抚平部件还包括设置于抽气通道内的过滤部件,过滤部件设置于分流部件的下游。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传动芯轴包括相互套设的内轴和外轴套,外轴套设置于内轴和可变形囊体部之间,内轴具有容纳孔,抽气通道贯穿可变形囊体部、内轴和外轴套并与容纳孔相连通,极耳抚平部件还包括抚平抽气管件,抚平抽气管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容纳孔并且与抽气通道相连通,抚平抽气管件与传动芯轴密封连接以密封抽气通道。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卷绕装置包括传动芯轴以及和传动芯轴相连接的可变形结构体。可变形结构体包括可变形囊体部和可变形支承部。可变形囊体部自身能够沿传动芯轴的径向膨胀或收缩,以此带动可变形支承部同步膨胀或收缩,从而实现可变形支承部在卷绕位置和卸料位置之间切换。可变形支承部在卷绕位置保持膨胀状态,以使电芯极片能够卷绕于可变形支承部的外周面上。在完成卷绕工作后,可变形支承部与可变形囊体部同步收缩以减小自身的尺寸,从而与卷绕成型的电芯之间形成松配合以使两者实现自动分离,然后再沿退出方向从卷绕成型的电芯中拔出完成卸料。由于卷绕装置从卷绕成型的电芯拔出时,卷绕装置与电芯极片之间的摩擦阻力小并且不易出现粘连现象,因此卷绕装置拔出过程平稳顺利,降低电芯极片被一并带出的可能性,保证完成卷绕后的电芯极片结构完整性,有效提高卷绕成型电芯的成品率。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卷状电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卷状电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处于卷绕状态的卷绕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向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卷绕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实施例中的处于卸料状态的卷绕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处于卷绕状态的卷绕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处于卷绕状态的卷绕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实施例中的处于卸料状态的卷绕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8中B处放大图;图11是图8中C处放大图;图12是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处于卷绕状态的卷绕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处于卷绕状态的卷绕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D处放大图。在附图中,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标记说明:1、电芯;1a、极耳;1b、正极极片;1c、负极极片;1d、隔膜;10、卷绕装置;11、传动芯轴;11a、外周表面;11b、输入通道;11c、输出通道;11e、第一端面;11f、第二端面;11g、换流通道;11h、容纳孔;111、内轴;112、外轴套;12、可变形结构体;121、可变形囊体部;121a、输入口;121b、输出口;121c、换流口;122、可变形支承部;122a、外周面;123、弹性部;13、输入管件;14、输出管件;15、第一单向导流件;16、第二单向导流件;17、密封件;18、极耳抚平部件;180、抽气通道;181、抚平抽气管件;182、分流部件;182a、分流孔;183、过滤部件;19、换流管件;20、联轴器;21、轴承;X、退出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技术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即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绕装置,用于卷绕电芯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装置包括:传动芯轴;可变形结构体,所述可变形结构体套设于所述传动芯轴的外周表面,所述可变形结构体包括可变形囊体部和可变形支承部,所述可变形囊体部连接于所述外周表面以隔离所述可变形支承部与所述传动芯轴,所述可变形支承部呈筒状结构,所述可变形支承部套设于所述可变形囊体部的外周,所述可变形囊体部能够在膨胀状态和收缩状态切换;其中,在所述膨胀状态和所述收缩状态切换的所述可变形囊体部能够驱动所述可变形支承部整体沿所述传动芯轴的径向膨胀或收缩,以使所述可变形支承部在卷绕位置和卸料位置切换,所述电芯极片能够被卷绕于处于所述卷绕位置的所述可变形支承部的外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绕装置,用于卷绕电芯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装置包括:传动芯轴;可变形结构体,所述可变形结构体套设于所述传动芯轴的外周表面,所述可变形结构体包括可变形囊体部和可变形支承部,所述可变形囊体部连接于所述外周表面以隔离所述可变形支承部与所述传动芯轴,所述可变形支承部呈筒状结构,所述可变形支承部套设于所述可变形囊体部的外周,所述可变形囊体部能够在膨胀状态和收缩状态切换;其中,在所述膨胀状态和所述收缩状态切换的所述可变形囊体部能够驱动所述可变形支承部整体沿所述传动芯轴的径向膨胀或收缩,以使所述可变形支承部在卷绕位置和卸料位置切换,所述电芯极片能够被卷绕于处于所述卷绕位置的所述可变形支承部的外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囊体部为一体式筒状结构,所述可变形囊体部套设于所述传动芯轴的所述外周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卷绕位置的所述可变形支承部的横截面中,所述可变形支承部的所述外周面的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囊体部与所述可变形支承部为一体式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囊体部与所述可变形支承部为分体式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结构体还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置于所述可变形支承部与所述可变形囊体部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芯轴的所述外周表面为锥形面,所述可变形囊体部与所述传动芯轴相接触的表面与所述外周表面形状相匹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囊体部具有用于输送流体介质的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传动芯轴设置有与所述输入口相连通的输入通道以及与所述输出口相连通的输出通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芯轴包括相互套设并密封连接的内轴和外轴套,所述外轴套设置于所述内轴和所述可变形囊体部之间,所述内轴具有容纳孔,所述输入通道和所述输出通道均贯穿所述外轴套和所述内轴并与所述容纳孔相连通,所述卷绕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新运方宏新唐鸣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