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蒸发器芯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9419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型蒸发器芯体,包括两个集流管总成,所述集流管总成均包括两个平行设置且紧密贴合的集流管单件,两个集流管总成的集流管单件一一对应,并分别连接有一组并排设置的扁管,在每组所述扁管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边板,相邻扁管之间设置有翅片,所述集流管总成的宽度均为30mm,所述边板的两侧外缘与对应扁管和对应翅片的两侧外缘齐平,所述集流管单件的两侧外缘均凸出于对应扁管、对应翅片和对应边板的两侧外缘。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通用型蒸发器芯体,既能够作为蒸发器使用,也能够作为冷凝器使用,降低了研发和生产成本,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尺寸较小,减少了安装空间的占用,便于HVAC总成的布置,提高了HVAC总成设计的灵活性。

General evaporator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用型蒸发器芯体
本技术属于汽车热泵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通用型蒸发器芯体。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已发展为重要的道路交通工具之一,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动力源以及冬季采暖方式与普通内燃机汽车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如果使用普通型电动压缩机的空调系统,由于新能源汽车没有发动机,因此制冷系统仅在夏季运行以满足车室内空气降温的要求,而冬季主要采用PTC加热模式来满足采暖要求,其制热效率相对较低,对车载蓄电池的电能消耗较大,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续行里程。因而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开始采用热泵空调,以解决上述问题。热泵空调既需要蒸发器,又需要冷凝器。现有蒸发器一般厚度在38mm左右,不仅空间占用大,影响HVAC总成的布置,而且承压强度不足,不能直接作为冷凝器使用,导致蒸发器和冷凝器需要分别设计、开模,研发和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蒸发器体积大,承压强度不足,不能直接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用型蒸发器芯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通用型蒸发器芯体,包括两个集流管总成,所述集流管总成均包括两个平行设置且紧密贴合的集流管单件,两个集流管总成的集流管单件一一对应,并分别连接有一组并排设置的扁管,在每组所述扁管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边板,相邻扁管之间设置有翅片,其要点在于:在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集流管单件同一端的端面上分别安装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集流管总成的宽度均为30mm,所述边板的两侧外缘与对应扁管和对应翅片的两侧外缘齐平,所述集流管单件的两侧外缘均凸出于对应扁管、对应翅片和对应边板的两侧外缘。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合理地减小集流管总成的宽度,既保证了本技术作为蒸发器时的换热效率,又提高了本技术的承压强度,使其也能够作为冷凝器使用,大幅降低了研发和生产成本,同时,由于本技术的尺寸较小,减少了安装空间的占用,便于HVAC总成的布置,提高了HVAC总成设计的灵活性。作为优选:所述集流管单件与扁管连接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与各根扁管一一对应的扁管连接孔,所述扁管连接孔的孔壁均向内翻边,各根扁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扁管连接孔中。采用以上结构,提高了扁管与集流管单件连接的可靠性和密封性。作为优选:所述扁管的内部通过隔断形成有多个呈直线阵列分布的矩形毛细流道和两个分布在矩形毛细流道两侧的圆弧形毛细流道,所述矩形毛细流道的横截面呈矩形结构,所述圆弧形毛细流道的横截面呈圆弧面结构。采用以上结构,保证冷媒能够在扁管内部顺畅地流动。作为优选:所述圆弧形毛细流道的宽度大于矩形毛细流道的宽度。采用以上结构,减小冷媒在圆弧形毛细流道内流动的阻力。作为优选:相邻两个所述集流管单件之间均设置有过流孔。采用以上结构,以便于冷媒在相邻集流管单件的内部腔室之间流通。作为优选:在所述集流管单件与扁管连接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定位标记,该定位标记位于对应集流管单件一端的中心位置。采用以上结构,以便于安装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提供的通用型蒸发器芯体,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通过合理地减小集流管总成的宽度,既保证了本技术作为蒸发器时的换热效率,又提高了本技术的承压强度,使其也能够作为冷凝器使用,大幅降低了研发和生产成本,同时,由于本技术的尺寸较小,减少了安装空间的占用,便于HVAC总成的布置,提高了HVAC总成设计的灵活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集流管单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扁管连接孔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扁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通用型蒸发器芯体,包括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集流管总成1,所述集流管总成1均包括两个平行设置且紧密贴合的集流管单件11,两个集流管总成1的集流管单件11一一对应,并分别连接有一组并排设置的扁管2,即共有两组扁管2,其中一组扁管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上下相对的集流管单件11连接,另外一组扁管2的两端分别与另外两个上下相对的集流管单件11连接。在每组所述扁管2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边板4,相邻扁管2之间设置有翅片3,在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集流管单件11同一端的端面上分别安装有进液管5和出液管6,所述集流管总成1的宽度均为30mm,所述边板4的两侧外缘与对应扁管2和对应翅片3的两侧外缘齐平,所述集流管单件11的两侧外缘均凸出于对应扁管2、对应翅片3和对应边板4的两侧外缘。通过将集流管总成1的宽度均为30mm,大大提高了集流管总成1的结构强度,使通用型蒸发器芯体既能够作为蒸发器,又能够作为冷凝器,同时,减少了安装空间的占用,便于HVAC总成的布置和设计。请参见图3和图5,所述集流管单件11与扁管2连接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与各根扁管2一一对应的扁管连接孔111,所述扁管连接孔111的孔壁均向内翻边,各根扁管2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扁管连接孔111中。进一步地,请参见图3,在所述集流管单件11与扁管2连接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定位标记113,该定位标记113位于对应集流管单件11一端的中心位置,以便于安装定位。并且,在所述集流管单件11上设置有隔板,以将集流管单件11的内部分隔为不同的腔室,引导冷媒的流动。进一步地,请参见图4,相邻两个所述集流管单件11之间均设置有过流孔112,以便于冷媒在相邻集流管单件11的内部腔室之间流通。请参见图6,所述扁管2的内部通过隔断21形成有多个呈直线阵列分布的矩形毛细流道22和两个分布在矩形毛细流道22两侧的圆弧形毛细流道23,所述矩形毛细流道22的横截面呈矩形结构,所述圆弧形毛细流道23的横截面呈圆弧面结构。所述圆弧形毛细流道23的宽度大于矩形毛细流道22的宽度。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技术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用型蒸发器芯体,包括两个集流管总成(1),所述集流管总成(1)均包括两个平行设置且紧密贴合的集流管单件(11),两个集流管总成(1)的集流管单件(11)一一对应,并分别连接有一组并排设置的扁管(2),在每组所述扁管(2)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边板(4),相邻扁管(2)之间设置有翅片(3),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集流管单件(11)同一端的端面上分别安装有进液管(5)和出液管(6),所述集流管总成(1)的宽度均为30mm,所述边板(4)的两侧外缘与对应扁管(2)和对应翅片(3)的两侧外缘齐平,所述集流管单件(11)的两侧外缘均凸出于对应扁管(2)、对应翅片(3)和对应边板(4)的两侧外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型蒸发器芯体,包括两个集流管总成(1),所述集流管总成(1)均包括两个平行设置且紧密贴合的集流管单件(11),两个集流管总成(1)的集流管单件(11)一一对应,并分别连接有一组并排设置的扁管(2),在每组所述扁管(2)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边板(4),相邻扁管(2)之间设置有翅片(3),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集流管单件(11)同一端的端面上分别安装有进液管(5)和出液管(6),所述集流管总成(1)的宽度均为30mm,所述边板(4)的两侧外缘与对应扁管(2)和对应翅片(3)的两侧外缘齐平,所述集流管单件(11)的两侧外缘均凸出于对应扁管(2)、对应翅片(3)和对应边板(4)的两侧外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蒸发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单件(11)与扁管(2)连接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与各根扁管(2)一一对应的扁管连接孔(111),所述扁管连接孔(111)的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海军吉昌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精信汽车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