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9419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和换热管,换热器壳体内设置有满液换热空间,换热器壳体上设置有与满液换热空间连接的出气口,换热管设置在满液换热空间内,换热器壳体内还设置有阻挡满液换热空间内的液体通过的挡液结构,挡液结构设置在满液换热空间与出气口之间。该换热器能够对液态冷媒进行阻挡,从而防止压缩机吸气带液。

Heat exchangers and air conditioners with th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舰船用冷水机组所使用的壳管式蒸发器基本上都是干式蒸发器,但干式蒸发器存在一些缺陷。但由于现有的离心式冷水机组所使用的满液式蒸发器存在结构缺陷,导致冷水机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舰船的倾斜、摇摆等会存在吸气带液的问题,影响了工作效率、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不能普遍应用到舰船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满液式换热器容易导致压缩机吸气带液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其包括换热器壳体和换热管,换热器壳体内设置有满液换热空间,换热器壳体上设置有与满液换热空间连接的出气口,换热管设置在满液换热空间内,换热器壳体内还设置有阻挡满液换热空间内的液体通过的挡液结构,挡液结构设置在满液换热空间与出气口之间。可选地,挡液结构包括纵摇挡液板,纵摇挡液板水平设置在满液换热空间与出气口之间。可选地,在竖直方向上,纵摇挡液板与换热器壳体的水平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2mm。可选地,挡液结构还包括横摇挡液板,沿换热器壳体的径向,横摇挡液板连接在纵摇挡液板与换热器壳体的内壁之间,且横摇挡液板与纵摇挡液板之间具有夹角。可选地,满液换热空间内还设置有轴向挡液板,轴向挡液板纵向设置在满液换热空间内。可选地,换热器还包括气液过滤网,气液过滤网设置在挡液结构与出气口之间。可选地,在竖直方向上,气液过滤网与换热器壳体的水平中心线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25mm。可选地,换热管的直径小于或等于16mm。可选地,换热管为多个,且相邻两个换热管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1mm。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上述的换热器。根据本技术的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该换热器的换热器壳体用于容纳其他部件。换热管位于换热器壳体1的满液换热空间内,使换热管内外的介质进行换热。出气口用于供气态冷媒流出。挡液结构设置在满液换热空间与出气口之间,可以对液态冷媒进行止挡,防止其由于换热器晃动导致液面倾斜而从出气口排出,进而避免压缩机吸气带液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换热器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换热器水平静置状态冷媒液面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压缩机的换热器纵倾5°冷媒液面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压缩机的换热器横倾15°冷媒液面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压缩机的换热器纵摇10°冷媒液面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压缩机的换热器横摇45°冷媒液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换热器壳体;2、换热管;3、挡液结构;4、轴向挡液板;5、气液过滤网;6、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1和换热管2,换热器壳体1内设置有满液换热空间,换热器壳体1上设置有与满液换热空间连接的出气口,换热管2设置在满液换热空间内,换热器壳体1内还设置有阻挡满液换热空间内的液体通过的挡液结构3,挡液结构3设置在满液换热空间与出气口之间。该换热器的换热器壳体1用于容纳其他部件。换热管2位于换热器壳体1的满液换热空间内,使换热管2内外的介质进行换热。出气口用于供气态冷媒流出。挡液结构3设置在满液换热空间与出气口之间,可以对液态冷媒进行止挡,防止其由于换热器晃动导致液面倾斜而从出气口排出,进而避免吸气带液的问题。该换热器可以是满液式蒸发器。该换热器尤其适合应用于舰船中,由于其内设置有挡液结构3,可以对液态冷媒进行阻挡,从而能够适应舰船容易晃动的环境,保证在换热器内冷媒液面高度在横摇±45°,周期3s~14s;纵摇±10°,周期4s~10s;长期横倾±15°,长期纵倾±5°的情况下对液态冷媒进行阻挡,避免压缩机吸气带液。在一种可行方式中,挡液结构3包括纵摇挡液板31,纵摇挡液板31水平设置在满液换热空间与出气口之间。纵摇是指舰船的船首到船尾方向的摇动,纵摇挡液板31水平设置可以对纵摇时的液态冷媒进行阻挡,防止纵摇是吸气带液。如图3所示,在竖直方向上,纵摇挡液板31与换热器壳体1的水平中心线之间的距离D1大于或等于32mm。可选地,挡液结构3还包括横摇挡液板32,沿换热器壳体1的径向,横摇挡液板32连接在纵摇挡液板31与换热器壳体1的内壁之间,且横摇挡液板32与纵摇挡液板31之间具有夹角。横摇挡液板32倾斜设置可以在舰船横摇时对液态冷媒进行阻挡,进而防止吸气带液。可选地,满液换热空间内还设置有轴向挡液板4,轴向挡液板4纵向设置在满液换热空间内。轴向挡液板4可以阻挡舰船摇晃时溅射的冷媒。可选地,换热器还包括气液过滤网5,气液过滤网5设置在挡液结构3与出气口之间。气液过滤网5用于在出气口之前对气态冷媒进行过滤,进一步过滤液态冷媒,防止吸气带液。可选地,在竖直方向上,气液过滤网5与换热器壳体1的水平中心线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25mm。这样可以确保舰船晃动产生液面变化时,液面不会到达气液过滤网5,从而避免液态冷媒穿过气液过滤网5造成吸气带液。可选地,换热管2的直径小于或等于16mm。通过调整换热管2的直径,使换热管2间紧密排列,从而使冷媒液面降低,这样也可以防止冷媒晃动时由于液面较高溅射到出气口导致压缩机吸气带液问题。优选地,换热管2的直径的取值为15.88mm,以满足换热需求的同时使冷媒液面较低。可选地,换热管2为多个,且相邻两个换热管2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1mm。这样可以使换热管2更加紧凑的布置,从而降低冷媒液面。如图1所示,在换热器壳体1内还设置有支撑板6,用于支撑换热管2等。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6的数量为2个,且沿换热器壳体1的轴向间隔设置。两个支撑板6与轴向挡液板4配合,支撑板6沿换热器壳体1的径向延伸,轴向挡液板4沿换热器壳体1的轴向延伸设置。这样两个支撑板6盒轴向挡液板4将换热器壳体1内部空间分为6块区域,分隔的6块区域通过支撑板6与换热器壳体1内的均液板间隙、均液板上的开孔进行连通。如图1所示,由于换热管2布置在换热器壳体1下部,换热管2外径为15.88mm,换热管2数量为142根,分为两个流程,换热管2之间的间距为21mm。使得如图3所示,其中纵摇挡液板31距换热器壳体1的中心面上距离D1为32mm,横摇挡液板32最上方距中心面上距离D2为72mm,气液分离网5距中心面上距离D3为125mm。当换热器水平静置时若冷媒体积为95946058mm3,水平静置情况下冷媒液面高度如图3所示,液面距中心面以下距离D4为87mm。设定换热器内的冷媒量一定,长期纵倾5°时冷媒液面高度如图4所示,液面位于中心面上,距离气液过滤网5的距离D5为125mm。横倾15°时冷媒液面如图5所示,液面最高处距离中心面距离D7为14mm,距离气液过滤网5距离D6为139mm。纵摇10°时冷媒液面高度如图6所示,液面距离中心面距离D8为78mm,距离气液过滤网距离D9为47mm。横摇45°时,冷媒液面高度如图7所示,液面最高处距离中心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壳体(1)和换热管(2),所述换热器壳体(1)内设置有满液换热空间,所述换热器壳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满液换热空间连接的出气口,所述换热管(2)设置在所述满液换热空间内,所述换热器壳体(1)内还设置有阻挡所述满液换热空间内的液体通过的挡液结构(3),所述挡液结构(3)设置在所述满液换热空间与所述出气口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壳体(1)和换热管(2),所述换热器壳体(1)内设置有满液换热空间,所述换热器壳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满液换热空间连接的出气口,所述换热管(2)设置在所述满液换热空间内,所述换热器壳体(1)内还设置有阻挡所述满液换热空间内的液体通过的挡液结构(3),所述挡液结构(3)设置在所述满液换热空间与所述出气口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液结构(3)包括纵摇挡液板(31),所述纵摇挡液板(31)水平设置在所述满液换热空间与所述出气口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纵摇挡液板(31)与所述换热器壳体(1)的水平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2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液结构(3)还包括横摇挡液板(32),沿所述换热器壳体(1)的径向,所述横摇挡液板(32)连接在所述纵摇挡液板(31)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姜国璠汤佳范斌陈东红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