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收搭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9014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5:48
一种可快速收搭帐篷,它涉及帐篷技术领域。它包含折叠装置、固定杆、帐篷布体、支撑杆、导向布套、扣件;所述的折叠装置设置于帐篷布体的顶部,固定杆设置于帐篷布体的左边,折叠装置通过支撑杆与固定杆相连接,所述的固定杆穿过导向布套与扣件相连接,所述的折叠装置包含折叠座、弹簧座、收缩筒、限位体、放置槽、连接座、自锁铰接件;所述的折叠座设置于弹簧座的顶部,收缩筒位于弹簧座的下方,限位体设置于收缩筒的底部,所述的放置槽、连接座与自锁铰接件的数量均为六个,连接座与自锁铰接件均设置于放置槽的内部,自锁铰接件连接于连接座的两端;它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且操作便捷,收合后的体积小,易携带。

A kind of tent that can be quickly retracted and erec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收搭帐篷
本技术涉及帐篷
,具体涉及一种可快速收搭帐篷。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户外活动的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也越来越得到普及。在周末和节假日等业余时间里,有单人、双人、家庭、朋友等各种组合方式的人们会进行户外活动。帐篷是户外活动中必不可缺少的装备,是安全、舒适的保障。传统的帐篷在撑开和收合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和不方便性,而收合时还要解开绳索再整理侧杆,工作量很大,搭建时间长,而且单人很难独立支撑起一个帐篷,而一般的消费者又不是专业者,往往不懂的如何去把帐篷撑好,给户外活动带来很多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可快速收搭帐篷,它的结构简单,通过安装在帐篷布上的快撑杆实现帐篷的快速收搭,并且无需拆卸快撑杆,使得收搭的时间大大缩短搭帐篷过程只需一人即可实现,操作方便快捷,还减轻了收搭帐篷时的工作量,大幅度提高帐篷使用的便捷性,成本较低,而且操作便捷,收合后的体积小,易携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折叠装置1、固定杆2、帐篷布体3、支撑杆4、导向布套5、扣件6;所述的折叠装置1设置于帐篷布体3的顶部,固定杆2设置于帐篷布体3的左边,折叠装置1通过支撑杆4与固定杆2相连接,所述的固定杆2穿过导向布套5与扣件6相连接,所述的折叠装置1包含折叠座11、弹簧座12、收缩筒13、限位体14、放置槽15、连接座16、自锁铰接件17;所述的折叠座11设置于弹簧座12的顶部,收缩筒13位于弹簧座12的下方,限位体14设置于收缩筒13的底部,所述的放置槽15、连接座16与自锁铰接件17的数量均为六个,连接座16与自锁铰接件17均设置于放置槽15的内部,自锁铰接件17连接于连接座16的两端;所述的收缩筒1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放置槽131、第一连接座132、第一自锁铰接件133;第一连接座132与第一自锁铰接件133均设置于第一放置槽131的内部,第一自锁铰接件133连接于第一连接座132的两端。所述的扣件6包含连接带61、第一放置孔62、第二放置孔63、壳体64、连接槽65;所述的连接槽6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槽65分别设置于壳体64的两端,第一放置孔62位于第二放置孔63的左侧。所述的固定杆2为可折叠型固定杆,其底部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的支撑杆4与固定杆2的数量为六根。所述的支撑杆4包含杆体41、T型连接管套42、铰接轴43;所述的T型连接管套42的一端设置有圆孔,铰接轴43设置于杆体41的下方,通过铰接轴43贯穿圆孔,杆体41与T型连接管套42相连接。所述的固定杆2包含固定杆本体21、第一连接管套22、第一铰接轴23;所述的固定杆本体21通过第一铰接轴23与第一连接管套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的结构简单,通过安装在帐篷布上的快撑杆实现帐篷的快速收搭,并且无需拆卸快撑杆,使得收搭的时间大大缩短搭帐篷过程只需一人即可实现,操作方便快捷,还减轻了收搭帐篷时的工作量,大幅度提高帐篷使用的便捷性,成本较低,而且操作便捷,收合后的体积小,易携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折叠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折叠装置1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折叠装置1的左视图;图6是本技术中折叠座11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支撑杆4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固定杆2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中扣件6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折叠装置1、固定杆2、帐篷布体3、支撑杆4、导向布套5、扣件6、折叠座11、弹簧座12、收缩筒13、限位体14、放置槽15、连接座16、自锁铰接件17、固定杆本体21、第一连接管套22、第一铰接轴23、杆体41、T型连接管套42、铰接轴43、连接带61、第一放置孔62、第二放置孔63、壳体64、连接槽65、第一放置槽131、第一连接座132、第一自锁铰接件133。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9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折叠装置1、固定杆2、帐篷布体3、支撑杆4、导向布套5、扣件6;所述的折叠装置1设置于帐篷布体3的顶部,固定杆2设置于帐篷布体3的左边,折叠装置1通过支撑杆4与固定杆2相连接,所述的固定杆2穿过导向布套5与扣件6相连接,所述的折叠装置1包含折叠座11、弹簧座12、收缩筒13、限位体14、放置槽15、连接座16、自锁铰接件17;所述的折叠座11设置于弹簧座12的顶部,收缩筒13位于弹簧座12的下方,限位体14设置于收缩筒13的底部,所述的放置槽15、连接座16与自锁铰接件17的数量均为六个,连接座16与自锁铰接件17均设置于放置槽15的内部,自锁铰接件17连接于连接座16的两端;所述的收缩筒1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放置槽131、第一连接座132、第一自锁铰接件133;第一连接座132与第一自锁铰接件133均设置于第一放置槽131的内部,第一自锁铰接件133连接于第一连接座132的两端;所述的扣件6包含连接带61、第一放置孔62、第二放置孔63、壳体64、连接槽65;所述的连接槽6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槽65分别设置于壳体64的两端,第一放置孔62位于第二放置孔63的左侧;所述的固定杆2为可折叠型固定杆,其底部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的支撑杆4与固定杆2的数量为六根;所述的支撑杆4包含杆体41、T型连接管套42、铰接轴43;所述的T型连接管套42的一端设置有圆孔,铰接轴43设置于杆体41的下方,通过铰接轴43贯穿圆孔,杆体41与T型连接管套42相连接;所述的固定杆2包含固定杆本体21、第一连接管套22、第一铰接轴23;所述的固定杆本体21通过第一铰接轴23与第一连接管套相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帐篷布体3的上方表面设置有多个导向布套5,固定杆2穿过导向布套5依附于帐篷布体3的表面,手动张开所有固定杆2使其完全张开,并将其定位块放置扣件6的第二放置孔62的内部,将收缩筒13向下移动并移动至限位体14,收缩筒13的周边设置有多个支撑杆4,支撑杆4的一端设置于收缩筒13的周边,另一端通过T型连接管套42与固定杆2相连接,收缩筒13向下移动届时帐篷支撑开,收叠时,将定位块从扣件6内取出,将固定杆2折叠后,将收缩筒13向上移动,折叠完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的结构简单,通过安装在帐篷布上的快撑杆实现帐篷的快速收搭,并且无需拆卸快撑杆,使得收搭的时间大大缩短搭帐篷过程只需一人即可实现,操作方便快捷,还减轻了收搭帐篷时的工作量,大幅度提高帐篷使用的便捷性,成本较低,而且操作便捷,收合后的体积小,易携带。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速收搭帐篷,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折叠装置(1)、固定杆(2)、帐篷布体(3)、支撑杆(4)、导向布套(5)、扣件(6);所述的折叠装置(1)设置于帐篷布体(3)的顶部,固定杆(2)设置于帐篷布体(3)的左边,折叠装置(1)通过支撑杆(4)与固定杆(2)相连接,所述的固定杆(2)穿过导向布套(5)与扣件(6)相连接,所述的折叠装置(1)包含折叠座(11)、弹簧座(12)、收缩筒(13)、限位体(14)、放置槽(15)、连接座(16)、自锁铰接件(17);所述的折叠座(11)设置于弹簧座(12)的顶部,收缩筒(13)位于弹簧座(12)的下方,限位体(14)设置于收缩筒(13)的底部,所述的放置槽(15)、连接座(16)与自锁铰接件(17)的数量均为六个,连接座(16)与自锁铰接件(17)均设置于放置槽(15)的内部,自锁铰接件(17)连接于连接座(16)的两端;所述的收缩筒(1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放置槽(131)、第一连接座(132)、第一自锁铰接件(133);第一连接座(132)与第一自锁铰接件(133)均设置于第一放置槽(131)的内部,第一自锁铰接件(133)连接于第一连接座(132)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收搭帐篷,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折叠装置(1)、固定杆(2)、帐篷布体(3)、支撑杆(4)、导向布套(5)、扣件(6);所述的折叠装置(1)设置于帐篷布体(3)的顶部,固定杆(2)设置于帐篷布体(3)的左边,折叠装置(1)通过支撑杆(4)与固定杆(2)相连接,所述的固定杆(2)穿过导向布套(5)与扣件(6)相连接,所述的折叠装置(1)包含折叠座(11)、弹簧座(12)、收缩筒(13)、限位体(14)、放置槽(15)、连接座(16)、自锁铰接件(17);所述的折叠座(11)设置于弹簧座(12)的顶部,收缩筒(13)位于弹簧座(12)的下方,限位体(14)设置于收缩筒(13)的底部,所述的放置槽(15)、连接座(16)与自锁铰接件(17)的数量均为六个,连接座(16)与自锁铰接件(17)均设置于放置槽(15)的内部,自锁铰接件(17)连接于连接座(16)的两端;所述的收缩筒(1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放置槽(131)、第一连接座(132)、第一自锁铰接件(133);第一连接座(132)与第一自锁铰接件(133)均设置于第一放置槽(131)的内部,第一自锁铰接件(133)连接于第一连接座(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新君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神洲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