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池保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871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池保鲜系统,包括雨水回收装置、初级过滤装置、消毒过滤装置以及雨水保鲜装置,所述雨水回收装置的出水口与初级过滤装置的入水口相连,初级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消毒过滤装置的入水口相连,消毒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雨水保鲜装置的入水口相连;所述雨水保鲜装置包括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的底部通过第一循环管相连,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的顶部通过第二循环管相连,且第二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抽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净化效果好,净化处理后的雨水存储于雨水保鲜装置中,对雨水起到很好的保鲜作用。

A Stormwater Pool Preserv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池保鲜系统
本技术属于雨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雨水池保鲜系统。
技术介绍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但水资源匮乏日益严重,成为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雨水作为天然的资源,现在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新型的供水水源。其实雨水利用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修筑塘坝拦蓄雨水进行灌溉,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中东地区,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都有雨水收集系统,存贮雨水用于灌溉、生活、私人洗浴和公共卫生等。雨水资源的收集与利用是城市开发水资源、节约用水、减轻城市洪涝灾害、缓解排水管道负担、减少污染负荷、改善城市水环境状态的有效措施。但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雨水利用意识与认识,雨水收集利用体系不够完善,因此有必要对城市雨水收集系统作出改进。为此,申请号为CN201721029148.3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系统、净化系统和回用水池,雨水收集系统与净化系统通过管道相连通,净化系统将净化完成的水放入到回用水池中,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建筑物的屋顶面雨水收集系统和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屋顶面雨水收集系统连接有雨水渗透设施系统;净化系统包括絮凝池、滤池和消毒池;回用水池上设置有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出水口上的控制阀和净化系统与回用水池上管道上控制阀相连接。本技术大大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减轻了城市防洪和排水系统压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对于建设资源经济节约型社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虽然其对回收的雨水进行了净化处理,但是净化处理的效果并不理想,且净化处理后的雨水收集在回用水池中,雨水长期静止于回用水池中,不能达到雨水保鲜的作用,易缺氧导致腐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池保鲜系统。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雨水池保鲜系统,包括雨水回收装置、初级过滤装置、消毒过滤装置以及雨水保鲜装置,所述雨水回收装置的出水口与初级过滤装置的入水口相连,初级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消毒过滤装置的入水口相连,消毒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雨水保鲜装置的入水口相连;所述雨水保鲜装置包括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的底部通过第一循环管相连,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的顶部通过第二循环管相连,且第二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抽水泵。其中,雨水回收装置用于收集雨水,收集的雨水进入初级过滤装置进行初步过滤,滤除雨水中的悬浮物、漂浮物等,初步过滤后进入消毒过滤装置中进行消毒,消毒后再去除水中的余氟、异味及有机污染物,并截留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以及溶解盐类、胶体和微生物等,完成对雨水的净化,净化后的雨水储藏于雨水保鲜装置中;对于雨水保鲜装置,通过循环抽水泵将第一蓄水池中的雨水由第二循环管抽至第二蓄水池中,第二蓄水池中的水位上升后,第二蓄水池中的雨水通过第一循环管回流至第一蓄水池中,使得雨水处于循环流动状态,进而达到保鲜的目的,避免收集的雨水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发生腐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雨水保鲜装置还包括第一供氧泵,第一供氧泵通过第一供养管与所述第一蓄水池相连。通过第一供氧泵为第一蓄水池中的雨水供养,进一步提升保鲜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雨水保鲜装置还包括第二供氧泵,第二供氧泵通过第二供养管与所述第二蓄水池相连。通过第二供氧泵为第二蓄水池中的雨水供养,更进一步提升保鲜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雨水回收装置包括用于收集屋顶天沟内雨水的集水管,集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初级过滤装置的入水口相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初级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池,所述第一过滤池内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下部设有砂石层,所述砂石层的下部设有水箱,水箱内填充有过滤棉,水箱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多个过水孔;所述第一过滤池的入水口处设有第一进水管,第一过滤池的出水口处设有第一出水管,第一进水管位于碎石层的上部,第一出水管位于水箱的下部。利用碎石层和砂石层滤除雨水中的悬浮物以及漂浮物,水箱中的过滤棉则可以截留砂石层中的细沙颗粒,经过初级过滤装置过滤后,获得较为清澈的雨水,利用自然界的碎石、砂石进行初步过滤,过滤效果好,绿色环保且成本低。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消毒过滤装置包括消毒池和第二滤池,消毒池的出水口与第二滤池的入水口相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消毒池的上方设有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包括药液箱和药粉箱,药粉箱设于药液箱的上部,药粉箱与药液箱之间通过导药管相连,导药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药液箱的底部设有药液管,药液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药液箱与消毒池通过导管相连,导管上设有水泵;所述药液箱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电机,药液箱内设有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相连的第一搅拌轴,第一搅拌轴上设有第一搅拌叶片。其中,药粉箱内装有消毒粉,第一电磁阀打开后,药粉箱内的消毒粉进入药液箱中,与药液箱中的雨水混合,接着第一电机工作带动第一搅拌轴转动,使得第一搅拌叶片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第二电磁阀打开,药液箱中的药液流入消毒池中,对其内的雨水进行消毒。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消毒池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电机,消毒池内设有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连的第二搅拌轴,第二搅拌轴上设有第二搅拌叶片。药液箱中的药液流入消毒池后,第二电机开始工作带动第二搅拌轴转动,第二搅拌叶片进行搅拌,使得药液与雨水混合均匀,达到更好的消毒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滤池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活性炭过滤层、超滤膜层以及反渗透膜层,第二滤池的进水口处设有第二进水管,第二进水管位于活性炭过滤层的下方,第二滤池的出水口处设有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位于反渗透膜层的上方。消毒后的雨水进入第二滤池进行进一步过滤,由活性炭过滤层去除水中的余氟、异味及有机污染物,超滤膜层截留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反渗透膜层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和微生物等,完成对雨水的净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净化处理后的雨水存储于雨水保鲜装置中,通过循环抽水泵将第一蓄水池中的雨水由第二循环管抽至第二蓄水池中,第二蓄水池中的水位上升后,第二蓄水池中的雨水通过第一循环管回流至第一蓄水池中,使得雨水处于循环流动状态,进而达到保鲜的目的,避免收集的雨水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发生腐臭;并且通过第一供氧泵为第一蓄水池中的雨水供养,通过第二供氧泵为第二蓄水池中的雨水供养,进一步提升保鲜效果。(2)利用碎石层和砂石层滤除雨水中的悬浮物以及漂浮物,水箱中的过滤棉则可以截留砂石层中的细沙颗粒,经过初级过滤装置过滤后,获得较为清澈的雨水,利用自然界的碎石、砂石进行初步过滤,过滤效果好,绿色环保且成本低。(3)利用消毒池进行消毒,消毒后的雨水进入第二滤池进行进一步过滤,由活性炭过滤层去除水中的余氟、异味及有机污染物,超滤膜层截留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反渗透膜层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和微生物等,完成对雨水的净化,净化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雨水池保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初级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消毒池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二滤池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雨水池保鲜系统,包括雨水回收装置10、初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池保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回收装置、初级过滤装置、消毒过滤装置以及雨水保鲜装置,所述雨水回收装置的出水口与初级过滤装置的入水口相连,初级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消毒过滤装置的入水口相连,消毒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雨水保鲜装置的入水口相连;所述雨水保鲜装置包括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的底部通过第一循环管相连,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的顶部通过第二循环管相连,且第二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抽水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池保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回收装置、初级过滤装置、消毒过滤装置以及雨水保鲜装置,所述雨水回收装置的出水口与初级过滤装置的入水口相连,初级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消毒过滤装置的入水口相连,消毒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雨水保鲜装置的入水口相连;所述雨水保鲜装置包括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的底部通过第一循环管相连,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的顶部通过第二循环管相连,且第二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抽水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池保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保鲜装置还包括第一供氧泵,第一供氧泵通过第一供养管与所述第一蓄水池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池保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保鲜装置还包括第二供氧泵,第二供氧泵通过第二供养管与所述第二蓄水池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池保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回收装置包括用于收集屋顶天沟内雨水的集水管,集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初级过滤装置的入水口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池保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池,所述第一过滤池内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下部设有砂石层,所述砂石层的下部设有水箱,水箱内填充有过滤棉,水箱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多个过水孔;所述第一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兵谢小翠
申请(专利权)人:青同创环保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