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锁控制通信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851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门锁通信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智能门锁控制通信电路,包括单片机、2G模块、WIFI模块、以太网电路、第一电压转换电路以及第二电压转换电路,2G模块、WIFI模块分别与单片机信号连接,以太网电路与WIFI模块信号连接;所述单片机信号连接有用于控制门锁开关的控制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新颖、可靠,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端应用或者智能终端应用实现远程控制开门功能,2G联网、WIFI联网以及以太网联网三种通信方式任意组合,或者三种通信方式全部工作,任意一种通信方式正常产品就可正常工作,可以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产品的可靠性和适应性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An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 Circuit for Door Lock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门锁控制通信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门锁通信控制
,尤其是指一种智能门锁控制通信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机械门锁也向智能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现有的智能门锁多数通过键入密码、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磁卡、RFID、蓝牙方式通过安全验证从而开锁,但是这些技术或多或少存在弊端,如:密码类容易被破解、生物识别类录入手续繁杂、卡类容易损坏或丢失、传统蓝牙待机功耗高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门锁控制通信电路,结构设计新颖、可靠,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端应用或者智能终端应用实现远程控制开门功能,2G联网、WIFI联网以及以太网联网三种通信方式任意组合,或者三种通信方式全部工作,任意一种通信方式正常产品就可正常工作,可以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产品的可靠性和适应性都得到了极大提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门锁控制通信电路,包括单片机、2G模块、WIFI模块、以太网电路、第一电压转换电路以及第二电压转换电路,2G模块、WIFI模块分别与单片机信号连接,以太网电路与WIFI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2G模块、单片机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WIFI模块连接;所述2G模块连接有天线射频电路以及SIM卡电路;所述单片机信号连接有用于控制门锁开关的控制模块。其中,所述2G模块包括芯片L206,所述芯片L206包括管脚SIM_IO、管脚SIM_SCLK、管脚SIM_RST以及管脚VSIM,所述SIM卡电路包括SIM卡座U7、芯片U6、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9、电容C20、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7,所述芯片U6的型号为SMF05C,所述SIM卡座U7的管脚VCC与管脚VSIM连接,所述SIM卡座U7的管脚RESET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管脚SIM_RST连接,所述SIM卡座U7的管脚CLOCK与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管脚SIM_SCLK连接,所述SIM卡座U7的管脚DATA与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管脚SIM_IO连接,所述SIM卡座U7的管脚GND接地,电容C16的一端与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7的一端与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9的一端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0的一端与所述SIM卡座U7的管脚VCC连接,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6的管脚A接地,所述芯片U6的管脚K2与所述SIM卡座U7的管脚DATA连接,所述芯片U6的管脚K3与所述SIM卡座U7的管脚CLOCK连接,所述芯片U6的管脚K4与所述SIM卡座U7的管脚RESET连接,所述芯片U6的管脚K5与所述SIM卡座U7的管脚VCC连接;所述天线射频电路包括电容C24、电阻R22、电容C25以及射频连接器SMB,所述芯片L206还包括管脚RF_ANT,管脚RF_ANT与电阻R22的一端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与射频连接器SMB连接,电容C24的一端与管脚RF_ANT连接,电容C24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5的一端与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L206还包括管脚VBAT,管脚VBAT与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其中,所述WIFI模块包括芯片U2,所述芯片U2的型号为RM04,所述芯片U2包括管脚RXIP1、管脚RXIN1、管脚TXOP1、管脚TXON1、管脚VDD_1_8;所述以太网电路包括芯片U3、接头RJ45、电阻R7、电阻R5、电阻R6、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所述芯片U3的型号为TRC41604,所述芯片U3的第一管脚、电阻R5的一端均与管脚TXOP1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二管脚、所述芯片U3的第五管脚、电容C10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管脚VDD_1_8连接,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3的第三管脚、电阻R6的一端均与管脚TXON1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均与电容C8的一端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3的第四管脚、电阻R8的一端均与管脚RXIP1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六管脚、电阻R9的一端均与RXIN1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均与电容C9的一端连接,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3的第八管脚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11管脚与电阻R11的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均与电容C11的一端连接;所述接头RJ45的第四管脚与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接头RJ45的第七管脚、第八管脚均与电阻R13的一端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均与C11的一端连接,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包括芯片U5,所述芯片U5的型号为LM2596。其中,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包括芯片U1,所述芯片U1的型号为LM2596。其中,所述单片机包括芯片U8,所述芯片U8的型号为STC8F2K16S2,所述单片机与2G模块之间设置有开机电路、复位电路以及串口电平匹配电路,所述开机电路包括电阻R24、电阻R26以及三极管Q3,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26的一端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三极管Q3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电阻24的另一端与芯片U8的第一管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芯片L206的管脚PWRKEY连接;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电阻R25、电阻R23、三极管Q2、桥式整流器DV1,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25的一端、电阻R23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桥式整流器DV1的一端连接,桥式整流器DV1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电阻R23的另一端均与芯片U8的第二管脚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芯片L206的管脚RESETB连接,电阻R25的另一端与芯片L206的管脚VIO28连接;所述串口电平匹配电路包括三极管Q4、电阻R27、电阻R29、电阻R31、电阻R30、电阻R28、三极管Q5、电阻R32、电阻R28,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与芯片L206的管脚RXD1、电阻R27的一端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三极管Q4的基极均与芯片L206的管脚VIO28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分别与芯片U8的第十二管脚以及电阻R31的一端连接,电阻R3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28的一端、电阻R30的一端连接,电阻R30的另一端与芯片L206的管脚VIO28连接,电阻R28的另一端、三极管Q5的发射极均与芯片L206的管脚TXD1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电阻R32的一端均与芯片U8的第十一管脚连接,电阻R3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其中,所述防反接电路包括插座CON2以及二极管D3,插座CON2的第二管脚与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分别与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智能门锁控制通信电路还包括指示灯模块,单片机与指示灯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门锁控制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2G模块、WIFI模块、以太网电路、第一电压转换电路以及第二电压转换电路,2G模块、WIFI模块分别与单片机信号连接,以太网电路与WIFI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2G模块、单片机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WIFI模块连接;所述2G模块连接有天线射频电路以及SIM卡电路;所述单片机信号连接有用于控制门锁开关的控制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门锁控制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2G模块、WIFI模块、以太网电路、第一电压转换电路以及第二电压转换电路,2G模块、WIFI模块分别与单片机信号连接,以太网电路与WIFI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2G模块、单片机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WIFI模块连接;所述2G模块连接有天线射频电路以及SIM卡电路;所述单片机信号连接有用于控制门锁开关的控制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控制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2G模块包括芯片L206,所述芯片L206包括管脚SIM_IO、管脚SIM_SCLK、管脚SIM_RST以及管脚VSIM,所述SIM卡电路包括SIM卡座U7、芯片U6、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9、电容C20、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7,所述芯片U6的型号为SMF05C,所述SIM卡座U7的管脚VCC与管脚VSIM连接,所述SIM卡座U7的管脚RESET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管脚SIM_RST连接,所述SIM卡座U7的管脚CLOCK与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管脚SIM_SCLK连接,所述SIM卡座U7的管脚DATA与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管脚SIM_IO连接,所述SIM卡座U7的管脚GND接地,电容C16的一端与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7的一端与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9的一端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0的一端与所述SIM卡座U7的管脚VCC连接,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6的管脚A接地,所述芯片U6的管脚K2与所述SIM卡座U7的管脚DATA连接,所述芯片U6的管脚K3与所述SIM卡座U7的管脚CLOCK连接,所述芯片U6的管脚K4与所述SIM卡座U7的管脚RESET连接,所述芯片U6的管脚K5与所述SIM卡座U7的管脚VCC连接;所述天线射频电路包括电容C24、电阻R22、电容C25以及射频连接器SMB,所述芯片L206还包括管脚RF_ANT,管脚RF_ANT与电阻R22的一端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与射频连接器SMB连接,电容C24的一端与管脚RF_ANT连接,电容C24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5的一端与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L206还包括管脚VBAT,管脚VBAT与第一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控制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模块包括芯片U2,所述芯片U2的型号为RM04,所述芯片U2包括管脚RXIP1、管脚RXIN1、管脚TXOP1、管脚TXON1、管脚VDD_1_8;所述以太网电路包括芯片U3、接头RJ45、电阻R7、电阻R5、电阻R6、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所述芯片U3的型号为TRC41604,所述芯片U3的第一管脚、电阻R5的一端均与管脚TXOP1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二管脚、所述芯片U3的第五管脚、电容C10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管脚VDD_1_8连接,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3的第三管脚、电阻R6的一端均与管脚TXON1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均与电容C8的一端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3的第四管脚、电阻R8的一端均与管脚RXIP1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六管脚、电阻R9的一端均与RXIN1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均与电容C9的一端连接,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3的第八管脚与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志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众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