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8480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盒封装结构,包括设置在包装盒盒体和盒盖之间开合处的第一面板组件、第二面板组件以及一次性使用的锁栓,第一面板组件用于与包装盒盒体相固定,第二面板组件用于与包装盒盒盖相固定,所述第一面板组件包括侧向延伸的凸缘,所述锁栓呈U字形且包括有供所述凸缘插接的插缝,所述第二面板组件包括能够钩挂于锁栓凹陷处的钩挂部,所述第一面板组件和锁栓之间设置有供两者插接后锁定的止退机构,该止退机构位于包装盒容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封装方便,封装后不容易被人轻易打开,便于收件人确认包装盒的完整性。

Packag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装盒封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盒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包装盒一般包括有盒体以及开合设置在盒体上的盒盖,盒盖和盒体之间形成有放置物品的容腔,盒盖和盒体之间一般是通过胶带或是盒盖和盒体之间的连接件进行封装的,采用上述的封装方式一来容易对包装盒造成损伤,不利于包装盒的重复使用;二来容易在运输途中被人打开,且能够轻易复原,不容易被收件人察觉。因此,急需一种用于包装盒盒盖和盒体之间的包装盒封装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封装结构,其结构简单、封装方便,封装后不容易被人轻易打开,便于收件人确认包装盒的完整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封装结构,包括设置在包装盒盒体和盒盖之间开合处的第一面板组件、第二面板组件以及一次性使用的锁栓,第一面板组件用于与包装盒盒体相固定,第二面板组件用于与包装盒盒盖相固定,所述第一面板组件包括侧向延伸的凸缘,所述锁栓呈U字形且包括有供所述凸缘插接的插缝,所述第二面板组件包括能够钩挂于锁栓凹陷处的钩挂部,所述第一面板组件和锁栓之间设置有供两者插接后锁定的止退机构,该止退机构位于包装盒容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一面板组件和第二面板组件的设置,当包装盒的盒盖在合拢时,先将第二面板组件的钩挂部钩挂于锁栓的凹陷处,而后将锁栓的插缝与第一面板组件的凸缘进行插接,由于第一面板组件和锁栓之间设置有供两者插接后锁定的止退机构,因而锁栓不容易从凸缘处脱出,进而锁栓能够将第一面板组件和第二面板组件连为一体,使盒盖无法再从盒体上打开,包装盒的封装过程简单、方便。此外,由于该止退机构位于包装盒的容腔内,因此无法做到在不破坏锁栓或是包装盒的前提下将盒盖打开,使不法分子无从着手,便于收件人确认包装盒的完整性。收件人在需要打开包装盒时仅通过破坏一次性使用的锁栓即能够打开包装盒的盒盖,利于包装盒的重复使用。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面板组件包括分别贴合固定于盒体内外侧的第一内板和第一外板,所述凸缘形成于第一内板和第一外板的一侧,所述锁栓包括有朝同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抵触臂和第二抵触臂,所述插缝由第一抵触臂和第二抵触臂之间间隔形成,所述第一内板和第一外板能够分别沿着第二抵触臂和第一抵触臂的内侧滑动插入插缝中,所述止退机构设置于第一内板和第二抵触臂之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第一内板和第一外板的设置便于将第一面板组件整合固定在盒体上,同时也使盒体和第一面板组件的一体性更强。同时第一内板和第一外板的一侧还能够形成所述的凸缘,使锁栓的第一抵触臂和第二抵触臂能够分别沿第一外板和第一内板的表面滑动,从而能够将凸缘滑动插入至所述插缝中,而且在两者相互插接时,第一抵触臂和第二抵触臂受到第一内板表面和第一外板表面的限位作用,锁栓不容易出现晃动,便于锁栓与第一面板组件之间的锁定。由于所述止退机构设置于第一内板和第二抵触臂之间,而第一内板和第二抵触臂在包装盒封装后均是位于容腔中,因而在锁定后难以被操作打开,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本技术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外板上对应第一抵触臂插接处开设有便于手部对第一抵触臂进行抓持的凹坑。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便于手部对第一抵触臂进行抓持,以便于收件人对锁栓进行破坏以及打开盒盖。本技术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抵触臂和第二抵触臂之间一体连接有与所述钩挂部配合钩挂的转向部,转向部、第一抵触臂以及第二抵触臂之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转折角,至少其中一个转折角处设置有便于折断的切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通过转折角处的切口能够方便地将锁栓折断破坏,便于收件人打开盒盖。本技术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退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二抵触臂和第一内板之间的卡扣和卡槽,所述卡扣和卡槽之间能够在锁栓和凸缘插接时形成卡接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通过卡扣和卡槽之间的卡接配合能够防止第二抵触臂沿第一内板插入后退出,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本技术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面板组件上设置有供第二抵触臂导向插入至与第一内板锁止配合位置的插孔,所述钩挂部形成于插孔和第二面板组件顶端之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插孔的设置便于锁栓的第二抵触臂沿第一内板插入至包装盒的容腔中,同时通过插孔的导向作用,还便于将第二抵触臂导向插入至使第二抵触臂和第一内板之间的卡扣和卡槽相配合位置,便于第一面板组件和锁栓之间的插接锁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在锁定状态时的示意图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面板组件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面板组件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面板组件的爆炸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在锁定状态时的示意图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锁栓的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种包装盒封装结构的实施例如图1至7所示:包括设置在包装盒盒体42和盒盖41之间开合处的第一面板组件1、第二面板组件2以及一次性使用的锁栓3,第一面板组件1用于与包装盒盒体42相固定(如图8所示),第二面板组件2用于与包装盒盒盖41相固定,所述第一面板组件1包括侧向延伸的凸缘14,凸缘14两侧延伸形成有凸起16(见图2),所述锁栓3呈U字形且包括有供所述凸缘14插接的插缝35(见图7),所述第二面板组件2包括能够钩挂于锁栓3凹陷处的钩挂部24,所述第一面板组件1和锁栓3之间设置有供两者插接后锁定的止退机构,该止退机构位于包装盒容腔内。止退机构用于使第一面板组件1和锁栓3之间相互插接后能够限制两者朝脱出方向相对运动。所述第一面板组件1包括分别贴合固定于盒体42内外侧的第一内板12和第一外板11,所述凸缘14形成于第一内板12和第一外板11的一侧(见图2),凸缘14的厚度由第一内板12和第一外板11朝相反方向的两个端面所限定,所述锁栓3包括有朝同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抵触臂31和第二抵触臂32,所述插缝35由第一抵触臂31和第二抵触臂32之间间隔形成,插缝35的宽度与凸缘14的厚度相近似,所述第一内板12和第一外板11能够分别沿着第二抵触臂32和第一抵触臂31的内侧滑动插入插缝35中,所述止退机构设置于第一内板12和第二抵触臂32之间。所述第一外板11上对应第一抵触臂31插接处开设有便于手部对第一抵触臂31进行抓持的凹坑13。所述第一抵触臂31和第二抵触臂32之间一体连接有与所述钩挂部24配合钩挂的转向部33,转向部33、第一抵触臂31以及第二抵触臂32之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转折角34,至少其中一个转折角34处设置有便于折断的切口341,切口341优选地设置在转折角34的内侧处。当收件人收到带有本技术包装盒封装结构的包装盒时,通过将手指插入凹坑13,能够方便地对第一抵触臂31进行抓持,进而能够方便将第一抵触臂31沿切口341进行折断并使锁栓3破坏,从而能够将锁栓3从凸缘14处取出并使包装盒的盒盖41打开。所述止退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二抵触臂32和第一内板11之间的卡扣321和卡槽15,所述卡扣321和卡槽15之间能够在锁栓3和凸缘14插接时形成卡接配合,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并未限定卡扣321和卡槽15具体是如何对应设置在第二抵触臂32和第一内板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盒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包装盒盒体和盒盖之间开合处的第一面板组件、第二面板组件以及一次性使用的锁栓,第一面板组件用于与包装盒盒体相固定,第二面板组件用于与包装盒盒盖相固定,所述第一面板组件包括侧向延伸的凸缘,所述锁栓呈U字形且包括有供所述凸缘插接的插缝,所述第二面板组件包括能够钩挂于锁栓凹陷处的钩挂部,所述第一面板组件和锁栓之间设置有供两者插接后锁定的止退机构,该止退机构位于包装盒容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盒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包装盒盒体和盒盖之间开合处的第一面板组件、第二面板组件以及一次性使用的锁栓,第一面板组件用于与包装盒盒体相固定,第二面板组件用于与包装盒盒盖相固定,所述第一面板组件包括侧向延伸的凸缘,所述锁栓呈U字形且包括有供所述凸缘插接的插缝,所述第二面板组件包括能够钩挂于锁栓凹陷处的钩挂部,所述第一面板组件和锁栓之间设置有供两者插接后锁定的止退机构,该止退机构位于包装盒容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组件包括分别贴合固定于盒体内外侧的第一内板和第一外板,所述凸缘形成于第一内板和第一外板的一侧,所述锁栓包括有朝同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抵触臂和第二抵触臂,所述插缝由第一抵触臂和第二抵触臂之间间隔形成,所述第一内板和第一外板能够分别沿着第二抵触臂和第一抵触臂的内侧滑动插入插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强虞振勇虞丐旦李秉文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丰宝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