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u@Se@Pt-Ce6纳米复合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7087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Au@Se@Pt‑Ce6纳米复合探针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金纳米颗粒并在20~40℃下,将金纳米颗粒溶液与表面活性剂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硒源和抗坏血酸,反应得到Au@Se纳米颗粒溶液;(2)随后,加入Pt离子溶液反应得到Au@Se@Pt纳米颗粒溶液;(3)在Au@Se@Pt纳米粒子进行修饰Ce6得到Au@Se@Pt‑Ce6。由该方法合成的Au@SePt‑PAH‑Ce6纳米复合探针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性能、光动力治疗效果、以及光声成像和热成像能力,可应用于肿瘤细胞的光热治疗、光动力治疗和成像。在肿瘤的多模态成像诊疗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An Au@Se@Pt-Ce6 nanocomposite prob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u@Se@Pt-Ce6纳米复合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复合探针,具体的说是一种Au@Se@Pt-Ce6纳米复合探针,属于功能材料

技术介绍
与传统的手术、化疗和放疗相比,光疗,特别是近红外线光,由于其独特的特点,包括优越的组织穿透能力,已成为癌症治疗的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光动力疗法(PDT)和光热疗法(PTT)是光疗的两种主要形式,需要光敏剂/放射增敏剂将光能转化为单线态氧和热能,使肿瘤组织被破坏从而杀死癌细胞。然而,肿瘤周围微环境的乏氧性不利于光敏剂发挥作用,因为光敏剂需要氧分子才能发挥细胞毒性的作用杀死肿瘤细胞。此外,光热治疗由于局部升温导致肿瘤周围受热不均匀使得无法使肿瘤彻底消融并引起肿瘤复发。因此,将光动力治疗结合光热治疗相结合的治疗策略已被广泛采用。高原子序数的贵金属纳米材料具有近红外区域固有的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带,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纳米硒已被一些团体所研究,并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的抗癌纳米剂和药物载体。将高原子序数的贵金属纳米材料与无机纳米硒相结合已被设计用于实现高效协同的癌症放射化疗。例如,Au@Se被设计和制备成一种纳米增敏剂,在肿瘤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然而,Au@Se主要作为光热试剂使用,无法实现在肿瘤处原位产氧、缺少光敏剂,并且在升温过程中稳定性差,使得治疗效果大打折扣。为解决Au@Se纳米颗粒的不足,以拓宽其应用,本专利选用另一种高原子序数的铂(Pt)贵金属材料以稳定Au@Se结构,并原位催化肿瘤细胞中过剩的过氧化氢为光敏剂提供光动力治疗所必须的氧气。此外,铂纳米粒子还能通过SOD/过氧化氢酶模拟性质减轻氧化应激,小尺寸Pt纳米团簇能有效地杀死肿瘤细胞。本专利为纳米医学在肿瘤放射化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种治疗策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具有多种协同治疗效果的Au@Se@Pt-Ce6纳米复合探针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复合探针不仅具有良好的光热治疗效果还具有原位催化产氧功能增强光动力治疗效果,在取得光疗的同时兼有一定的化疗效果。该Au@Se@Pt-Ce6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便捷、绿色,可开发不同壳层厚度的纳米粒子,制得的纳米复合材料大小均一、热稳定性良好、高的光热转换效率(η=56.6%),同时其生物相容性良好,具有低的细胞毒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Au@Se@Pt-Ce6纳米复合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以氯金酸为金源与水混合,将其混合液煮沸后加入柠檬酸钠溶液,保持15min,再冷却至室温,通过离心提纯得到金纳米颗粒并将其分散入离子水中,在20℃~40℃下,将金纳米颗粒溶液与表面活性剂溶液混合均匀;步骤二、依次将硒源、抗坏血酸加入到步骤一中,保持温度为20℃~40℃,反应10min~30min,得到Au@Se纳米粒子溶液;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得的Au@Se纳米粒子溶液在5分钟内迅速升温至55℃~65℃后,逐滴滴加Pt离子溶液反应1h~3h后制得Au@Se@Pt纳米颗粒溶液;步骤四、将步骤三制得的Au@Se@Pt纳米颗粒溶液经过8000r/min~10000r/min离心提纯后分散于聚丙烯丙基胺盐酸盐(PAH)溶液中,搅拌过夜,经8000r/min~10000r/min离心提纯制得Au@Se@Pt-PAH纳米颗粒溶液;步骤五、配制Ce6溶液,并将Ce6溶液加入至步骤四的Au@Se@Pt-PAH纳米颗粒溶液中,搅拌反应过夜,后经8000r/min~10000r/min离心、分离、洗涤,即制得所述的Au@Se@Pt-Ce6纳米复合探针。进一步的,步骤一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是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丙烯酸(PAA)、聚苯乙烯磺酸(PSS)、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步骤一所述的金纳米颗粒溶液与表面活性剂溶液体积比为5.5:1.0~5.5:2.0。进一步的,步骤二中所述的硒源为二氧化硒、亚硒酸钠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步骤二所述的硒源与抗坏血酸的摩尔浓度比为1:3~2:3。进一步的,步骤三所述Pt离子溶液维氯铂酸、氯铂酸钾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步骤四所述Pt离子溶液加入的速率为1mL/min,且Pt离子与硒源的最终摩尔浓度比为0.15:1.0~0.25:1.0。进一步的,步骤四所述的PAH浓度为20~50mg/mL。进一步的,步骤五所述的Ce6的溶剂为PH=7.5~8.5的碱性溶液,该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氨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采用权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Au@Se@Pt-Ce6纳米复合探针。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该Au@Se@Pt-Ce6纳米复合探针制备方法简便、安全、绿色且生物相容性良好。2)该Au@Se@Pt-Ce6纳米复合探针以纳米硒为模板生长Pt纳米层可制得不同壳层厚度的纳米粒子,且制备的贵金属纳米材料尺寸均一、分散性良好。3)该Au@Se@Pt-Ce6纳米复合探针具有原位还原过氧化氢为光动力治疗提供氧气的能力,极大地增强光动力治疗效果。4)该Au@Se@Pt-Ce6纳米复合探针具有高的光热转换效率(η=56.6%)和良好的光热稳定性,可用于肿瘤等的光热治疗。5)同时,该Au@Se@Pt-Ce6纳米复合探针有良好的光声成像、热成像效果,可以用于细胞、活体成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制备的Au@Se@Pt-Ce6纳米复合探针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制备的Au@Se@Pt-Ce6纳米粒子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制备的Au@Se@Pt、Au@Se@Pt-Ce6纳米粒子以及Ce6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制备的Au@Se@Pt-Ce6纳米粒子的光热性能图谱。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制备的Au@Se@Pt-Ce6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制备的Au@Se@Pt-Ce6纳米粒子在HeLa中的荧光倒置图像。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制备的Au@Se@Pt-Ce6纳米粒子尾静脉注射小鼠后肿瘤处不同时间的光声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示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是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1)0.5mL氯金酸(浓度为24.28mM)与50mL去离子水水混合,将其混合液煮沸后加入1mL柠檬酸钠溶液(浓度为34mM),保持15min,再冷却至室温。以10000转/分、时间10分钟,离心提纯得到金纳米颗粒并将其分散入5.5mL去离子水中。在30℃下,将金纳米颗粒与1.6mL表面活性剂PAA溶液(浓度为10mg/mL)混合均匀。(2)依次将0.1mL二氧化硒(浓度为100mM)、0.15mL抗坏血酸(浓度为200mM)加入到步骤(1)中,保持温度为30℃,反应10分钟,得到Au@Se纳米粒子溶液。(3)将步骤(2)制得的Au@Se纳米粒子溶液迅速升温至60℃后,缓慢滴加0.3mL氯铂酸溶液(浓度为19.3mM),反应1.5h后制得Au@Se/Pt纳米颗粒溶液。(4)将步骤(3)制得的Au@Se/Pt纳米颗粒溶液经过离心提纯后分散于PAH溶液中,搅拌过夜,经离心提纯制得Au@Se@Pt-PAH纳米颗粒溶液并将其分散至5mL去离子水中。(5)将400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u@Se@Pt‑Ce6纳米复合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以氯金酸为金源与水混合,将其混合液煮沸后加入柠檬酸钠溶液,保持15min,再冷却至室温,通过离心提纯得到金纳米颗粒并将其分散入离子水中,在20℃~40℃下,将金纳米颗粒溶液与表面活性剂溶液混合均匀;步骤二、依次将硒源、抗坏血酸加入到步骤一中,保持温度为20℃~40℃,反应10min~30min,得到Au@Se纳米粒子溶液;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得的Au@Se纳米粒子溶液在5分钟内迅速升温至55℃~65℃后,逐滴滴加Pt离子溶液反应1h~3h后制得Au@Se@Pt纳米颗粒溶液;步骤四、将步骤三制得的Au@Se@Pt纳米颗粒溶液经过8000r/min~10000r/min离心提纯后分散于聚丙烯丙基胺盐酸盐(PAH)溶液中,搅拌过夜,经8000r/min~10000r/min离心提纯制得Au@Se@Pt‑PAH纳米颗粒溶液;步骤五、配制Ce6溶液,并将Ce6溶液加入至步骤四的Au@Se@Pt‑PAH纳米颗粒溶液中,搅拌反应过夜,后经8000r/min~10000r/min离心、分离、洗涤,即制得所述的Au@Se@Pt‑Ce6纳米复合探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u@Se@Pt-Ce6纳米复合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以氯金酸为金源与水混合,将其混合液煮沸后加入柠檬酸钠溶液,保持15min,再冷却至室温,通过离心提纯得到金纳米颗粒并将其分散入离子水中,在20℃~40℃下,将金纳米颗粒溶液与表面活性剂溶液混合均匀;步骤二、依次将硒源、抗坏血酸加入到步骤一中,保持温度为20℃~40℃,反应10min~30min,得到Au@Se纳米粒子溶液;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得的Au@Se纳米粒子溶液在5分钟内迅速升温至55℃~65℃后,逐滴滴加Pt离子溶液反应1h~3h后制得Au@Se@Pt纳米颗粒溶液;步骤四、将步骤三制得的Au@Se@Pt纳米颗粒溶液经过8000r/min~10000r/min离心提纯后分散于聚丙烯丙基胺盐酸盐(PAH)溶液中,搅拌过夜,经8000r/min~10000r/min离心提纯制得Au@Se@Pt-PAH纳米颗粒溶液;步骤五、配制Ce6溶液,并将Ce6溶液加入至步骤四的Au@Se@Pt-PAH纳米颗粒溶液中,搅拌反应过夜,后经8000r/min~10000r/min离心、分离、洗涤,即制得所述的Au@Se@Pt-Ce6纳米复合探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u@Se@Pt-Ce6纳米复合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是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丙烯酸(PAA)、聚苯乙烯磺酸(PSS)、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清明苏金中戴叶能赵红海范曲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