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鹅繁殖性能的选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68637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鹅繁殖性能的选择方法,步骤包括:出雏时进行一选;在种鹅10周龄时进行二选;在后备青年种鹅80‑110日龄时进行三选;将三选后的1年种鹅与已经选择后的2年鹅按照合适公母配比组建本世代核心群新家系;核心群种鹅开产后进测定,在44‑48周龄进行下一代留种;本世代产蛋结束后进行四选,选留高产公、母鹅个体参与下一世代新家系组建;下世代种鹅留种后重复前述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鹅主要繁殖性状进行准确的方差组分和育种值估计的基础上,通过育种值代替表型值进行选择,建立“1年鹅+2年鹅”式核心群结构的四阶段选种法,可以增加群体的选择压,提高选择准确性,加快繁殖性能遗传进展。

A Selection Method for Improving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Goo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鹅繁殖性能的选择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鹅繁殖育种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鹅繁殖性能的选择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养鹅大国,肉鹅养殖量占世界总量的90%以上,然而,鹅一般以小规模农户散养为主,鹅的繁殖性能较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鹅肉食品消费热度的不断提高,肉鹅养殖业逐渐迈向规模化、标准化,其低繁殖性能逐渐成为阻碍肉鹅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尽管目前鸡、鸭的育种技术较为成熟,但由于鹅还具有季节性型、群居性、择偶性等繁殖特点,常规的鸡、鸭通用育种技术并不适用于鹅,导致繁殖性能的提高成为鹅育种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畜禽育种领域,能否准确选择遗传上优良的个体是决定育种成效的关键,畜禽育种从表型选择、指数选择发展到以混合线性模型理论为基础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到目前为止,BLUP法被证明是评定种用价值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在畜禽遗传改良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鹅育种启动晚、个体测定困难,目前对鹅生产性能遗传参数的研究很少,导致育种中仍以表型值选择为主,进展较为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鹅繁殖性能的选择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所述技术方案。一种提高鹅繁殖性能的选择方法,步骤包括:步骤1,种鹅新世代出雏时进行第一次选择,淘汰弱雏、受精率低的家系后代;步骤2,在种鹅10周龄时进行第二次选择,淘汰体型外貌不符合品系特征、不健康及系谱信息丢失的个体;步骤3,在后备青年种鹅80-120日龄时进行第三次选择,此时上世代种鹅一个产蛋期结束,根据产蛋量育种值排序,在后备种鹅中选择父母产蛋量育种值高的个体,淘汰产蛋量育种值低的个体的后代;同时根据开产日龄育种值进行选择,淘汰开产日龄育种值高的个体;步骤4,将第三次选择后的1年种鹅与已经选择后的2年鹅按照合适公母配比组建本世代核心群新家系(即为“1年鹅+2年鹅”式核心群结构);核心群种鹅开产后,对其繁殖性能(产蛋量、开产日龄、受精率)进行测定,并在44-48周龄进行下一代留种;留种完成后继续进行本世代种鹅产蛋量、受精率的测定;步骤5,本世代产蛋结束后,按照个体本身育种值进行第四次选择,选留高产公、母鹅个体进入休产期,并参与下一世代新家系组建(即选留的高产公、母鹅个体进入休产期后变成2年鹅,其与下一世代的1年鹅组建新家系);步骤6,下世代种鹅留种后,重复步骤1-5。作为优选,步骤1中,第一次选择在上世代系谱孵化完成、本世代种鹅出雏时进行。作为优选,步骤1中,淘汰率为家系总数的5%-10%。作为优选,步骤3中,母鹅留种率约40%-50%、公鹅留种率约12%-20%。作为优选,步骤4中,按照公母配比为1:3或1:4组建新家系,即所述合适公母配比是指公鹅与母鹅的配比为1:3和/或1:4。作为优选,步骤5中,母鹅留种率约20%-25%、公鹅留种率约5%-8%。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对鹅主要繁殖性状进行准确的方差组分和育种值估计的基础上,通过育种值代替表型值进行选择,优化选种程序,建立“1年鹅+2年鹅”式核心群结构的四阶段选种法,不仅可以充分利用2年鹅的高产蛋性能提高核心群种鹅的整体产蛋成绩,而且可以在对1年鹅选种时增加选择压,相比于现有常规表型值选择,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选择的鹅繁殖性能可得到明显提高,尤其是核心群体产蛋量高于70枚的母鹅个体比例显著提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此指出以下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内。实施例本实施例以重庆市家禽科研基地培育的肉鹅母本品系为对象。选择前根据其系谱和生产性能数据进行遗传参数估计,确定育种值,步骤包括:利用WOMBAT软件的AIREML算法,采用动物模型进行方差组分及遗传力估计,得到产蛋量、开产日龄、种蛋受精率的遗传力分别为0.211、0.036、0.017,产蛋量与开产日龄之间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947、表型相关系数为-0.317;对产蛋量、开产日龄进行BLUP育种值估计,基于单性状表型值和育种值分别进行个体选择,按母鹅25%留种率,两种选择方法结果见表1,其中,产蛋量、开产日龄两个性状选留种用个体相同率分别为64.91%、81.67%;进一步比对发现,基于单性状育种值选留个体的育种值秩次,与其所对应的表型值秩次有较大差别,相关系数分别为0.398、0.524,表1基于表型值和育种值的个体选择比较(按25%留种率)注:A代表基于育种值选择,B代表基于表型值选择,**表示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分析可知,产蛋量为中等遗传力性状,开产日龄、受精率均为低遗传力性状,由于开产日龄与产蛋量呈强负相关关系,因此在对产蛋量选择的同时间接选择开产日龄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一种提高鹅繁殖性能的选择方法,步骤包括:步骤1,四世代系谱孵化完成、五世代种鹅出雏时进行第一次选择,并对个体佩戴翅号、公母鉴别、称初生重,统计各家系的受精率,淘汰弱雏、受精率低的种鹅家系后代,本次选择公鹅淘汰率8.2%、母鹅淘汰率8.1%;步骤2,在种鹅10周龄时进行第二次选择,对所有个体称重,淘汰体型外貌不符合品系特征、不健康及系谱信息丢失的个体;本次选择的公鹅、母鹅留种率分别为总留种率的75%、74%;步骤3,在五世代后备青年种鹅80-120日龄时进行第三次选择,此时四世代种鹅一个产蛋期结束,统计其产蛋量,根据产蛋量育种值选择五世代后备种鹅,以家系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淘汰选中的家系内产蛋量育种值低的个体;同时根据开产日龄育种值进行选择,淘汰开产日龄育种值较高的个体,本此选择的两批次留种鹅分别为93日龄、109日龄,母鹅留种率为40.5%,公鹅留种率为12.3%;步骤4,将第三次选择后的种鹅(即1年种鹅)与已经选择后的2年鹅按照合适公母配比组建新家系(即为“1年鹅+2年鹅”式核心群结构),共建立88个家系,共350只母鹅,其中,公鹅与母鹅的配比为1:3和1:4(88个家系中,部分家系公母鹅配比为1:3,另一部分家系公母鹅配比为1:4);对新家系的本世代产蛋性能(产蛋量、开产日龄)进行测定,并在45周龄时进行六世代留种,88个家系全部留种蛋;步骤5,五世代产蛋结束后,按照个体本身育种值进行第四次选择,选留高产公、母鹅个体进入休产期,并参与下一世代新家系组建(即选留的高产公、母鹅个体进入休产期后变成2年鹅,其与下一世代的1年鹅组建新家系),本次选择后母鹅留种率20.6%、公鹅留种率5.2%;步骤1-步骤5中,种鹅选留情况见表2,表2一个选种周期种鹅选留情况步骤6,下世代种鹅留种后,重复步骤1-5。经本实施例中方法选择后的鹅产蛋量及选种前的鹅产蛋量见表3,表3产蛋量选择前后对比产蛋数范围(枚)选种后母鹅所占比例(%)选种前母鹅所占比例(%)提高(%)≥100645090-9930195880-8940351470-7924①363注:表中①表示选种后高于73枚蛋的母鹅所占百分比。由表3可知,采用本实施例中方法选择后,选育群中种鹅整体产蛋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其核心群体产蛋量高于70枚的母鹅个体所占比例提高20.2%,高于90枚的母鹅个体所占比例增加明显;同时,母鹅群体开产日龄提早了1天,种蛋受精率由81%提高到85%以上。可见,该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鹅繁殖性能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步骤1,种鹅新世代出雏时进行第一次选择,淘汰弱雏、受精率低的家系后代;步骤2,在种鹅10周龄时进行第二次选择,淘汰体型外貌不符合品系特征、不健康及系谱信息丢失的个体;步骤3,在后备青年种鹅80‑120日龄时进行第三次选择,在后备种鹅中选择父母产蛋量育种值高的个体,淘汰产蛋量育种值低的个体的后代;同时根据开产日龄育种值进行选择,淘汰开产日龄育种值高的个体;步骤4,将第三次选择后的1年种鹅与已经选择后的2年鹅按照合适公母配比组建本世代核心群新家系;核心群种鹅开产后,对其繁殖性能进行测定,并在44‑48周龄进行下一代留种;留种完成后继续进行本世代种鹅产蛋量、受精率的测定;步骤5,本世代产蛋结束后,按照个体本身育种值进行第四次选择,选留高产公、母鹅个体进入休产期,并参与下一世代新家系组建;步骤6,下世代种鹅留种后,重复步骤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鹅繁殖性能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步骤1,种鹅新世代出雏时进行第一次选择,淘汰弱雏、受精率低的家系后代;步骤2,在种鹅10周龄时进行第二次选择,淘汰体型外貌不符合品系特征、不健康及系谱信息丢失的个体;步骤3,在后备青年种鹅80-120日龄时进行第三次选择,在后备种鹅中选择父母产蛋量育种值高的个体,淘汰产蛋量育种值低的个体的后代;同时根据开产日龄育种值进行选择,淘汰开产日龄育种值高的个体;步骤4,将第三次选择后的1年种鹅与已经选择后的2年鹅按照合适公母配比组建本世代核心群新家系;核心群种鹅开产后,对其繁殖性能进行测定,并在44-48周龄进行下一代留种;留种完成后继续进行本世代种鹅产蛋量、受精率的测定;步骤5,本世代产蛋结束后,按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献芝李静高广亮王启贵王阳铭王丽辉张克山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