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充电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6743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充电模块,包括壳体、散热板、橡胶块和主板,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外壁内部均设置有通风口,且通风口的内部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内部设置有通孔,且通孔之间设置有无捻棉,所述无捻棉与过滤板之间为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通孔直径的设置,有效的提高了其内部空气流动的速度,从而加快了该过滤板的通风速度,且通过其内部固定的无捻棉可对通风时空气中夹杂的灰尘进行过滤,同时也可对空气的水分子进行吸附,从而避免了由于上述杂质进入至该设备的内部,对其内部零件的散热以及正常的使用造成影响,且可通过螺杆对过滤板进行拆卸,从而可对已经失效的无捻棉进行替换,从而为过滤板清洗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方便。

An Intelligent Charging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充电模块
本技术涉及智能充电
,具体为一种智能充电模块。
技术介绍
智能充电机是采用高频电源技术,运用先进的智能动态调整充电技术;智能充电机智能充电机是采用高频电源技术,运用先进的智能动态调整充电技术;它采用恒流/恒压/小恒流智能三个阶段充电方式,具有充电效率高,操作简单,重量轻,体积小等特点;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智能充电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领域,从而对智能充电模块进行创新与设计,对该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智能充电模块,由于其不能在通风时,对空气中夹杂的灰尘以及水分子进行有效的过滤,从而导致上述杂质进入至该设备的内部,从而对其内部零件正常的使用以及该设备的安全性能造成影响,且由于其不能将过滤后的灰尘以及水分子进行清除,从而导致该杂质对设备的通风散热效果造成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充电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充电模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智能充电模块,由于其不能在通风时,对空气中夹杂的灰尘以及水分子进行有效的过滤,从而导致上述杂质进入至该设备的内部,从而对其内部零件正常的使用以及该设备的安全性能造成影响,且由于其不能将过滤后的灰尘以及水分子进行清除,从而导致该杂质对设备的通风散热效果造成影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充电模块,包括壳体、散热板、橡胶块和主板,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外壁内部均设置有通风口,且通风口的内部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内部设置有通孔,且通孔之间设置有无捻棉,所述无捻棉与过滤板之间为卡接,所述散热板固定于壳体的内部,且壳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风扇,所述橡胶块粘黏于散热板的顶端表面,且橡胶块的顶端表面接触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固定有蓄电池,所述主板设置于连接板之间,所述壳体的顶端内部设置有凹槽,且壳体的正上方设置有壳盖,所述壳盖的底端内壁表面设置有凸块,且壳盖的顶端外壁表面粘黏有防护角,所述壳体的正反两侧外壁表面均设置有凹口,所述过滤板的上下两侧内壁表面均设置有卡块,且卡块的外侧设置有螺杆。优选的,所述通风口与风扇的水平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且风扇通过通风口与壳体之间构成通透结构。优选的,所述通孔的直径从内至外依次的增大,且无捻棉的面积大于通孔所围成的面积。优选的,所述橡胶块的顶端表面与主板的底端表面之间紧密贴合,且散热板的顶端表面通过橡胶块构成凹凸不平结构。优选的,所述凹槽与凸块之间的尺寸相吻合,且壳体通过凹槽与凸块的配合与壳盖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优选的,所述防护角等距均匀的分布于壳体四周的边缘,且凹口之间关于壳体的中轴线对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通孔直径的设置,有效的提高了其内部空气流动的速度,从而加快了该过滤板的通风速度,且通过其内部固定的无捻棉可对通风时空气中夹杂的灰尘进行过滤,同时也可对空气的水分子进行吸附,从而避免了由于上述杂质进入至该设备的内部,对其内部零件的散热以及正常的使用造成影响,且可通过螺杆对过滤板进行拆卸,从而可对已经失效的无捻棉进行替换,从而为过滤板清洗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方便;2.本技术通过橡胶块产生的形变,使得其可对主板与壳体之间的作用力进行分解,从而避免了由于其之间作用力较大,对其之间的接触面造成损坏,从而降低了该装置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了该智能设备的稳定性能,且通过橡胶块可将散热板与其他部件之间进行分隔,从而避免了由于其之间距离较近,对其之间热量流动的速度造成影响,从而降低了其之间的散热速率;3.本技术通过凹槽与凸块之间尺寸的设置,使得其可对壳体与壳盖之间进行定位与固定,从而避免了由于其之间连接的缝隙较大,导致该智能充电设备受到外界力的影响,导致其之间产生错位,从而对其之间的接触面造成损坏,同时提高了外界灰尘进入该设备内部的概率,且通过凹槽与凸块之间的结合,可为壳体与壳盖之间拆装工作的进行提供了便利,从而为其内部已损坏部件检修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过滤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通风口;3、过滤板;4、通孔;5、散热板;6、风扇;7、无捻棉;8、橡胶块;9、连接板;10、蓄电池;11、主板;12、凹槽;13、壳盖;14、凸块;15、防护角;16、凹口;17、卡块;18、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充电模块,包括壳体1、散热板5、橡胶块8和主板11,壳体1的左右两侧外壁内部均设置有通风口2,且通风口2的内部连接有过滤板3,通风口2与风扇6的水平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且风扇6通过通风口2与壳体1之间构成通透结构,通风口2与风扇6之间位置的设置,使得其可快速的对智能充电内部进行通风散热,从而降低了由于该设备通透性能不佳,导致其局部温度较高,从而对该处部件内部的结构造成影响,从而其的使用性能造成了影响,过滤板3的内部设置有通孔4,且通孔4之间设置有无捻棉7,通孔4的直径从内至外依次的增大,且无捻棉7的面积大于通孔4所围成的面积,通孔4直径的设置,有效的提高了其内部空气流动的速度,从而加快了该过滤板3的通风速度,且通过其内部固定的无捻棉7可对通风时空气中夹杂的灰尘进行过滤,同时也可对空气的水分子进行吸附,从而避免了由于上述杂质进入至该设备的内部,对其内部零件的散热以及正常的使用造成影响,且可通过螺杆18对过滤板3进行拆卸,从而可对已经失效的无捻棉7进行替换,从而为过滤板3清洗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方便;无捻棉7与过滤板3之间为卡接,散热板5固定于壳体1的内部,且壳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风扇6,橡胶块8粘黏于散热板5的顶端表面,且橡胶块8的顶端表面接触有连接板9,橡胶块8的顶端表面与主板11的底端表面之间紧密贴合,且散热板5的顶端表面通过橡胶块8构成凹凸不平结构,通过橡胶块8产生的形变,使得其可对主板11与壳体1之间的作用力进行分解,从而避免了由于其之间作用力较大,对其之间的接触面造成损坏,从而降低了该装置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了该智能设备的稳定性能,且通过橡胶块8可将散热板5与其他部件之间进行分隔,从而避免了由于其之间距离较近,对其之间热量流动的速度造成影响,从而降低了其之间的散热速率,连接板9的顶端固定有蓄电池10,主板11设置于连接板9之间,壳体1的顶端内部设置有凹槽12,且壳体1的正上方设置有壳盖13,凹槽12与凸块14之间的尺寸相吻合,且壳体1通过凹槽12与凸块14的配合与壳盖13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凹槽12与凸块14之间尺寸的设置,使得其可对壳体1与壳盖13之间进行定位与固定,从而避免了由于其之间连接的缝隙较大,导致该智能充电设备受到外界力的影响,导致其之间产生错位,从而对其之间的接触面造成损坏,同时提高了外界灰尘进入该设备内部的概率,且通过凹槽12与凸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充电模块,包括壳体(1)、散热板(5)、橡胶块(8)和主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外壁内部均设置有通风口(2),且通风口(2)的内部连接有过滤板(3),所述过滤板(3)的内部设置有通孔(4),且通孔(4)之间设置有无捻棉(7),所述无捻棉(7)与过滤板(3)之间为卡接,所述散热板(5)固定于壳体(1)的内部,且壳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风扇(6),所述橡胶块(8)粘黏于散热板(5)的顶端表面,且橡胶块(8)的顶端表面接触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的顶端固定有蓄电池(10),所述主板(11)设置于连接板(9)之间,所述壳体(1)的顶端内部设置有凹槽(12),且壳体(1)的正上方设置有壳盖(13),所述壳盖(13)的底端内壁表面设置有凸块(14),且壳盖(13)的顶端外壁表面粘黏有防护角(15),所述壳体(1)的正反两侧外壁表面均设置有凹口(16),所述过滤板(3)的上下两侧内壁表面均设置有卡块(17),且卡块(17)的外侧设置有螺杆(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充电模块,包括壳体(1)、散热板(5)、橡胶块(8)和主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外壁内部均设置有通风口(2),且通风口(2)的内部连接有过滤板(3),所述过滤板(3)的内部设置有通孔(4),且通孔(4)之间设置有无捻棉(7),所述无捻棉(7)与过滤板(3)之间为卡接,所述散热板(5)固定于壳体(1)的内部,且壳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风扇(6),所述橡胶块(8)粘黏于散热板(5)的顶端表面,且橡胶块(8)的顶端表面接触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的顶端固定有蓄电池(10),所述主板(11)设置于连接板(9)之间,所述壳体(1)的顶端内部设置有凹槽(12),且壳体(1)的正上方设置有壳盖(13),所述壳盖(13)的底端内壁表面设置有凸块(14),且壳盖(13)的顶端外壁表面粘黏有防护角(15),所述壳体(1)的正反两侧外壁表面均设置有凹口(16),所述过滤板(3)的上下两侧内壁表面均设置有卡块(17),且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绿森吴丽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科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