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直流断路的开关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672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直流断路的开关设备,包括柜体,所述本体内通过隔板分隔出多个安装室,所述安装室包括母线室,开关室,耗能室和转移室,母线室设于柜体顶部,母线室包括线路进线和线路出线,开关室设于柜体一侧,开关室包括断路器和开关控制器,所述耗能室设于柜体中部,其内部设有耗能支路设备,转移室设于柜体底部,其内部设有转移支路设备;母线室与耗能室紧密连接,且所述母线室与耗能室的连接处贯穿设置有连接铜排和隔离开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直流断路的开关设备,实现对10kv直流输配电线路的监测,且将诸多设备及其功能结合在一起,节省现有产品的体积,在节省成本的基础上,使功能集成,方便管理。

A Switching Device for DC Circuit Brea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直流断路的开关设备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直流断路的开关设备。
技术介绍
当前全球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加,要素和环境约束趋紧,高污染、高耗能的生产和消费对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传统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难以为继,全球能源发展方式需要从粗放式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互联网为能源转型提供技术支持,从生产、传输、消费各环节进行变革,顺应了能源发展的趋势,互联网与能源融合,一方面可以基于互联网进行能源监测、调度和管理,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入网比例,实现供能方式多元化,优化能源结构。直流开断技术作为“互联网+”智慧能源项目能源传输核心技术主要监测技术在高电压的应用,现有的开关设备由于本身定额的限制不能直接应用在10kv的电路系统中,且体积庞大,由于互联网项目发展迅速,无法广泛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急需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直流断路的开关设备,实现对10kv直流输配电线路的监测,且将诸多设备及其功能结合在一起,节省现有产品的体积,在节省成本的基础上,使功能集成,方便管理。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用于直流断路的开关设备,包括柜体,所述本体内通过隔板分隔出多个安装室,所述安装室包括母线室,开关室,耗能室和转移室,所述母线室设于柜体顶部,所述母线室包括线路进线和线路出线,所述开关室设于柜体一侧,所述开关室包括断路器和开关控制器,所述耗能室设于柜体中部,其内部设有耗能支路设备,所述转移室设于柜体底部,其内部设有转移支路设备;所述母线室与耗能室紧密连接,且所述母线室与耗能室的连接处贯穿设置有连接铜排和隔离开关。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直流断路的开关设备,通过设置多个安装室,且将安装设进行功能性的区分为母线室,开关室,耗能室和转移室,使各个安装室功能独立,通过优化设计将各功能单元有机组合一起实现在互联网下的能源监测、调度和管理,提高经济性,所述开关设备内设置线路进线、线路出线、断路器、开关控制器、耗能支路设备和转移支路设备,将多个部件组合集成在一个柜体内,实现开关柜的智能化,并能实现多种监测功能。进一步的,所述母线室、耗能室和转移室由上至下层叠设置,且与所述开关室紧密贴合,所述开关室的高度与柜体内其他安装室的层叠高度相当。进一步的,所述开关室相对于与耗能室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耗能支路设备通过该开口与断路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断路器包括辅助真空断路器和快分主断路器,且所述真空断路器和快分断路器设于所述开关控制器下方。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铜排一端与线路进线电连接,另一端穿过开口与真空断路器电连接,所述隔离开关一端与线路出线电连接,另一端与耗能支路设备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耗能室和转移室内均设有罗氏线圈,且所述罗氏线圈与断路器和耗能支路设备电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开关设备的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2为开关设备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为开关设备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直流断路的开关设备。如图1至图3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一种用于直流断路的开关设备,包括柜体10,所述柜体10内通过隔板分隔出多个安装室,所述安装室包括母线室2,开关室1,耗能室3和转移室4,所述母线室2设于柜体10顶部,所述母线室2包括线路进线21和线路出线22,所述开关室1设于柜体10一侧,所述开关室1包括断路器12和开关控制器11,所述耗能室3设于柜体10中部,其内部设有耗能支路设备31,所述转移室4设于柜体10底部,其内部设有转移支路设备41;所述母线室2与耗能室3紧密连接,且所述母线室2与耗能室3的连接处贯穿设置有连接铜排23和隔离开关24。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直流断路的开关设备,通过设置多个安装室,且将安装设进行功能性的区分为母线室2,开关室1,耗能室3和转移室4,使各个安装室功能独立,通过优化设计将各功能单元有机组合一起实现在互联网下的能源监测、调度和管理,提高经济性,所述开关设备内设置线路进线21、线路出线22、断路器12、开关控制器11、耗能支路设备31和转移支路设备41,将多个部件组合集成在一个柜体10内,实现开关柜的智能化,并能实现多种监测功能。所述母线室2、耗能室3和转移室4由上至下层叠设置,且与所述开关室1紧密贴合,这种设置方式能保证多个安装室能最大限度的集成,除顶部的母线室2和底部的转移室4外,且各个安装室之间均有一个面接触,使室内的功能性设备进行信号连接,所述开关室1的高度与柜体10内其他安装室的层叠高度相当,使集成后的柜体10形状规则,便于搬运和分区域管理。所述开关室1相对于与耗能室3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耗能支路设备31通过该开口与断路器12连接,由于开关室1为开关设备的主要控制室,在该处设置开口,方便与其他安装室内的设备电连接,且所述耗能支路设备31通过该开口与断路器12连接,使耗能支路设备31的通断能有开关室1内的断路器12控制。所述断路器12包括辅助真空断路器和快分主断路器,且所述真空断路器和快分断路器设于所述开关控制器11下方,满足设备应用需要,设置辅助真空断路器和快分主断路器用于控制不同的设备,避免各个设备信号间的误判断,导致开关设备故障。本技术中的辅助真空断路器12和快分主断路器12开关控制模块通过光纤传输控制,监测电路,做出判断,进行动作,实现能源智能调度和管理。所述连接铜排23一端与线路进线21电连接,另一端穿过开口与真空断路器12电连接,所述隔离开关24一端与线路出线22电连接,另一端与耗能支路设备31电连接。所述耗能室3和转移室4内均设有罗氏线圈,且所述罗氏线圈与断路器12和耗能支路设备31电连接,通过线路的罗氏线圈监测线路情况,通过光纤传输到开关控制模块,发出需要的动作信号进行直流开关的动作。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直流断路的开关设备,其安装及工作原理如下:线路电流从开关设备右侧线路进线21进入,经由隔离开关24进入快分主断路器,电流经过断路器12下端穿过罗氏线圈到达辅助真空断路器12下端,最后从断路器12上端经过柜上部,由柜体10左侧的线路出线22出去,柜内在快分主断路器上端及辅助真空断路器下端并接有转移支路设备41及耗能支路设备31,以上元器件安装在柜体10内,并安装组合在一起。开关设备在开关控制模块的控制下用于导通与开断直流系统负荷及断路器12电流;转移支路在机械式直流断路器分闸时,产生振荡电流,使主支路电流过零断开,电流换流到转移支路,再通过建立电压,将电流再次换流至耗能支路;耗能支路设备31用于限制断路器12转移支路换流产生的过电压和吸收直流系统短路能量。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直流断路的开关设备,包括柜体,所述本体内通过隔板分隔出多个安装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室包括母线室,开关室,耗能室和转移室,所述母线室设于柜体顶部,所述母线室包括线路进线和线路出线,所述开关室设于柜体一侧,所述开关室包括断路器和开关控制器,所述耗能室设于柜体中部,其内部设有耗能支路设备,所述转移室设于柜体底部,其内部设有转移支路设备;所述母线室与耗能室紧密连接,且所述母线室与耗能室的连接处贯穿设置有连接铜排和隔离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直流断路的开关设备,包括柜体,所述本体内通过隔板分隔出多个安装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室包括母线室,开关室,耗能室和转移室,所述母线室设于柜体顶部,所述母线室包括线路进线和线路出线,所述开关室设于柜体一侧,所述开关室包括断路器和开关控制器,所述耗能室设于柜体中部,其内部设有耗能支路设备,所述转移室设于柜体底部,其内部设有转移支路设备;所述母线室与耗能室紧密连接,且所述母线室与耗能室的连接处贯穿设置有连接铜排和隔离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室、耗能室和转移室由上至下层叠设置,且与所述开关室紧密贴合,所述开关室的高度与柜体内其他安装室的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崇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必达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