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雷器缠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6664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避雷器缠绕器,包括支撑底板、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左转动轴、右转动轴、左转盘、右转盘、左固定块以及右固定块,左支撑板以及右支撑板均竖直固定于支撑底板的上表面,左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左转动轴水平贯穿第一通孔,且左转动轴与第一通孔螺纹配合,左转盘的左侧壁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左手柄,通过设置的左固定块以及右固定块可以将避雷器整个夹到装置中,然后通过转动右固定块,即可带动避雷器转动,再将无纬带贴到避雷器上,在避雷器转动的过程中即可以将无纬带缠绕到避雷器上。相对于人工手动缠绕来说,采用本装置大大地提高了缠绕的效率,同时缠绕器的转速可以控制,使得无纬带能够均匀地缠绕在避雷器上。

A Lightning Arrester W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雷器缠绕器
本技术涉及避雷器加工装置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避雷器缠绕器。
技术介绍
避雷器是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高瞬态过电压危害并限制续流时间也常限制续流幅值的一种电器,避雷器中有多个叠放的电阻片,而这些电阻片外部是缠绕有无纬带的,而避雷器的质量、工作效果完全是由无纬带的缠绕质量来决定的。而在现有的技术中,是采用人工将无纬带沿着电阻片缠绕,但是这样的缠绕方式效率低下,而且人工缠绕时很容易出现缠绕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影响到避雷器的生产效率以及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避雷器缠绕器,其能够通过做左固定块以及右固定块将避雷器卡住,然后通过调节做转动轴可以将避雷器压紧,旋转右支撑杆可以使得避雷器转动,转动时再将无纬带沿着避雷器的外部贴上,即可使得无纬带缠绕上去。整个缠绕过程快速高效,大大提高了避雷器的生产效率。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避雷器缠绕器,包括支撑底板、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左转动轴、右转动轴、左转盘、右转盘、左固定块以及右固定块,所述左支撑板以及所述右支撑板均竖直固定于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左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左转动轴水平贯穿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左转动轴与所述第一通孔螺纹配合,所述左转动轴的左端与所述左转盘的右侧壁的圆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左转盘的左侧壁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左手柄,所述左固定块的左侧嵌有第一轴承,所述左转动轴的右端与所述第一轴承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右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右转动轴贯穿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右转动轴的左端与所述右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右转动轴的右端与所述右转盘左侧壁的圆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右转盘右侧壁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右手柄。在本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底板上开设有两个固定孔。在本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避雷器缠绕器还包括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套设于所述右转动轴上,且所述第二轴承嵌于所述右支撑板的左侧壁上。在本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手柄以及所述右手柄上均套设有防滑胶垫。在本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在本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固定块的右侧壁有所述右固定块的左侧壁均固定有用于保护避雷器的橡胶垫。在本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固定块的右侧壁有所述右固定块的左侧壁均固定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贯穿所述橡胶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避雷器缠绕器,通过设置的左固定块以及右固定块可以将避雷器整个夹到装置中,然后通过转动右固定块,即可带动避雷器转动,再将无纬带贴到避雷器上,在避雷器转动的过程中即可以将无纬带缠绕到避雷器上。相对于人工手动缠绕来说,采用本装置大大地提高了缠绕的效率,同时缠绕器的转速可以控制,使得无纬带能够均匀地缠绕在避雷器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避雷器缠绕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底板,21、左支撑板,22、左转盘,23、左手柄,24、左转动轴,25、第一通孔,26、左固定块,27、定位柱,28、第一轴承,29、橡胶垫,31、右支撑板,32、右转盘,33、右手柄,34、第二通孔,35、右固定块,36、第二轴承,37、右转动轴,4、防滑胶垫,11、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避雷器缠绕器,包括支撑底板1、左支撑板21、右支撑板31、左转动轴24、右转动轴37、左转盘22、右转盘32、左固定块26以及右固定块35,支撑底板1水平设置,左支撑板21以及右支撑板31均竖直固定于支撑底板1的上表面,左支撑板2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5,左转动轴24水平贯穿第一通孔25,且左转动轴24与第一通孔25螺纹配合,左转动轴24的左端与左转盘22的右侧壁的圆心处固定连接,左转盘22的左侧壁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左手柄23,左固定块26的左侧嵌有第一轴承28,左转动轴24的右端与第一轴承28的活动端固定连接,右支撑板31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4,右转动轴37贯穿第二通孔34,右转动轴37的左端与右固定块35固定连接,右转动轴37的右端与右转盘32左侧壁的圆心处固定连接,实施例中固定连接方式如无特殊说明均为焊接,右转盘32右侧壁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右手柄33。在进行无纬带的缠绕前,先摇动左手柄23,带动左转盘22转动,同时也带动左转动轴24旋转,左转动轴24与第一通孔25是螺纹配合的,左转动轴24旋转时可以使其自身向左或向右移动,这里先将其往向左的方向转动,而左固定块26与右固定块35的距离加大。此时将需要进行缠绕的避雷器放入到左固定块26以及右固定块35之间,然后反方向摇动左手柄23,左转动轴24带动着左固定块26向右移动,左固定块26与右固定块35的间距越来越小,当左固定块26与右固定块35可以将避雷器夹紧时,停止左手柄23的转动。这时将无纬带的一端绕到避雷器上,然后开始转动右手柄33,右手柄33带动着右转盘32旋转,右转盘32再带动着右转动轴37旋转,右转动轴37左端的右固定块35也随之进行转动。由于左固定块26与右固定块35是将避雷器夹紧的,以及左固定块26与左转动轴24之间也设置了轴承,因此当右固定块35转动时,左固定块26以及右固定块35夹持着避雷器也随之进行转动,避雷器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将无纬带沿着避雷器的外壁缠绕起来,而避雷器的转速也完全由右手柄33的转动速度来确定,工作人员在转动时,尽量保持匀速,然后把无纬带匀速地拖动,即可以无纬带均匀地缠绕上避雷器的外壁。当无纬带缠绕完成后,转动左手柄23,将左固定块26松开,就可以将缠绕好的避雷器取走。为了方便地将装置固定好,进一步的,支撑底板1上开设有两个固定孔11。可以使用螺钉穿过固定孔11,然后再配合螺栓可以将装置固定在工作台上,避免其在转动缠绕时发生位置的偏差。为了使得右转动轴37可以顺畅地转动,避雷器缠绕器还包括第二轴承36,第二轴承36套设于右转动轴37上,且第二轴承36嵌于右支撑板31的左侧壁上。第二轴承36可以使得右转动轴37与右支撑板31之间的连接更加顺畅,转动的时候阻力更小。为了防止使用者转动时打滑,进一步的,左手柄23以及右手柄33上均套设有防滑胶垫4。设置了防滑胶垫4后,使用者在摇动左手柄23或右手柄33时就不易打滑,转动起来更加方便。为了保证避雷器固定位置水平,进一步的,第一通孔25以及第二通孔34位于同一水平高度。这两个通孔刚在统一水平高度上可以保证左转动轴24以及右转动轴37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固定住避雷器时,避雷器会保持着水平方向被固定住,缠绕时可以使得无纬带更均匀。为了避免避雷器被压坏,进一步的,左固定块26的右侧壁有右固定块35的左侧壁均固定有用于保护避雷器的橡胶垫29。当避雷器夹持在左固定块26以及右固定块35上时,橡胶垫29可以将避雷器与固定块之间刚性接触变为柔性接触,保护避雷器不被压坏。为了防止避雷器在缠绕的过程中移位,进一步的,左固定块26的右侧壁有右固定块35的左侧壁均固定有定位柱27,定位柱27贯穿橡胶垫29。在避雷器被夹持在固定块上时,定位柱27会将其卡住,避免其发生移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雷器缠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1)、左支撑板(21)、右支撑板(31)、左转动轴(24)、右转动轴(37)、左转盘(22)、右转盘(32)、左固定块(26)以及右固定块(35);所述左支撑板(21)以及所述右支撑板(31)均竖直固定于所述支撑底板(1)的上表面,所述左支撑板(2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5),所述左转动轴(24)水平贯穿所述第一通孔(25),且所述左转动轴(24)与所述第一通孔(25)螺纹配合;所述左转动轴(24)的左端与所述左转盘(22)的右侧壁的圆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左转盘(22)的左侧壁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左手柄(23);所述左固定块(26)的左侧嵌有第一轴承(28),所述左转动轴(24)的右端与所述第一轴承(28)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右支撑板(31)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4),所述右转动轴(37)贯穿所述第二通孔(34),所述右转动轴(37)的左端与所述右固定块(35)固定连接,所述右转动轴(37)的右端与所述右转盘(32)左侧壁的圆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右转盘(32)右侧壁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右手柄(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雷器缠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1)、左支撑板(21)、右支撑板(31)、左转动轴(24)、右转动轴(37)、左转盘(22)、右转盘(32)、左固定块(26)以及右固定块(35);所述左支撑板(21)以及所述右支撑板(31)均竖直固定于所述支撑底板(1)的上表面,所述左支撑板(2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5),所述左转动轴(24)水平贯穿所述第一通孔(25),且所述左转动轴(24)与所述第一通孔(25)螺纹配合;所述左转动轴(24)的左端与所述左转盘(22)的右侧壁的圆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左转盘(22)的左侧壁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左手柄(23);所述左固定块(26)的左侧嵌有第一轴承(28),所述左转动轴(24)的右端与所述第一轴承(28)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右支撑板(31)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4),所述右转动轴(37)贯穿所述第二通孔(34),所述右转动轴(37)的左端与所述右固定块(35)固定连接,所述右转动轴(37)的右端与所述右转盘(32)左侧壁的圆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右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民主戴华火
申请(专利权)人:劳伦斯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