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655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冷散热器,包括箱体、保护框、加固角、隔离板、孔槽、纯铝鳍片、保护膜、加固板、制冷板、挡板、扰流板、散热板和固定板,散热板均位于箱体的一侧,且散热板均通过螺丝与箱体连接,固定板均位于箱体的一端,且固定板均与箱体为固定设置,保护框固定设置在箱体的内部,加固板位于保护框的上端,且加固板与保护框通过螺钉连接,制冷板位于保护框的一侧,且制冷板与保护框为一体化配套设置,挡板固定设置在保护框的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设备气温升高以及超频时亦可保证其可靠的散热性能,避免散热效果受到影响,同时可避免其出现短暂失灵的现象,使本设备可在根本上压制高温,提升了散热的可靠性。

An Air-cooled Radi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冷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风冷散热器。
技术介绍
风冷散热器通常用于计算机内部,以达到散热功能,是计算机组成的重要构件。现有技术中,有众多研究和探讨风冷散热器的期刊、专利和文献资料,其中有一篇专利号为CN201110210744.2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一体化风冷散热器,包含有散热基座,在散热基座的一侧形成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基座由开设有风孔的上基板和下基板围合形成盒状结构,在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形成有内空腔,有散热风扇安置在内空腔中,采用这种结构的一体化风冷散热器,将风扇集合到了散热器中,成为一体化的散热装置,便于散热器的标准化以及封装厂家保持产品的一致性,而且采用非贯通的上下基板风孔形式、位于中央的风扇位置、柱状的散热鳍片,使得该散热结构的热通路更加合理,散热效果更好。再如申请号为:CN201710973471.4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风冷散热器降压自控装置,包括风冷散热器,风冷散热器内设有降压装置,降压装置上设有自控装置,自控装置包括压力感应器,压力感应器上设有控制降压装置运作的感应开关,当风冷散热器内的压力超出额定值时,感应开关控制降压装置运转,当风冷散热器内的压力回到额定值时,感应开关控制降压装置停转。降压装置包括将气压转换成液体的蒸发器,还包括与蒸发器连通的回气管,回气管连接压缩机,压缩机上设有通向风冷散热器外的排水管;压力感应器设置在蒸发器上,感应开关与蒸发器连接,本产品在风冷散热器内增加一套自控装置,可以将风冷散热器内的压力稳定在10kg/cm2左右,从而达到理想效果,延长风冷散热器的使用寿命,非常使用。基于上述检索发现,上述技术专利在使用时均存在:1.气温升高以及超频时其散热性能就会大受影响;2.多热管在设备温度瞬间上升时,可能会出现短暂失灵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多热管可能可以在瞬间带走大部分热量,但却无法在根本上压制高温。于是,技术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风冷散热器,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价值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冷散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气温升高以及超频时其散热性能就会大受影响和多热管在设备温度瞬间上升时,可能会出现短暂失灵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多热管可能可以在瞬间带走大部分热量,但却无法在根本上压制高温的问题。本技术风冷散热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风冷散热器,其中,该风冷散热器包括有:箱体、保护框、加固角、隔离板、孔槽、纯铝鳍片、保护膜、加固板、制冷板、挡板、扰流板、散热板、固定板;所述散热板均位于箱体的一侧,且散热板均通过螺丝与箱体连接,所述固定板均位于箱体的一端,且固定板均与箱体为固定设置,所述保护框固定设置在箱体的内部,所述加固板位于保护框的上端,且加固板与保护框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制冷板位于保护框的一侧,且制冷板与保护框为一体化配套设置,所述挡板固定设置在保护框的下端,所述挡板的下端设有扰流板,且扰流板通过螺钉与挡板连接,所述加固角均位于保护框内部的一侧,且加固角均与保护框为固定设置,所述隔离板均位于保护框内部的一端,且隔离板均通过螺钉与保护框连接,所述孔槽均匀分布在保护框的内部,所述纯铝鳍片均紧密贴合在孔槽的外表,所述保护膜均固定连接在保护框内部的中端。优选的,所述保护膜均呈“弧形”状,且保护膜为橡胶保护膜。优选的,所述孔槽的数量为4个,且孔槽为“横向排列”分布在保护框的内部。优选的,所述两个保护膜的一侧边缘均保持平行对正。优选的,所述纯铝鳍片均呈“长方形”状。优选的,所述两个隔离板的一端边缘均呈“倾斜”状设计。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风冷散热器结构设计稳定可靠,且在气温升高以及超频时亦可保证其可靠的散热性能,避免散热效果受到影响。2.本技术提供的风冷散热器当多热管在设备温度瞬间上升时,可避免其出现短暂失灵的现象,使本设备可在根本上压制高温,提升了散热的可靠性。3.本技术提供的风冷散热器功能强大,且内部构件便于拆卸组装,使用的灵活性高。4.本技术提供的风冷散热器可阻隔外界热量进入本设备内,以避免设备内的热量和外界的热量形成循环,进一步增强了散热的有效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保护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101-保护框;1011-加固角;1012-隔离板;1013-孔槽;1014-纯铝鳍片;1015-保护膜;102-加固板;103-制冷板;104-挡板;105-扰流板;2-散热板;3-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技术,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技术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技术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参见图1至图3,一种风冷散热器,包括有:箱体1、保护框101、加固角1011、隔离板1012、孔槽1013、纯铝鳍片1014、保护膜1015、加固板102、制冷板103、挡板104、扰流板105、散热板2、固定板3,散热板2均位于箱体1的一侧,且散热板2均通过螺丝与箱体1连接,固定板3均位于箱体1的一端,且固定板3均与箱体1为固定设置,保护框101固定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加固板102位于保护框101的上端,且加固板102与保护框101通过螺钉连接,制冷板103位于保护框101的一侧,且制冷板103与保护框101为一体化配套设置,挡板104固定设置在保护框101的下端,挡板104的下端设有扰流板105,且扰流板105通过螺钉与挡板104连接,加固角1011均位于保护框101内部的一侧,且加固角1011均与保护框101为固定设置,隔离板1012均位于保护框101内部的一端,且隔离板1012均通过螺钉与保护框101连接,孔槽1013均匀分布在保护框101的内部,纯铝鳍片1014均紧密贴合在孔槽1013的外表,保护膜1015均固定连接在保护框101内部的中端。优选的,保护膜1015均呈“弧形”状,且保护膜1015为橡胶保护膜1015,通过保护膜1015可阻隔外界热量进入本设备内,以避免设备内的热量和外界的热量形成循环,进一步增强了散热的有效性。优选的,孔槽1013的数量为4个,且孔槽1013为“横向排列”分布在保护框101的内部,通过孔槽1013可增强纯铝鳍片1014连接紧固性。优选的,两个保护膜1015的一侧边缘均保持平行对正。优选的,纯铝鳍片1014均呈“长方形”状,通过纯铝鳍片1014进一步提升了本设备的散热性。优选的,两个隔离板1012的一端边缘均呈“倾斜”状设计,通过两个隔离板1012的一端边缘均呈“倾斜”状设计的特性进一步提升了本设备的排气量。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本设备时,先检查本设备各部件之间连接的紧固性,随后接通外部电源,通过制冷板103和纯铝鳍片1014可在气温升高以及超频时依靠制冷板103自身的制冷效果以达到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冷散热器包括有:箱体(1)、保护框(101)、加固角(1011)、隔离板(1012)、孔槽(1013)、纯铝鳍片(1014)、保护膜(1015)、加固板(102)、制冷板(103)、挡板(104)、扰流板(105)、散热板(2)、固定板(3);所述散热板(2)均位于箱体(1)的一侧,且散热板(2)均通过螺丝与箱体(1)连接,所述固定板(3)均位于箱体(1)的一端,且固定板(3)均与箱体(1)为固定设置,所述保护框(101)固定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所述加固板(102)位于保护框(101)的上端,且加固板(102)与保护框(10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制冷板(103)位于保护框(101)的一侧,且制冷板(103)与保护框(101)为一体化配套设置,所述挡板(104)固定设置在保护框(101)的下端,所述挡板(104)的下端设有扰流板(105),且扰流板(105)通过螺钉与挡板(104)连接,所述加固角(1011)均位于保护框(101)内部的一侧,且加固角(1011)均与保护框(101)为固定设置,所述隔离板(1012)均位于保护框(101)内部的一端,且隔离板(1012)均通过螺钉与保护框(101)连接,所述孔槽(1013)均匀分布在保护框(101)的内部,所述纯铝鳍片(1014)均紧密贴合在孔槽(1013)的外表,所述保护膜(1015)均固定连接在保护框(101)内部的中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冷散热器包括有:箱体(1)、保护框(101)、加固角(1011)、隔离板(1012)、孔槽(1013)、纯铝鳍片(1014)、保护膜(1015)、加固板(102)、制冷板(103)、挡板(104)、扰流板(105)、散热板(2)、固定板(3);所述散热板(2)均位于箱体(1)的一侧,且散热板(2)均通过螺丝与箱体(1)连接,所述固定板(3)均位于箱体(1)的一端,且固定板(3)均与箱体(1)为固定设置,所述保护框(101)固定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所述加固板(102)位于保护框(101)的上端,且加固板(102)与保护框(10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制冷板(103)位于保护框(101)的一侧,且制冷板(103)与保护框(101)为一体化配套设置,所述挡板(104)固定设置在保护框(101)的下端,所述挡板(104)的下端设有扰流板(105),且扰流板(105)通过螺钉与挡板(104)连接,所述加固角(1011)均位于保护框(101)内部的一侧,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佩仁
申请(专利权)人:锦州佰特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