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6357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终端设备,其包括:壳体;显示组件,设置于壳体上,且开设通光孔;光学器件,设置于壳体内,且与通光孔相对;副显示组件,设置于壳体内;反射部,可活动地设置于壳体内;驱动部件,设置于壳体内,且与反射部连接,并驱动反射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运动,在第一状态下,反射部位于光学器件与通光孔之间的光学通道之外;在第二状态下,反射部位于通光孔与光学器件之间,并将副显示组件发出的光线反射至通光孔。光学器件不工作时,副显示组件发出的光线可以通过反射部反射至通光孔处,使得该通光孔处可以显示信息,进而提升终端设备的屏占比。同时,该终端设备的外观质感有所改善,且其防水、防尘性能更优。

terminal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终端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终端设备行业的发展,不断追求外观的极致以及高屏占比是目前的一大发展方向,这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外观需求,也能满足消费者在影音娱乐等方面的需求。由于摄像头、传感器等部件需要布置在终端设备设置显示组件的一侧,以便于采集图像等信息,因此这类部件是制约终端设备的屏占比的结构之一。以摄像头为例,为了尽量提高终端设备的屏占比,一种方式是,在显示组件上开孔,并将摄像头设置在显示组件的下方,外部环境中的光线可以通过显示组件上的孔进入摄像头,以供摄像头成像;另一种方式是,在壳体上开孔,摄像头可以进出该壳体。然而,第一种方式中,显示组件的开孔区域无法进行显示,因此终端设备的屏占比仍然比较低;第二种方式中,壳体的整体性会被破坏,导致终端设备的外观质感变差,同时也会给终端设备的防水、防尘性能带来比较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终端设备,以解决终端设备的屏占比较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壳体;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显示组件开设通光孔;光学器件,所述光学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光学器件与所述通光孔相对;副显示组件,所述副显示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反射部,所述反射部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反射部连接,并驱动所述反射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运动,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反射部位于所述光学器件与所述通光孔之间的光学通道之外;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反射部位于所述通光孔与所述光学器件之间,并将所述副显示组件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通光孔。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终端设备增加了副显示组件和反射部,光学器件工作时,外部环境中的光线可以通过显示组件上的通光孔射入光学器件内,或者光学器件发出的光线可以通过该通光孔射出;光学器件不工作时,副显示组件发出的光线可以通过反射部反射至通光孔处,使得该通光孔处可以显示信息,进而提升终端设备的屏占比。同时,该方案不需要破坏壳体的整体性,使得终端设备的外观质感有所改善,且其防水、防尘性能更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在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在第一状态下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在第二状态下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中,反射部和安装座的爆炸图。其中,图3和图4中的带箭头虚线均表示光路方向。附图标记说明:100-显示组件、110-通光孔、120-显示屏、130-透光盖板、200-光学器件、300-副显示组件、400-反射部、410-第二套筒、500-安装座、510-座体、511-安装面、512-安装部、513-凸出部、520-第一套筒、600-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终端设备,其包括壳体、显示组件100、光学器件200、副显示组件300、反射部400和驱动部件(图中未示出)。壳体是终端设备的其他零部件的安装基础,该壳体具体可以包括中框。显示组件100设置于壳体上,具体可以设置于中框上。该显示组件100开设通光孔110,显示组件100可以包括显示屏120和透光盖板130,透光盖板130可以覆盖在显示屏120的上方。具体地,该通光孔110可以是圆孔,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孔,本文对此不作限制。光学器件200设置于壳体内,该光学器件200可以发出光线,或者可以接收光线。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光学器件200可以包括摄像头、传感器和补光灯中的至少一者,当然,光学器件200也可以包括其他能够发光或者能够接收光线的器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光学器件200与通光孔110相对,因此外部环境中的光线可以通过该通光孔110进入光学器件200内,或者该光学器件200发出的光线可以通过该通光孔110射出。显示组件100的通光孔110所处的位置可以根据光学器件200的具体形式选择,例如该通光孔110可以位于显示组件100的顶部,具体可以是显示组件100的左上角、右上角或者中部。副显示组件300设置于壳体内,该副显示组件300具有显示功能。反射部400可活动地设置于壳体内,该反射部400可以将副显示组件300所显示的信息反射至通光孔110处,用户从终端设备的外观面可以看到副显示组件300所显示的信息。可选地,该反射部400可以是平面镜,或者是其他具有反射光线能力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副显示组件300和反射部400时,可以通过调整两者的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等结构参数,使得两者不与光学器件200干涉,进而保证光学器件200和副显示组件300都可以独立地正常工作。驱动部件设置于壳体内,该驱动部件与反射部400连接,其可以驱动反射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运动。可选地,该驱动部件可以是驱动电机、磁性驱动部件或者其他可以驱动反射部400运动的结构。在第一状态下,光学器件200工作,副显示组件300不工作,此时显示组件100上的通光孔110与光学器件200之间形成光学通道,反射部400位于该光学通道之外,使得外部环境中的光线可以通过该通光孔110进入光学器件200内,或者该光学器件200发出的光线可以通过该通光孔110射出。在第二状态下,光学器件200不工作,副显示组件300工作,此时反射部400位于通光孔110与光学器件200之间,并将副显示组件300发出的光线反射至通光孔110,使得用户可以看到副显示组件300所显示的信息。该第二状态下,副显示组件300所显示的信息与显示组件100所显示的信息可以拼接成完整的画面,用户看到的画面不存在分界线。当然,副显示组件300也可以独立显示信息,不与显示组件100协同作用。根据上述内容可知,光学器件200和副显示组件300可以独立工作,当光学器件200不工作时,副显示组件300发出的光线可以通过反射部400反射至通光孔110处,使得该通光孔110处可以显示信息,进而增大显示组件100的显示区域的利用率,以此提升终端设备的屏占比。同时,该方案不需要在壳体上开设供光学器件200进出壳体的孔,也就不会破坏壳体的整体性,使得终端设备的外观质感有所改善,且其防水、防尘性能更优。另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将反射部400可活动地设置于壳体内,通过调整反射部400的位置就可以实现副显示组件300和光学器件200彼此独立地正常工作。因此,副显示组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显示组件开设通光孔;光学器件,所述光学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光学器件与所述通光孔相对;副显示组件,所述副显示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反射部,所述反射部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反射部连接,并驱动所述反射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运动,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反射部位于所述光学器件与所述通光孔之间的光学通道之外;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反射部位于所述通光孔与所述光学器件之间,并将所述副显示组件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通光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显示组件开设通光孔;光学器件,所述光学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光学器件与所述通光孔相对;副显示组件,所述副显示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反射部,所述反射部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反射部连接,并驱动所述反射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运动,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反射部位于所述光学器件与所述通光孔之间的光学通道之外;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反射部位于所述通光孔与所述光学器件之间,并将所述副显示组件发出的光线反射至所述通光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显示组件平行于所述通光孔的轴线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反射部与所述副显示组件之间的夹角为4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反射部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江陵成东村罗政军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