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绝缘性能的光伏组件用隔离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617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高绝缘性能的光伏组件用隔离条,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支持体、聚烯烃膜和功能性涂层;其中,所述功能性涂层位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支持体的两侧,聚烯烃膜位于功能性涂层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有高绝缘性能的光伏组件用隔离条中的聚烯烃膜具有在模组层压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绝缘厚度,整体隔离条厚度不变的条件下,有效绝缘厚度提升50%~80%。

An Isolator Bar for Photovoltaic Modules with High Insulation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绝缘性能的光伏组件用隔离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用隔离条,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绝缘性能的光伏组件用隔离条,属于太阳能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光伏组件封装生产过程中,电池正负极在模组边缘汇流条处需要使用隔离条进行正负极的绝缘隔离。因此,隔离条需要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目前隔离条起绝缘作用的是中间的支持体PET膜,常用厚度为125μm,两侧的膜均只是起到模组中的粘结作用,故其有效绝缘距离为125μm,在模组功率不断增加,如何在厚度不变的同时提高隔离条的绝缘性能,同时在各种外界环境中保持材料的稳定性能,如何在25年中保持隔离条在UV照射、湿热等环境中与EVA、电池片、焊带保持长期稳定粘接,绝缘性能不衰减,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光伏组件用隔离条存在的弊端,从材料改性和膜材料处理方向研究,开发一种同等厚度前提下大幅度提高产品绝缘等级,同时兼具耐UV辐射、耐湿热老化的新型隔离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绝缘性能的光伏组件用隔离条,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支持体、聚烯烃膜和功能性涂层;其中,所述功能性涂层位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支持体的两侧,聚烯烃膜位于功能性涂层的外侧。优选地,所述一侧功能性涂层的外侧为聚烯烃膜,另一侧功能性涂层的外侧为加厚EVA膜。优选地,所述功能性涂层的外侧均为聚烯烃膜。优选地,所述功能性涂层包含具有-OH基团的聚氨酯和/或丙烯酸与含有-NCO活性基团的助剂进行交联产生的物质。优选地,所述聚烯烃膜包含PE或PP等烯烃成分。优选地,所述聚烯烃膜还包含抗UV、耐热氧老化和/或耐水解助剂。优选地,所述抗UV、耐热氧老化和耐水解助剂分别为2-羟基-4-甲氧基-2’-羧基二苯甲酮、4-[(4,6-二辛硫基-1,3,5-三嗪-2-基)氨基]-2,6-二叔丁基苯酚,苯甲酸铝二苄叉山梨醇(DBS)。优选地,所述聚烯烃膜中抗UV、耐热氧老化助剂和耐热氧老化助剂的含量为0.2~9.9重量份。优选地,所述聚烯烃膜中耐热氧老化助剂的含量为0.2~0.6重量份,耐水解助剂的含量为0.3~0.7重量份。优选地,所述2-羟基-4-甲氧基-2’-羧基二苯甲酮为0.3重量份、4-[(4,6-二辛硫基-1,3,5-三嗪-2-基)氨基]-2,6-二叔丁基苯酚0.4重量份,苯甲酸铝二苄叉山梨醇(DBS)0.5重量份。优选地,所述聚烯烃膜的厚度为30μm-450μm。优选地,所述聚烯烃膜与模组层压后的有效绝缘厚度保持率为本产品所用聚烯烃膜厚度的50~80%(目前所有使用的产品,所有除基材外的EA\PE等材料均为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改换现有常用隔离条的表面材料,由不具有绝缘效果的EVA、PE等类型的膜材料,更换为一种具有绝缘作用的PO材料;通过与模组层压后进行电镜分析测试,60μm厚度的PO膜在模组层压后仍有50μm的有效绝缘厚度。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并不意味着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具有高绝缘性能的光伏组件用隔离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具有高绝缘性能的光伏组件用隔离条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上PO膜2上功能性涂层3PET支持体4下功能性涂层5下PO膜6加厚EVA膜具体实施方式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均为市场上可购的常规原料。实施例1如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高绝缘性能的光伏组件用隔离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上PO膜(聚烯烃膜)厚度60μm,2为上功能性涂层5~8μm,3为PET支持体(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支持体)125μm,4为下功能性涂层5~8μm,5为下PO膜(聚烯烃膜)60μm;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高绝缘性能的光伏组件用隔离条包括上PO膜(聚烯烃膜)1、上功能性涂层2、PET支持体(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支持体)3、下功能性涂层4和下PO膜(聚烯烃膜)5;其中,上功能性涂层2和下功能性涂层4位于PET支持体3的两侧;上PO膜(聚烯烃膜)1位于上功能性涂层2的外侧,下PO膜(聚烯烃膜)5位于下功能性涂层4的外侧;上功能性涂层2和下功能性涂层4包含具有-OH的聚氨酯和/或丙烯酸20重量份和含有-NCO活性基团的助剂(例如:拜耳3390)1.0重量份,进行交联反应;上PO膜1和下PO膜5包含PE和PP烯烃成分,其中PE3.0重量份,PP7.0重量份;上PO膜1和下PO膜5中还含有抗UV、耐湿热、耐热氧助剂:2-羟基-4-甲氧基-2’-羧基二苯甲酮0.3重量份、4-[(4,6-二辛硫基-1,3,5-三嗪-2-基)氨基]-2,6-二叔丁基苯酚0.4重量份,苯甲酸铝二苄叉山梨醇(DBS)0.5重量份,根据客户性能要求调整含量,可实现不同等级的耐UV、耐湿热、耐热氧等老化性能。实施例2如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具有高绝缘性能的光伏组件用隔离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上PO膜(聚烯烃膜)60μm,2为上功能性涂层7μm,3为PET支持体(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支持体)125μm,4为下功能性涂层7μm,6为加厚EVA膜400μm;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高绝缘性能的光伏组件用隔离条包括上PO膜(聚烯烃膜)1、上功能性涂层2、PET支持体(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支持体)3、下功能性涂层4和加厚EVA膜5;其中,上功能性涂层2和下功能性涂层4位于PET支持体3的两侧;上PO膜(聚烯烃膜)1位于上功能性涂层2的外侧,加厚EVA膜6位于下功能性涂层4的外侧;上功能性涂层2和下功能性涂层4包含具有-OH聚氨酯和/或丙烯酸和具有-NCO活性基团的助剂(如拜耳3390)进行交联反应,(其中,聚氨酯和/或丙烯酸18重量份,助剂具体含量0.7重量份);上PO膜1包含PE和PP成分(其中PE2.5重量份,PP6.5重量份;上PO膜1中含有抗UV剂、耐湿热、耐热氧助剂(抗UV、耐湿热、耐热氧助剂分别为:2-羟基-4-甲氧基-2’-羧基二苯甲酮0.3重量份、4-[(4,6-二辛硫基-1,3,5-三嗪-2-基)氨基]-2,6-二叔丁基苯酚0.4重量份,苯甲酸铝二苄叉山梨醇(DBS)0.5重量份,根据客户性能要求调整含量,可实现不同等级的耐UV、耐湿热、耐热氧等老化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具有高绝缘性能的光伏组件用隔离条的制备过程如下:(1)配制功能性涂层溶液配制具有35重量%浓度的具有-OH基团的聚氨酯和丙烯酸成分的功能溶液,加入具有-NCO基团的助剂(如拜耳3390),进行搅拌、溶解、分散;(2)在涂布复合机设备上对PET支持体(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进行涂布,经放卷、牵引、等离子处理、超声处理、纠正、涂布、干燥、复合、收卷等工序完成;(3)PO膜的制备根据材料使用性能要求,PO膜选用三层结构,其一与PET基材连接面、其二为中间层、其三为层压时与模组连接面;根据不同面的技术指标要求分别配料:将三层物料分别配好(其中第一层PE和PP中PE2.5~3.5重量份,PP类6.5~7.5重量份;第二层中PE1.5~2.5重量份,PP-PE共聚类7.5~8.5重量份,第三层PE10重量份),在不同料桶中充分混合,输送到各自的挤出机料筒进行加热熔融,通过多层模头同步挤出,经流延、拉伸、收卷成型。产品性能测试:用模拟模组层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高绝缘性能的光伏组件用隔离条,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支持体、聚烯烃膜和功能性涂层;其中,所述功能性涂层位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支持体的两侧,聚烯烃膜位于功能性涂层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绝缘性能的光伏组件用隔离条,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支持体、聚烯烃膜和功能性涂层;其中,所述功能性涂层位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支持体的两侧,聚烯烃膜位于功能性涂层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绝缘性能的光伏组件用隔离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侧功能性涂层的外侧为聚烯烃膜,另一侧功能性涂层的外侧为加厚EVA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绝缘性能的光伏组件用隔离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涂层的外侧均为聚烯烃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绝缘性能的光伏组件用隔离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涂层包含具有-OH的聚氨酯和/或丙烯酸与-NCO活性基团交联产生的物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绝缘性能的光伏组件用隔离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膜包含PE和/或PP。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红岩戴恩奇耿群周张朋郭正巧林健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裕康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