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冷系统的电动阀和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6057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电动阀和制冷系统,电动阀包括:阀体和滑块,阀体内具有空腔,阀体上设有用于与高压侧换热器连通的第一端口、用于与压缩机排气口连通的第二端口、以及用于与压缩机吸气口连通的第三端口;滑块安装在空腔内且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切换地运动,滑块上设有连通空间,连通空间始终与第三端口连通,第一端口始终与位于滑块外的空腔连通;滑块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端口通过位于滑块外的空腔与第一端口连通;滑块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端口通过连通空间与第三端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阀,压缩机可快速重启,同时滑块始终处于正的压差力之下,减少高压侧换热器中制冷剂热量的散失。

Electric Valve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for Refriger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冷系统的电动阀和制冷系统
本技术涉及制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电动阀和一种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在目前普遍使用的制冷装置中,压缩机从上一回运行后停机到可以再次启动时,压缩机的吸气侧与排气侧的压力差必须要达到某个要求的范围内才可以重新启动,特别是对于制冷剂量较大的系统搭载旋转式压缩机来说,该压力差必须达到一个较小的数值例如1kgf/cm2以内,否则将无法启动压缩机,从而无法实现停机后快速重启功能。另一方面,现有的设计中,当压缩机停机后,高压侧换热器内的制冷剂会通过压缩机零部件的间隙回到低压侧中,从而升高低压侧换热器内的温度和压力,这种情况下,会浪费高压侧换热器中的热量并损失低压侧换热器中的制冷量,不利于制冷装置的运行效率。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方案既能够有效解决压缩机的吸气侧和排气侧压差过大启动不良的问题,又可以使系统高低压能够维持,系统余热可以得以利用。目前有三种解决方案:(1)在压缩机的排气管侧增加第一阀,在压缩机的吸入侧和吐出侧之间增加旁通管以及控制旁通管开启或关闭的第二阀,通过第一阀防止高压侧换热器中的制冷剂回流,从而避免换热器中的热量损失,通过第二阀的开启和关闭实现压缩机高压壳体内的制冷剂与低压侧的快速压力平衡从而实现快速再次启动的目的。但是该方案增加了第一阀、旁通管、第二阀等多个零部件以及相应的控制部件,压缩机及系统的机构复杂,成本较高,且该方案第一阀具有流动阻力大,降低系统能效的缺点。(2)在制冷系统中安装先导式三通阀,制冷系统运行时,先导式三通阀控制压缩机排气口与高压侧换热器连通;制冷系统停止运行时,先导式三通阀控制压缩机排气口与吸气口接通,同时隔绝高压换热器。但是该方案线圈长期处于通电状态,能耗大,可靠性低。(3)使用普通电动三通阀,制冷系统运行时,电动三通阀控制压缩机排气口与高压侧换热器连通;制冷系统停止运行时,电动三通阀控制压缩机排气口与吸气口接通,同时隔绝高压换热器。但是该方案在制冷系统停止运行时,阀芯会被高压侧换热器的制冷剂顶起,从而造成制冷系统泄压,造成能量损失。因此,针对这种特殊的应用领域和设计要求,针对性设计能耗低、连接简单、可靠性高且保压性能好的技术方案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电动阀。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用于制冷系统的电动阀的制冷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电动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具有空腔,所述阀体上设有用于与高压侧换热器连通的第一端口、用于与压缩机排气口连通的第二端口、以及用于与压缩机吸气口连通的第三端口;和滑块,安装在所述空腔内,且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切换地运动,所述滑块上设有连通空间,所述第三端口始终与所述连通空间连通,所述第一端口始终与位于所述滑块外的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第二端口能够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中的任一个连通;其中,所述滑块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端口通过位于所述滑块外的所述空腔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所述滑块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端口通过所述连通空间与所述第三端口连通。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用于制冷系统的电动阀,通过电动阀的滑块运动控制制冷系统管路的连通方式,当第二端口通过位于滑块外的空腔与第一端口连通时,可确保压缩机排气口与高压侧换热器连通,从而确保制冷系统正常制冷运行;当第二端口通过滑块的连通空间与第三端口连通时,可确保压缩机排气口与压缩机吸气口连通,实现高压侧制冷剂和低压侧制冷剂快速压力平衡,从而实现快速再次启动制冷系统的目的,同时第二端口和第一端口不连通,从而隔绝高压侧换热器,避免高压侧换热器中的制冷剂回流至压缩机中,从而避免高压侧换热器中的热量损失;由于电动阀的第三端口用于与压缩机吸气口连通,因而滑块的连通空间内始终是低压区;电动阀的第一端口用于与高压侧换热器连通,因而位于滑块外的空腔内始终是高压区,因此无论滑块位于第一位置还是第二位置,滑块始终处于正压差之下,这样第一端口中流动的高压区制冷剂不会推动滑块移动,从而保证了电动阀对高压侧换热器中制冷剂的密封性,进而保证了高压侧制冷剂不会在电动阀处泄压;上述电动阀结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保压性能好,且无需制冷系统长期处于通电状态,能耗低。另外,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用于制冷系统的电动阀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阀体具有用于支撑所述滑块的支撑壁,所述滑块朝向所述支撑壁的端面与所述支撑壁贴合,所述连通空间具有形成于所述滑块的所述端面的连通口,至少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均设于所述支撑壁上。上述设计以确保被滑块盖住的端口不会与位于滑块外的端口连通,从而确保利用滑块实现不同端口之间通断的可靠性;上述连通口、第二端口及第三端口的布置位置,使得利用滑块运动实现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通断与否的动作控制机构设计更方便,结构更简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均设于所述支撑壁上,以便于各个端口在阀体上合理布置位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滑块整体呈半圆柱形,所述滑块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滑块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三端口被所述滑块盖住且与所述连通空间连通,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位于所述滑块外侧;所述滑块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三端口及所述第二端口均被所述滑块盖住且通过所述连通空间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位于所述滑块外侧。滑块采用转动方式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以便于合理利用阀体的内部空间,更好地布置滑块及各个端口的设置位置,且便于驱动滑块运动的驱动机构在阀体上的合理布置;当然,滑块也可以采用沿直线往复移动的方式等方式实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且滑块的形状也不限于上述具体限定,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与调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通空间的连通口呈与所述滑块的截面形状适配的扇形或者半圆形。上述设计以使得滑块沿连通口的形状轨迹运动,确保第三端口始终与滑块的连通空间连通;当然,连通空间的连通口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与调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口处连接有第一接管,所述第二端口处连接有第二接管,所述第三端口处连接有第三接管,在各个端口处接管,以便于将电动阀顺利连接至制冷系统的管路中。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阀体上安装有驱动电机及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切换地运动。利用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配合带动滑块运动,结构简单,滑块位置的控制精度高,且当制冷系统停止运行时,给驱动电机传输信号的线圈无需长期处于通电状态,能耗低,可靠性高。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阀体具有用于支撑所述滑块的支撑壁,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与所述支撑壁相对的所述阀体的壁上。上述设计便于驱动电机及传动机构、与阀体上的各个端口在阀体上的合理布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压缩机、高压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具有空腔,所述阀体上设有用于与高压侧换热器连通的第一端口、用于与压缩机排气口连通的第二端口、以及用于与压缩机吸气口连通的第三端口;和滑块,安装在所述空腔内,且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切换地运动,所述滑块上设有连通空间,所述第三端口始终与所述连通空间连通,所述第一端口始终与位于所述滑块外的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第二端口能够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中的任一个连通;其中,所述滑块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端口通过位于所述滑块外的所述空腔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所述滑块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端口通过所述连通空间与所述第三端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具有空腔,所述阀体上设有用于与高压侧换热器连通的第一端口、用于与压缩机排气口连通的第二端口、以及用于与压缩机吸气口连通的第三端口;和滑块,安装在所述空腔内,且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切换地运动,所述滑块上设有连通空间,所述第三端口始终与所述连通空间连通,所述第一端口始终与位于所述滑块外的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第二端口能够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中的任一个连通;其中,所述滑块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端口通过位于所述滑块外的所述空腔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所述滑块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端口通过所述连通空间与所述第三端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系统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具有用于支撑所述滑块的支撑壁,所述滑块朝向所述支撑壁的端面与所述支撑壁贴合,所述连通空间具有形成于所述滑块的所述端面的连通口,至少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均设于所述支撑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冷系统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均设于所述支撑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冷系统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整体呈半圆柱形,所述滑块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滑块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三端口被所述滑块盖住且与所述连通空间连通,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位于所述滑块外侧;所述滑块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三端口及所述第二端口均被所述滑块盖住且通过所述连通空间连通,所述第一端口位于所述滑块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冷系统的电动阀,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斌李华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