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边防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5909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临边防护栏,包括:竖向相对设置,且可拆卸地固定于地面的一对滑轨;间隔固定于滑轨的上部,且可伸缩的至少两个弹性插销,弹性插销的一端穿设并部分凸伸出滑轨;滑设于一对滑轨之间,且可上下移动的防护栏本体,防护栏本体的端部间隔设有对应于弹性插销的凹槽,防护栏本体置于地面时,通过防护栏本体上对应的凹槽与弹性插销卡设连接而将防护栏本体固定于滑轨内;向上移动防护栏本体使得防护栏板体的底部与地面间形成运输通道时,通过防护栏本体上对应的凹槽与弹性插销卡设连接而固定防护栏板体,从而无需频繁挪开防护栏本体再重新放置,提高了安全性。

Frontier f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临边防护栏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临边防护栏。
技术介绍
采用矿山法在隧道工程或地铁区间工程施工时,在进行隧道初支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有时需要架设临时支撑。当初支施工完成后进行主体结构的二衬施工时,则需要依次分段拆除上述临时支撑。当其中一段临时支撑拆除完毕后,根据安全相关要求,则需要在临时支撑的已拆除完成和未拆除部分的分界位置,即临边位置处放置临边防护栏。而此临边位置又兼做二衬施工运送部分材料的通道,根据施工方便需要,拱顶处的钢筋、模板经临时支撑运输省时省力。当运送材料通过临时支撑时,之前放置的临边防护栏就需要暂时挪开,待运料完毕后再重新放置到临边位置。因作业空间有限,导致施工用料不能过多存放,所以就得经常挪开临边防护栏来运送施工用料。如此频繁挪开、重新放置临边防护栏,操作麻烦,再加上有些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够,久而久之,导致临边防护栏被遗弃到角落里,无人再按要求放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临边防护栏,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临边防护栏,包括:竖向相对设置,且可拆卸地固定于地面的一对滑轨;间隔固定于所述滑轨的上部,且可伸缩的至少两个弹性插销,所述弹性插销的一端穿设并部分凸伸出所述滑轨;以及滑设于一对所述滑轨之间,且可上下移动的防护栏本体,所述防护栏本体的端部间隔设有对应于所述弹性插销的凹槽,所述防护栏本体置于所述地面时,通过所述防护栏本体上对应的凹槽与所述弹性插销卡设连接而将所述防护栏本体固定于所述滑轨内;向上移动所述防护栏本体使得所述防护栏板体的底部与所述地面间形成运输通道时,通过所述防护栏本体上对应的凹槽与所述弹性插销卡设连接而固定所述防护栏板体。本技术临边防护栏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临边防护栏通过将一对滑轨竖向相对设置,滑轨上间隔固定可伸缩的弹性插销,将防护栏本体滑设于一对滑轨之间,防护栏本体的端部间隔设有对应于所述弹性插销的凹槽,从而在对所述防护栏本体施加外力以向上或向下拉动防护栏本体时,防护栏本体的端部压设于所述弹性插销的一端,弹性插销的一端会向滑轨内收缩,从而防护栏本体可滑设于对应的所述滑轨。当移动防护栏本体到达预先想要设置的位置时,停止施加外力,直到防护栏本体凹槽和对应的所述弹性插销卡设连接,防护栏本体停止移动,从而固定所述防护栏本体。从而在运输施工的过程中,只需将防护栏本体向上升起,运料完毕后再向下拉动至关闭,无需频繁挪开防护栏本体再重新放置,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施工效率,具有的实用价值。本技术临边防护栏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性插销的一端设有球体,所述球体穿设并部分凸伸出所述滑轨,通过所述球体部分插设于所述防护栏本体端部的对应的凹槽,从而固定所述防护栏本体。本技术临边防护栏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性插销包括:横向固定于所述滑轨外侧的套筒;以及插设于套筒内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和所述套筒固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和所述球体固接。本技术临边防护栏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轨形成有供所述防护栏本体的端部插设的滑槽,一对所述滑轨的滑槽相对设置。本技术临边防护栏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轨的底部的相对两侧固定有角钢,所述角钢的一翼缘板贴设于所述滑轨,所述角钢的另一翼缘板贴设于地面,并通过螺栓穿设固定于地面。本技术临边防护栏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栏本体包括:端部滑设于对应的所述滑轨的框体,所述框体内竖向间隔固定有多个栏杆;以及挡设固定于所述栏杆底部的挡脚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临边防护栏的关闭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临边防护栏的开启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临边防护栏的俯视图。图4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显示了本技术临边防护栏的关闭状态示意图。参阅图2,显示了本技术临边防护栏的开启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临边防护栏的俯视图。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临边防护栏包括:竖向相对设置,且可拆卸地固定于地面的一对滑轨10;间隔固定于所述滑轨10的上部,且可伸缩的至少两个弹性插销20,所述弹性插销20的一端穿设并部分凸伸出所述滑轨10;以及滑设于一对所述滑轨10之间,且可上下移动的防护栏本体30,所述防护栏本体30的端部间隔设有对应于所述弹性插销20的凹槽300,所述防护栏本体30置于所述地面时,通过所述防护栏本体30上对应的凹槽300与所述弹性插销20卡设连接而将所述防护栏本体30固定于所述滑轨10内;向上移动所述防护栏本体30使得所述防护栏板体30的底部与所述地面间形成运输通道时,通过所述防护栏本体30上对应的凹槽300与所述弹性插销20卡设连接而固定所述防护栏板体30。作为本技术临边防护栏的一较佳实施方式,防护栏本体30包括:端部滑设于对应的滑轨10的框体31;框体31内竖向间隔固定有多个栏杆32;挡设固定于框体31底部的挡脚板33。在本实施例中,框体31为矩形结构,并由镀锌方管焊接而成。挡脚板33为镀锌铁皮,镀锌铁皮焊接于框体31的底部,框体31的竖向的相对两端竖向间隔开设有若干圆孔,形成凹槽300。作为本技术临边防护栏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4所示,滑轨10形成有供防护栏本体30的端部插设的滑槽,一对滑轨10的滑槽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滑槽为U型槽。滑槽的宽度略大于防护栏本体30的镀锌方管的宽度,从而防护栏本体30的端部插设于滑槽内,且可在滑槽内上下移动,从而防护栏本体30能够开启或关闭。作为本技术临边防护栏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参阅图5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5所示,滑轨10的底部的相对两侧固定有角钢11,角钢11的一翼缘板贴设于滑轨,角钢11的另一翼缘板贴设于地面,并通过螺栓穿设固定于地面。在本实施例中,角钢11的一翼缘板焊接固定于滑轨10。角钢11的另一翼缘板开设圆孔,通过膨胀螺栓穿设圆孔将角钢11与地面连接固定。作为本技术临边防护栏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参阅图3为本技术临边防护栏的俯视图。参阅图4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4所示,弹性插销20的一端设有球体21,球体21穿设并部分凸伸出滑轨10,通过球体21部分插设于防护栏本体30端部的对应的凹槽300,从而固定防护栏本体30。球体21和凹槽300的尺寸和形状相互适配,从而球体21可部分插设于防护栏本体30端部的对应的凹槽300内,而限制防护栏本体30继续移动,以将防护栏本体30固定于滑轨10。作为本技术临边防护栏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4所示,弹性插销20包括:横向固定于滑轨10外侧的套筒22;以及插设于套筒22内的弹簧23,弹簧23的一端和套筒22固接,弹簧23的另一端和球体21固接。套筒22起到限定弹簧23处于横向设置的位置的作用。弹簧23的另一端可在套筒22内通过伸缩实现移动,球体21通过弹簧23的伸缩实现移动。弹簧23具有足够的弹性伸缩能力,当球体被防护栏本体30的端部压设时,弹簧23收缩,防护栏本体30可在滑轨10内移动。当防护栏本体30移动至球体插设于对应的凹槽300内时,弹簧23伸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边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相对设置,且可拆卸地固定于地面的一对滑轨;间隔固定于所述滑轨的上部,且可伸缩的至少两个弹性插销,所述弹性插销的一端穿设并部分凸伸出所述滑轨;以及滑设于一对所述滑轨之间,且可上下移动的防护栏本体,所述防护栏本体的端部间隔设有对应于所述弹性插销的凹槽,所述防护栏本体置于所述地面时,通过所述防护栏本体上对应的凹槽与所述弹性插销卡设连接而将所述防护栏本体固定于所述滑轨内;向上移动所述防护栏本体使得所述防护栏本体的底部与所述地面间形成运输通道时,通过所述防护栏本体上对应的凹槽与所述弹性插销卡设连接而固定所述防护栏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边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相对设置,且可拆卸地固定于地面的一对滑轨;间隔固定于所述滑轨的上部,且可伸缩的至少两个弹性插销,所述弹性插销的一端穿设并部分凸伸出所述滑轨;以及滑设于一对所述滑轨之间,且可上下移动的防护栏本体,所述防护栏本体的端部间隔设有对应于所述弹性插销的凹槽,所述防护栏本体置于所述地面时,通过所述防护栏本体上对应的凹槽与所述弹性插销卡设连接而将所述防护栏本体固定于所述滑轨内;向上移动所述防护栏本体使得所述防护栏本体的底部与所述地面间形成运输通道时,通过所述防护栏本体上对应的凹槽与所述弹性插销卡设连接而固定所述防护栏本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边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插销的一端设有与对应的所述凹槽适配的球体,所述球体穿设并部分凸伸出所述滑轨,通过所述球体部分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重之徐慧慧王世伟张仕书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