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滚床输送系统,包括:驱动机构,中转机构,以及围绕所述中转机构设置的输送机构和若干对接机构;其中所述输送机构适于输送工件至所述中转机构上;以及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中转机构转动至任一对接机构处,以将工件输送至相应的对接机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双滚床输送系统将输送机构和若干对接机构设置在中转机构的外围,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中转机构转动至任一对接机构处,以将工件输送至相应的对接机构上,实现了工件多向运输的功能,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设备不能实现工件多向运输的技术问题。
A Double Roller Convey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滚床输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生产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滚床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在汽车的生产流水线中,车身一般设置在用于承载车身支架上,为了完成车身的运输及定向装配,承载车身的支架在流水线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要转弯,转弯时需采用转台,目前,没有能够实现车身多向运输的输送设备,现有技术中,当需要实现上述功能时,需旋转移行车身或采用多台旋转设备来进行对接,占地面积较大,生产成本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滚床输送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在一台设备上实现工件的多向运输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滚床输送系统,包括:驱动机构、中转机构,以及围绕所述中转机构设置的输送机构和若干对接机构;其中所述输送机构适于输送工件至所述中转机构上;以及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中转机构转动至任一对接机构处,以将工件输送至该相应的对接机构上。进一步,所述中转机构通过滑动组件位于一旋转轨道上;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滑动组件转动,以驱动所述中转机构沿所述旋转轨道转动。进一步,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若干从动走轮和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的主动走轮;所述主动走轮和各从动走轮分别通过一定位安装盒与所述中转机构相连;所述驱动机构驱动主动走轮转动后,在主动走轮与所述旋转轨道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驱动所述中转机构沿所述旋转轨道转动。进一步,所述双滚床输送系统还包括:若干位于所述中转机构下方的定位板;各定位安装盒分别通过一定位板与所述中转机构相连。进一步,所述中转机构、输送机构和各对接机构均包括:两组并列设置的滚床;所述滚床包括:滚床架和位于该滚床架上的滚动组件;所述滚动组件适于承载并驱动工件移动。进一步,所述滚动组件包括:电机、主动轴及若干从动轴;其中所述主动轴与各从动轴沿工件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主动轴与各从动轴之间通过传动皮带相连;所述主动轴与各从动轴的两端均分别设有适于承载工件的第一滚动轮和第二滚动轮;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主动轴转动时,所述主动轴适于带动各第一、第二滚动轮转动,从而驱动工件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双滚床输送系统将输送机构和若干对接机构设置在中转机构的外围,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中转机构转动至任一对接机构处,以将工件输送至相应的对接机构上,实现了工件多向运输的功能,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设备不能实现工件多向运输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双滚床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中转机构及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中转机构及驱动机构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输送机构或对接机构的示意图。图中:1、驱动机构;2、中转机构;3、输送机构;4、对接机构;5、滑动组件;51、从动走轮;6、旋转轨道;7、定位安装盒;8、定位板;9、滚床;10、滚动组件;100、主动轴;101、从动轴;102、电机;11、第一滚动轮;12、第二滚动轮;13、中心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滚床输送系统,包括:驱动机构1、中转机构2,以及围绕所述中转机构2设置的输送机构3和若干对接机构4;其中所述输送机构3适于输送工件至所述中转机构2上;以及所述驱动机构1适于驱动所述中转机构2转动至任一对接机构4处,以将工件输送至该相应的对接机构4上。具体的,所述输送机构3和若干对接机构4以中转机构2为中心周向分布,输送机构3适于输送工件至中转机构2上,驱动机构1适于驱动中转机构2转动至任一对接机构4处,以将工件输送至相应的对接机构4上,所述驱动机构1例如但不限于采用驱动电机,所述对接机构4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本实施例以设置三个对接机构4为例,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根据工件的输送需求,设置所述中转机构2的转动角度,使中转机构2与工件所需输送方向上的对接机构相对应,从而将工件输送至所需输送方向上的对接机构4上。具体的,本实施例通过输送机构3、对接机构4、驱动机构1和中转机构2的配合以及通过调整所述中转机构2的转动角度,即能实现工件多向运输的功能,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实现工件多向运输的技术问题,且本实施例的双滚床输送系统结构简单、输送成本低,输送转向流程也简单,非常便于操作人员操作。如图2、图3所示,所述中转机构2通过滑动组件5位于一旋转轨道6上;所述驱动机构1适于驱动滑动组件5转动,以驱动所述中转机构2沿所述旋转轨道6转动。具体的,所述旋转轨道6为圆环状,中转机构2通过滑动组件5位于旋转轨道6上,便于中转机构2沿旋转轨道6周向转动。所述滑动组件5包括:若干从动走轮51和由所述驱动机构1驱动的主动走轮(图中未标出);所述主动走轮和各从动走轮51分别通过一定位安装盒7与所述中转机构2相连;所述驱动机构1驱动主动走轮转动后,在主动走轮与所述旋转轨道6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驱动所述中转机构2沿所述旋转轨道6转动。具体的,所述驱动电机位于主动走轮的一侧,所述主动走轮和各从动走轮51的结构相同,主动走轮和各从动走轮51分别通过一定位安装盒7与所述中转机构2相连,且主动走轮和各从动走轮51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旋转轨道6上,以使主动走轮和各从动走轮51的受力大小相同,提升了中转机构2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定位安装盒7例如但不限于中空矩形状。所述双滚床输送系统还包括:若干位于所述中转机构2下方的定位板8;各定位安装盒7分别通过一定位板8与所述中转机构2相连,所述定位安装盒7通过定位螺栓与相应的定位板8可拆卸连接,方便定位安装盒7与定位板8的连接,同时也能保证定位安装盒7与定位板8连接的稳固性,以保证主动走轮和各从动走轮51转动的稳定性,当驱动电机驱动主动走轮转动后,在主动走轮与所述旋转轨道6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驱动所述中转机构2沿所述旋转轨道6转动。进一步,为了提升中转机构2转动的稳定性,所述旋转轨道6的中心设有一中心转轴13,所述中心转轴13与相应的定位板8相连,该定位板8适于支撑所述中心转轴13,当中转机构2转动时,中心转轴13对中转机构2起到支撑作用。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中转机构2、输送机构3和各对接机构4均包括:两组并列设置的滚床9;所述滚床9包括:滚床架和位于该滚床架上的滚动组件10;所述滚动组件10适于承载并驱动工件移动。具体的,滚床架适于承载滚动组件10,滚动组件10适于承载并驱动工件移动,通过滚动组件10的驱动,便于将工件从一滚床9运输至另一滚床9上,所述滚床架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使得滚床架承载荷性较强,不易生锈,从而有效延长了滚床架的使用寿命。如图2所示,所述滚动组件10包括:电机102、主动轴100及若干从动轴101;其中所述主动轴100与各从动轴101沿工件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主动轴100与各从动轴101之间通过传动皮带相连;所述主动轴100与各从动轴101的两端均分别设有适于承载工件的第一滚动轮11和第二滚动轮12;所述电机102驱动所述主动轴100转动时,所述主动轴100适于带动各第一、第二滚动轮转动,从而驱动工件移动。具体的,主动轴100和若干从动轴101均匀间隔分布在相应的滚床9内,使得主动轴100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滚床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中转机构,以及围绕所述中转机构设置的输送机构和若干对接机构;其中所述输送机构适于输送工件至所述中转机构上;以及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中转机构转动至任一对接机构处,以将工件输送至该相应的对接机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滚床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中转机构,以及围绕所述中转机构设置的输送机构和若干对接机构;其中所述输送机构适于输送工件至所述中转机构上;以及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中转机构转动至任一对接机构处,以将工件输送至该相应的对接机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滚床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机构通过滑动组件位于一旋转轨道上;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滑动组件转动,以驱动所述中转机构沿所述旋转轨道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滚床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若干从动走轮和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的主动走轮;所述主动走轮和各从动走轮分别通过一定位安装盒与所述中转机构相连;所述驱动机构驱动主动走轮转动后,在主动走轮与所述旋转轨道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驱动所述中转机构沿所述旋转轨道转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君亮,申庆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冠宇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