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浮坐墩式滑移装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4956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浮坐墩式滑移装船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运输船进坞后,排出坞内的部分水,坞内剩余水的水位为装船水位;(2)将平台上的结构物滑移到运输船上,即可;装船水位满足以下条件:坞墩的高度<装船水位≤(坞墩的高度+(运输船进坞吃水的高度/1.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半浮坐墩式滑移装船的方法无需不断调节压载水,操作较为简单高效,同时在装船的过程中,整个运输船的重力不是完全压在坞墩上,减少了坞墩的受力无需布置较多的坞墩,同时也延长了坞墩的使用寿命。

A Semi-floating Pier Sliding Shipp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浮坐墩式滑移装船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浮坐墩式滑移装船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根据建造场地的不同,一般常用的结构物的滑移装船方案有两种,即浮式滑移装船和坐墩式滑移装船。其中,浮式滑移装船即运输船在结构物的整个装船过程中呈漂浮状态,通过不断的调节压载水来调整结构物装船过程中运输船的浮态,使运输船甲板上的滑道与平台上的滑道齐平,便于结构物滑移上驳,但是该方案的实施较为复杂,装船的时间较长。坐墩式滑移装船即运输船在结构物的整个装船过程中“坐”在底墩上,无需调节压载水,装船完毕后通过减少压载水或者坞内充水使得船漂浮出坞,坐墩式滑移装船过程中运输船始终安置在坞墩上,操作较为简单、装船时间较短,但是整个装船过程中船以及结构物的重量完全依靠坞墩支撑,会降低坞墩的使用寿命同时还需要布置较多的坞墩在坞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中采用浮式滑移装船的过程中要不断调节压载水,较为复杂且耗时,或采用坐墩式滑移装船时,整个装船过程中的重力需要依靠数量较多的坞墩支撑,同时也会降低坞墩使用寿命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种半浮坐墩式滑移装船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半浮坐墩式滑移装船的方法无需不断调节压载水,操作较为简单高效,同时在装船的过程中,整个运输船的重力不是完全压在坞墩上,减少了坞墩的受力无需布置较多的坞墩,同时也延长了坞墩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半浮坐墩式滑移装船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运输船进坞后,排出坞内的部分水,坞内剩余水的水位为装船水位;(2)将平台上的结构物滑移到运输船上,即可;所述的装船水位满足以下条件:坞墩的高度<装船水位≤(坞墩的高度+(运输船进坞的吃水高度/1.3))。本专利技术中,本领域人员知晓,所述的吃水高度一般为运输船漂浮在水中时,船底与水面的垂直高度。本专利技术中,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进坞时所述的运输船内装有压载水,所述压载水的量为本领域内常规,压载水是为了使运输船在运输中不易翻船,同时结构物装船后,可排出部分的压载水和向坞内同时注水使得运输船快速浮起,进而出坞。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在运输船进坞前需要往坞内注水;根据浮力公式即可算出坞内注水的高度,通常注水的高度≥(坞墩的高度+船底安全间隙+运输船进坞的吃水高度-(运输船的排水量/坞底的面积)),使运输船进船坞时船底与坞墩的距离大于或等于船底安全间隙。较佳地,注水的高度=坞墩的高度+船底安全间隙+运输船进坞吃水的高度-运输船的排水量/坞底的面积,注水量较少可减少之后的排水量,提高了装船的效率。其中,船底安全间隙≥0.5m,较佳地为0.5~1m,船底与坞墩之间保留一定的船底安全间隙,可使运输船在船坞内行驶的过程中船底与坞墩不会接触,造成碰撞事故。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在运输船进坞前中根据相应的船工况合理的布置坞墩。较佳地,所述的坞墩均匀的布置在船底的中间、艏和艉对应的坞底位置。本专利技术中坞墩的数量相对于同样情况下采用坐墩式滑移装船方案所需的坞墩数量可减少10~15%。本专利技术中,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根据相应船的工况合理的设置坞墩的高度即可。较佳地,坞墩的高度≤2m。坞墩用于支撑运输船的同时也使得平台上的滑道与运输船甲板上的滑道可在同一水平面,结构物通过牵引的作用即可从平台滑移到运输船上。本专利技术中,结构物从平台滑移到运输船的过程中,运输船坐在坞墩上,平台上的滑道与运输船甲板上的滑道在同一水平面。步骤(2)中通常是将结构物从平台上的滑道通过牵引滑到运输船甲板上的滑道上,从而将结构物运输到了船上;该步骤与本领域常规的采用坐墩式滑移装船时的步骤是一致的。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专利技术各较佳实例。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半浮坐墩式滑移装船的方法,在装船的过程中,坞内保持一定的水量,使得船的重力≥1.3倍的浮力,运输船一直坐在坞墩上,平台上的滑道与甲板上的滑道保持在同一水平面,无需不断调节压载水,直接将结构物滑移到运输船上即可,结构物装船花费的时间较短;整个运输船的重力不是完全压在坞墩上,减少了坞墩的受力,无需布置较多的坞墩,同时也延长了坞墩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运输船坐在坞墩上时其运输船的重力等于1.3倍的浮力时船坞内的图。附图说明标记1船坞;2坞墩;3平台;4运输船;51平台上的滑道;52甲板上的滑道;6橡胶护舷;7装船水位;8平台模块;G运输船的重力;F浮为运输船坐在坞墩上时水对运输船的浮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举个较佳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输船海洋石油278进行平台模块结构物的半浮坐墩式滑移装船的方法。本实施例中船坞的尺寸为长480m、宽106m、坞深12.3m,海洋石油278的排水量为76984t,进坞的吃水高度为5.7m。具体步骤如下:首先计算运输船4进船坞1后具体的位置,在船底的中间、艉和艏对应的坞底的位置均匀的布置坞墩2,坞墩2的高度为1.5m,本实施例中所需的坞墩数量相对于坐墩式滑移装船是坞墩的数量减少了10%,同时由于运输船在装船的过程中还受一个向上的浮力,减少了船对坞墩的作用力,可延长坞墩的使用寿命;接着往船坞注水至坞内水的高度为6.7m,运输船进坞至船艏的橡胶护舷与船坞直接接触,此时船底与坞墩之间的间距为1m,关闭坞门,此时坞内的水位升高至8.2m;通过计算排出部分船坞内的水至运输船的重力是1.3倍的浮力,计算出此时坞内水位的高度,即装船水位7为5.9m;最后将在平台3上的平台模块8结构物通过牵引从平台上的滑道51滑移到甲板上的滑道52上,滑移运输的过程中,运输船是坐在坞墩上的,重力大于1.3倍的浮力,运输船甲板上的滑道与平台上的滑道始终在同一水平面上,无需调节压载水,平台模块8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滑移到运输船的甲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浮坐墩式滑移装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运输船进坞后,排出坞内的部分水,坞内剩余水的水位为装船水位;(2)将平台上的结构物滑移到运输船上,即可;所述的装船水位满足以下条件:坞墩的高度<装船水位≤(坞墩的高度+(运输船进坞的吃水高度/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浮坐墩式滑移装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运输船进坞后,排出坞内的部分水,坞内剩余水的水位为装船水位;(2)将平台上的结构物滑移到运输船上,即可;所述的装船水位满足以下条件:坞墩的高度<装船水位≤(坞墩的高度+(运输船进坞的吃水高度/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浮坐墩式滑移装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运输船进坞前往坞内注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浮坐墩式滑移装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的高度≥(坞墩的高度+船底安全间隙+运输船进坞吃水的高度-(运输船的排水量/坞底的面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浮坐墩式滑移装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的高度=(坞墩的高度+船底安全间隙+运输船进坞吃水的高度-(运输船的排水量/坞底的面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钰涵袁洪涛王超张欢刘海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