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式的跨乘式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4898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3:36
为了在混合动力式的跨乘式车辆上确保电池及燃料储罐各方的配置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式的跨乘式车辆,具备:包括发动机及行驶马达,产生用于行驶的动力的混合动力式的行驶动力源;将向发动机供给的燃料进行存储的燃料储罐;以及将向行驶马达供给的电力进行储存的电池;燃料储罐的车宽方向外端位于比电池靠近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

Hybrid Inter-Passenger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动力式的跨乘式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这样的跨乘式车辆,尤其是混合动力式的跨乘式车辆。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行驶动力源仅使用发动机的摩托车作为跨乘式车辆的一例。该摩托车的燃料储罐由左右一对前侧储罐和设置于后部框架内的后侧储罐构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67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行驶动力源采用混合动力式的情况下,跨乘式车辆上除了发动机及燃料储罐,还装载有行驶马达以及作为其电源的电池。电池及燃料储罐均要求相应的容积,难以确保用于配置它们的空间。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混合动力式的跨乘式车辆上确保电池及燃料储罐各方的配置空间。解决问题的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形态的跨乘式车辆具备:包括发动机及行驶马达,产生用于行驶的动力的混合动力式的行驶动力源;存储向所述发动机供给的燃料的燃料储罐;以及储存向所述行驶马达供给的电力的电池;所述燃料储罐的车宽方向外端位于比所述电池靠近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根据所述结构,在跨乘式车辆的行驶动力源采用混合动力式的情况下,能使较为大重量的电池靠近车宽中心配置。易使车辆整体的重心位于车辆中心,跨乘式车辆的转弯性能提高。能利用在该电池的车宽方向外侧形成的空间来配置燃料储罐,从而尽可能地增大燃料储罐的容量。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在混合动力式的跨乘式车辆上确保电池及燃料储罐各方的配置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形态的跨乘式车辆的驱动系的示意图;图2是作为根据实施形态的跨乘式车辆的一例而示出的摩托车的侧视图;图3是作为根据实施形态的跨乘式车辆的一例而示出的摩托车的俯视图;图4是作为根据实施形态的跨乘式车辆的一例而示出的摩托车的主视图;符号说明:1跨乘式车辆;2 行驶动力源;3 发动机;4 行驶马达;11b 节气门体(throttlebody);12 喷射器;15 燃料储罐;16 燃料室;21 电池;30 车身框架;31 头管;32 主框架;34 前叉;35 前轮;36 摇臂;37 枢轴;38 后轮;39 后框架;40 座椅。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在所有附图中对相同或对应的要素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图1是示出装载于根据实施形态的跨乘式车辆1上的驱动系的示意图。跨乘式车辆1具备产生用于行驶的动力的行驶动力源2。该行驶动力源2是包括发动机3及行驶马达4的混合动力式。行驶动力源2的发电方法或驱动方法未特别限定。虽图示了并联方式,但这是为了方便图示或是示出的仅仅一例,串联方式和分割方式亦可。行驶动力源2所产生的动力通过动力传递机构5向驱动轮6传递。动力传递机构5也可以是具备变速器5a。跨乘式车辆1是具备一个前轮一个后轮的摩托车(参照图2)。这种情况下,后轮为驱动轮6。但跨乘式车辆1也可以是具备两个前轮一个后轮或一个前轮两个后轮的自动三轮车、巴吉车(buggy)或ATV(全地形车;AllTerrainVehicle)。作为一例,发动机3是燃烧液体燃料(例如汽油)产生输出的火花点火内燃机关。发动机3上设置有变更进气量的节气门11、喷射燃料的喷射器12、在燃烧室内产生火花的火花塞13、以及从发动机3向外部空气排放排气的排气系14。节气门11具备阀片11a以及容纳阀片11a的节气门体11b。本实施形态中,喷射器12安装于节气门体11b。排气系14包括从发动机3引导排气的排气歧管14a以及减低排气声的消声器14b。跨乘式车辆1上装载有对用于发动机3的燃料进行储备、且使储备燃料向发动机3供给的发动机燃料系。本实施形态中,发动机燃料系的构成要素除了喷射器12,还包括燃料储罐15、燃料室16、燃料泵17、及燃料配管18a、18b。燃料储罐15和燃料室16都能存储燃料。燃料室16介于燃料储罐15与喷射器12之间。燃料泵17容纳于燃料室16。燃料泵17工作时,燃料室16内的燃料升压并向喷射器12供给。用喷射器12喷射燃料时,燃料从燃料储罐15向燃料室16补给。燃料储罐15具有供油口15a,可从外部的燃料供给源(例如加油站)经由供油口15a向燃料储罐15补给燃料。由于为了燃料储备,除燃料储罐15以外还具备燃料室16,所以可进行长距离移动。可省略燃料室16。伴随该省略,燃料配管18a、18b也可适当省略,燃料泵17的设置场所则适当变更(例如燃料储罐15内)。跨乘式车辆1具备将向行驶马达4供给的电力进行储存的电池21。行驶马达4为交流马达,跨乘式车辆1具备变频器(inverter)22。变频器22将从电池21接收的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使交流电向行驶马达4供电。跨乘式车辆1除电池21之外,还具备用在跨乘式车辆1所装载的电装系的电源中的低压电池26。“电装系”包括对喷射器12、火花塞13及变频器22进行控制的控制器27、以及前照灯这样的照明器具28。控制器27也可以是驱动控制节气门11。电池21和低压电池26也可以是通过DCDC变换器连接。以下,对驱动系及与之关联的结构的配置进行说明。方向的概念以驾驶者所见的方向为基准,车宽方向对应左右方向,车长方向对应前后方向。关于车宽方向,以靠近车宽中心线侧为内侧,以远离侧为外侧。图2是作为根据实施形态的跨乘式车辆1的一例而示出的摩托车的侧视图,图3为同一摩托车的俯视图。如图2及图3所示,跨乘式车辆1的车身框架30包括头管31以及从头管31向后方延伸的主框架32。头管31配置在车宽中心线上。转向轴33可转动地支持于头管31。前轮35可转动地从两侧被支持于与转向轴33一体转动的前叉34的下端部。本实施形态中,主框架32左右成对。左右的主框架32关于车宽中心线对称地形成及配置。各主框架32包括从头管31向后方延伸的后方延伸部32a和从后方延伸部32a的后端部开始弯曲并向下方延伸的下方延伸部32b。后方延伸部32a也从头管31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并且也稍微朝向下方。摇臂36的前端部可绕着在车宽方向延伸的枢轴37摇动地支持于该主框架32的下方延伸部32b。摇臂36的后端部可摇动地支持于后轮38的车轴。另,未图示的后悬架架设于车身框架30与摇臂36之间。车身框架30包括从主框架32(尤其是后方延伸部32a的后部或下方延伸部32b的上部)向后方延伸的后框架39。后框架39于从摇臂36向上方远离之处,从主框架32稍向上方倾斜并向后方延伸。后框架39上支持有驾驶者所跨坐的座椅40。发动机3、行驶马达4及变速器5a容纳于驱动源壳41,由此单元化或组件化。驱动源壳41包括发动机壳(包括曲轴箱、汽缸体、汽缸盖)41a、马达壳41b及变速器壳41c。变速器壳41c与发动机壳41a的下部后表面一体连结,发动机壳41a及变速器壳41c在从侧面观察时形成为L字。马达壳41b与变速器壳41c的上表面或发动机壳41a的上部后表面一体连结。驱动源壳41支持于主框架32,配置于主框架32的下方(更详细而言,后方延伸部32a的下方且下方延伸部32b的前方)。动力传递机构5包括介于变速器5a与后轮38之间的动传机构5b(例如链传动机构),动传机构5b配置于比驱动源壳41及后轮38靠近车宽方向外方一侧(例如左侧)处。另,排气歧管14a从发动机壳41a的上部前表面向下方延伸,后于驱动源壳41的下方向后方延伸。之后,转向车宽方向外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动力式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具备:包括发动机及行驶马达,产生用于行驶的动力的混合动力式的行驶动力源;存储向所述发动机供给的燃料的燃料储罐;以及储存向所述行驶马达供给的电力的电池;所述燃料储罐的车宽方向外端位于比所述电池靠近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28 JP 2017-2541791.一种混合动力式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具备:包括发动机及行驶马达,产生用于行驶的动力的混合动力式的行驶动力源;存储向所述发动机供给的燃料的燃料储罐;以及储存向所述行驶马达供给的电力的电池;所述燃料储罐的车宽方向外端位于比所述电池靠近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式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具备:包括头管和从所述头管向后方延伸的主框架的车身框架;以及能绕着在车宽方向延伸的枢轴摇动地支持于所述主框架的摇臂;所述燃料储罐在前后方向配置于前轮车轴与所述枢轴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式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具备:包括头管和从所述头管向后方延伸的主框架的车身框架;以及能绕着在车宽方向延伸的枢轴摇动地支持于所述主框架的摇臂;所述燃料储罐在前后方向配置于后轮车轴与所述枢轴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式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储罐配置于比所述发动机、所述行驶马达及所述电池靠近后方处。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混合动力式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框架还包括从所述主框架向后方延伸的后框架;所述燃料储罐配置于比所述后框架靠近车宽方向外侧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动力式的跨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储罐支持于所述后框架。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田义基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