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轮销孔识别转臂机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474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3:18
动车轮销孔识别转臂机械装置,属于高铁动车装配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固定支座与垂直移动架滑动连接,固定支撑板与固定支座固定连接,伺服电机通过电机架固定在固定支撑板上,垂直移动架与限位支撑板固定连接,限位支撑板与伺服电机通过丝杠螺纹连接,转轴两端安装有轴承组件,两个轴承组件固定在垂直移动架上,转轴的下端与回转气缸的回转刻度盘固定连接,回转气缸的缸体固定在垂直移动架上,转轴固装有转臂支架,转臂支架与水平移动台滑动连接,转臂支架通过气缸支座与单作用气缸固定连接,单作用气缸与水平移动台固定连接,水平移动台用于安装相机或激光传感器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高铁动车车轮制动盘装配线和检测线上。

Rotary Arm Machinery Device for Identifying Pinhole of Motor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车轮销孔识别转臂机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车轮销孔识别转臂装置,属于高铁动车装配辅助工具

技术介绍
高铁动车车轮制动盘装配线为世界首条线,当在将高铁动车车轮腹板安装到高铁动车车轮制动盘上时,需要检测车轮腹板上销孔的位置并进行定位,之后,使车轮腹板上的销孔与车轮制动盘上的销槽精准对位,并予以安装,目前市面上,并没有与之相关的合适装置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车轮销孔识别转臂机械装置,用于高铁动车车轮制动盘装配线和检测线上,由于高铁动车车轮制动盘有不同的型号,采用相机或激光传感器进行图像识别,检测并定位车轮腹板上销孔位置,为车轮腹板和车轮制动盘之间的安装提供了便利。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动车轮销孔识别转臂机械装置,包括固定支座、丝杠、伺服电机、垂直移动架、回转气缸、转轴、转臂支架、水平移动台、单作用气缸、限位支撑板、固定支撑板、电机架及两个轴承组件;所述固定支座与垂直移动架沿竖向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撑板的一端与固定支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电机架固定在固定支撑板上,所述垂直移动架的上端与限位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支撑板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丝杠螺纹连接,所述转轴竖直设置且两端各安装有一个轴承组件,所述两个轴承组件固定在垂直移动架上,所述转轴的下端与回转气缸的回转刻度盘固定连接,所述回转气缸的缸体固定在垂直移动架上,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固装有转臂支架,所述转臂支架与水平移动台滑动连接,所述转臂支架的上端面通过气缸支座与单作用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所述单作用气缸的活塞杆与水平移动台固定连接,所述水平移动台的上端面用于安装相机支架或激光传感器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拍摄高铁动车车轮腹板上的销孔位置时,将相机或激光传感器移到高铁动车车轮腹板上方进行拍摄,当拍摄完成后,需要将相机或激光传感器移开避让车轮搬运车,采用回转气缸驱动转臂支架实现,节省了空间。2、由于不同型号高铁动车车轮其腹板的高度不同,所以本专利技术设有伺服电机、丝杠、垂直移动架、竖向导轨及滑块一,根据高铁动车车轮腹板的相对距离,驱动伺服电机控制垂直移动架竖直方向的移动,从而使相机或激光传感器上下移动,使其拍摄出清晰的图像,为车轮腹板和车轮制动盘之间的安装提供了便利。3、由于不同型号高铁动车车轮其腹板上的销孔分布在两个不同分度圆上,所以本专利技术设有单作用气缸、水平移动台、水平导轨及滑块二,通过控制单作用气缸的活塞杆推动水平移动台,实现了相机或激光传感器水平方向的移动,使其拍摄的图像更完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动车轮销孔识别转臂机械装置的前侧整体结构轴测图;图2是图1所示的后侧整体结构轴测图;图3是图1所示的主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左视图;图5是图4所示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披露了动车轮销孔识别转臂机械装置,包括固定支座1、丝母4、丝杠5、伺服电机6、垂直移动架7、回转气缸8、转轴10、转臂支架11、水平移动台14、单作用气缸15、限位支撑板16、固定支撑板17、电机架18、两个轴承组件9、两个竖向导轨2、两个滑块一3、两个水平导轨12及两个滑块二13;所述固定支座1与垂直移动架7沿竖向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支座1与垂直移动架7相邻的侧壁上设有两条竖向导轨2,所述垂直移动架7的一个侧壁上设有两个与所述固定支座1上的竖向导轨2相匹配的滑块一3,垂直移动架7上的所述两个滑块一3与固定支座1上的所述两个竖向导轨2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撑板17的一端与固定支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6通过电机架18固定在固定支撑板17上,所述垂直移动架7的上端与限位支撑板1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支撑板16与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丝杠5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支撑板17的上端面设有通孔,所述限位支撑板16的上端面设有螺孔,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轴承转动穿出固定支撑板17上的通孔并与丝杠5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杠5的下端旋合穿出限位支撑板16上的螺孔并与丝母4螺纹连接,所述丝母4的上端面与限位支撑板16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0竖直设置且两端各安装有一个轴承组件9,所述两个轴承组件9固定在垂直移动架7上(轴承组件9包括滚动轴承及轴承支座),所述转轴10的下端与回转气缸8的回转刻度盘固定连接,所述回转气缸8的缸体固定在垂直移动架7上,所述转轴10的外侧壁固装有转臂支架11,所述转臂支架11与水平移动台14滑动连接(所述转臂支架11的上端面设有两个平行的水平导轨12,所述水平移动台14的下端面设有两个与所述转臂支架11上的两个水平导轨12相匹配的滑块二12,水平移动台14上的所述两个滑块二12与转臂支架11上的所述两个水平导轨12滑动连接),所述转臂支架11的上端面通过气缸支座与单作用气缸15的缸体固定连接,所述单作用气缸15的活塞杆与水平移动台14固定连接,所述水平移动台14的上端面用于安装相机支架或激光传感器支架(图中未画出)。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时,选取两个相机安装在水平移动台14上的相机支架上(或者选用一个激光传感器安装在水平移动台14上的激光传感器支架上),其中两个相机选用一个高倍率和一个低倍率共同完成拍摄并识别及定位高铁动车车轮腹板上的销孔位置(激光传感器选用一个并直接安装在激光传感器的支架上);启动伺服电机6,伺服电机6通过控制丝杠5,使垂直移动架7及水平移动台14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固定在水平移动台14上的相机(或激光传感器)相对于不同型号的高铁动车车轮腹板进行调整焦距;拍摄完毕后,回转气缸8通过控制转轴10带动转臂支架11使水平移动台14作90°摆动,从而避开车轮搬运车,车轮搬运车搬运拍摄后的高铁动车车轮腹板到转台上,进行安装;在工作过程中,启动单作用气缸15,使水平移动台14水平移动,满足布置在两种不同分度圆直径上的销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装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条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车轮销孔识别转臂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座(1)、丝杠(5)、伺服电机(6)、垂直移动架(7)、回转气缸(8)、转轴(10)、转臂支架(11)、水平移动台(14)、单作用气缸(15)、限位支撑板(16)、固定支撑板(17)、电机架(18)及两个轴承组件(9);所述固定支座(1)与垂直移动架(7)沿竖向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撑板(17)的一端与固定支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6)通过电机架(18)固定在固定支撑板(17)上,所述垂直移动架(7)的上端与限位支撑板(1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支撑板(16)与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丝杠(5)螺纹连接,所述转轴(10)竖直设置且两端各安装有一个轴承组件(9),所述两个轴承组件(9)固定在垂直移动架(7)上,所述转轴(10)的下端与回转气缸(8)的回转刻度盘固定连接,所述回转气缸(8)的缸体固定在垂直移动架(7)上,所述转轴(10)的外侧壁固装有转臂支架(11),所述转臂支架(11)与水平移动台(14)滑动连接,所述转臂支架(11)的上端面通过气缸支座与单作用气缸(15)的缸体固定连接,所述单作用气缸(15)的活塞杆与水平移动台(14)固定连接,所述水平移动台(14)的上端面用于安装相机支架或激光传感器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轮销孔识别转臂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座(1)、丝杠(5)、伺服电机(6)、垂直移动架(7)、回转气缸(8)、转轴(10)、转臂支架(11)、水平移动台(14)、单作用气缸(15)、限位支撑板(16)、固定支撑板(17)、电机架(18)及两个轴承组件(9);所述固定支座(1)与垂直移动架(7)沿竖向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撑板(17)的一端与固定支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6)通过电机架(18)固定在固定支撑板(17)上,所述垂直移动架(7)的上端与限位支撑板(1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支撑板(16)与伺服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照波曲秀全刘文涛孙厚涛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