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4铝合金薄壁盘状零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4705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T4铝合金薄壁盘状零件的加工方法,包括提供圆柱状毛坯,利用车床对毛坯进行切削加工并预留粗加工余量、利用铣床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并预留精加工余量、对工件进行时效处理、对工件进行校正、利用车床精加工工件外圆面和两个端面、利用铣床在工件两个端面上加工出各个形状特征。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优化了铝合金薄壁盘状零件的加工工艺顺序,时效处理去除了粗加工过程中残留在工件内的残余切削热应力,使工件在后续精加工阶段,减小了工件受残余切削热应力影响而产生的形变,为提高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奠定了基础,校正工序修正了工件外轮廓形状、尺寸,保证了零件的成品加工合格率,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

A Processing Method for T4 Aluminum Alloy Thin-walled Disc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4铝合金薄壁盘状零件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T4铝合金薄壁盘状零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薄壁盘状零件在国民经济中的各个工业部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当薄壁盘状零件的材质为铝合金时,由于铝合金材质强度弱、刚性差,在加工这类薄壁盘状零件时工件极易产生形变,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长期以来,铝合金薄壁盘状零件的加工成为机械切削加工工艺过程中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T4铝合金薄壁盘状零件的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T4铝合金薄壁盘状零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提供圆柱状毛坯,利用车床对毛坯进行切削加工,切除毛坯表面大部分材料,并在毛坯外圆面和两端面预留适当粗加工余量,获得工件;步骤二:利用铣床对步骤一中所述工件进行铣削加工,切除工件表面粗加工余量中的部分材料,并预留适当的精加工余量;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完成铣削加工之后的工件进行时效处理;步骤四:对步骤三中完成时效处理之后的工件进行校正;步骤五:利用车床对步骤四中完成校正之后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切除工件外圆面和两个端面之上的精加工余量;步骤六:利用铣床对步骤五中完成车削加工之后的工件进行铣削加工,切除工件两个端面之上的部分材料,在工件两个端面之上获得各个形状特征。步骤一中所述粗加工余量厚度为1mm。进行步骤六中所述铣削加工还包括在所述工件一个端面之上获得各个形状特征之后,将所述工件翻转之间继续进行铣削加工,在所述工件另一个端面之上获得各个形状特征。步骤一中所述利用车床对毛坯进行切削加工是将毛坯通过三爪卡盘装夹在车床主轴上进行的。步骤五中所述车削加工、步骤六中所述铣削加工时将工件通过辅助工装装夹在车床主轴或铣床工作台上进行的。所述辅助工装包括底板和压板,底板与所述车床主轴或铣床工作台固定连接,压板与底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将所述工件夹塞于底板与压板之间。步骤六中所述形状特征包括凸台、台阶和通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优化了铝合金薄壁盘状零件的加工工艺顺序,即在粗加工工序与精加工工序之间进行时效处理和校正工序,时效处理去除了粗加工过程中残留在工件内的残余切削热应力,使工件在后续精加工阶段,减小了工件受残余切削热应力影响而产生的形变,为提高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奠定了基础,校正工序修正了工件外轮廓形状、尺寸,保证了零件的成品加工合格率,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在精加工阶段中采用适宜的工件装夹方式,有效抵抗作用于工件之上的切削作用力,进一步保证了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2是采用本专利技术加工方法所获得的零件主视图;图3是采用本专利技术加工方法所获得的零件俯视图;图4是采用本专利技术加工方法所获得的零件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T4铝合金薄壁盘状零件的加工方法,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提供圆柱状毛坯,利用车床对毛坯进行切削加工,切除毛坯表面大部分材料,并在毛坯外圆面和两端面预留适当粗加工余量,获得工件;优选粗加工余量厚度为1mm。利用车床对毛坯进行切削加工是将毛坯通过三爪卡盘装夹在车床主轴上进行的。步骤二:利用铣床对步骤一中工件进行铣削加工,切除工件表面粗加工余量中的部分材料,并预留适当的精加工余量;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完成铣削加工之后的工件进行时效处理;步骤四:对步骤三中完成时效处理之后的工件进行校正;步骤五:利用车床对步骤四中完成校正之后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切除工件外圆面和两个端面之上的精加工余量;步骤五中车削加工、步骤六中铣削加工时将工件通过辅助工装装夹在车床主轴或铣床工作台上进行的。步骤六:利用铣床对步骤五中完成车削加工之后的工件进行铣削加工,切除工件两个端面之上的部分材料,在工件两个端面之上获得各个形状特征。进行步骤六中铣削加工还包括在工件一个端面之上获得各个形状特征之后,将工件翻转之间继续进行铣削加工,在工件另一个端面之上获得各个形状特征。形状特征包括凸台、台阶和通孔。辅助工装包括底板和压板,底板与车床主轴或铣床工作台固定连接,压板与底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将工件夹塞于底板与压板之间。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优化了铝合金薄壁盘状零件的加工工艺顺序,即在粗加工工序与精加工工序之间进行时效处理和校正工序,时效处理去除了粗加工过程中残留在工件内的残余切削热应力,使工件在后续精加工阶段,减小了工件受残余切削热应力影响而产生的形变,为提高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奠定了基础,校正工序修正了工件外轮廓形状、尺寸,保证了零件的成品加工合格率,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在精加工阶段中采用适宜的工件装夹方式,有效抵抗作用于工件之上的切削作用力,进一步保证了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4铝合金薄壁盘状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提供圆柱状毛坯,利用车床对毛坯进行切削加工,切除毛坯表面大部分材料,并在毛坯外圆面和两端面预留适当粗加工余量,获得工件;步骤二:利用铣床对步骤一中所述工件进行铣削加工,切除工件表面粗加工余量中的部分材料,并预留适当的精加工余量;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完成铣削加工之后的工件进行时效处理;步骤四:对步骤三中完成时效处理之后的工件进行校正;步骤五:利用车床对步骤四中完成校正之后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切除工件外圆面和两个端面之上的精加工余量;步骤六:利用铣床对步骤五中完成车削加工之后的工件进行铣削加工,切除工件两个端面之上的部分材料,在工件两个端面之上获得各个形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4铝合金薄壁盘状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提供圆柱状毛坯,利用车床对毛坯进行切削加工,切除毛坯表面大部分材料,并在毛坯外圆面和两端面预留适当粗加工余量,获得工件;步骤二:利用铣床对步骤一中所述工件进行铣削加工,切除工件表面粗加工余量中的部分材料,并预留适当的精加工余量;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完成铣削加工之后的工件进行时效处理;步骤四:对步骤三中完成时效处理之后的工件进行校正;步骤五:利用车床对步骤四中完成校正之后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切除工件外圆面和两个端面之上的精加工余量;步骤六:利用铣床对步骤五中完成车削加工之后的工件进行铣削加工,切除工件两个端面之上的部分材料,在工件两个端面之上获得各个形状特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4铝合金薄壁盘状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粗加工余量厚度为1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4铝合金薄壁盘状零件的加工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高槐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风华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