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面负压吸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4619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3:04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创面负压吸引系统,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腔室和连通口,连通口与腔室连通;腔室内设有用于使连通口形成负压的负压机构,负压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腔室内的滑动支撑座,滑动支撑座靠近连通口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密封圈;壳体远离连通口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弹簧固定座,弹簧固定座上开有第一插口,第一插口内活动连接有推杆插销;第一插口的两侧均设有转轴,转轴转动连接在弹簧固定座上,且转轴上设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滑动支撑座的固定部上。本方案体积小巧轻便,方便患者移动和携带,噪音较小,无需充电,造价低廉,适合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使用,可较大程度地节约医疗经费,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system for w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创面负压吸引系统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急慢性创面越来越多,比如糖尿病足溃疡、下肢静脉性溃疡、长期卧床所致的压迫性溃疡、外周动脉疾病致局部溃疡、烧创伤和手术所致的创面。尽管当今医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创面愈合的治疗仍是一个挑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相对于现有各种外科引流技术而言,VSD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进展。该技术于1992年由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博士所首创,最先用于骨科领域治疗软组织缺损和感染性创面。1994年,裘华德教授等在国内率先引进这一新型引流技术。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将其应用于各种急慢性复杂创面的治疗或促进移植皮肤的成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近十几年的临床应用和积极发展,VSD技术已成为处理骨科和外科多种创面的标准治疗模式。现有的负压吸引器包括负压产生部分和与创面接触的引流端,负压产生部分通常采用电动式负压吸引泵。使用时,在创面上铺覆敷料,并用医用透明薄膜将敷料密封住,再在医用透明薄膜上开个小孔并连通一根连通管,连通管与引流端相连。这种电动式负压吸引器往往体积较大,需要插电或者充电工作,患者携带不方便,严重影响患者下床活动,不利于创面血供改善,延迟创面的愈合。此外,负压吸引器在使用时一般放置在患者的床边或者距患者较近的地方,负压吸引泵在产生负压时产生的噪音较大,这对患者的休息和心理造成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创面负压吸引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需要充电或插电、不方便携带且噪音较大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提供创面负压吸引系统,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腔室,壳体的一端设有连通口,连通口与腔室连通;腔室内设有用于使连通口形成负压的负压机构,所述负压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腔室内的滑动支撑座,所述滑动支撑座靠近连通口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可将腔室密封的第一密封圈,滑动支撑座远离连通口的一端设有固定部;壳体远离连通口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弹簧固定座,所述弹簧固定座上开有第一插口,第一插口内活动连接有推杆插销;第一插口的两侧均设有转轴,转轴转动连接在弹簧固定座上,且转轴上设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滑动支撑座的固定部上。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使用时,在创面上铺覆医疗海绵敷料,并用医疗透明薄膜将敷料密封住,在医用透明薄膜中央开个小孔并连通一根连通管。将推杆插销插入第一插口内并与滑动支撑座相抵,此时滑动支撑座和第一密封圈形成一个可移动的活塞,通过推动推杆插销,使滑动支撑座带动第一密封圈往靠近连通口的方向移动并将腔室左部的空气排出。将连通管与连通口连接,从而使本系统与创面连通。接着,将推杆插销从第一插口中拔出,滑动支撑座失去推杆插销的抵紧作用后在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产生向右移动的趋势,使腔室左部、连通口和连通管形成负压,从而将创面上的坏死组织吸附到海绵上,实现创面坏死组织的清理,增加创面局部血供,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面愈合。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体积小巧轻便,方便患者移动和携带,大大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便捷性和疗效性;本方案利用推杆插销与滑动支撑座相互配合的这种机械式的方式形成负压,噪音较小,不会对患者造成干扰,大大提高了患者使用的舒适度。此外,本方案无需充电或插电使用,造价低廉,适合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使用,可较大程度地节约医疗经费,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壳体远离连通口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右端盖,右端盖罩设在弹簧固定座的外部,右端盖上设有可容推杆插销穿过的第二插口,且第二插口与第一插口位置相对。右端盖可使壳体形成相对密封的空间,对腔室内的滑动支撑座、弹簧、弹簧固定座等部件起到保护的作用;此外,右端盖上设置的第二插口可对推杆插销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使推杆插销的移动更加平稳。方案三: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插口内设有用于对推杆插销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插口内的卡块,推杆插销的侧部设有限位条,限位条上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凹槽,限位条被挤压后可与推杆插销一起插入到第一插口中。通过卡块与凹槽的相互卡合,可使推杆插销推动滑动支撑座和第一密封圈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可实现定位,一方面可将推杆插销存放在壳体内,防止推杆插销丢失,另一方面也方便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对其他部件(如与连通口连通的连通管)进行调节。方案四: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壳体靠近连通口的一端设有用于吸收创面水分的吸水机构,吸水机构的两侧分别与连通口、腔室连通。在对创面进行吸附清理时,创面上的水分可能会通过连通口进入到腔室中,而吸水机构则可将这部分水分吸收,防止水分进入到腔室内对腔室内的部件造成损坏和污染。方案五:此为方案四的优选,所述吸水机构包括固定在壳体上的多孔支撑板,所述多孔支撑板与壳体靠近连通口的侧部之间形成吸水腔,所述吸水腔与连通口、腔室连通,且吸水腔内布置有若干用于吸水的干燥剂;吸水腔的端部开设有出入口,所述出入口配合有第二密封圈;吸水腔的侧壁设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孔径小于干燥剂的直径。吸水腔与连通口和腔室连通,可保证腔室、连通口可一同形成负压;吸水腔中的干燥剂可将进入吸水腔的水分吸收掉,防止水分进入腔室内,延长了本系统的使用寿命;而吸水腔的出入口可方便患者或医务人员对干燥剂进行更换,使本系统可在同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重复使用。滤网一方面可防止干燥剂进入连通口或者腔室内,从而避免连通口或者多孔支撑板堵塞,另一方面也可将吸附到连通口附近的坏死组织阻挡在连通口处,防止坏死组织进入到吸水腔内影响干燥剂的干燥效果。方案六: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壳体外可拆卸连接有绑定板,所述绑定板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壳体的卡槽,所述卡槽上固定有用于绑扎的绑带。使用时,患者可将壳体卡合在绑定板的卡槽上,并通过绑带将壳体和绑定板固定在患者的腿部或者手部,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自由行走,大大加速了创面愈合的速度,改善了创面血供,增强了愈合的效果,促进了肉芽生长。方案七:此为方案六的优选,还包括用于检测漏气的报警机构。创面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连通口与连通管之间的连接松动,或者连通管与医用透明薄膜小孔之间的连接没有粘紧而出现漏气的现象,这会导致作用于创面的负压值低于正常治疗所需的负压值,使得创面上的坏死组织无法被吸附到海绵上或者无法全部被吸附到海绵上,导致坏死组织无法彻底清理,创面也无法保持负压的状态以促进肉芽生长,久而久之,海绵反而会成为细菌滋生地,对患者创面愈合造成极为不好的影响。而报警机构可在系统漏气时发出警报,给予患者或医务人员及时的提醒,方便患者或医务人员判断本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出现了漏气的现象并及时进行处置。方案八:此为方案七的优选,所述报警机构包括固定在滑动支撑座侧部的第一磁铁,绑定板的侧部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与第一磁铁位于同一侧,且第一容纳槽内安装有第一磁感应开关和第一报警器,所述第一磁感应开关与第一磁铁相配合,且第一磁感应开关与报警器电连。当系统出现漏气的现象时,滑动支撑座会带动第一密封圈和第一磁铁向远离连通口的方向移动,第一磁铁会逐渐与第一磁感应开关位置相对并促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创面负压吸引系统,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腔室,壳体的一端设有连通口,连通口与腔室连通;腔室内设有用于使连通口形成负压的负压机构,所述负压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腔室内的滑动支撑座,所述滑动支撑座靠近连通口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可将腔室密封的第一密封圈,滑动支撑座远离连通口的一端设有固定部;壳体远离连通口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弹簧固定座,所述弹簧固定座上开有第一插口,第一插口内活动连接有推杆插销;第一插口的两侧均设有转轴,转轴转动连接在弹簧固定座上,且转轴上设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滑动支撑座的固定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创面负压吸引系统,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腔室,壳体的一端设有连通口,连通口与腔室连通;腔室内设有用于使连通口形成负压的负压机构,所述负压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腔室内的滑动支撑座,所述滑动支撑座靠近连通口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可将腔室密封的第一密封圈,滑动支撑座远离连通口的一端设有固定部;壳体远离连通口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弹簧固定座,所述弹簧固定座上开有第一插口,第一插口内活动连接有推杆插销;第一插口的两侧均设有转轴,转轴转动连接在弹簧固定座上,且转轴上设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滑动支撑座的固定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面负压吸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远离连通口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右端盖,右端盖罩设在弹簧固定座的外部,右端盖上设有可容推杆插销穿过的第二插口,且第二插口与第一插口位置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面负压吸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口内设有用于对推杆插销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插口内的卡块,推杆插销的侧部设有限位条,限位条上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凹槽,限位条被挤压后可与推杆插销一起插入到第一插口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面负压吸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靠近连通口的一端设有用于吸收创面水分的吸水机构,吸水机构的两侧分别与连通口、腔室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创面负压吸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机构包括固定在壳体上的多孔支撑板,所述多孔支撑板与壳体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武权姚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戴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