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瓣膜支架及假体心脏瓣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453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瓣膜支架,包括呈网格状设置的支架主体、与支架主体连接的至少一个抓耳和法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法兰的外径D大于法兰与支架主体连接处的直径d,使得法兰下水平面紧贴合心脏原生瓣环和瓣叶,边缘上翘端面紧贴左心房内壁,起到上限位和密封的作用,防止瓣膜支架向左心室端滑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瓣膜支架压缩入鞘时,抓耳嵌入与抓耳相连的支架主体的网格中,以减小瓣膜支架在压握缩径后的支架厚度,有利于瓣膜支架经股静脉路径介入人体,从而减小输送器导管直径,降低输送难度和对血管的损伤。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抓耳在抓取原生瓣叶的同时钩挂腱索,形成下限位,防止了瓣膜支架受血流冲刷、心脏挤压等外力而向左心房端脱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瓣膜支架及假体心脏瓣膜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瓣膜支架及假体心脏瓣膜。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老年性瓣膜病以及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引起的瓣膜病变也越来越常见。研究表明,超过13.3%的7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瓣膜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疾病已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二尖瓣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人体的心脏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和右心房、右心室四个心腔,两个心房分别和两个心室相连,两个心室和两个大动脉相连。二尖瓣就生长在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由瓣叶、瓣环、腱索、和乳头肌组成,起到单向阀门的作用,保证血流单方向运动。1984年,Inoue等首次报道了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如今,该方法已日趋完善,成为介入治疗二尖瓣狭窄的重要措施。而且,随着近年来经皮人工肺动脉瓣、主动脉瓣支架植入相继进入了临床试用,以及国外学者应用两种不同带瓣膜支架进行经皮三尖瓣支架植入动物实验研究的成功,预示着介入技术在房室瓣疾病治疗领域将会产生更大的作用。然而,虽然二尖瓣瓣膜置换技术飞速发展,但是在瓣膜支架的设计上仍存在一些公认的难题。与主动脉瓣相比,心脏原生二尖瓣瓣环直径较大,为了考虑防瓣周漏性能、支架锚固性能等因素,人工二尖瓣瓣膜支架尺寸也会较大,由此便会带来一系列问题:1、人工瓣膜支架尺寸越大,支架越难压握,需要用来输送瓣膜支架的导管直径也会很大,增加了输送难度和对血管的损伤。2、人工瓣膜支架尺寸越大,人工瓣叶的面积也很大,瓣叶面积越大,人工瓣膜支架的耐疲劳性能越差。3、人工瓣叶的面积和瓣叶启闭运动所需的高度成正比,即人工瓣叶面积越大,瓣膜支架高度越高。如果人工瓣膜支架瓣下高度过高会影响原生心脏结构与心脏功能,发生腱索断裂,触碰乳头肌等心脏组织异常,同时易引起左心室流出道阻塞,诱发不良的术后影响。为了降低人工瓣膜支架瓣下高度,目前国内外大多数人工瓣膜支架多采用内外双层支架来缩小瓣膜支架直径,进而减小瓣膜支架高度,但是双层支架却又大大增加了支架压握输送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瓣膜支架及假体心脏瓣膜,以解决现有人工瓣膜支架因瓣下高度过高引起的左心室流出道阻塞等不良术后影响,因瓣叶面积大,使得支架耐疲劳性能差,以及因支架整体尺寸大而引起的输送难度大和对血管的损伤左心室等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瓣膜支架,包括呈网格状设置的支架主体、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的至少一个抓耳和法兰,所述法兰的外径D大于所述法兰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处的直径d,所述抓耳的尺寸小于与所述抓耳相连的所述支架主体的网格尺寸。进一步地,上述瓣膜支架中,所述支架主体的上端或下端的直径的范围为20mm-50mm。进一步地,上述瓣膜支架中,所述法兰的外径的范围为30mm≤D≤80mm。进一步地,上述瓣膜支架中,所述法兰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处的直径的范围为20mm≤d≤50mm。进一步地,上述瓣膜支架中,所述抓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主体上,另一端径向外翘。进一步地,上述瓣膜支架中,所述抓耳为直杆或弯曲的波杆。进一步地,上述瓣膜支架中,所述抓耳上设有规则或不规则的纹路结构。进一步地,上述瓣膜支架中,所述抓耳与所述支架主体的网格节点相连,或与所述支架主体的网格边缘杆相连。进一步地,上述瓣膜支架中,所述抓耳位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同一排网格上,或位于所述支架主体的不同排网格上。进一步地,上述瓣膜支架中,所述法兰的自由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耳,所述固定耳用于与输送装置的凹槽相配合。进一步地,上述瓣膜支架中,所述固定耳为凸出的圆块或方块。进一步地,上述瓣膜支架中,所述法兰连接在所述支架主体的设定高度位置。进一步地,上述瓣膜支架中,所述支架主体呈网格状设置替换为支架主体呈圆形状或菱形状设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假体心脏瓣膜,包括瓣膜支架,固定于所述瓣膜支架上的瓣叶,以及附着在瓣膜支架内表面或外表面的裙边。进一步地,上述假体心脏瓣膜,与所述抓耳相连的所述支架主体的网格在内表面上设置所述裙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瓣膜支架,包括呈网格状设置的支架主体,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的至少一个抓耳和法兰。抓耳用于抓取原生瓣叶,法兰用于在瓣膜支架展开时紧贴左心房口和原生瓣叶。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法兰的外径D大于所述法兰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处的直径d,使得法兰下水平面紧贴合心脏原生瓣环和瓣叶,边缘上翘端面紧贴左心房内壁,起到上限位和密封的作用,防止瓣膜支架向左心室端滑出。本技术实施例在瓣膜支架压缩入鞘时,所述抓耳嵌入与抓耳相连的支架主体的网格中,以减小瓣膜支架在压握缩径后的支架厚度,有利于瓣膜支架经股静脉路径介入人体,从而减小输送器导管直径,降低输送难度和对血管的损伤。此外,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抓耳在抓取原生瓣叶的同时钩挂腱索,形成下限位,防止了瓣膜支架受血流冲刷、心脏挤压等外力而向左心房端脱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假体心脏瓣膜支架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假体心脏瓣膜支架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支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支架结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菱形环状法兰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菱形环状法兰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法兰与支架主体连接关系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直杆抓耳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波杆抓耳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抓耳和支架主体切割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抓耳抓取瓣叶、钩挂腱索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D位置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假体心脏瓣膜支架植入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假体心脏瓣膜支架装载示意图;10-支架;20-瓣叶;30-裙边;101-法兰;102-支架主体;103-抓耳;104-固定耳;201-原生瓣叶;202-腱索;301-左心房;302-左心室;401-鞘管;402-固定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创作特征、技术手段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假体心脏瓣膜,包括瓣膜支架10,固定于所述瓣膜支架10上的瓣叶20,以及附着在瓣膜支架10内表面或外表面的裙边30。本技术实施例瓣膜支架10主要是用于承载瓣叶、裙边等结构的支撑定位件。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瓣膜支架10采用金属材料制备而成。优选地,采用形状记忆合金制造。进一步地,所述支架10采用镍钛合金管材切割而成。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瓣叶20为人工瓣叶,是用于替代原生瓣膜瓣叶进行启闭运动、控制血流方向的部件。优选地,本技术实施例裙边30由生物材料制备而成,具体地,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四氟乙烯PTFE,或动物心包材料制作而成,是具有防瓣周漏等功能的一层薄膜。如图3-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瓣膜支架10包括呈网格状设置的支架主体102,所述支架主体102一端与至少一个抓耳10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法兰101连接。具体实施中,所述抓耳103在瓣膜支架展开时用于抓取原生瓣叶,所述法兰101在所述瓣膜支架展开时用于紧贴左心房口和原生瓣叶。具体实施中,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网格状设置的支架主体(102)、与所述支架主体(102)连接的至少一个抓耳(103)和法兰(101),所述法兰(101)的外径D大于所述法兰(101)与所述支架主体(102)连接处的直径d,在瓣膜支架压缩入鞘时,所述抓耳(103)嵌入与抓耳(103)相连的支架主体(102)的网格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网格状设置的支架主体(102)、与所述支架主体(102)连接的至少一个抓耳(103)和法兰(101),所述法兰(101)的外径D大于所述法兰(101)与所述支架主体(102)连接处的直径d,在瓣膜支架压缩入鞘时,所述抓耳(103)嵌入与抓耳(103)相连的支架主体(102)的网格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02)的上端或下端的直径的范围为20mm-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101)的外径的范围为30mm≤D≤8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101)与所述支架主体(102)连接处的直径的范围为20mm≤d≤50mm。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抓耳(103)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主体(102)上,另一端径向外翘。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抓耳(103)为直杆或弯曲的波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抓耳(103)上设有规则或不规则的纹路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明冒鹏志陈国明赵婧李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