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食道超声检查的免充气喉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4489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食道超声检查的免充气喉罩,通气管的下端连接罩体,上端活动连接一牙垫;罩体的正面边缘设有一圈密封衬垫,密封衬垫的中部开口,密封衬垫的边缘由通气口向罩体内翻折,用于与声门形成密封面;通气管的左侧后方开设有导引凹槽,右侧设有吸痰管,吸痰管的前端与设置于罩体背面的第一吸痰孔和第二吸痰孔相连。通过喉罩侧后方设置导引凹槽,可以允许超声探头、胃镜、胃管等诊疗工具通过,使喉罩与经食道超声以及胃管等的结合使用成为可能;同时该喉罩是免充气的,内翻式接触面,正压通气时密封压力较大,不易发生易位,插入超声探头或胃镜时可有效防止喉罩滑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食道超声检查的免充气喉罩
本技术涉及喉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食道超声检查的免充气喉罩。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喉罩仍有很多不足,如通气囊前部占据咽部,给经食道超声检查造成不便;气密性差,正压通气困难;在用喉罩进行麻醉的过程中,病人口咽部的分泌物增多,积聚在口腔咽喉处,易引发痉挛和呛咳等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食道超声检查的免充气喉罩,即一种可用于食道超声检查的新型喉罩,解决喉罩通气囊前部占据咽部,经食道超声、胃镜检查困难的情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食道超声检查的免充气喉罩,包括通气管和罩体,罩体内形成通气腔,通气腔的正面开设有通气口,通气管的下端连接罩体并与通气腔连通;所述通气管的上端活动连接一牙垫;罩体的正面边缘设有一圈密封衬垫,密封衬垫的中部开口形成通气口,密封衬垫的边缘由通气口向罩体内翻折,用于与声门形成密封面;所述通气管的左侧开设有导引凹槽,导引凹槽依次沿通气管的左侧背面和罩体的背面开设;所述通气管的右侧设有吸痰管,吸痰管依次贴合通气管的侧壁和罩体的右侧背面外缘一体设置,吸痰管的前端与设置于罩体前端背面的第一吸痰孔连通,吸痰管的中部与罩体背面中后部开设的第二吸痰孔相连。优选地,在所述的用于食道超声检查的免充气喉罩中,所述导引凹槽的侧壁设有加强梁。优选地,在所述的用于食道超声检查的免充气喉罩中,所述牙垫包括具有一中空管的牙垫本体,以及沿牙垫本体外缘设置用于固定在使用者牙齿外部的翼板,其中,牙垫本体的长度为通气管长度的1/4~1/3。优选地,在所述的用于食道超声检查的免充气喉罩中,所述牙垫本体有具有中空半圆管的第一牙垫本体和第二牙垫本体拼接而成,第一牙垫本体的拼接面沿轴向设有导向槽,第二牙垫本体的拼接面沿轴向设有与导向槽相适配的导向条。优选地,在所述的用于食道超声检查的免充气喉罩中,所述导向条为密封凸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喉罩侧后方带有导引凹槽,可以允许超声探头、胃镜、胃管等较大直径的诊疗工具通过,使喉罩与经食道超声以及胃管等的结合使用成为可能。2)本喉罩是免充气的,内翻式接触面,正压通气时密封压力较大,不易发生易位,插入超声探头或胃镜时可有效防止喉罩滑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相连的罩体和通气管截面图;图2为本技术中喉罩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喉罩的后视图;图4为图1中A-A向剖视图;图5为图1中A-A向另一剖视图;图6为为本技术中牙垫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通气管、2-罩体、21-通气腔、22-通气口、23-密封衬垫、24-密封面、3-牙垫、31-牙垫本体、32-翼板、31a-第一牙垫本体、31b-第二牙垫本体、33-导向槽、34-导向条、4-吸痰管、41-第一吸痰孔、42-第二吸痰孔、5-导引凹槽、51-加强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的用于食道超声检查的免充气喉罩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术,而仍然实现本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技术方案:本技术提出的用于食道超声检查的免充气喉罩,包括通气管1和罩体2,通气管1的下端连接罩体2。请参见图1,罩体2的内部形成通气腔21并与通气管1内部连通。罩体2的正面(即喉罩由口腔插入到食管入口后朝向喉咽腔的一侧)沿边缘设有一圈密封衬垫23,该密封衬垫23的中部开口形成通气口22,以使由通气管1输入的气体流通至喉咽腔,为病人供氧。在本技术中,罩体2在声门周围的密封采用非充气式的结构,密封衬垫23的边缘由通气口22向罩体2内翻折,密封衬垫23的截面呈L型,尤其是弯折角度小于90°的L型翻边,该密封衬垫23的水平部形成与声门接触的密封面24,在喉罩置入患者咽喉部,由通气管1进行正压通气时,密封衬垫23在正气压作用下,其密封面24具有向声门方向贴合的趋势,密封衬垫23经正压通气时的压力紧贴于声门周缘,达到较好的气密性,从而确保正压通气顺利进行。其中,密封衬垫23和罩体2可以采用同样的材质一体成型,如具有弹性且较软的材料,诸如热塑性弹性材料、硅胶或者醋酸乙烯树脂等。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衬垫23和衬垫2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材质一体成型,如密封衬垫23是由相对较软且弹性的材料制成,诸如硅胶树脂;而罩体2采用相对于密封衬垫2更具弹性强度的醋酸乙烯树脂,当然密封衬垫23和罩体2也可以选用能够达到类似功能的其他材质。为了更清晰的描述本技术的用于食道超声检查的免充气喉罩,在本实施例中,从喉罩的正面角度看去,导引凹槽5设置于通气管1的左侧,吸痰管4设置于通气管1的右侧,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引凹槽5与吸痰管4的位置可以调换。请参见图3,通气管1的左侧开设有导引凹槽5,导引凹槽5依次沿通气管1的左侧背面和罩体2的背面开设,在导引凹槽5的侧壁设有加强梁51,该加强梁51选用相对于罩体2更具弹性强度的材质,尤其是选用与通气管1相同材质,加强梁51由通气管1向下一体延伸至位于罩体2部分的导引凹槽5。该加强梁51用以提高导引凹槽5的稳定性,避免导引凹槽5变形使超声探头、胃镜、胃管等诊疗工具通过不畅,严重者失去对诊疗工具的导引作用。请参见图4和图5,导引凹槽5可以为密闭式可容诊疗工具通过的管状通道,也可以为开放式可容诊疗工具通过的槽道,优选地,采用槽道形式。作为优选实施例,该导引凹槽5开设在罩体2的部分不经过罩体2背面最高点所在经线。由于在喉罩进行麻醉的过程中,病人口咽部的分泌物增多,积聚在口腔咽喉处,易引发痉挛和呛咳等不良后果。在本实施例中,还在通气管1的右侧设置了吸痰管4,请参见图2和图3,吸痰管4依次贴合通气管1的侧壁和罩体2的右侧背面外缘一体设置,其中,吸痰管4与罩体2相连的一段为与罩体2贴合的弧形设计。吸痰管4的前端与设置于罩体2前端背面的第一吸痰孔41连通,吸痰管4的中部与罩体2中后部开设的第二吸痰孔42相连,由此,方便医生通过吸痰管4为患者排出积聚在咽部多余分泌物。其中,第一吸痰孔41和第二吸痰孔42的开口朝向均背离罩体通气口22的一侧并位于罩体2的背面。作为优选实施例,该第二吸痰孔42可以设有两个开口,一个位于罩体2背面,另一个与导引凹槽5内部连通,用于吸引位于导引凹槽5中积聚的分泌物。在使用时,医生将该喉罩置入后,位于罩体2前端的第一吸痰孔41位于食道开口处,便于第一时间吸引食道分泌物,位于罩体2中后部的第二吸痰孔42恰好当患者平卧时处于患者咽喉壁水平位的低点位置,当食道超声探头操作时带出来的分泌物容易在此部位聚集,方便通过第二吸痰孔42吸引分泌物,由此,通过两个吸痰孔可以有效保证咽喉部食道开口附近分泌物的充分吸引。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加长的内置式牙垫3,请参见图2。该牙垫3可活动地嵌入在通气管1的上端,该牙垫3包括一具有中空管的牙垫本体31,以及沿牙垫本体31外缘设置用于固定在使用者牙齿外部的翼板32,翼板32靠近牙垫本体31的近端设置,翼板32上可以开设供吸痰管4通过的通孔,牙垫3的中空管腔与通气管1连通。其中,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食道超声检查的免充气喉罩,包括通气管(1)和罩体(2),罩体(2)内形成通气腔(21),通气腔(21)的正面开设有通气口(22),通气管(1)的下端连接罩体(2)并与通气腔(21)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1)的上端活动连接一牙垫(3);罩体(2)的正面边缘设有一圈密封衬垫(23),密封衬垫(23)的中部开口形成通气口(22),密封衬垫(23)的边缘由通气口(22)向罩体(2)内翻折,用于与声门形成密封面(24);所述通气管(1)的左侧开设有导引凹槽(5),导引凹槽(5)依次沿通气管(1)的左侧背面和罩体(2)的背面开设;所述通气管(1)的右侧设有吸痰管(4),吸痰管(4)依次贴合通气管(1)的侧壁和罩体(2)的右侧背面外缘一体设置,吸痰管(4)的前端与设置于罩体(2)背面前端的第一吸痰孔(41)连通,吸痰管(4)的中部与罩体(2)背面中后部开设的第二吸痰孔(4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食道超声检查的免充气喉罩,包括通气管(1)和罩体(2),罩体(2)内形成通气腔(21),通气腔(21)的正面开设有通气口(22),通气管(1)的下端连接罩体(2)并与通气腔(21)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1)的上端活动连接一牙垫(3);罩体(2)的正面边缘设有一圈密封衬垫(23),密封衬垫(23)的中部开口形成通气口(22),密封衬垫(23)的边缘由通气口(22)向罩体(2)内翻折,用于与声门形成密封面(24);所述通气管(1)的左侧开设有导引凹槽(5),导引凹槽(5)依次沿通气管(1)的左侧背面和罩体(2)的背面开设;所述通气管(1)的右侧设有吸痰管(4),吸痰管(4)依次贴合通气管(1)的侧壁和罩体(2)的右侧背面外缘一体设置,吸痰管(4)的前端与设置于罩体(2)背面前端的第一吸痰孔(41)连通,吸痰管(4)的中部与罩体(2)背面中后部开设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镜湘姚海霞徐美英吴东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胸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