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衣架,包括挂钩、连接部以及支架;连接部包括第一顶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挂钩铰接于第一顶面中部,连接部内铰接有转动架,转动架包括第二顶面、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第二顶面外侧中部设置有吸盘,第五侧面与第一侧面铰接,第六侧面与第二侧面铰接。支架包括活动架以及对称设置在的悬挂架,活动架包括底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第一侧面通过第一固定件与第三侧面连接,第二侧面通过第二固定件与第四侧面连接。每个悬挂架均包括内分架和外分架,每个内分架均通过第一连接块与活动架连接,每个外分架均通过第二连接块与内分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折叠,便于携带,同时适用于有晾衣杆和无晾衣杆的情况。
A Portable Clothes 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衣架
本技术属于生活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衣架。
技术介绍
出差或旅行时经常会清洗衣服,但酒店提供的晾衣架经过多人使用,卫生情况无法保证;而家中使用的传统晾衣架结构相对固定,占用空间较大,外出携带不便。现有的便携衣架,可以通过折叠的方式缩小体积,但只适于在晾衣杆上悬挂,没有晾衣杆时,只能将衣架挂在淋浴房、抽屉、椅背上,洗净的衣服会贴在这些物体表面,依然会产生卫生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衣架,解决了现有衣架体积大、用途单一、只适用于在晾衣杆上悬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衣架,包括挂钩、连接部以及支架;所述连接部为底部敞口的方框型结构,包括第一顶面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一顶面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挂钩铰接于所述第一顶面中部。所述连接部内铰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为底部敞口的方框型结构,包括第二顶面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二顶面且相对设置的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所述第二顶面外侧中部设置有吸盘,所述第五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铰接,所述第六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铰接。所述支架包括活动架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活动架两端的悬挂架,所述活动架为顶部敞口的方框型结构,包括底面以及垂直于所述底面且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的下端通过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三侧面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侧面的下端通过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四侧面的上端连接。每个所述悬挂架均包括内分架和外分架,每个所述内分架均通过第一连接块与所述活动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活动架固接,每个所述外分架均通过第二连接块与所述内分架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面下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侧面下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孔,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位置相对。所述第三侧面上端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四侧面上端开设有第四连接孔,且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位置相对。所述第一固定件同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将所述第一侧面的下端与所述第三侧面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同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将所述第二侧面的下端与所述第四侧面的上端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为螺栓。优选地,每个所述内分架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块一端的下方开设有第一凹槽,靠近所述第二连接块一端的下方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端与所述内分架铰接,下端卡进所述第一凹槽内,对所述内分架进行支撑。所述第二连接块靠近所述内分架一侧的上端与所述内分架铰接,下端卡进所述第二凹槽内,对所述内分架进行支撑。优选地,每个所述外分架靠近所述第二连接块一端的下方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连接块靠近所述外分架一侧的上端与所述外分架铰接,下端卡进所述第三凹槽内,对所述外分架进行支撑。优选地,每个所述外分架上表面均开设有悬挂凹槽。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衣架,通过第一连接块、内分架、第二连接块以及外分架之间的连接和旋转关系达到折叠目的,从而缩小体积、便于携带。只有竖直平面可供悬挂时,转动架可支撑在该平面上,避免衣物与其直接接触;活动架的设置,可使衣物保持竖直悬挂,平整晾晒。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便携式衣架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便携式衣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便携式衣架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便携式衣架使用时的左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一侧支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挂钩,2-连接部,3-支架,4-第一侧面,5-转动架,6-吸盘,7-活动架,8-内分架,9-外分架,10-第一连接块,11-第二连接块,12-第一连接孔,13-第一凹槽,14-第二凹槽,15-第三凹槽,16-悬挂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一种便携式衣架,如图1-5所示,包括挂钩1、连接部2以及支架3;连接部2为底部敞口的方框型结构,包括第一顶面以及垂直于第一顶面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4和第二侧面,挂钩1铰接于第一顶面中部,可360°旋转,以适应不同角度的悬挂;支架3向下倾斜,与水平面有15-20°的倾角。连接部2内铰接有转动架5,转动架5为底部敞口的方框型结构,包括第二顶面以及垂直于第二顶面且相对设置的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第二顶面外侧中部设置有吸盘6,第五侧面与第一侧面铰接,第六侧面与第二侧面铰接。支架3包括活动架7以及对称设置在活动架7两端的悬挂架,活动架7为顶部敞口的方框型结构,包括底面以及垂直于底面且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第一侧面4的下端通过第一固定件与第三侧面的上端连接,第二侧面的下端通过第二固定件与第四侧面的上端连接。每个悬挂架均包括内分架8和外分架9,每个内分架8均通过第一连接块10与活动架7连接,每个外分架9均通过第二连接块11与内分架8连接。每个内分架8靠近第一连接块10一端的下方开设有第一凹槽13,靠近第二连接块11一端的下方开设有第二凹槽14,第一连接块10的上端与内分架8铰接,下端卡进第一凹槽13内,对内分架8进行支撑;第二连接块11靠近内分架8一侧的上端与内分架8铰接,下端卡进第二凹槽14内,对内分架8进行支撑。每个外分架9靠近第二连接块11一端的下方开设有第三凹槽15,第二连接块11靠近外分架9一侧的上端与外分架9铰接,下端卡进第三凹槽15内,对外分架9进行支撑。且每个外分架9上表面均开设有悬挂凹槽16。优选地,第一侧面4下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2,第二侧面下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孔,且第一连接孔12和第二连接孔位置相对;第三侧面上端开设有第三连接孔,第四侧面上端开设有第四连接孔,且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位置相对。第一固定件同时穿过第一连接孔12和第三连接孔,将第一侧面的下端与第三侧面的上端连接;第二固定件同时穿过第二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将第二侧面的下端与第四侧面的上端连接。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为螺栓。连接部2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连接支架3,使得连接部2和支架3可以相对转动。只有竖直平面可供悬挂时,将挂钩1挂在竖直平面顶端,转动架5转至水平方向,通过吸盘6固定在该平面上,悬挂的衣物即可与该竖直平面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直接接触;同时,支架3随重力转动至竖直方向,使衣物保持竖直悬挂,不会因挂钩和连接部的倾斜而倾斜。本技术便携式衣架由展开到折叠时,外分架9向挂钩1方向翻转至极限位置时与内分架8相叠后,内分架8也向挂钩1方向翻转至极限位置,完成折叠。由折叠到展开时,内分架8向远离挂钩1方向翻转至极限位置后,外分架9也向远离挂钩1方向翻转至极限位置,完成展开。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使得内分架和外分架展开后能够保持固定的支撑状态,不会向下转动。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其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衣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挂钩(1)、连接部(2)以及支架(3);所述连接部(2)为底部敞口的方框型结构,包括第一顶面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一顶面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4)和第二侧面,所述挂钩(1)铰接于所述第一顶面中部;所述连接部(2)内铰接有转动架(5),所述转动架(5)为底部敞口的方框型结构,包括第二顶面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二顶面且相对设置的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所述第二顶面外侧中部设置有吸盘(6),所述第五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铰接,所述第六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铰接;所述支架(3)包括活动架(7)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活动架(7)两端的悬挂架,所述活动架(7)为顶部敞口的方框型结构,包括底面以及垂直于所述底面且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4)的下端通过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三侧面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侧面的下端通过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四侧面的上端连接;每个所述悬挂架均包括内分架(8)和外分架(9),每个所述内分架(8)均通过第一连接块(10)与所述活动架(7)连接,每个所述外分架(9)均通过第二连接块(11)与所述内分架(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衣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挂钩(1)、连接部(2)以及支架(3);所述连接部(2)为底部敞口的方框型结构,包括第一顶面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一顶面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4)和第二侧面,所述挂钩(1)铰接于所述第一顶面中部;所述连接部(2)内铰接有转动架(5),所述转动架(5)为底部敞口的方框型结构,包括第二顶面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二顶面且相对设置的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所述第二顶面外侧中部设置有吸盘(6),所述第五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铰接,所述第六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铰接;所述支架(3)包括活动架(7)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活动架(7)两端的悬挂架,所述活动架(7)为顶部敞口的方框型结构,包括底面以及垂直于所述底面且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4)的下端通过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三侧面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侧面的下端通过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四侧面的上端连接;每个所述悬挂架均包括内分架(8)和外分架(9),每个所述内分架(8)均通过第一连接块(10)与所述活动架(7)连接,每个所述外分架(9)均通过第二连接块(11)与所述内分架(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4)下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2),所述第二侧面下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孔,且所述第一连接孔(12)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位置相对;所述第三侧面上端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珺,
申请(专利权)人:池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