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吸充电发热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432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吸充电发热服,涉及发热上衣技术领域,包括上衣本体,所述上衣本体的左右前胸处和上衣本体的后背处均设有发热片,所述上衣本体的正面设有电池袋和控制开关,所述电池袋具有四条连接边缘,所述电池袋的任意三条连接边缘与上衣本体之间缝合,所述电池袋未缝合的连接边缘与上衣本体之间通过拉链连接,所述电池袋内设有供电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频繁插拔造成的端口松动,且无需刻意寻找端口,依靠磁力即可实现连通,通过放置孔和绝缘套的配合环进一步对磁吸接口A和磁吸接口B进行固定,结构简单,实用便捷,有效的避免了传统插拔方式造成的结构失灵导致无法实现发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吸充电发热服
本技术涉及发热上衣
,具体领域为一种磁吸充电发热服。
技术介绍
发热服是指在普通服装里层加安装发热层,通过发热元件连接电池、温控开关,打开温控开关使电能转变为热能,发热层就可以产生热量,人们穿着此服装就能感到有温暖和热量,可以抵御严寒、减少衣服穿着的件数,不仅美观且功能性强,然而现有发热服大多需要使用电池对其进行供电,电池多通过直流线连接发热袜子,供电时拉出直流线,将直流线接头插入电池的端口内,需要对准接头和端口,操作不便,且端口和接头插接的插拔方式在频繁插拔后易造成端口松动降低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磁吸充电发热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吸充电发热服,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磁吸充电发热服,包括上衣本体,所述上衣本体的左右前胸处和上衣本体的后背处均设有发热片,所述上衣本体的正面设有电池袋和控制开关,所述电池袋具有四条连接边缘,所述电池袋的任意三条连接边缘与上衣本体之间缝合,所述电池袋未缝合的连接边缘与上衣本体之间通过拉链连接,所述电池袋内设有供电电池,所述供电电池的电能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有磁吸接口A,所述控制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和磁吸接口A配合使用的磁吸接口B,所述控制开关通过导线电连接发热片。优选的,所述磁吸接口A包括与上衣本体接触的绝缘连接片,所述绝缘连接片的中部贯穿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内卡接有磁吸部A,所述放置孔的内壁和磁吸部A之间形成放置部,所述磁吸部A的厚度小于绝缘连接片的厚度,所述放置孔的内侧壁均匀设有防滑颗粒。优选的,所述磁吸接口B包括与绝缘连接片卡接的绝缘套,所述绝缘套的中部设有磁吸部B,所述磁吸部B与磁吸部A的接触面水平高度低于绝缘套的外端面水平高度,所述绝缘套的外侧壁均匀设有防滑颗粒。优选的,所述磁吸部A与磁吸部B的接触面磁性相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磁吸充电发热服,通过磁吸接口A和磁吸接口B代替传统拔插的充电方式,将电池的电能传递给发热片,方便快捷,避免频繁插拔造成的端口松动,且无需刻意寻找端口,依靠磁力即可实现连通,通过放置孔和绝缘套的配合环进一步对磁吸接口A和磁吸接口B进行固定,防止供电时磁吸接口A和磁吸接口B产生相对滑动影响供电。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实用便捷,有效的避免了传统插拔方式造成的结构失灵导致无法实现发热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磁吸接口A和防滑颗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磁吸接口B和防滑颗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衣本体、2-发热片、3-电池袋、31-连接边缘、4-控制开关、5-拉链、6-供电电池、7-磁吸接口A、71-绝缘连接片、72-放置孔、73-磁吸部A、8-磁吸接口B、81-绝缘套、82-磁吸部B、9-防滑颗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磁吸充电发热服,包括上衣本体1,所述上衣本体的左右前胸处和上衣本体的后背处均设有发热片2,所述上衣本体的正面设有电池袋3和控制开关4,所述电池袋具有四条连接边缘31,所述电池袋的任意三条连接边缘与上衣本体之间缝合,所述电池袋未缝合的连接边缘与上衣本体之间通过拉链5连接,所述电池袋内设有供电电池6,供电电池为本技术内的电路元件提供电能,所述供电电池的电能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有磁吸接口A7,所述控制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和磁吸接口A配合使用的磁吸接口B8,磁吸接口A与磁吸接口B的接触面磁性相反,磁吸接口A和磁吸接口B磁力作用下相互吸引,磁吸在一起,形成电流通路,所述控制开关通过导线电连接发热片。具体而言,请参阅图3,所述磁吸接口A包括与上衣本体接触的绝缘连接片71,所述绝缘连接片的中部贯穿设有放置孔72,所述放置孔内卡接有磁吸部A73,所述放置孔的内壁和磁吸部A之间形成放置部,放置部的设置可以使绝缘套插入时,伸入长度大于等于磁吸部B顶端到绝缘套外端面的距离,使磁吸部A与磁吸部B能紧密贴合,形成稳定的连接结构,所述磁吸部A的厚度小于绝缘连接片的厚度,防止磁吸部A全部暴露在空气中被刮碰,造成损坏,所述放置孔的内侧壁均匀设有防滑颗粒9。具体而言,请参阅图4,所述磁吸接口B包括与绝缘连接片卡接的绝缘套81,所述绝缘套的中部设有磁吸部B82,所述磁吸部B与磁吸部A的接触面水平高度低于绝缘套的外端面水平高度,防止磁吸部B全部暴露在空气中被刮碰,造成损坏,所述绝缘套的外侧壁均匀设有防滑颗粒,防滑颗粒可以增加放置孔与绝缘套的接触面的摩擦力,防止在使用中,绝缘套脱出或移动,造成断路。具体而言,所述磁吸部A与磁吸部B的接触面磁性相反。工作原理:本技术提供一种磁吸充电发热服,使用时,首先拉开拉链将电池沿电池袋插入,磁吸接口A一侧朝向前侧,当电池插入电池袋内时,由于磁吸部A与磁吸部B的接触面磁性相反,磁吸接口A和磁吸接口B磁力作用下相互吸引,磁吸在一起,此时绝缘套为插入在放置孔内的状态,因绝缘套和放置孔内均设有防滑颗粒,防止在充电状态下的绝缘套从放置孔内脱出,造成接口分离,形成断路,然后长按电池开关,使得电池处于工作状态;通过与磁吸接头相连的导线将电池的电能传递至发热片上,电能转换成热能发热服实现发热的功能,使用完后控制开关,停止为发热片提供热能,拉开拉链拉动电池,在外力的作用下磁吸接口A和磁吸接口B分开,取出电池,长按电池开关即可关闭电池,通过电池口袋可将电池插入袋内或从袋内取出,通过拉链连接电池袋和上衣本体,可防止电池从电池口袋内脱落,有效保护电池,通过磁吸接口A和磁吸接口B代替传统拔插的充电方式,将电池的电能传递给发热片,方便快捷,避免频繁插拔造成的端口松动,且无需刻意寻找端口,依靠磁力即可实现连通,通过放置孔和绝缘套的配合环进一步对磁吸接口A和磁吸接口B进行固定,防止供电时磁吸接口A和磁吸接口B产生相对滑动影响供电。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吸充电发热服,包括上衣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本体(1)的左右前胸处和上衣本体(1)的后背处均设有发热片(2),所述上衣本体(1)的正面设有电池袋(3)和控制开关(4),所述电池袋(3)具有四条连接边缘(31),所述电池袋(3)的任意三条连接边缘(31)与上衣本体(1)之间缝合,所述电池袋(3)未缝合的连接边缘(31)与上衣本体(1)之间通过拉链(5)连接,所述电池袋(3)内设有供电电池(6),所述供电电池(6)的电能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有磁吸接口A(7),所述控制开关(4)通过导线连接有和磁吸接口A(7)配合使用的磁吸接口B(8),所述控制开关(4)通过导线电连接发热片(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吸充电发热服,包括上衣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本体(1)的左右前胸处和上衣本体(1)的后背处均设有发热片(2),所述上衣本体(1)的正面设有电池袋(3)和控制开关(4),所述电池袋(3)具有四条连接边缘(31),所述电池袋(3)的任意三条连接边缘(31)与上衣本体(1)之间缝合,所述电池袋(3)未缝合的连接边缘(31)与上衣本体(1)之间通过拉链(5)连接,所述电池袋(3)内设有供电电池(6),所述供电电池(6)的电能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有磁吸接口A(7),所述控制开关(4)通过导线连接有和磁吸接口A(7)配合使用的磁吸接口B(8),所述控制开关(4)通过导线电连接发热片(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吸充电发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接口A(7)包括与上衣本体(1)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政烈王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特佳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