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变量机构的旋涡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4297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该压缩机包括一个带有流体进口和出口的壳体.固定式旋涡器被固定在壳体内,它有一耳圆形端板,其上有第一条螺旋形元件伸出.固定式旋涡器端板把壳体的内室分为前室和后室,前室与流体的进口相联.后室又分为与流体出口相联的排气室和中间压力室.固定式旋涡器的端板上至少有二个孔联接着流体槽和中间压力室.端板上也有联通前室和中间压力室的联通孔.一个控制前室和中间压力室之间联系的控制装置位于中间压力室并含有联系元件.(*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旋涡式压缩机,特别是关于带有变量机构的旋涡式压缩机。当车厢内的空气调节载荷因空调系统而降低,或者在车厢内的温度降至预定的温度以下时,空气调节系统的压缩机的排量大到尽可能大的排量是不必要的。根据这种情况,压缩比可以减小。众所周知,旋涡式压缩机能改变压缩比,例如美国专利No.4,505,651和1984年11月8日提出的正在审理的申请号为669,389的申请案已指出了带有变量机构的旋涡式压缩机。然而,在美国专利NO.4,505,651中改变压缩比的方法不是很有效的。同样,在美国专利申请号为669,389的机构中指出当压缩机在高速运行时,排出流体的温度会不正常地增加。上述问题的一种解决办法,我们在1986年6月18日在美国的正在审理的申请序号为NO.875,561的申请案已经公开。参看图1,在美国的专利申请序号为875,561的申请案中,变量机构已经公开並有说明。压缩机的变量控制机构1包括气缸2、滑动配置在气缸2内的活塞3、安装在气缸2底部与活塞3之间的弹簧4。当电磁阀门5通电时,在排气室(未表示)里面的受压气体通过毛细管(未表示)被引入气缸2中,由于受压气体的压力大于弹簧4的回弹力和中间压力室6的压力,活塞3被向下推动,它关闭了中间压力室6的阀门口。在这种情况下,压缩机的压缩比被提高。另一方面,当电磁阀门5断电时,受压气体不再供给气缸2。这时,在气缸2内的压力变得小于弹簧4的回弹力和中间压力室6的压力,活塞3被推动向上,中间压力室6通过气缸2与联通室7沟通。在这种情况下,在中间压力室6内的冷却气体通过气缸2流入联通室7内。这样一来,由于排入放气室内的压缩气体的体积减少,压缩机的压缩比也被减少。在带有上述的变量机构的旋涡式压缩机中,如果关闭了电磁阀门5,则中断了气缸2和放气室之间的联系,能把最大压缩比变为最小压缩比,在气缸2内的高压气体将通过气缸2的内表面与活塞3的外围周边的间隙逐渐泄漏到联通室7和中间压力室6内。这样一来,在气缸2内的压力逐渐下降,如果气缸2内的压力变得小于弹簧4的回弹力和中间室6的压力时,活塞3被推上去。由于活塞3运动的结果,气缸2内的体积减小,气缸2内的压力增加。因而活塞3又被推下来。然而,在气缸2内的压缩气体继续漏入联通室和中间室,这样,活塞3逐渐振动地向上运动。如果活塞的振动发生在每次工作时间,则活塞的寿命将缩短。由于活塞的振动也产生了噪声。进而,如果活塞在气缸内振动地往复运动,那末,变量机构的工作情况将不能处于稳定状态。另一方面,当活塞3向下运动並关闭了中间压力室6的阀门口时,活塞3的外边缘与气缸2的内底表面是紧密地配合並产生冲击声。由于产生冲击,活塞3也受到摩擦,丧失了控制机构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变量机构的旋涡式压缩机,它能稳定地控制排量的改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耐久性的带有变量机构的旋涡式压缩机。本专利技术还有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变量机构的旋涡式压缩机,它能以低噪声进行控制。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旋涡式压缩机包括带有一个进气口和一个排气口的壳体。一个固定式旋涡器被固定地安装在壳体内,並有一个园形端板从中伸出第一个螺旋形元件,一个轨道式旋涡器是由一个园形端板从中伸出第二个螺旋形元件。第一个和第二个螺旋形元件以一定角度差和半径差相配合组成多元线接触,在壳体内部至少限定一对流体槽。驱动机构与轨道旋涡器联接,使轨道旋涡器作轨道式运动。有一个防止自转的机构以防止轨道式旋涡器自转,以便在轨道旋涡器沿轨道运动期间流体槽的体积得以改变。固定式旋涡器的园形端板把壳体的内部分为前室和后室,前室同流体进口相联。后室又分成排气室和中间压力室,排气室联通于流体出口和由二个旋涡器形成的中心流体槽之间。通过固定式的旋涡器的园形端板至少形成一对孔,进而在流体槽和中间压力室之间形成一条流体通道。通过固定式旋涡器的园形端板形成一条联系通道,进而在中间压力室与前室之间形成流体通道。控制装置安装在中间压力室上以便控制中间压力室和前室的联通,还有一个气缸、滑动配置在气缸内的一个活塞和一个联通器。气缸与中间压力室、吸气室和排气室相联接。依照气缸内的压力和中间压力室压力的压力差值,活塞相对气缸作往复运动。气缸与排气室相接,它与排气室的联通由电磁阀装置来控制。当活塞的上部由最低位置运动到上部时,联通器把气缸内的流体泄漏到中间(压力)室内。同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旋涡式压缩机包括带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的壳体。一个固定式旋涡器被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部,在其一个园形端板上伸出第一条螺旋形元件。一个轨道式旋涡器在其一个园形端板上伸出第二条螺旋形元件。第一条和第二条螺旋形元件以一定的角度差和半径差配合组成多元线接触在壳体内部至少限定一对流体槽。驱动机构与轨道式旋涡器联接,使轨道式旋涡器作轨道式运动。有一个防止自转的机构以防止轨道式旋涡器自转,以便在轨道旋涡器沿着轨道运动时流体槽的体积得以改变。固定式旋涡器的园形端板把壳体内部分为前室和后室,前室同流体进口相联。后室又被分成排气室和中间压力室,排气室联通于流体出口和由二个旋涡器形成的中心流体槽之间。通过固定式旋涡器的园形端板至少形成一对孔,并在流体槽和中间压力室之间形成一条流体通道。通过固定式的旋涡器的园形端板形成一条联系通道并在中间压力室与前室之间形成流体通道。控制装置安装在中间压力室上以便控制中间压力室和前室的联通,还有一个气缸、一个滑动配置在气缸内的活塞和一个吸振元件。气缸与中间压力室、吸气室和排气室相联接,依据气缸内的压力和中间压力室的压力的差值,活塞作往复运动。吸振元件吸收气缸内壁面和活塞之间的撞击力,以确保活塞和气缸内壁面之间的密封性。随着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並参照附图,将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概况。图1绘制的是常用变量机构旋涡式压缩机的局部横截面图。图2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而绘制的旋涡式压缩机的横截面图。图3(a)是图1(应是图2-译者注)沿A-A线的横截面图。图3(b)是图1(应是图2-译者注)沿B-B线的横截面图。图4是活塞环的透视图,活塞环用在图2所示的变量机构上。图5是变量机构的横截面图,它是图2的改进机构。图6是变量机构的横截面图,它用在图2的旋涡式压缩机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图7是变量机构的横截面图,它是图6所示机构的改进型。图8是变量机构的横截面图,它被用在图2中的旋涡式压缩机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图9是变量机构的横截面图,它是图8所示机构的改进型。图10是变量机构的横截面图,它用在如图2所示的旋涡式压缩机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实施例。图2是带有变量机构的旋涡式压缩机,它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绘出。旋涡式压缩机包括一个压缩机壳体10,它装有前端板11和与前端板11的端面相连接的杯形罩壳体。孔111是前端板11的中心部位,使驱动轴13穿过。环形凸台112位于前端板11的后表面。环形凸台112面对杯形罩壳12並与孔111是同心的。环形凸台112的外周表面伸在杯形罩壳12口部的内壁。这样,杯形罩壳12的口部121用前端板11盖上。O形环14置于环形凸台112的外周边表面与杯形罩壳12口部内壁之间,密封着前端板11和杯形罩壳12的表面。环形套筒16从前端板11的前端面伸出並环绕驱动轴13,以限定轴的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旋涡式压缩机包括带有一个进气口和排气口的壳体,一个固定式旋涡器被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并有一园形端板,其上有第一条螺旋形元件伸到所述壳体的内部,另一个是轨道式旋涡器,有一园形端板,其上有第二条螺旋形元件伸出,第一条和第二条螺旋形元件以一定角度差和半径差配合组成多元线接触,在壳体内至少限定一对流体槽。驱动机构连接着所述的轨道式旋涡器,使得轨道式旋涡器作轨道运动,在作轨道运动以改变流体槽的体积时,有一个防止自转机构以防止所述的轨道旋涡器作自转运动,固定式旋涡器的园形端板把壳体内部分为前室和后室,前室与进气口联结,后室又分为排气室和中间压力室,排气室联于出气口和由两个旋涡器所形成的中心流体槽之间,通过固定式旋涡器的园形端板至少形成一对孔,而在流体槽和中间压力室之间形成流体通道,通过所述的固定式旋涡器的园形板形成一条联通道,而在中间压力室与前室之间形成一条流体通道,为了控制中间压力室和吸气室之间的联系,控制元件安装在中间压力室上,控制元件的改进型包括:气缸、滑动在气缸内的活塞和联系元件,所述的气缸与所述的中间压力室、吸气室和排气室相联接,滑动在气缸内的活塞根据气缸内的压力和中间压力室压力的压力差值而动作,当所述的活塞从最低位置推向上时,联系元件使得气缸内的排气泄入到吸气室。...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85-8-10 P174,968/6;JP 1985-9-4 U 134,406/601.本旋涡式压缩机包括带有一个进气口和排气口的壳体,一个固定式旋涡器被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并有一园形端板,其上有第一条螺旋形元件伸到所述壳体的内部,另一个是轨道式旋涡器,有一园形端板,其上有第二条螺旋形元件伸出,第一条和第二条螺旋形元件以一定角度差和半径差配合组成多元线接触,在壳体内至少限定一对流体槽。驱动机构连接着所述的轨道式旋涡器,使得轨道式旋涡器作轨道运动,在作轨道运动以改变流体槽的体积时,有一个防止自转机构以防止所述的轨道旋涡器作自转运动,固定式旋涡器的园形端板把壳体内部分为前室和后室,前室与进气口联结,后室又分为排气室和中间压力室,排气室联于出气口和由两个旋涡器所形成的中心流体槽之间,通过固定式旋涡器的园形端板至少形成一对孔,而在流体槽和中间压力室之间形成流体通道,通过所述的固定式旋涡器的园形板形成一条联通道,而在中间压力室与前室之间形成一条流体通道,为了控制中间压力室和吸气室之间的联系,控制元件安装在中间压力室上,控制元件的改进型包括气缸、滑动在气缸内的活塞和联系元件,所述的气缸与所述的中间压力室、吸气室和排气室相联接,滑动在气缸内的活塞根据气缸内的压力和中间压力室压力的压力差值而动作,当所述的活塞从最低位置推向上时,联系元件使得气缸内的排气泄入到吸气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涡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联系元件包括带切口並动配合于活塞上部的沟槽内的活塞环,所述的气缸是由第一气缸段和第二气缸段和联接二者的台阶部分所组成,第一气缸段的直径大于第二气缸段的直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涡式压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忠嗣真部淳寺内清
申请(专利权)人: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