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同虫态捕食性天敌的释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4268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同虫态捕食性天敌的释放器,属于昆虫管理技术领域;它包含悬挂部和虫体存放部;所述悬挂部包含三角板体和上倒钩插片;所述虫体存放部上设有天敌放置区;所述悬挂部和虫体存放部连接处的中部设有插缝一;所述虫体存放部上设有插缝二、插缝三和下倒钩插片;可适用于不同虫态捕食性天敌的释放,通过盖片的使用封闭或不封闭长方体结构,可针对静态虫体(卵、蛹)或活动虫态(幼虫、成虫)进行释放;具有平行悬挂于作物枝干、嫩梢和叶片背面的特点,利用倒勾插片,采用不同档位连接虫体存放部,可滞留不同大小的环绕空间,环绕于作物枝干或者嫩梢;利用倒勾插片直接插破较大叶片,可将释放器固定于与作物叶片平行水平。

A Releaser of Predatory Natural Enemies in Different Insect For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同虫态捕食性天敌的释放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不同虫态捕食性天敌的释放器,属于昆虫管理

技术介绍
捕食性天敌是以捕食其它害虫为猎物的一种昆虫天敌。以异色瓢虫为例,是蚜虫的天敌,能捕食多种蚜虫、蚧虫、木虱、蛾类的卵及小幼虫等。异色瓢虫成虫的移动能力较强,可在较大范围内搜寻寄主,但初孵幼虫行动迟缓,主要依靠成虫将卵产在具有一定食源的区域,待其孵化后立即取食,进而慢慢长大后开始搜寻其它区域的猎物。由于捕食性天敌初孵或者羽化初期均不具备较强的移动能力,由此捕食性天敌在人工释放时需要制作较为实用、且具有一定庇护能力的释放器,以便释放的个体能够迅速找到食物,并提高存活率。这种释放器应根据猎物的取食特性、释放天敌的个体本能进行制作,才能在人工释放天敌后,对作物害虫起到较好的防控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不同虫态捕食性天敌的释放器,可适用于不同虫态捕食性天敌的释放,且具有平行悬挂于作物枝干、嫩梢和叶片背面的特点,防风防雨、成本低,可自行降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悬挂部和虫体存放部;所述悬挂部包含三角板体和上倒钩插片;所述虫体存放部上设有天敌放置区;所述悬挂部和虫体存放部连接处的中部设有插缝一;所述虫体存放部上设有插缝二、插缝三和下倒钩插片;所述虫体存放部通过四边形板体上的折痕形成长方体。作为优选,所述虫体存放部的顶部设有盖片,所述盖片的两端与虫体存放部形成的长方体的两端相互配合。作为优选,所述上倒钩插片分别与插缝二、插缝三相互配合。作为优选,所述下倒钩插片与插缝一相互配合。作为优选,所述上倒钩插片与叶片相互配合。作为优选,所述悬挂部与和虫体存放部(变形为长方体后)的顶部设有间隙,此间隙可与枝条相互配合。本技术中所述虫体存放部变形为长方体后,释放天敌卵或者蛹时,长方体两端不封闭;释放幼虫或成虫时需要进行封闭处理,通过盖片两端进行封闭。本技术的释放器在装入虫体前,若释放虫体为天敌卵或者蛹时,在释放器天敌放置区涂上蜂蜜或胶水;若释放虫体为幼虫或卵时,需将盖片末端部位涂上胶水。释放器在装入虫体后,需按照图1、图2所示的虚线进行折叠,并将下倒勾插片插入插缝一中,并形成图3的样式。释放静态虫体时先放入虫体,后进行折叠和连接;释放动态虫体先进行折叠组装,并将盖片一边粘贴固定后,放入虫体,并加盖盖片另外一边。因释放器中虫体存放部有长方体结构保护,含有虫体释放器可进行一定距离的运输,长距离运输必须保证外部环境条件的调整。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不同虫态捕食性天敌的释放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可适用于不同虫态捕食性天敌的释放,通过盖片的使用封闭或不封闭长方体结构,可针对静态虫体(卵、蛹)或活动虫态(幼虫、成虫)进行释放;2、具有平行悬挂于作物枝干、嫩梢和叶片背面的特点,利用倒勾插片,采用不同档位连接虫体存放部,可滞留不同大小的环绕空间,环绕于作物枝干或者嫩梢;利用倒勾插片直接插破较大叶片(如烟叶、芋头叶等),可将释放器固定于与作物叶片平行水平,这两种挂置方法,可有效减少释放天敌与猎物的距离。3、具有较强防风防雨能力,倒勾插片可有效固定虫体存放部、环绕空间则预留了雨水流动空间、悬挂叶片背面形成风雨躲避条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含有静态虫体(卵或蛹)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含有动态虫态(成虫或幼虫)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含有虫体的折叠后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含有虫体的在枝干、嫩梢上悬挂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含有虫体的在叶片下悬挂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倒勾插片;2、插缝一;3、昆虫天敌卵、蛹放置区;4、插缝二;5、插缝三;6、下倒勾插片;7、盖片;8、枝条;9、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看如图1--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包含悬挂部A和虫体存放部B;所述悬挂部A包含三角板体和上倒钩插片1;所述虫体存放部B上设有天敌放置区3;所述悬挂部A和虫体存放部B连接处的中部设有插缝一2;所述虫体存放部B上设有插缝二4、插缝三5和下倒钩插片6;所述虫体存放部B通过四边形板体上的折痕形成长方体。所述上倒钩插片1分别与插缝二4、插缝三5相互配合;所述下倒钩插片6与插缝一2相互配合。其中,所述虫体存放部B的顶部设有盖片7,所述盖片7的两端与虫体存放部B形成的长方体的两端相互配合;所述上倒钩插片1与叶片9相互配合。另外,所述悬挂部A与和虫体存放部B(变形为长方体后)的顶部设有间隙,此间隙可与枝条8相互配合。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虫体存放部B变形为长方体后,释放天敌卵或者蛹时,长方体两端不封闭;释放幼虫或成虫时需要进行封闭处理,通过盖片7两端进行封闭。实施例:实施例一:本技术的释放器在装入虫体前,若释放虫体为天敌卵或者蛹时,在释放器天敌放置区3涂上蜂蜜或胶水;若释放虫体为幼虫或卵时,需将盖片7末端部位涂上胶水。释放器在装入虫体后,需按照图1、图2所示的虚线进行折叠,并将下倒勾插片6插入插缝一2中,并形成图3的样式。释放静态虫体时先放入虫体,后进行折叠和连接;释放动态虫体先进行折叠组装,并将盖片7一边粘贴固定后,放入虫体,并加盖盖片7另外一边。因释放器中虫体存放部B有长方体结构保护,含有虫体释放器可进行一定距离的运输,长距离运输必须保证外部环境条件的调整。释放过程中,需根据防控对象(猎物)与天敌的活动能力进行该释放器的挂置。如烟田释放瓢虫卵或者蛹防治烟蚜时,可将该释放器悬挂于有烟蚜活动的嫩梢或叶片背面;悬挂于嫩梢时,根据嫩梢大小将上倒勾插片1插入不同梯度的插缝(插缝二4、插缝三5)中,将其牢牢固定于嫩梢上,如附图4所示。实施例二:悬挂烟叶背面时,需将下倒勾插片6从插缝一2中取出后摊开,并将下倒勾插片6和上倒勾插片分别插入叶片中,构架于叶脉部位,如附图5所示。释放动态虫体时,只能悬挂于枝干和嫩梢上,挂置好之后,将位于上部的盖片7打开即可。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不同虫态捕食性天敌的释放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适用于不同虫态捕食性天敌的释放,通过盖片的使用封闭或不封闭长方体结构,可针对静态虫体(卵、蛹)或活动虫态(幼虫、成虫)进行释放;具有平行悬挂于作物枝干、嫩梢和叶片背面的特点,利用倒勾插片,采用不同档位连接虫体存放部,可滞留不同大小的环绕空间,环绕于作物枝干或者嫩梢;利用倒勾插片直接插破较大叶片(如烟叶、芋头叶等),可将释放器固定于与作物叶片平行水平,这两种挂置方法,可有效减少释放天敌与猎物的距离,以烟草为例,烟蚜主要活动烟草嫩梢部位或者叶片背面,将释放器固定于此,释放虫体可立刻搜寻到猎物。具有较强防风防雨能力,倒勾插片可有效固定虫体存放部、环绕空间则预留了雨水流动空间、悬挂叶片背面形成风雨躲避条件。本技术的释放器,可适用于包括瓢虫、躅蝽、捕食螨等捕食性天敌的释放。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同虫态捕食性天敌的释放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悬挂部和虫体存放部;所述悬挂部包含三角板体和上倒钩插片;所述虫体存放部上设有天敌放置区;所述悬挂部和虫体存放部连接处的中部设有插缝一;所述虫体存放部上设有插缝二、插缝三和下倒钩插片;所述虫体存放部通过四边形板体上的折痕形成长方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同虫态捕食性天敌的释放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悬挂部和虫体存放部;所述悬挂部包含三角板体和上倒钩插片;所述虫体存放部上设有天敌放置区;所述悬挂部和虫体存放部连接处的中部设有插缝一;所述虫体存放部上设有插缝二、插缝三和下倒钩插片;所述虫体存放部通过四边形板体上的折痕形成长方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同虫态捕食性天敌的释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虫体存放部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密曾维爱伍绍龙谭琳钟武洪何振夏永刚喻锦秀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