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振明专利>正文

浮悬式水池加温曝气充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4246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浮悬式水池加温曝气充氧装置,包含有一圆筒型中空壳体、一进水机构、一泵浦加压机构、一出水导流室、多个导流出水管、多个气水混合室、一进气管、以及一浮式支撑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浮悬于水中,将加温的水喷流至水池上层区域,通过加温水体隔绝空气与中下层水域,提升保温下层池水的效果,以及设置便于清理及维护的活动式滤网,确保进水顺畅,以及设置可开启的可掀式筒盖方便收放加温机构,避免加温机构长时间浸泡于水中引起锈蚀损坏。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设备简单、降低成本、易于清理及维护、避免设备闲置锈蚀、提升下层池水保温效果、使宽广水域的池水快速增加含氧量等优势。

Floating pool heating aeration aeration ae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浮悬式水池加温曝气充氧装置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浮悬式水池加温曝气充氧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各式水池中,有效提高池水水温及含氧量、便于清理及维护、避免设备闲置锈蚀、及提升池水保温效果的浮悬式水池加温曝气充氧装置。
技术介绍
在陆上养殖业中,养殖池水的含氧量的高低对于池内鱼类健康、存活率及饲料换肉率的影响极大;当池水的含氧量越高,鱼儿越健康且抗病力越高,因而可大幅提高养殖利润。目前技术中,用于养殖业的打水机为位于水面上的马达带动扇叶打水形成上扬的水花,在水花落入池面之间,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以增加池水含氧量,然而,此方式仅能使表层的水含氧量提高,无法使底层的池水含氧量提升;为增加池水含氧量,除一般浮水式打水机,已知有沉水增氧装置,其有沉水式叶轮打水机与单向曝气机两种。其中沉水式叶轮打水装置是利用马达直接带动叶轮旋转,而叶轮在水中高速旋转时将池水自下往上打出水面,形成水花与空气接触,吸收氧气再落入池中。此装置优于浮水式打水机之处,在于可将底部的水往上打,造成叶片范围内的水可上下循环,其短处在于范围太小、对整体池水增氧量有限。单向喷流式沉水曝气装置同样也是利用马达带动内部的叶轮转动,而叶轮高速旋转产生的压力喷流经长喷嘴口产生强劲水流与自凸出水面的进气管吸入的空气混合,自喷流管向外混合喷射。沉水式叶轮打水机应用于宽广水域其扩散效果不佳,而单向喷流式的曝气装置虽解决沉水打水装置的扩散范围问题,但若应用于养殖业,通常养殖鱼池下方为泥土,单向喷流式曝气装置不仅不易固定,且其强力的喷流水柱因过分扰动水池,造成池水严重混浊,反而造成养殖鱼类死亡。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M540485的“改良之沉水式水池加温曝气装置”,仅使用单一泵浦即形成多股气、水混合喷流,该喷流往装置四周水域喷射,有效提升池水含氧量与曝气扩散范围,同时解决单向喷流式沉水曝气装置水流过强、方向单一问题,以及叶轮辐射喷流式沉水曝气装置扩散效果不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本案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的改良之沉水式加温曝气装置虽解决池水含氧量与曝气扩散范围的问题,但由于池水中具有许多生物、杂质等异物,一旦异物进入装置或堵塞进水口,会导致装置运作效率不彰,更可能造成装置损坏,但碍于装置安装于水中,不利进行清理或维护工作;并且,装置内的加温器仅于寒冷时运作,但在天气回暖时,加温器则长时间浸泡于水中引起锈蚀损坏的问题;另外,装置对池水下层区域提供加温后的气水混合喷流,而加温后的水体向上流动接触空气后又降温,造成池水加温效果无法持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浮悬于水中的浮悬式水池加温曝气充氧装置,将加温的水喷流至水池上层区域,达到对下层池水保温,以及便于清理、维护装置的进水口,且本专利技术在气候回暖时方便收放加温器,避免加温器长时间浸泡于水中引起锈蚀损坏。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一种浮悬式水池加温曝气充氧装置,包含有:一圆筒型中空壳体,该壳体区分为进水部、泵浦加压部及出水导流部;一进水机构,设于该进水部,其具有对应于该圆筒型中空壳体的中间环状的进水口;一泵浦加压机构,设于该泵浦加压部;一出水导流室,设于该出水导流部,并与该泵浦加压机构连接,且该出水导流室区分为多个出水导流空间;相应于该出水导流空间数量的多个导流出水管,设于该出水导流室外部;相应于该导流出水管的多个气水混合室,设于该导流出水管外部,该气水混合室的管径大于该导流出水管的管径,且该气水混合室的另一端设有一曝气导水管,该曝气导水管的出口设有一气水喷流管头;一进气管,一端与该气水混合室连接,上端凸出水面;以及一浮式支撑部,设置于该圆筒型中空壳体两侧或周侧。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其中,该多个出水导流空间由中心向侧边划分出多个圆锥状出水引道。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其中,该气水喷流管头的出水口端呈现一扁平扇形状。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其中,该浮式支撑部设置有一或多个浮于水面的浮箱。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其中,该圆筒型中空壳体外侧设置有一罩覆于该进水口的活动式滤网。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其中,该圆筒型中空壳体上方设置有一高于水面的可掀式筒盖。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其中,该进气管与该圆筒型中空壳体平行,且该进气管的一端高于水面。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其中,该进水部靠近上侧设置有一加温部,该加温部包含有一加温机构。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其中,该加温机构为可抽取式。是以,本专利技术比习知技术具有以下的优势功效: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浮悬于水中的浮悬式水池加温曝气充氧装置,将加温的水喷流至水池上层区域,通过加温水体隔绝空气与中下层水域,提升保温下层池水的效果,以及设置便于清理及维护的活动式滤网,确保进水顺畅,以及设置可开启的可掀式筒盖方便收放加温机构,避免加温机构长时间浸泡于水中引起锈蚀损坏。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设备简单、降低成本、易于清理及维护、避免设备闲置锈蚀、提升下层池水保温效果、使宽广水域的池水快速增温及增加含氧量等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浮悬式水池加温曝气充氧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a为出水导流部的俯视图。图2b为图2a的A-A剖面图。图2c为图2a的B-B剖面图。图3a为出水导流部的立体示意图的仰视图。图3b为出水导流部的立体示意图的俯视图。图4a为水流经由气水喷流管头喷流的示意图。图4b为气水喷流管头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浮悬式水池加温曝气充氧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浮悬式水池加温曝气充氧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浮悬式水池加温曝气充氧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0圆筒型中空壳体20进水部21进水机构22进水口23泵浦进水口30泵浦加压部31泵浦加压机构40出水导流部41出水导流室42出水导流空间43曝气导水管44导流出水管45气水混合室46气水喷流管头47进气管50浮式支撑部51浮箱60加温部61加温机构70活动式滤网80可掀式筒盖R拉绳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就配合图式说明如下。再者,本专利技术中的图式,为说明方便,其比例未必照实际比例绘制,该等图式及其比例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此先行叙明。本文所称的“上”、“中”及“下”,指对应于图示的上、中、下方向。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浮悬式水池加温曝气充氧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可设于如养殖业或污水处理池的水池的上层水域,该装置包含:一圆筒型中空壳体10,该壳体区分为进水部20、泵浦加压部30及出水导流部40。而于该圆筒型中空壳体10两侧或周侧,设有一浮式支撑部50。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使装置浮悬于水中,将加温的水喷流至水池上层区域,通过加温水体隔绝空气与中下层水域,提升保温下层池水的效果,并仅使用单一泵浦即可形成多股气、水混合喷流,该喷流的液体部分来自进水部20,而本专利技术包含一进水机构21,其设于该进水部20,且具有对应于该圆筒型中空壳体10的中间环状的进水口22。而进入该进水部20的水体通过下方泵浦加压部30的压力被吸入泵浦进水口23。该水体进入泵浦进水口23后,会经过一泵浦加压机构31,其设于该泵浦加压部30,目的是使该水体加压,而形成加压水体。经过泵浦加压部30后,该加压水体到达出水导流室41,该出水导流室41设于该出水导流部40,并与该泵浦加压机构31连接,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悬式水池加温曝气充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圆筒型中空壳体,该壳体区分为进水部、泵浦加压部及出水导流部;一进水机构,设于该进水部,其具有对应于该圆筒型中空壳体的中间环状的进水口;一泵浦加压机构,设于该泵浦加压部;一出水导流室,设于该出水导流部,并与该泵浦加压机构连接,且该出水导流室区分为多个出水导流空间;相应于该出水导流空间数量的多个导流出水管,设于该出水导流室外部;相应于该导流出水管的多个气水混合室,设于该导流出水管外部,该气水混合室的管径大于该导流出水管的管径,且该气水混合室的另一端设有一曝气导水管,该曝气导水管的出口设有一气水喷流管头;一进气管,一端与该气水混合室连接,上端凸出水面;以及一浮式支撑部,设置于该圆筒型中空壳体两侧或周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悬式水池加温曝气充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圆筒型中空壳体,该壳体区分为进水部、泵浦加压部及出水导流部;一进水机构,设于该进水部,其具有对应于该圆筒型中空壳体的中间环状的进水口;一泵浦加压机构,设于该泵浦加压部;一出水导流室,设于该出水导流部,并与该泵浦加压机构连接,且该出水导流室区分为多个出水导流空间;相应于该出水导流空间数量的多个导流出水管,设于该出水导流室外部;相应于该导流出水管的多个气水混合室,设于该导流出水管外部,该气水混合室的管径大于该导流出水管的管径,且该气水混合室的另一端设有一曝气导水管,该曝气导水管的出口设有一气水喷流管头;一进气管,一端与该气水混合室连接,上端凸出水面;以及一浮式支撑部,设置于该圆筒型中空壳体两侧或周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悬式水池加温曝气充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出水导流空间由中心向侧边划分出多个圆锥状出水引道。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振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振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