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β-葡聚糖含量高的大米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4222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β‑葡聚糖含量高的大米种植方法,所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地块土壤处理;(2)浸种:采用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浸种;(3)育秧:育秧过程中喷洒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4)整田: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5)合理密植;(6)插秧后继续喷洒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7)稻谷收割;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β‑葡聚糖含量高的大米种植方法,产出的大米中β‑葡聚糖含量在3~7%,超出普通大米6倍以上;该大米具有低致敏性,与人体亲和程度高,来源广泛成本较低,适合更多人长期食用,在日常的吃饭中就能补充β‑葡聚糖,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A Rice Planting Method with High Content of Beta-gluc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β-葡聚糖含量高的大米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
,尤其是一种β-葡聚糖含量高的大米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β-葡聚糖能够活化巨噬细胞与嗜中性白血球等,能提高白细胞素、细胞分裂素和特殊抗体含量,全面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因此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清除游离基、抗辐射、降三高等功能,同时在抑制肿瘤、肝炎、心血管、糖尿病和降血脂、抗衰老等方面有独特的生物活性。自然界中有很多植物含有大量的天然β-葡聚糖,如灵芝、香菇、青稞和燕麦等,这些产品就具有上述提到的众多保健食疗功能,而自然界稻米中β-葡聚糖含量很低,一般在0.5%以下,是不具备上述功能的。通过灵芝等中草药补充β-葡聚糖有价格高,适口性差,服用麻烦,来源少,吸收率低等缺点,香菇、青稞和燕麦等食物具有特殊风味和口感,一方面很多人不喜欢吃,其自身消化吸收效率也低,难以为大部分人所接受。大米是中国人民的主要食粮,一大半人依此为主食,种植食用历史已有一万多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早已超越了食物的果腹性需求,不断向安全、优质和健康等方面发展,传统现有的稻米种植模式与产品很难兼顾这几方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β-葡聚糖含量高的大米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种植的大米β-葡聚糖含量在3~7%,超出普通大米6倍以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β-葡聚糖含量高的大米种植方法,所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地块土壤处理;(2)浸种:采用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浸种;(3)育秧:育秧过程中喷洒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4)整田: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5)合理密植;(6)插秧后继续喷洒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7)稻谷收割。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种植地块一年只种一季水稻,空闲时间种植紫云英绿肥,种植地块土壤处理采用以下方法:水稻收割前撒播紫云英种子,第二年紫云英未木质化时翻入土壤。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浸种的具体包括:5月底6月初,选用优质水稻品种,用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稀释150-300倍浸种24h,液面完全盖住水稻种子,除去漂浮瘪粒。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是在移栽前2-5天喷洒,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的喷洒量为300-500ml。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有机无机复混肥的施用是每亩30-50kg。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合理密植后,插秧后12-15天后测土配方施肥10~20kg,采用“浅—搁—湿”的水分管理方式,运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管理苗田。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具体包括水稻插秧后7-10天喷洒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200-250ml/亩,随后每隔5-8天使用1次,共4次;孕穗期、扬花期、灌浆期分别再按以上用量各使用一次;生长期内共计使用7次,遇雨补喷。进一步的,所述步骤(7)中稻谷收割具体是:稻谷90%成熟时收割,低于40℃烘干后进仓,全程稻谷禁止落地。进一步的,所述步骤(7)中稻谷收割后,加工后得到的大米的保存温度为10-15℃。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为含有EM菌的氨基酸液肥,所述EM菌中的有效活菌≥100亿/毫升,其中光合菌≥2亿/毫升,所述氨基酸≥50g/L。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的β-葡聚糖含量高的大米种植方法,产出的大米中β-葡聚糖含量在3~7%,超出普通大米6倍以上。该大米具有低致敏性,与人体亲和程度高,来源广泛成本较低,适合更多人长期食用,在日常的吃饭中就能补充β-葡聚糖,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此外通过本方案产出的大米农药、重金属等污染残留超过欧盟食品安全标准,品质口感等达到优质二级大米标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除非特别说明,下面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技术均为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已知的常规技术;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和试剂等,均为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公共途径如商购等获得的。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中种植水稻的土壤类型为:黄棕壤-水稻土,土壤pH6.8,有机质含量24.7g/kg,全氮含量0.17%,有效磷含量17.63mg/kg,速效钾含量122.15mg/kg。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地块土壤处理:种植地块土壤处理采用以下方法:每年10月水稻收割之前用无人机撒播紫云英种子,第二年4月中旬紫云英未木质化时翻入土壤;种植地块一年只种一季水稻,空闲时间种植紫云英绿肥;(2)浸种:5月底6月初,选用优质水稻品种,用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稀释200倍浸种24h,液面完全盖住水稻种子,除去漂浮瘪粒;(3)育秧:秧盘育秧,育秧中秧盘育秧后覆无纺布防虫防鸟,10天后撤膜;移栽前3天每亩秧田喷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400ml;(4)每亩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40kg,薄水整田;(5)合理密植,每亩1.3万穴,插秧后14天测土配方施肥10kg,采用“浅—搁—湿”的水分管理方式,运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6)水稻插秧后7天喷洒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200ml/亩,随后隔7天使用1次,共2次;孕穗期、灌浆期分别再按以上用量各使用一次;生长期内共计使用4次,遇雨补喷;(7)稻谷收割:稻谷90%成熟时收割,低于40℃烘干后进仓,全程稻谷禁止落地;(8)加工后大米真空包装,恒温保存,大米的保存温度为15℃。本实施例中的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料为含有EM菌的氨基酸液肥,EM菌中的有效活菌≥100亿/毫升,其中光合菌≥2亿/毫升,所述氨基酸≥50g/L。本专利技术中的β-葡聚糖含量高的大米种植方法,产出的大米中β-葡聚糖含量为3%。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中种植水稻的土壤类型为:黄棕壤-水稻土,土壤pH6.8,有机质含量24.7g/kg,全氮含量0.17%,有效磷含量17.63mg/kg,速效钾含量122.15mg/kg。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地块土壤处理:种植地块土壤处理采用以下方法:每年10月水稻收割之前用无人机撒播紫云英种子,第二年4月中旬紫云英未木质化时翻入土壤;种植地块一年只种一季水稻,空闲时间种植紫云英绿肥;(2)浸种:5月底6月初,选用优质水稻品种,用清水浸种24h,液面完全盖住水稻种子,除去漂浮瘪粒;(3)育秧:秧盘育秧,育秧中秧盘育秧后覆无纺布防虫防鸟,10天后撤膜;移栽前3天每亩秧田喷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400ml;(4)每亩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40kg,薄水整田;(5)合理密植,每亩1.3万穴,插秧后14天测土配方施肥10kg,采用“浅—搁—湿”的水分管理方式,运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6)水稻插秧后7天喷洒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200ml/亩,随后每隔7天使用1次,共4次;孕穗期、扬花期、灌浆期分别再按以上用量各使用一次;生长期内共计使用7次,遇雨补喷;(7)稻谷收割:稻谷90%成熟时收割,低于40℃烘干后进仓,全程稻谷禁止落地;(8)加工后大米真空包装,恒温保存,大米的保存温度为15℃。本实施例中的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料为含有EM菌的氨基酸液肥,EM菌中的有效活菌≥100亿/毫升,其中光合菌≥2亿/毫升,所述氨基酸≥50g/L。本专利技术中的β-葡聚糖含量高的大米种植方法,产出的大米中β-葡聚糖含量为4.8%。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中种植水稻的土壤类型为:黄棕壤-水稻土,土壤pH6.8,有机质含量24.7g/kg,全氮含量0.17%,有效磷含量17.63mg/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β‑葡聚糖含量高的大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地块土壤处理;(2)浸种:采用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浸种;(3)育秧:育秧过程中喷洒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4)整田: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5)合理密植;(6)插秧后继续喷洒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7)稻谷收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β-葡聚糖含量高的大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地块土壤处理;(2)浸种:采用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浸种;(3)育秧:育秧过程中喷洒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4)整田: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5)合理密植;(6)插秧后继续喷洒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7)稻谷收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β-葡聚糖含量高的大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种植地块一年只种一季水稻,空闲时间种植紫云英绿肥,种植地块土壤处理采用以下方法:水稻收割前撒播紫云英种子,第二年紫云英未木质化时翻入土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β-葡聚糖含量高的大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浸种的具体包括:5月底6月初,选用优质水稻品种,用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稀释150-300倍浸种24h,液面完全盖住水稻种子,除去漂浮瘪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β-葡聚糖含量高的大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是在移栽前2-5天喷洒,功能性微生物液体肥的喷洒量为300-500m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β-葡聚糖含量高的大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有机无机复混肥的施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振鹏鲁平张申伟王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艾津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