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线双信号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4148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线双信号传输系统,包括:管理模块、网线、网络模块和电话模块,网线设置一根,网线包括用于数据输出的第一子线和第二子线、用于数据输入的第三子线和第六子线以及作为备用的第四子线、第五子线、第七子线和第八子线,网线的一端连接在管理模块上,网线另一端的第一子线、第二子线、第三子线、第四子线、第五子线和第六子线连接网络模块,用于传输网络信号,第七子线和第八子线连接电话模块,用于传输电话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免除了布线遗漏后重新布线的过程,减少线材消耗,降低了布线和使用成本,提高了线材利用率,结构简单且使用便捷。

A Single-Line and Double-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线双信号传输系统
本技术总体而言涉及信号传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单线双信号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网络安装使用中,提供上网信号的网线和提供电话信号的电话线为两根相互独立的线,若想在一个位置既能使用计算机连接互联网网络,又能使用座机等固定电话,就需要在装修时预先分别埋设好网线和电话线,这使得线路成本高居不下,同时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当装修完成后将要使用时才发现布线遗漏或者布线数目不够,无法再重新布线或者重新布线成本过高,造成使用不便和使用成本上升。因此,业界亟需一种低成本且使用便捷的单线双信号传输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低成本且使用便捷的单线双信号传输系统。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单线双信号传输系统,包括:管理模块、网线、网络模块和电话模块,所述网线设置一根,所述网线包括用于数据输出的第一子线和第二子线、用于数据输入的第三子线和第六子线以及作为备用的第四子线、第五子线、第七子线和第八子线,所述网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管理模块上,所述网线另一端的所述第一子线、所述第二子线、所述第三子线、所述第四子线、所述第五子线和所述第六子线连接所述网络模块,用于传输网络信号,所述第七子线和所述第八子线连接所述电话模块,用于传输电话信号。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网络模块的端口和所述电话模块的端口嵌设于信息面板上,所述信息面板嵌设于墙面或地面。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网络模块与第一连接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通过网络连接线连接计算机。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器为RJ-45连接器。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电话模块与第二连接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通过电话连接线连接固定电话机。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器为RJ-11连接器。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管理模块为配线架,用于在局端对前端信息点进行管理。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网线的八根子线共同由一保护层包覆形成一股。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网线的八根子线间相互绝缘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网线的八根子线色彩设置各不相同,用以相互区别。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单线双信号传输系统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中,网线的一端连接在管理模块上,另一端的第七子线和第八子线连接电话模块以传输电话信号,其余的六根子线连接网络模块以传输网络信号,免除了布线遗漏后重新布线的过程,减少线材消耗,降低了布线和使用成本,提高了线材利用率,结构简单且使用便捷,具有很高的经济性,极为适合在业界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单线双信号传输系统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单线双信号传输系统的网线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管理模块;2、网线;21、第一子线;22、第二子线;23、第三子线;24、第四子线;25、第五子线;26、第六子线;27、第七子线;28、第八子线;3、信息面板;4、网络模块;5、电话模块;6、第一连接器;7、第二连接器;8、计算机;81、网络连接线;9、固定电话机;91、电话连接线。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在对本技术的不同示例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技术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顶部”、“底部”、“前部”、“后部”、“侧部”等来描述本技术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如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技术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单线双信号传输系统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单线双信号传输系统的网线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单线双信号传输系统,包括:管理模块1、网线2、网络模块4和电话模块5,网线2设置一根,网线2包括用于数据输出的第一子线21和第二子线22、用于数据输入的第三子线23和第六子线26以及作为备用的第四子线24、第五子线25、第七子线27和第八子线28,网线2的一端连接在管理模块1上,网线2另一端的第一子线21、第二子线22、第三子线23、第四子线24、第五子线25和第六子线26连接网络模块4,用于传输网络信号,第七子线27和第八子线28连接电话模块5,用于传输电话信号。该实施例中,管理模块1为配线架,用于在局端对前端信息点进行管理,局端设置在局站内,对于一个建筑物如写字楼等办公场所而言,局站通常指机房,局端则是指从局站外部接入的网络线缆在局站的终端,局端用于为建筑物内部的计算机8等用网设备提供网络接入;外部网络线缆的多个前端信息点线缆在进入局站后首先接入配线架,并与配线架上的多个模块一一对应连接,该配线架上的多个模块再通过多根连接线连接至交换机,交换机用于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交换机连接网线2的一端;也可以不设置配线架,外部网络线缆的多个前端信息点线缆在进入局站后直接连接交换机,交换机进一步连接网线2的一端,然而这种连接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前端的信息点直接接入交换机,线缆一旦出现问题,就面临重新布线的难题,而且,管理上也会比较混乱,多次插拔容易造成交换机端口损坏,因此,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配线架,以解决上述问题,不仅如此,配线架的使用还可使布线美观、管理直观、降低故障发生、节省维护成本,并可支持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用户增长。该实施例中,网线2包括保护层、屏蔽层、第一子线21、第二子线22、第三子线23、第四子线24、第五子线25、第六子线26、第七子线27和第八子线28,屏蔽层可由铝膜制成,屏蔽层将八根子线共同包覆形成一股,以防止信号泄露,保护层可由塑料制成,保护层包覆于屏蔽层外侧,以保护内部子线和屏蔽层免遭损坏;八根子线的任意一根皆由一根双绞线外侧包裹一绝缘层而成,以相互绝缘,八根子线以互不相同的绝缘涂层色彩标识彼此,按序分别为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此为T568B型线序,或者,按序分别为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此为T568A型线序,本实施例中线序类型选用前者;网线2一端的八根子线通过共同连接交换机的一个端口进而连接管理模块1配线架,从而引入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线双信号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模块、网线、网络模块和电话模块,所述网线设置一根,所述网线包括用于数据输出的第一子线和第二子线、用于数据输入的第三子线和第六子线以及作为备用的第四子线、第五子线、第七子线和第八子线,所述网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管理模块上,所述网线另一端的所述第一子线、所述第二子线、所述第三子线、所述第四子线、所述第五子线和所述第六子线连接所述网络模块,用于传输网络信号,所述第七子线和所述第八子线连接所述电话模块,用于传输电话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线双信号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模块、网线、网络模块和电话模块,所述网线设置一根,所述网线包括用于数据输出的第一子线和第二子线、用于数据输入的第三子线和第六子线以及作为备用的第四子线、第五子线、第七子线和第八子线,所述网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管理模块上,所述网线另一端的所述第一子线、所述第二子线、所述第三子线、所述第四子线、所述第五子线和所述第六子线连接所述网络模块,用于传输网络信号,所述第七子线和所述第八子线连接所述电话模块,用于传输电话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线双信号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模块的端口和所述电话模块的端口嵌设于信息面板上,所述信息面板嵌设于墙面或地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线双信号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模块与第一连接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通过网络连接线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喆白银魏进豪郝晓琼刘江崔圳
申请(专利权)人: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