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注入设备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403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用于电注入设备的冷却装置,所述电注入设备包括对电池片叠层进行通电加热处理的工艺腔,所述冷却装置对加热处理后的电池片叠层进行冷却,其中,所述冷却装置定义了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片叠层的冷却腔,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冷却腔的腔门、与所述冷却腔相连通并外接冷却风的进风孔、及用于排出热风的排风孔。该冷却装置大大提高了电池片叠层的冷却速率,且不会影响工艺腔的温度,使得工艺腔的温度保持稳定。

Cooling Device for Electric Injec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注入设备的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注入设备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电注入设备是利用通电加热状态下对电池片叠层进行处理,实现电池缺陷的钝化,提升电池效率的一种设备。在工艺腔对电池片叠层进行通电加热的处理过程中,电池片温度会达到150-350℃的高温,而出腔时需要降温到室温。通常,冷却腔体一般采用吹风的方式进行冷却,大多采用风扇冷却,而冷却风会通过腔体门缝传到工艺腔,具体影响见图3中的虚线部分,由此可见,工艺腔温度会有大幅度的下降,从而导致工艺腔的温度偏离最优工艺温度,影响工艺效果,从而影响电池片叠层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注入设置的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大大提高了电池片叠层的冷却速率,且不会影响工艺腔的温度,使得工艺腔的温度保持稳定。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电注入设备的冷却装置,所述电注入设备包括对电池片叠层进行通电加热处理的工艺腔,所述冷却装置对加热处理后的电池片叠层进行冷却,其中,所述冷却装置定义了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片叠层的冷却腔,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冷却腔的腔门、与所述冷却腔相连通并外接冷却风的进风孔、及用于排出热风的排风孔。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底壁、与所述底壁相对设置的顶壁、连接所述底壁和顶壁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排风孔设置于所述顶壁,所述进风孔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复数个第一进风孔和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复数个第二进风孔。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数个第一进风孔与所述复数个第二进风孔相互对称设置。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侧壁自所述底壁延伸至所述顶壁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复数个第一进风孔设置为两排。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二侧壁自所述底壁延伸至所述顶壁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复数个第二进风孔设置为两排。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数个第一进风孔分别外接相互独立的进风管。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数个第一进风孔共同外接一个进风管。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数个第一进风孔与所述复数个第二进风孔的大小相同。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腔门可被滑移地打开或关闭所述冷却腔。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腔门包括均活动设置的第一腔门和第二腔门,所述第一腔门和第二腔门设于所述冷却腔相对的两端。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注入设备包括对电池片叠层进行通电加热处理的工艺腔,所述冷却腔对加热处理后的电池片叠层进行冷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冷却装置包括与所述冷却腔相连通并外接冷却风的进风孔、及用于排出热风的排风孔。当将待冷却的电池片叠层放入冷却腔内后,冷却风从进风孔进入到冷却腔内,冷却风作用于电池片叠层表面并带走热量,热风从排风孔导出,从而使电池片叠层能被快速冷却,且避免了冷却风进入到工艺腔,因此不会影响工艺腔的温度,使得工艺腔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从而不会影响电池片叠层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电注入设备的冷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此时第一腔门和第二腔门均处于关闭状态;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电注入设备的冷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此时第一腔门和第二腔门均处于打开状态;图3是现有技术与图1中冷却装置对工艺腔的温度影响对比示意图;图4是图1中冷却装置对电池片叠层的冷却效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本申请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申请的主题的基本结构。再者,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被用于描述各种元件或结构,但是这些被描述对象不应受到上述术语的限制。上述术语仅用于将这些描述对象彼此区分开。例如,第一腔门可以被称作第二腔门,同样,第二腔门也可以被称作第一腔门,这并不背离该申请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注入设备的冷却装置,具体的,电注入设备为通道式电注入设备。电注入设备包括对电池片叠层进行通电加热处理的工艺腔,冷却装置对加热处理后的电池片叠层进行冷却。通常,工艺腔内处理过的电池片叠层温度会达到150-350℃,需要将电池片叠层的温度降低到大致小于50℃,才能出腔。冷却装置定义了用于容纳电池片叠层的冷却腔12,冷却装置包括用于打开或关闭冷却腔12的腔门14、与冷却腔12相连通并外接冷却风的进风孔、及用于排出热风的排风孔18。打开腔门14,可将电池片叠层放入冷却腔12或从冷却腔12取出时;当将电池片叠层放入冷却腔12之后,关闭腔门14以使冷却腔12密闭,从而对电池片叠层进行冷却。本优选实施例中,由于冷却装置包括与冷却腔12相连通并外接冷却风的进风孔、及用于排出热风的排风孔18。当将待冷却的电池片叠层放入冷却腔12内后,冷却风从进风孔进入到冷却腔12内,冷却风作用于电池片叠层表面并带走热量,热风从排风孔18导出,从而使电池片叠层能被快速冷却。如图4示意了冷却效果,电池片叠层温度从200℃开始降温,在10min内的平均冷却速率为9.4℃/min,因此能实现快速冷却。在实际使用中,可设计三段冷却,每段15min,即可从大致200℃降低至40℃以下。另外,该冷却装置还避免了冷却风进入到工艺腔,因此不会影响工艺腔的温度,如图3中的实线部分,示意了小孔吹风冷却时,工艺腔的温度变化情况,工艺腔的温度基本不会受冷却风的影响,基本趋于稳定,从而使工艺腔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影响工艺效果,从而不会影响电池片叠层的性能。进一步的,冷却装置包括底壁20、与底壁20相对设置的顶壁22、连接底壁20和顶壁22的第一侧壁24和第二侧壁26,排风孔18设置于顶壁22,进风孔包括设置于第一侧壁24的复数个第一进风孔28和设置于第二侧壁26的复数个第二进风孔30。本优选实施例中,冷却装置设置为长方体,当然,冷却装置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形状。复数个第一进风孔28与复数个第二进风孔30相互对称设置。从而使得电池片叠层的冷却效果更好。当然,也可将复数个第一进风孔28与复数个第二进风孔30设置成不对称。具体的,在第一侧壁24自底壁20延伸至顶壁22的高度方向上,复数个第一进风孔28设置为两排。当然,在第一侧壁24自底壁20延伸至顶壁22的高度方向上,复数个第一进风孔28也可以仅设置为一排、或设置为两排以上。另外,在第二侧壁26自底壁20延伸至顶壁22的高度方向上,复数个第二进风孔30设置为两排。同样,在第一侧壁24自底壁20延伸至顶壁22的高度方向上,复数个第二进风孔30也可以仅设置为一排、或设置为两排以上。复数个第一进风孔28中每个进风孔可分别外接相互独立的进风管。进风管接压缩空气或鼓风机,以提供冷却风。另外,复数个第一进风孔28也可共同外接一个总的进风管。复数个第一进风孔28与复数个第二进风孔30的大小相同。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注入设备的冷却装置,所述电注入设备包括对电池片叠层进行通电加热处理的工艺腔,所述冷却装置对加热处理后的电池片叠层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定义了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片叠层的冷却腔,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冷却腔的腔门、与所述冷却腔相连通并外接冷却风的进风孔、及用于排出热风的排风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注入设备的冷却装置,所述电注入设备包括对电池片叠层进行通电加热处理的工艺腔,所述冷却装置对加热处理后的电池片叠层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定义了用于容纳所述电池片叠层的冷却腔,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冷却腔的腔门、与所述冷却腔相连通并外接冷却风的进风孔、及用于排出热风的排风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底壁、与所述底壁相对设置的顶壁、连接所述底壁和顶壁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排风孔设置于所述顶壁,所述进风孔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复数个第一进风孔和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复数个第二进风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个第一进风孔与所述复数个第二进风孔相互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达奇姚铮熊光涌吴坚蒋方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