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插杆式温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403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5:47
一种改进的插杆式温控器,包括底座和上盖,底座和上盖之间安装有可调控温组件和保护温控组件,可调控温组件上安装有调温螺母,底座的底部安装有铜管、铜管内设有合金芯棒,合金芯棒一端与铜管底部固定连接,合金芯棒另一端与调温螺母连接,底座内安装有与保护温控组件联动的双金属片,所述上盖顶面延伸有顶壳,顶壳的侧壁包括与上盖侧壁齐平的边缘弧面,与边缘弧面相对的侧壁设有靠近温控器中心轴线的中心弧面,中心弧面与边缘弧面之间顶壳通过两平整的定位端面承接,所述双金属片呈圆弧状,且双金属片的直径Φ=17mm,该结构增加上盖安装时的定位端面的长度,使安装更便捷、稳固,另外该直径的双金属片使得温控器控温更加稳定精准。

An Improved Plug-in Temperature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插杆式温控器
本技术涉及温控器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进的插杆式温控器。
技术介绍
温控器为了控制设备的运行以达到理想的温度及节能效果,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根据不同种类的温控器应用在家电、电机、制冷或制热等众多产品中。目前的插杆式温控器的上盖结构如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上盖顶面延伸有顶壳1,顶壳1的侧壁包括与上盖侧壁齐平的边缘弧面2,与边缘弧面2相对的侧壁设有靠近温控器中心轴线的中心弧面3,中心弧面3与边缘弧面2之间通过相互垂直的连接端面4和定位端面5承接,因此该结构的顶壳造成安装时的定位端面过短,造成温控器安装困难,定位不精准,容易脱离等问题。另外在温控器内使用的双金属片,市面上绝大部分的双金属片直径采用19mm,该直径的双金属片由于过大造成控温不准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改进的插杆式温控器,其作用是能够增加上盖安装时的定位端面的长度,使安装更便捷、稳固。一种改进的插杆式温控器,包括底座和上盖,底座和上盖之间安装有可调控温组件和保护温控组件,可调控温组件上安装有调温螺母,底座的底部安装有铜管、铜管内设有合金芯棒,合金芯棒一端与铜管底部固定连接,合金芯棒另一端与调温螺母连接,底座内安装有与保护温控组件联动的双金属片,所述上盖顶面延伸有顶壳,顶壳的侧壁包括与上盖侧壁齐平的边缘弧面,与边缘弧面相对的侧壁设有靠近温控器中心轴线的中心弧面,中心弧面与边缘弧面之间顶壳通过两平整的定位端面承接,所述双金属片呈圆弧状,且双金属片的直径Φ=17mm,该结构增加上盖安装时的定位端面的长度,使安装更便捷、稳固,另外该直径的双金属片使得温控器控温更加稳定精准。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两接线端子以及两电插接脚,两电插接脚通过安装后电性连接,其中一接线端子上安装有第一动触片,第一动触片的活动端与其中一电插接脚弹性接触,另一接线端子上设有可调控温组件以及第二动触片,另一接线端子与可调控温组件固定连接,可调控温组件的活动端与第二动触片的固定端弹性接触,第二动触片的活动端与另一电插接脚弹性接触。优选的,所述可调控温组件包括调节压板、调压片以及驱动调压片上下摆动的弹性簧片,调压片的固定端与另一接线端子固定连接,调压片的活动端安装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与第二动触片的固定端弹性接触,调节压板的一端为支点,调节压板的另一端为活动点,调节压板的另一端安装有绝缘件,绝缘件的底部压抵调压片固定端上,调节压板的顶面安装有调温螺母,合金芯棒穿设调节压板与调温螺母连接,通过调温螺母使调节压板实现弹性微弯调节。优选的,所述绝缘件的中心轴线与调节压板的长度轴线在同一垂直平面上。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面安装有感温底板,感温底板底面与铜管连接,双金属片安装在感温底板上。优选的,所述保护温控组件包括动作块,动作块压抵在双金属片的上方,动作块内开设有滑动通孔,合金芯棒在滑动通孔内上下滑动,动作块的两侧向第一动触片和第二动触片底部延伸有触发部,其中一触发部向上延伸有复位按钮,复位按钮的顶部延伸出上盖顶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改进的插杆式温控器,该结构增加上盖安装时的定位端面的长度,使安装更便捷、稳固,另外该直径的双金属片使得温控器控温更加稳定精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传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本技术的可调控温组件结构示意图一。图5是本技术的可调控温组件结构示意图二。图6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保护温控组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改进的插杆式温控器,包括底座1和上盖2,底座1和上盖2之间安装有可调控温组件和保护温控组件,可调控温组件上安装有调温螺母3,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铜管4、铜管4内设有合金芯棒5,合金芯棒5一端与铜管4底部固定连接,合金芯棒5另一端与调温螺母3连接,底座1内安装有与保护温控组件联动的双金属片6,所述上盖2顶面延伸有顶壳7,顶壳7的侧壁包括与上盖2侧壁齐平的边缘弧面701,与边缘弧面701相对的侧壁设有靠近温控器中心轴线的中心弧面702,中心弧面702与边缘弧面701之间顶壳7通过两平整的定位端面703承接;所述双金属片6呈圆弧状,且双金属片6的直径Φ=17mm,该结构增加上盖安装时的定位端面的长度,使安装更便捷、稳固,另外该直径的双金属片使得温控器控温更加稳定精准。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两接线端子8以及两电插接脚9,两电插接脚9通过安装后电性连接,其中一接线端子8上安装有第一动触片10,第一动触片10的活动端与其中一电插接脚9弹性接触,另一接线端子8上设有可调控温组件以及第二动触片11,另一接线端子8与可调控温组件固定连接,可调控温组件的活动端与第二动触片11的固定端弹性接触,第二动触片11的活动端与另一电插接脚9弹性接触,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所述可调控温组件包括调节压板12、调压片13以及驱动调压片13上下摆动的弹性簧片14,调压片13的固定端与另一接线端子8固定连接,调压片13的活动端安装有接线端子8,接线端子8与第二动触片11的固定端弹性接触,调节压板12的一端为支点,调节压板12的另一端为活动点,调节压板12的另一端安装有绝缘件12a,绝缘件12a的底部压抵调压片13固定端上,调节压板12的顶面安装有调温螺母3,合金芯棒5穿设调节压板12与调温螺母3连接,通过调温螺母3使调节压板12实现弹性微弯调节。可调控温组件工作时:铜管4受热变形,拉动内部的合金芯棒向下,从而拉动调节压板12向下,进而使调节压板12的活动点通过绝缘件12a压住调压片13,使调压片13的活动端与第二动触片11的固定端分离断电。如图6所示,所述绝缘件12a的中心轴线与调节压板12的长度轴线在同一垂直平面上,该结构使合金芯棒5的中心、调节压板12的中心、以及绝缘件12a集中在一个面上,受力更均匀。所述底座1的底面安装有感温底板15,感温底板15底面与铜管4连接,双金属片6安装在感温底板15上,结构简单,方便将双金属片安装或者拆卸,而且能够增加传热到双金属片6的面积。所述保护温控组件包括动作块16,动作块16压抵在双金属片6的上方,动作块16内开设有滑动通孔17,合金芯棒5在滑动通孔17内上下滑动,动作块16的两侧向第一动触片10和第二动触片11底部延伸有触发部18,其中一触发部18向上延伸有复位按钮19,复位按钮19的顶部延伸出上盖2顶面。当可调控温组件损坏时,保护控温组件工作:通过铜管4传热,使双金属片6到达设定温度,然后双金属片6受热动作,向上推动动作块16上移,通过触发部18,推动第一动触片10和第二动触片11,使两触点分离断电,有效地保证了用电的安全。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插杆式温控器,包括底座(1)和上盖(2),底座(1)和上盖(2)之间安装有可调控温组件和保护温控组件,可调控温组件上安装有调温螺母(3),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铜管(4)、铜管(4)内设有合金芯棒(5),合金芯棒(5)一端与铜管(4)底部固定连接,合金芯棒(5)另一端与调温螺母(3)连接,底座(1)内安装有与保护温控组件联动的双金属片(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顶面延伸有顶壳(7),顶壳(7)的侧壁包括与上盖(2)侧壁齐平的边缘弧面(701),与边缘弧面(701)相对的侧壁设有靠近温控器中心轴线的中心弧面(702),中心弧面(702)与边缘弧面(701)之间顶壳(7)通过两平整的定位端面(703)承接;所述双金属片(6)呈圆弧状,且双金属片(6)的直径Φ=17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插杆式温控器,包括底座(1)和上盖(2),底座(1)和上盖(2)之间安装有可调控温组件和保护温控组件,可调控温组件上安装有调温螺母(3),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铜管(4)、铜管(4)内设有合金芯棒(5),合金芯棒(5)一端与铜管(4)底部固定连接,合金芯棒(5)另一端与调温螺母(3)连接,底座(1)内安装有与保护温控组件联动的双金属片(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顶面延伸有顶壳(7),顶壳(7)的侧壁包括与上盖(2)侧壁齐平的边缘弧面(701),与边缘弧面(701)相对的侧壁设有靠近温控器中心轴线的中心弧面(702),中心弧面(702)与边缘弧面(701)之间顶壳(7)通过两平整的定位端面(703)承接;所述双金属片(6)呈圆弧状,且双金属片(6)的直径Φ=17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进的插杆式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两接线端子(8)以及两电插接脚(9),两电插接脚(9)通过安装后电性连接,其中一接线端子(8)上安装有第一动触片(10),第一动触片(10)的活动端与其中一电插接脚(9)弹性接触,另一接线端子(8)上设有可调控温组件以及第二动触片(11),另一接线端子(8)与可调控温组件固定连接,可调控温组件的活动端与第二动触片(11)的固定端弹性接触,第二动触片(11)的活动端与另一电插接脚(9)弹性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进的插杆式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控温组件包括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决顺杨昆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成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