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辞源专利>正文

一种管道水流量的旁路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3818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管道水流量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水流量的旁路测量装置,包括主管道、取样口、取样接头、旁路管道、流量计、出样接头、出样口,所述取样接头、旁路管道、出样接头均为管道,所述旁路管道设置在主管道的侧面,其中部设置有一个流量计,旁路管道的一端与取样接头连接,取样接头的另一端为取样口,所述取样口穿入主管道内;所述旁路管道另一端连接有出样接头,出样接头的另一端为出样口,所述出样口穿入主管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大口径管道中水流的流量测量中,后期加装流量计安装困难问题,方便后期加装流量计。

A Bypass Measuring Device for Pipeline Water 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水流量的旁路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道水流量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管道水流量的旁路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在城市供水、供热领域经常会用到需要测量大口径管道中水流的流量问题,有些是用于贸易结算,更多的是用于管道流量的分配、调控及评估;但是对于大口径管道中水流的流量测量,尤其是对于一些既有管道需要后期加装流量计,其后期加装流量计施工复杂成本居高不下。在大口径管道需要后期加装流量计这种情况下,很多施工的现场情况不具备加装管道式流量计的条件,就需要使用插入式流量计,而使用插入式流量计时,由于本身插入式流量计测量精度不高,另外插入式流量计在大口径管道中的固定安装也存在很大问题,同时现场安装有些条件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此在工程的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大口径管道中水流的流量测量中,需要在现场加装流量计的情况下,需要一种更为简单而实用的流量测量装置,其安装方便而成本低廉,测量结果精度高准确性好,这种流量测量装置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水流量的旁路测量装置,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大口径管道中水流的流量测量中,后期加装流量计安装困难问题,方便后期加装流量计。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减少大口径管道中水流的流量测量装置的成本。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水流量测量结果精度高准确性好的水流量测量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管道水流量的旁路测量装置,包括主管道、取样口、取样接头、旁路管道、流量计、出样接头、出样口,所述取样接头、旁路管道、出样接头均为管道,所述旁路管道设置在主管道的侧面,其中部设置有一个流量计,旁路管道的一端与取样接头连接,取样接头的另一端为取样口,所述取样口穿入主管道内;所述旁路管道另一端连接有出样接头,出样接头的另一端为出样口,所述出样口穿入主管道内。所述取样接头的轴向与主管道的轴向夹角为40°~50°之间。所述取样接头的轴向与主管道的轴向夹角为45°。所述取样口的端口面与主管道的轴向垂直。所述取样口的端口面设置在主管道的管道中心处。所述旁路管道平行于主管道。所述旁路管道位于取样接头与流量计之间的长度为L1,主管道的直径为D,L1为D的7~10倍。所述旁路管道位于流量计与出样接头之间的长度为L2,主管道的直径为D,L1为D的3~7倍。所述取样接头、旁路管道、出样接头的管径均小于主管道的管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使用了取样口、取样接头、旁路管道,并且取样接头和旁路管道管径远小于主管道的管径,在旁路管道上设置了流量计,使得取样接头和旁路管道易于在主管道中安装,减小了大口径管道后期加装流量计的困难。2、由于取样口设置在主管道的管道内,并且旁路管道平行于主管道,使得取样接头和旁路管道易于安装,并且取样接头和旁路管道管径远小于主管道的管径,使得本技术的制造成本和安装成本大幅下降。3、由于旁路管道位于取样接头与流量计之间的长度是主管道的直径的7~10倍,旁路管道位于流量计与出样接头之间的长度为主管道的直径的3~7倍,大幅降低了取样接头和旁路管道由于分流主管道流量造成的涡流效应,提高了本技术的测量结果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主管道;2、取样口;3、取样接头;4、旁路管道;5、流量计;6、出样接头;7、出样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1:为了解决大口径管道中水流的流量测量中,后期加装流量计安装困难问题,方便后期加装流量计,本实施例如图1提供了一种管道水流量的旁路测量装置,包括主管道1、取样口2、取样接头3、旁路管道4、流量计5、出样接头6、出样口7,所述取样接头3、旁路管道4、出样接头6均为管道,所述旁路管道4设置在主管道1的侧面,其中部设置有一个流量计5,旁路管道4的一端与取样接头3连接,取样接头3的另一端为取样口2,所述取样口2穿入主管道1内;所述旁路管道4另一端连接有出样接头6,出样接头6的另一端为出样口7,所述出样口7穿入主管道1内。实际使用中,在需要测量流量的主管道1上,安装较小管径的取样接头3、旁路管道4和出样接头6形成流量测量旁路,利用旁路流量与主管道的流量比例关系,从而达到测量主管道流量的目的。上述主管道1的流量为G1,旁路管道4中的流量为G2,经过实验发现G1与G2存在比例关系G1/G2=λ,其中λ为主管道1与旁路管道4的流量系数,在流量测量范围内λ为常数,在流量系数λ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对G2的测量即可得到主管道G1的流量,而流量系数λ值通过可移动便携式流量计在现场标定获得。由于取样口2从主管道1的侧面设置在主管道1的管道内,有利于准确地获取主管道1的水流流量值。本技术由于使用了取样口2、取样接头3、旁路管道4,并且取样接头3和旁路管道4的管径远小于主管道1的管径,在旁路管道4上设置了流量计5,使得取样接头3和旁路管道4易于在主管道中安装,减小了大口径管道后期加装流量计的困难。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提供稳定与准确的旁路测量,所述取样接头3的轴向与主管道1的轴向夹角为40°~50°之间,优选的取样接头3的轴向与主管道1的轴向夹角为45°。所述取样口2的端口面与主管道1的轴向垂直。由于取样口2的端口面与主管道1的轴向垂直,也就是垂直于主管道1中水流的方向,相当于完整的截取了水流截面中的一部分,有利于稳定地形成旁路管道4与主管道1的水流流量的比例关系,也有利于旁路管道4流量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由于取样接头3的轴向与主管道1的轴向夹角为45°,便于平缓的将主管道1中截取的水流引入旁路管道4,还有利于在主管道1上安装取样接头3。实施例3: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为了更加精确的获得主管道的管道中心处的水流流量测量值,所述取样口2的端口面设置在主管道1的管道中心处。所述旁路管道4平行于主管道1。由于取样口2的端口面设置在主管道1的管道中心处,使得取样口2能够截取主管道1的管道中心处水流截面,也使得旁路管道4得到水流流量就是主管道1的管道中心处的水流流量,这样有利于更加精确的获得主管道1的管道中心处的水流流量测量值。由于旁路管道4平行于主管道1,也就使得旁路管道4中的水流方向与主管道1中的水流方向一致,有利于旁路管道4中的流量与主管道1中的流量保持稳定的比例关系,有利于提高旁路管道4中的流量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实施例4: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为了降低取样接头3和旁路管道4由于分流主管道1流量造成的涡流效应,所述旁路管道4位于取样接头3与流量计5之间的长度为L1,主管道1的直径为D,L1为D的7~10倍。所述旁路管道4位于流量计5与出样接头6之间的长度为L2,主管道1的直径为D,L1为D的3~7倍。所述取样接头3、旁路管道4、出样接头6的管径均小于主管道1的管径。由于旁路管道4位于取样接头3与流量计5之间的长度是主管道1的直径的7~10倍,旁路管道4位于流量计5与出样接头6之间的长度为主管道1的直径的3~7倍,大幅降低了取样接头3和旁路管道4由于分流主管道1流量造成的涡流效应,提高了本技术的测量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水流量的旁路测量装置,包括主管道(1),其特征在于:至少还包括取样口(2)、取样接头(3)、旁路管道(4)、流量计(5)、出样接头(6)、出样口(7),所述取样接头(3)、旁路管道(4)、出样接头(6)均为管道,所述旁路管道(4)设置在主管道(1)的侧面,其中部设置有一个流量计(5),旁路管道(4)的一端与取样接头(3)连接,取样接头(3)的另一端为取样口(2),所述取样口(2)穿入主管道(1)内;所述旁路管道(4)另一端连接有出样接头(6),出样接头(6)的另一端为出样口(7),所述出样口(7)穿入主管道(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水流量的旁路测量装置,包括主管道(1),其特征在于:至少还包括取样口(2)、取样接头(3)、旁路管道(4)、流量计(5)、出样接头(6)、出样口(7),所述取样接头(3)、旁路管道(4)、出样接头(6)均为管道,所述旁路管道(4)设置在主管道(1)的侧面,其中部设置有一个流量计(5),旁路管道(4)的一端与取样接头(3)连接,取样接头(3)的另一端为取样口(2),所述取样口(2)穿入主管道(1)内;所述旁路管道(4)另一端连接有出样接头(6),出样接头(6)的另一端为出样口(7),所述出样口(7)穿入主管道(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水流量的旁路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接头(3)的轴向与主管道(1)的轴向夹角为40°~5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水流量的旁路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接头(3)的轴向与主管道(1)的轴向夹角为45°。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辞源
申请(专利权)人:张辞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