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用粘着胶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650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池用粘着胶带,其为具有基材以及设置于该基材的一个面的粘着剂层的电池用粘着胶带,其特征在于,在该基材的与设有该粘着剂层的面相反一侧的面涂布有脱模剂,涂布有该脱模剂的面依据JIS K 7125:1999得到的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的最大值为0.6以下,并且,该电池用粘着胶带通过改善电池部件插入性从而能够提高电池的生产率。

Adhesive tape for batte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池用粘着胶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用粘着胶带,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通过改善电池部件插入性从而能够提高电池的生产率的电池用粘着胶带。
技术介绍
以往,在铅蓄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中,出于芯固定、电极取出口的绝缘、终端固定、绝缘间隔物等各种目的而使用粘着胶带。二次电池例如通过在使用粘着胶带进行元件固定后,将电极组插入电池壳中,并封入电解液从而制造。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二次电池用粘着胶带,其特征在于,在厚度30~300μm的聚丙烯膜基材面,以干燥时厚度10~50μm的层的形式具有以由聚异丁烯橡胶和/或丁基橡胶构成的橡胶成分以及饱和烃树脂作为主成分的粘着剂层。而且,说明了该粘着胶带对电解液稳定且能够长时间高水准地维持电池的输出功率。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电池用粘着胶带,其为在基材的至少一个面具有粘着剂层且在非水系电解液二次电池内部使用的电池用粘着胶带,在60℃下,在碳酸亚乙酯/碳酸二乙酯混合溶剂中浸渍8小时后的厚度变化率为20%以下,浸渍后的180°剥离粘着力为0.5N/10mm以上。而且说明了,该粘着胶带不会引起电解液特性的降低,也不会引起由压迫导致的正/负极活性物质和隔膜的破坏、集电体与活性物质的密合性降低,能够进一步改善电极在电池壳内的装入适应性。近年来,伴随以可穿戴终端为代表的终端的小型化,电池的小型化也发展,电极组表面、电池壳内部的空间也逐渐变小。因此,对电池用粘着胶带也要求薄型化。然而,本专利技术人等认为:如专利文献1和2所记载的、仅使以往的粘着胶带薄型化时,在用于小型化的电池的用途中不一定充分。具体地说,例如在电池的制造工序中将电极组等电池部件插入电池壳内部等空间时,如果在电极组等电池部件的表面或空间内部使用粘着胶带则非常难以插入这样的课题受到了关注。以往的粘着胶带的电池部件插入性差,这可能会使电池的生产率降低。这样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和2中并未进行任何研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6555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4076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的课题。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改善电池部件插入性从而能够提高电池的生产率的电池用粘着胶带。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构成粘着胶带的基材的一个面涂布脱模剂,并将该涂布面的摩擦系数调节至特定范围是非常有效的,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电池用粘着胶带,其为具有基材以及设置于该基材的一个面的粘着剂层的电池用粘着胶带,其特征在于,在该基材的与设有该粘着剂层的面相反一侧的面涂布有脱模剂,涂布有该脱模剂的面依据JISK7125:1999得到的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的最大值为0.6以下。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通过改善电池部件插入性从而能够提高电池的生产率的电池用粘着胶带。具体地说,例如即使在将电极组插入电池壳时在电极组的表面或电池壳内部使用了粘着胶带,由于该粘着胶带的基材表面的摩擦系数低,因此也能够将电极组非常顺利地插入电池壳中。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粘着胶带在提高小型化或薄型化的电池的生产率方面非常有用。具体实施方式[基材]本专利技术的粘着胶带的基材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已知能够用于粘着胶带的各种基材。特别优选为塑料膜。作为具体例子,可列举聚乙烯膜、聚丙烯膜等聚烯烃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膜、聚苯硫醚膜、聚酰亚胺膜、聚酰胺膜。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对基材实施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火焰处理、锚固剂处理等处理。其中,从具有适于电池用途的耐热性、耐药品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为聚烯烃膜、聚酰亚胺膜。基材的厚度优选为4~200μm,更优选为6~100μm,特别优选为15~60μm。[脱模剂]在本专利技术的粘着胶带的基材的一面(与设有粘着剂层的面相反一侧的面)涂布有脱模剂。脱模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各种脱模剂。作为脱模剂,优选长链烷基系、有机硅系脱模剂,特别优选长链烷基系。作为长链烷基系脱模剂,例如可以使用具有长链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的聚合物、具有长链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与其他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使聚乙烯醇与长链烷基异氰酸酯反应而得到的反应物。长链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2以上,更优选为12~22。作为长链烷基系脱模剂,也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市售品的具体例子,可列举作为以长链烷基侧基聚合物(pendantpolymer)作为主成分的有机溶剂可溶型长链烷基系脱模剂的、LionSpecialtyChemicals公司制的“PEELOIL(注册商标)1010”。长链烷基系脱模剂的干式涂布量(涂布干燥后的固体成分量)优选为0.001~0.5g/m2,更优选为0.02~0.45g/m2,特别优选为0.03~0.40g/m2。作为有机硅系脱模剂,例如可以使用加成反应型、缩合反应型、阳离子聚合型、自由基聚合型的有机硅系脱模剂。其中,优选为包含通过加成聚合进行固化的脱模剂成分的加成反应型有机硅系脱模剂。作为有机硅系脱模剂,也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市售品的具体例子,可列举以能够通过烯基与SiH基的加成聚合而固化的脱模剂成分作为主成分的作为加成反应型有机硅系脱模剂的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KS-847T”。有机硅系脱模剂的干式涂布量(涂布干燥后的固体成分量)优选为0.1~0.4g/m2,更优选为0.1~0.3g/m2,特别优选为0.1~0.25g/m2。在本专利技术中,基材的涂布有该脱模剂的面依据JISK7125得到的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的最大值为0.6以下,优选为0.5以下,更优选为0.4以下,特别优选为0.3以下。摩擦系数的测定方法的具体条件记载于实施例一栏中。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将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的最大值设为这样的特定范围内,因此能够显著改善电池部件插入性。在以往的粘着胶带中,也存在将脱模剂涂布于基材的一面的粘着胶带。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脱模剂涂布的目的在于使卷绕状态的粘着胶带容易反卷。即,如果处于卷绕状态的下侧粘着胶带的基材与上侧粘着胶带的粘着剂层之间被牢固地粘接则难以反卷,因此通过在基材的上侧涂布脱模剂从而缓和了该粘接力。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不是提高反卷性,而是改善电池部件插入性。而且,以往的用于提高粘着胶带的反卷性的产品设计与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改善电池部件插入性的产品设计不同。例如,为了提高反卷性只要大量地涂布脱模剂即可,但如果只是大量地涂布脱模剂,则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的最大值未必降低。实际上,在后述的实施例中,也存在如下种类的脱模剂,即:如果大量地涂布则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的最大值反而会变高。而且,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的最大值不仅受到脱模剂的量、种类的影响,还受到基材本身本来具有的摩擦系数(涂布脱模剂前的基材表面的摩擦系数)的影响。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将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的最大值设为上述特定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脱模剂和基材的种类,且适当调节脱模剂的量。基材本身(涂布脱模剂前的基材)的影响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的最大值优选为1.5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下。[粘着剂层]作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粘着胶带的粘着剂层的粘着剂,例如可以使用橡胶系粘着剂、丙烯酸系粘着剂、有机硅系粘着剂。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用粘着胶带,其为具有基材以及设置于该基材的一个面的粘着剂层的电池用粘着胶带,其特征在于,在该基材的与设有该粘着剂层的面相反一侧的面涂布有脱模剂,涂布有该脱模剂的面依据JIS K 7125:1999得到的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的最大值为0.6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池用粘着胶带,其为具有基材以及设置于该基材的一个面的粘着剂层的电池用粘着胶带,其特征在于,在该基材的与设有该粘着剂层的面相反一侧的面涂布有脱模剂,涂布有该脱模剂的面依据JISK7125:1999得到的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的最大值为0.6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粘着胶带,脱模剂为长链烷基系脱模剂或有机硅系脱模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用粘着胶带,长链烷基系脱模剂的干式涂布量为0.001~0.5g/m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用粘着胶带,有机硅系脱模剂的干式涂布量为0.1~0.4g/m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粘着胶带,构成粘着剂层的粘着剂组合物含有橡胶系粘着剂、丙烯酸系粘着剂或有机硅系粘着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用粘着胶带,橡胶系粘着剂的橡胶成分为聚异丁烯橡胶和/或丁基橡胶。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用粘着胶带,粘着剂组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枝广隆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寺冈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