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光学各向异性膜、光学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363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制作耐光性优异的光学各向异性膜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以及使用了该聚合性液晶组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膜、光学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含有反波长色散性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及由下述式(1)表示的紫外线吸收剂,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极大吸收波长A与紫外线吸收剂的极大吸收波长B满足下述式(2),相对于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含量,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1~20质量%。

Polymeric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s, optical anisotropic films, optical films, polarizers, image display devices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光学各向异性膜、光学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光学各向异性膜、光学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显示反波长色散性的聚合性化合物,由于具有能够进行广波长范围内的准确的光线波长的转换、及由于具有高折射率而能够使相位差薄膜薄膜化等的特征,因此积极地进行研究。并且,作为显示反波长色散性的聚合性化合物,通常采用T型分子设计指南,并且要求将分子长轴的波长进行短波长化,且将位于分子中央处的短轴的波长进行长波长化。因此,已知在位于分子中央处的短轴的骨架(以下,还称为“反波长色散显现部”。)与分子长轴的连结中,利用没有吸收波长的亚环烷基骨架(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5)。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7392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031223号公报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4/010325号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6-081035号公报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16/114346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本专利技术人等对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5中所记载的含有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进行研究的结果,明确可知根据聚合性化合物的种类及添加剂(例如,紫外线吸收剂等)的配合条件,所形成的光学各向异性膜的耐光性差。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制作耐光性优异的光学各向异性膜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以及使用了该聚合性液晶组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膜、光学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使用规定量的显示反波长色散性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及具有规定的结构且与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极大吸收波长的关系满足规定的关系的紫外线吸收剂,所形成的光学各向异性膜的耐光性变得良好,并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发现了通过以下构成能够实现上述课题。[1]一种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其含有反波长色散性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及由下述式(1)表示的紫外线吸收剂,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极大吸收波长A与紫外线吸收剂的极大吸收波长B满足下述式(2),相对于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含量,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1~20质量%。[化学式1]0nm≤A-B<24nm……(2)式(1)中,Ar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香族烃环或芳香族杂环,X表示碳原子或氮原子,Y表示氧原子或氮原子,Z表示氧原子或氮原子,X、Y及Z可以各自具有取代基,也可以X所具有的取代基与Y所具有的取代基相互键合而形成包含X及Y的环。其中,关于X与Y的键合形式,根据Y是否具有取代基,可以是双键,也可以是三键。[2]根据[1]所述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其中,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为由后述式(I)表示的液晶化合物。[3]根据[1]或[2]所述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其中,紫外线吸收剂为由后述式(1-1)或后述式(1-2)表示的化合物。[4]一种光学各向异性膜,其通过使[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聚合而获得。[5]一种光学膜,其具有[4]所述的光学各向异性膜。[6]根据[5]所述的光学膜,其中,光学各向异性膜为正A板或正C板。[7]根据[5]或[6]所述的光学膜,其具有2层以上的光学各向异性膜,至少1层为正A板,至少另1层为正C板。[8]一种偏振片,其具有[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和起偏器。[9]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或[8]所述的偏振片。[10]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包含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和配置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上的圆偏振片,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中,圆偏振片包含起偏器和[7]所述的光学膜。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制作耐光性优异的光学各向异性膜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以及使用了该聚合性液晶组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膜、光学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附图说明图1A是用于说明极大吸收波长的定义的光谱的一例。图1B是用于说明极大吸收波长的定义的光谱的另一例。图2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膜的一例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膜的一例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C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膜的一例的示意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所记载的构成要件的说明有时是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实施方式来进行的,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这种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使用“~”来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的前后所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及上限值而包含的范围。并且,本说明书中,所标记的2价的基团(例如,-CO-O-)的键合方向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在后述式(I)中的D1为-CO-O-的情况下,若将键合于Ar侧的位置设为*1,且将键合于G1侧的位置设为*2,则D1可以是*1-CO-O-*2,也可以是*1-O-CO-*2。[聚合性液晶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含有反波长色散性(以下,有时简称为“反波长色散”。)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及由下述式(1)表示的紫外线吸收剂。本专利技术中,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极大吸收波长A与紫外线吸收剂的极大吸收波长B满足下述式(2)。另外,本说明书中,极大吸收波长是指在300~400nm的波长区域中存在的峰值的最长波长侧的吸收波长,例如,如图1A及图1B所示,在吸收光谱显示双峰性的峰值的情况下,将长波长侧的吸收设为极大吸收波长。并且,本专利技术中,相对于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含量,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1~20质量%。[化学式2]0nm≤A-B<24nm……(2)在此,上述式(1)中,Ar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香族烃环或芳香族杂环,X表示碳原子或氮原子,Y表示氧原子或氮原子,Z表示氧原子或氮原子,X、Y及Z可以各自具有取代基,也可以X所具有的取代基与Y所具有的取代基相互键合而形成包含X及Y的环。其中,关于X与Y的键合形式,根据Y是否具有取代基,可以是双键,也可以是三键。本专利技术中,如上所述,通过使用反波长色散性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及由上述式(1)表示且满足上述式(2)的关系表达式的紫外线吸收剂,所形成的光学各向异性膜的耐光性变得良好。虽然其详细内容尚不明确,但是本专利技术人等如下推测。即推测:通过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极大吸收波长A与紫外线吸收剂的极大吸收波长B满足上述式(2),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及紫外线吸收剂的吸收波长重叠的区域增加,容易引起从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至紫外线吸收剂的能量转移。其结果,推测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分解得到抑制,且光学各向异性膜的耐光性得到提高。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的各成分进行详细说明。〔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含有反波长色散性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在此,本说明书中,“反波长色散性”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是指当测定使用其制作的相位差薄膜在特定波长(可见光范围)下的面内的延迟(Re)值时,随着测定波长增加而Re值变得相等或增加的化合物。并且,本说明书中,“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是指具有聚合性基团的液晶化合物。另外,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所具有的聚合性基团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苯乙烯基及烯丙基等。上述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制,但是能够根据其形状分为棒状类型(棒状液晶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其含有反波长色散性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及由下述式(1)表示的紫外线吸收剂,所述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极大吸收波长A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的极大吸收波长B满足下述式(2),相对于所述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含量,所述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1~20质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1.29 JP 2016-2313511.一种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其含有反波长色散性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及由下述式(1)表示的紫外线吸收剂,所述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极大吸收波长A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的极大吸收波长B满足下述式(2),相对于所述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含量,所述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1~20质量%,0nm≤A-B<24nm(2)所述式(1)中,Ar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香族烃环或芳香族杂环,X表示碳原子或氮原子,Y表示氧原子或氮原子,Z表示氧原子或氮原子,X、Y及Z可以各自具有取代基,X所具有的取代基与Y所具有的取代基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包含X及Y的环,其中,关于X与Y的键合形式,根据Y是否具有取代基,可以是双键,也可以是三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其中,所述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为由下述式(I)表示的液晶化合物,L1-SP1-A1-D3-G1-D1-Ar-D2-G2-D4-A2-SP2-L2(I)所述式(I)中,D1、D2、D3及D4分别独立地表示单键、-CO-O-、-C(=S)O-、-CR1R2-、-CR1R2-CR3R4-、-O-CR1R2-、-CR1R2-O-CR3R4-、-CO-O-CR1R2-、-O-CO-CR1R2-、-CR1R2-O-CO-CR3R4-、-CR1R2-CO-O-CR3R4-、-NR1-CR2R3-或-CO-NR1-,R1、R2、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G1及G2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5~8的2价的脂环式烃基,构成所述脂环式烃基的1个以上的-CH2-可以被-O-、-S-或-NH-取代,A1及A2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6以上的芳香环、或碳原子数6以上的亚环烷基环,SP1及SP2分别独立地表示单键、碳原子数1~12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亚烷基、或者构成碳原子数1~12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亚烷基的1个以上的-CH2-被-O-、-S-、-NH-、-N(Q)-或-CO-取代而得的2价的连接基团,Q表示取代基,L1及L2分别独立地表示1价的有机基团,L1及L2的至少一个表示聚合性基团,其中,在Ar为由下述式(Ar-3)表示的芳香环的情况下,L1及L2以及下述式(Ar-3)中的L3及L4中的至少1个表示聚合性基团,Ar表示选自由下述式(Ar-1)~(Ar-5)所示的基团组成的组中的任一个芳香环,在此,所述式(Ar-1)~(Ar-5)中,*1表示与D1的键合位置,*2表示与D2的键合位置,并且,Q1表示N或CH,并且,Q2表示-S-、-O-或-N(R5)-,R5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并且,Y1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12的芳香族烃基或碳原子数3~12的芳香族杂环基,并且,Z1、Z2及Z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1价的脂肪族烃基、碳原子数3~20的1价的脂环式烃基、碳原子数6~20的1价的芳香族烃基、卤素原子、氰基、硝基、-NR6R7或-SR8,R6~R8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Z1及Z2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芳香环,并且,A3及A4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由-O-、-N(R9)-、-S-及-C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庆太野尻真裕美村松彩子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