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气体流通性而改变高度的市政减速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26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气体流通性而改变高度的市政减速带,其结构包括:伸缩梁板、过度垫板、反光贴、垫圈、底槽,伸缩梁板垂直嵌套在过度垫板顶部的凹槽内,反光贴设有三个紧密契合在过度垫板前端的凹槽内,垫圈顶部连接在过度垫板底部的外圈,底槽焊接固定在过度垫板的底部并且与伸缩梁板相连接,综上所述,改进后的减速带能够根据车辆的车速进行控制自身的高度,对于减速缓行的车辆能够带来舒适的体验,而快速行驶的车辆带来的则是强烈的颠簸感,通过两种极端引导驾驶员进行减速,避免出现危险的情况。

A Municipal Reduction Belt with Variable Height Based on Gas Flow Characterist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气体流通性而改变高度的市政减速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减速带,特别的,是一种基于气体流通性而改变高度的市政减速带。
技术介绍
减速带常安设在车流较多以及人行道附近用于强制提醒驾驶人员减速,有些车主的不注意的情况下刹车不及以较高的速度经过减速带会对减速带造成位移久而久之导致减速带脱落,一部分驾驶人员就会旋转缺口快速驶过,底部残留的螺栓裸露容易扎胎发生危险,对于行人的减速保护进而也消失,并且对于底盘较低的车辆在低速经过的时候也有一定几率出现托底对底盘造成划伤甚至是车辆油底壳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气体流通性而改变高度的市政减速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气体流通性而改变高度的市政减速带,其结构包括:伸缩梁板、过度垫板、反光贴、垫圈、底槽,所述伸缩梁板垂直嵌套在过度垫板顶部的凹槽内,所述反光贴设有三个紧密契合在过度垫板前端的凹槽内,所述垫圈顶部连接在过度垫板底部的外圈,所述底槽焊接固定在过度垫板的底部并且与伸缩梁板相连接,所述伸缩梁板其内部结构包括:支撑板、传力柱、防卡滑轮、限位器、气压限位装置,所述传力柱顶部垂直安设在支撑板的中段,所述防卡滑轮设有四个并且两两固定在支撑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板与底槽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气压限位装置顶部的中心与传力柱底部表壁融为一体,所述防卡滑轮固定在传力柱的左右两侧并且相互平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压限位装置由转换阀、蓄能气囊、弹性箍、辅助气阀、承力底组成,所述转换阀水平固定在蓄能气囊囊腔的中心,所述弹性箍嵌套在蓄能气囊的中心并且二者融为一体,所述辅助气阀安设在承力底的顶部并且相互平行,所述承力底紧密贴合在底槽的内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换阀由密封阀头、活动气腔、支撑外腔、透气环套、回位弹簧组成,所述密封阀头紧密固定在活动气腔的左侧,所述活动气腔与支撑外腔之间相互嵌套,所述透气环套水平固定在支撑外腔的顶部,所述回位弹簧的外壁与支撑外腔的腔体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外腔与蓄能气囊中心融为一体,所述活动气腔水平安设在弹性箍的中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卡滑轮中心设有轴承进行活动,其外壁通过橡胶包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气阀内部的阀瓣具有一定的弹性,未收气体挤压的时候呈弧形,保持内部气体流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内壁设有许多加强支撑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外腔顶部的透气环套左侧还有设置一个用于泄压的气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承力底由低至高的朝向为车辆行驶减速带受力的方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内部蓄能气囊对车速的变换进行检测,根据车速的快慢进而改变伸缩梁板的高度,车速快的时候蓄能气囊无法快速泄气进而保持高度,强制迫使车辆进行降速,在车速较慢时伸缩梁板有足够的时间下降,不仅能够起一个减速的作用同时对车辆的减震系统不会带来损坏。综上所述,改进后的减速带能够根据车辆的车速进行控制自身的高度,对于减速缓行的车辆能够带来舒适的体验,而快速行驶的车辆带来的则是强烈的颠簸感,通过两种极端引导驾驶员进行减速,避免出现危险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气体流通性而改变高度的市政减速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伸缩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的A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支撑板内部加强片排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辅助气阀密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伸缩梁板的受力结构示意图。图中:伸缩梁板-1、过度垫板-2、反光贴-3、垫圈-4、底槽-5、支撑板-11、传力柱-12、防卡滑轮-13、限位器-14、气压限位装置-15、转换阀-151、蓄能气囊-152、弹性箍-153、辅助气阀-154、承力底-155、密封阀头-1511、活动气腔-1512、支撑外腔-1513、透气环套-1514、回位弹簧-151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图1~图6示意性的显示了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减速带的结构,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气体流通性而改变高度的市政减速带,其结构包括:伸缩梁板1、过度垫板2、反光贴3、垫圈4、底槽5,所述伸缩梁板1垂直嵌套在过度垫板2顶部的凹槽内,所述反光贴3设有三个紧密契合在过度垫板2前端的凹槽内,所述垫圈4顶部连接在过度垫板2底部的外圈,所述底槽5焊接固定在过度垫板2的底部并且与伸缩梁板1相连接,所述伸缩梁板1其内部结构包括:支撑板11、传力柱12、防卡滑轮13、限位器14、气压限位装置15,所述传力柱12顶部垂直安设在支撑板11的中段,所述防卡滑轮13设有四个并且两两固定在支撑板11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板11与底槽5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气压限位装置15顶部的中心与传力柱12底部表壁融为一体,所述防卡滑轮13固定在传力柱12的左右两侧并且相互平行;上述的伸缩梁板1在车速较慢的情况下与过度垫板2高度一致减速带整体坡度放缓,使经过的车辆减少颠簸,并且减震弹簧冲击力下降;上述的防卡滑轮13使车辆经过后支撑板11能够快速回位,使滑轮始终与表壁进行接触,避免在交替的间隙间出现直接接触表壁容易损坏卡住的情况;所述气压限位装置15由转换阀151、蓄能气囊152、弹性箍153、辅助气阀154、承力底155组成,所述转换阀151水平固定在蓄能气囊152囊腔的中心,所述弹性箍153嵌套在蓄能气囊152的中心并且二者融为一体,所述辅助气阀154安设在承力底155的顶部并且相互平行,所述承力底155紧密贴合在底槽5的内壁;上述辅助气阀154在没有受到挤压压力的情况下会使蓄能气囊152内部的处于通气状态,蓄能气囊152恢复自身不受挤压的状态的时候内部会储存一定的空气来对蓄能气囊152进行日常支撑,避免出现减速带凹陷的情况;所述转换阀151由密封阀头1511、活动气腔1512、支撑外腔1513、透气环套1514、回位弹簧1515组成,所述密封阀头1511紧密固定在活动气腔1512的左侧,所述活动气腔1512与支撑外腔1513之间相互嵌套,所述透气环套1514水平固定在支撑外腔1513的顶部,所述回位弹簧1515的外壁与支撑外腔1513的腔体相连接;上述的活动气腔1512收到大的推力的时候会被快速挤压到支撑外腔1513的右侧,向外通气的口径变小进而能够使蓄能气囊152保压对快速行驶的车辆进行限速;上述的透气环套1514安设在支撑外腔1513的顶部主要是因为通气孔位较大因此会造成一部分泄气的情况,在透气环套1514的包裹下能够减少泄气的情况;所述支撑外腔1513与蓄能气囊152中心融为一体,所述活动气腔1512水平安设在弹性箍153的中部,所述防卡滑轮13中心设有轴承并且连接,其外壁通过橡胶包裹,通过橡胶的包裹能够避免金属间摩擦的噪音,同时对滚轮能够进行保护避免氧化生锈;所述辅助气阀154内部的阀瓣具有一定的弹性,未收气体挤压的时候呈弧形,保持内部气体流通,通过阀瓣与气压限位装置15相互配合使蓄能气囊152能够快速回位以便于及时对车辆进行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气体流通性而改变高度的市政减速带,其结构包括:伸缩梁板(1)、过度垫板(2)、反光贴(3)、垫圈(4)、底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梁板(1)垂直嵌套在过度垫板(2)顶部的凹槽内,所述反光贴(3)设有三个紧密契合在过度垫板(2)前端的凹槽内,所述垫圈(4)顶部连接在过度垫板(2)底部的外圈,所述底槽(5)焊接固定在过度垫板(2)的底部并且与伸缩梁板(1)相连接;所述伸缩梁板(1)其内部结构包括:支撑板(11)、传力柱(12)、防卡滑轮(13)、限位器(14)、气压限位装置(15),所述传力柱(12)顶部垂直安设在支撑板(11)的中段,所述防卡滑轮(13)设有四个并且两两固定在支撑板(11)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板(11)与底槽(5)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气压限位装置(15)顶部的中心与传力柱(12)底部表壁融为一体,所述防卡滑轮(13)固定在传力柱(12)的左右两侧并且相互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气体流通性而改变高度的市政减速带,其结构包括:伸缩梁板(1)、过度垫板(2)、反光贴(3)、垫圈(4)、底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梁板(1)垂直嵌套在过度垫板(2)顶部的凹槽内,所述反光贴(3)设有三个紧密契合在过度垫板(2)前端的凹槽内,所述垫圈(4)顶部连接在过度垫板(2)底部的外圈,所述底槽(5)焊接固定在过度垫板(2)的底部并且与伸缩梁板(1)相连接;所述伸缩梁板(1)其内部结构包括:支撑板(11)、传力柱(12)、防卡滑轮(13)、限位器(14)、气压限位装置(15),所述传力柱(12)顶部垂直安设在支撑板(11)的中段,所述防卡滑轮(13)设有四个并且两两固定在支撑板(11)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板(11)与底槽(5)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气压限位装置(15)顶部的中心与传力柱(12)底部表壁融为一体,所述防卡滑轮(13)固定在传力柱(12)的左右两侧并且相互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体流通性而改变高度的市政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限位装置(15)由转换阀(151)、蓄能气囊(152)、弹性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承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泽森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