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带两级酸洗除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3198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不锈钢除锈技术领域的一种不锈钢带两级酸洗除锈装置,旨在解决现有设备酸液消耗量大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硫酸槽、混酸槽以及设置于所述硫酸槽和混酸槽之间的左挤干辊组和右挤干辊组,在所述左挤干辊组与右挤干辊组之间设有氧化皮冲刷机构;所述氧化皮冲刷机构包括用于设置于不锈钢带上下两侧的上钢丝刷棍和下钢丝刷棍,并且在所述上钢丝刷棍和下钢丝刷棍的抛屑侧对应设有上冲刷水管和下冲刷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拆卸方便,前后设置的两组挤干辊组和氧化皮冲刷机构可彻底清除不锈钢带板面上的残酸和氧化皮,进而提高不锈钢带板面的酸洗质量,有效的降低了酸耗,延长了酸洗槽的冲槽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A stainless steel strip two-stage acid cleaning and rust remova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带两级酸洗除锈装置
本技术涉及不锈钢除锈
,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带两级酸洗除锈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不锈钢带在退火后表面很容易生产氧化物而形成覆盖层,该氧化物覆盖层需要通过酸洗进行去除。现有设备的酸洗工艺为:退火后的不锈钢钢带先经过硫酸槽进行初步酸洗,然后再进入由硝酸和氢氟酸混合而成的混酸槽内进行二次酸洗,为了将不锈钢带表面残留液体如残酸、残水等去除,通常还会在硫酸槽与混酸槽之间设置一对挤干辊组,从而使不锈钢带进入下一工序时保持表面清洁干燥,为下游工序提供板面质量良好的原料。在实际使用工程中,经过挤干辊组的不锈钢带上依然存有残酸以及大量的氧化皮,不仅造成板面酸洗不良,混合酸槽内酸泥增多,铁离子含量高,冲槽次数增多,不锈钢带酸洗时间增长,影响酸洗生产效率,还增加酸洗生产线酸液的损耗,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带两级酸洗除锈装置,以解决现有设备酸液消耗量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不锈钢带两级酸洗除锈装置,包括硫酸槽、混酸槽以及设置于所述硫酸槽和混酸槽之间的挤干辊组,所述挤干辊组有两组,分别为左挤干辊组和右挤干辊组,且在所述左挤干辊组与右挤干辊组之间设有氧化皮冲刷机构。优选的,所述氧化皮冲刷机构包括用于设置于不锈钢带上下两侧的上钢丝刷棍和下钢丝刷棍,并且在所述上钢丝刷棍和下钢丝刷棍的抛屑侧对应设有上冲刷水管和下冲刷水管。优选的,所述氧化皮冲刷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上钢丝刷棍和下钢丝刷棍对应、并设置于所述不锈钢带另一侧的下顶压辊和上顶压辊。优选的,所述左挤干辊组与右挤干辊组间间距为0.8m~1.2m。优选的,所述左挤干辊组与右挤干辊组间间距为1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紧凑、拆卸方便,前后设置的两组挤干辊组和氧化皮冲刷机构可彻底清除不锈钢带面上残酸和氧化皮,进而提高不锈钢带板面的酸洗质量,有效的降低了酸耗,延长了酸洗槽的冲槽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1为硫酸槽,2为混酸槽,3为左挤干辊组,4为右挤干辊组,5为上钢丝刷棍,6为下钢丝刷棍,7为不锈钢带,8为机架,9为上冲刷水管,10为下冲刷水管,11为喷头,12为下顶压辊,13为上顶压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单元模块零部件、结构、机构或传感器等器件,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不锈钢带两级酸洗除锈装置,包括硫酸槽1、混酸槽2以及设置于硫酸槽1和混酸槽2之间的左挤干辊组3和右挤干辊组4,该左挤干辊组3与右挤干辊组4间间距为0.8m,且左挤干辊组3和右挤干辊组4之间设有氧化皮冲刷机构。该氧化皮冲刷机构包括上钢丝刷棍5和下钢丝刷棍6,上钢丝刷棍5设置于不锈钢带7的上侧,下钢丝刷棍6设置于不锈钢带7的下侧,上钢丝刷棍5和下钢丝刷棍6的连线与不锈钢带7垂直,且上钢丝刷棍5和下钢丝刷棍6的两端通过轴承与左挤干辊组3和右挤干辊组4的机架8转动连接,并由电机驱动上钢丝刷棍5和下钢丝刷棍6转动,在上钢丝刷棍5和下钢丝刷棍6的抛屑侧对应设有上冲刷水管9和下冲刷水管10,该上冲刷水管9和下冲刷水管10上线性分布有若干喷头11,且喷头11的喷刷方向朝向不锈钢带7。本实施例中,混酸槽2中酸液为硝酸和氢氟酸混合而成。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一种不锈钢带两级酸洗除锈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之处在于:左挤干辊组3与右挤干辊组4间间距为1.2m;氧化皮冲刷机构包括上钢丝刷棍5、下钢丝刷棍6、下顶压辊12和上顶压辊13,上钢丝刷棍5和上顶压辊13设置于不锈钢带7的上侧,下刚洗刷棍6和下顶压辊12设置于不锈钢带7的下侧,且上钢丝刷棍5和下顶压辊12的连线与不锈钢带7垂直,下钢丝刷棍6和上顶压辊13的连线与不锈钢带7垂直。在其他实施例中,左挤干辊组3与右挤干辊组4间间距为1m。上述不锈钢带两级酸洗除锈装置的操作使用方法如下:不锈钢带7经硫酸槽1的初步酸洗后,其上的氧化皮处于疏松状态,不锈钢带7依次通过左挤干辊组3、氧化皮冲刷机构和右挤干辊组4,氧化皮冲刷机构的上钢丝刷棍5和下钢丝刷棍6分别将不锈钢带7上下表面上的氧化皮与不锈钢带7分离,上冲刷水管9和下冲刷水管10将氧化皮从不锈钢带7上下表面上冲刷下来,进而将不锈钢带7上的氧化皮完全去除,左挤干辊组3和右挤干辊组4将不锈钢带7上的残酸完全去除,使得不锈钢带7进入下一工序时保持表面清洁干燥,为下游工序提供板面质量良好的原料。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锈钢带两级酸洗除锈装置,包括硫酸槽、混酸槽以及设置于所述硫酸槽和混酸槽之间的挤干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干辊组有两组,分别为左挤干辊组和右挤干辊组,且在所述左挤干辊组与右挤干辊组之间设有氧化皮冲刷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带两级酸洗除锈装置,包括硫酸槽、混酸槽以及设置于所述硫酸槽和混酸槽之间的挤干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干辊组有两组,分别为左挤干辊组和右挤干辊组,且在所述左挤干辊组与右挤干辊组之间设有氧化皮冲刷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带两级酸洗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皮冲刷机构包括用于设置于不锈钢带上下两侧的上钢丝刷棍和下钢丝刷棍,并且在所述上钢丝刷棍和下钢丝刷棍的抛屑侧对应设有上冲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军王辉张力萍张中耀杨明华尚鹏飞李丙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鑫金汇不锈钢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