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膜片弹簧淬火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3190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间膜片弹簧淬火用装置。该装置包括冷却池,冷却池内设置有升降架,升降架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一矩形框架、第二矩形框架和第三矩形框架,第一矩形框架、第二矩形框架和第三矩形框架围成一个纵截面为三角形的结构;第二矩形框架和第三矩形框架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膜片弹簧放置框;第二矩形框架和第三矩形框架的上边框中间位置设置有吊绳,吊绳通过定滑轮与卷扬机连接;第一矩形框架的两侧边框上还设置有避免升降架倾斜的导向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车间膜片弹簧淬火用装置,可以将膜片弹簧整齐的在冷却池中进行淬火冷却,且能在冷却完成后一次性整齐的取出,一次性能够冷却较多的弹簧膜片,使用方便,避免工人接触到冷却水。

Equipment for quenching diaphragm spring in worksh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间膜片弹簧淬火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间膜片弹簧淬火用装置。
技术介绍
膜片弹簧是汽车离合器中的一种重要部件,膜片弹簧是蝶形弹簧的一种,膜片弹簧是一个薄弹簧钢板制成的带有一定锥度,中心部分开有许多均径向槽的圆锥形弹簧片。膜片弹簧淬火的目的是为了大幅提高钢的刚性、硬度、耐磨性、疲劳程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其是在高温加热后将膜片弹簧迅速放入到冷水中或者油中进行冷却,现有的生产中一般是将膜片弹簧直接放入到冷却池中,冷却完成后再将膜片弹簧一个一个的捞出来,操作比较麻烦且工人需要不断的接触冷却水,操作很不方便且膜片弹簧容易出现磕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间膜片弹簧淬火用装置,该装置可以将膜片弹簧整齐的在冷却池中进行淬火冷却,且能在冷却完成后一次性整齐的取出,一次性能够冷却较多的弹簧膜片。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车间膜片弹簧淬火用装置,包括冷却池,冷却池内设置有升降架,其特征在于,升降架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一矩形框架,第一矩形框架的两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二矩形框架和第三矩形框架,第二矩形框架和第三矩形框架的上边框位于第一矩形框架上方的正中间位置,第一矩形框架、第二矩形框架和第三矩形框架围成一个纵截面为三角形的结构;第二矩形框架和第三矩形框架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膜片弹簧放置框;膜片弹簧放置框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斜杆,第一横杆的两端固定设置在第二矩形框架或第三矩形框架的两侧边框上,斜杆的一端铰接固定在第二矩形框架或第三矩形框架的前后边框上,斜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矩形框架之间通过一个连接绳连接在一起,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斜杆上且与第一横杆平行,膜片弹簧直径的1/3<第一横杆241、第二横杆242之间的水平距离<膜片弹簧的直径,膜片弹簧依次挂设在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斜杆可带动第二横杆收起紧贴第一横杆;第二矩形框架和第三矩形框架的上边框中间位置设置有吊绳,吊绳通过定滑轮与卷扬机连接;第一矩形框架的两侧边框上还设置有避免升降架倾斜的导向装置。优选地,导向装置包括滑轨和滑块,滑轨设置在冷却池的内壁上,滑块设置在第一矩形框架的四个角上,升降装置升降时,滑块沿着滑轨上下移动;滑块可从滑轨的上端脱离滑轨。其中,滑块设置有八个,第一矩形框架的四个角的每个角上设置有两个滑块,滑块上下并列设置且并列设置的两个滑块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在一起。优选地,第二矩形框架和第三矩形框架共用一个上边框,第二矩形框架、第三矩形框架的下边框分别为第一矩形框架的左右两侧边框。其中,第一矩形框架和第二矩形框架、第三矩形框架的上边框之间设置有加强梁,加强梁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框架前后边框的正中间位置,另一端固定在第二矩形框架和第三矩形框架的上边框上。本技术所提供的车间膜片弹簧淬火用装置,可以将膜片弹簧整齐的在冷却池中进行淬火冷却,且能在冷却完成后一次性整齐的取出,一次性能够冷却较多的弹簧膜片,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避免工人接触到冷却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冷却池、2升降架、21第一矩形框架、22第二矩形框架、23第三矩形框架、24膜片弹簧放置框、25定滑轮、26导向装置、27加强梁、241第一横杆、242第二横杆、243斜杆、244连接绳、261轨道、262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结构和原理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车间膜片弹簧淬火用装置,包括冷却池1,冷却池1内设置有升降架2,升降架2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一矩形框架21,第一矩形框架21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二矩形框架22和第三矩形框架23,第二矩形框架22和第三矩形框架23的上边框位于第一矩形框架21上方的正中间位置,第一矩形框架21、第二矩形框架22和第三矩形框架23围成一个纵截面为三角形的结构;第二矩形框架22和第三矩形框架23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膜片弹簧放置框24;膜片弹簧放置框24包括第一横杆241、第二横杆242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斜杆243,第一横杆241的两端固定设置在第二矩形框架22或第三矩形框架23的两侧边框上,斜杆243的一端铰接固定在第二矩形框架22或第三矩形框架23的前后边框上,斜杆243的另一端与第二矩形框架22之间通过一个连接绳244连接在一起,第二横杆24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斜杆上且与第一横杆241平行,膜片弹簧直径的1/3<第一横杆241、第二横杆242之间的水平距离<膜片弹簧的直径以保证膜片弹簧能够稳定的挂设在第一横杆241和第二横杆242之间,斜杆243可带动第二横杆242收起紧贴第一横杆241;第二矩形框架22和第三矩形框架23的上边框中间位置设置有吊绳,吊绳通过定滑轮25与卷扬机连接;第一矩形框架21的两侧边框上还设置有避免升降架2倾斜的导向装置26。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升降架放置在冷却池中,然后将上层的膜片弹簧放置框上的斜杆收起,先对下层的膜片弹簧放置框内进行放置膜片弹簧冷却,下层放满后,可通过控制卷扬机使升降架下降,开始往倒数第二层的膜片弹簧放置框上放置膜片弹簧进行冷却,依次进行即可,冷却完成后,通过卷扬机可将整个升降架提起,对膜片弹簧进行一定时间的控水后,可以单个取出膜片弹簧,也可以通过升降架将所有的膜片弹簧一次性取出。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在本实施例中,导向装置26包括滑轨261和滑块262,滑轨261设置在冷却池的内壁上,滑块262设置在第一矩形框架21的四个角上,升降装置升降时,滑块262沿着滑轨261上下移动;滑块262可从滑轨261的上端脱离滑轨261,方便升降架的取出。滑轨和滑块的结构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结构,在此不做详细的介绍。为了避免两边不平衡导致升降装置卡着,滑块262我们设置了八个,第一矩形框架21的四个角的每个角上设置有两个滑块,滑块上下并列设置且并列设置的两个滑块通过连接杆263连接固定在一起,通过增大每个角处和滑轨的接触面积,避免滑块卡住。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矩形框架22和第三矩形框架23共用一个上边框,第二矩形框架22、第三矩形框架23的下边框分别为第一矩形框架21的左右两侧边框。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整个装置的牢固性,第一矩形框架21和第二矩形框架22、第三矩形框架23的上边框之间设置有加强梁27,加强梁27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框架21前后边框的正中间位置,另一端固定在第二矩形框架22和第三矩形框架23的上边框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改进和等同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间膜片弹簧淬火用装置,包括冷却池,冷却池内设置有升降架,其特征在于,升降架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一矩形框架,第一矩形框架的两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二矩形框架和第三矩形框架,第二矩形框架和第三矩形框架的上边框位于第一矩形框架上方的正中间位置,第一矩形框架、第二矩形框架和第三矩形框架围成一个纵截面为三角形的结构;第二矩形框架和第三矩形框架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膜片弹簧放置框;膜片弹簧放置框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斜杆,第一横杆的两端固定设置在第二矩形框架或第三矩形框架的两侧边框上,斜杆的一端铰接固定在第二矩形框架或第三矩形框架的前后边框上,斜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矩形框架之间通过一个连接绳连接在一起,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斜杆上且与第一横杆平行,膜片弹簧直径的1/3<第一横杆241、第二横杆242之间的水平距离<膜片弹簧的直径,膜片弹簧依次挂设在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斜杆可带动第二横杆收起紧贴第一横杆;第二矩形框架和第三矩形框架的上边框中间位置设置有吊绳,吊绳通过定滑轮与卷扬机连接;第一矩形框架的两侧边框上还设置有避免升降架倾斜的导向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车间膜片弹簧淬火用装置,包括冷却池,冷却池内设置有升降架,其特征在于,升降架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一矩形框架,第一矩形框架的两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二矩形框架和第三矩形框架,第二矩形框架和第三矩形框架的上边框位于第一矩形框架上方的正中间位置,第一矩形框架、第二矩形框架和第三矩形框架围成一个纵截面为三角形的结构;第二矩形框架和第三矩形框架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膜片弹簧放置框;膜片弹簧放置框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斜杆,第一横杆的两端固定设置在第二矩形框架或第三矩形框架的两侧边框上,斜杆的一端铰接固定在第二矩形框架或第三矩形框架的前后边框上,斜杆的另一端与第二矩形框架之间通过一个连接绳连接在一起,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斜杆上且与第一横杆平行,膜片弹簧直径的1/3<第一横杆241、第二横杆242之间的水平距离<膜片弹簧的直径,膜片弹簧依次挂设在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斜杆可带动第二横杆收起紧贴第一横杆;第二矩形框架和第三矩形框架的上边框中间位置设置有吊绳,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燃
申请(专利权)人:麻城市大恒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