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3141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处理净化系统,包括有生物预处理池、混凝池、沉淀池、过滤池、淸水池以及控制装置,生物预处理池、混凝池、沉淀池、过滤池以及淸水池依次通过管道和阀门组成,生物预处理池设置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用以接入待处理的水,混凝池连接有净化剂投放装置,净化剂投放装置用以向混凝池投放净化剂,沉淀池内设置有多个分水板,分水板将沉淀池分隔为多个独立的腔室,分水板上设置有通水口,并且通水口在相邻两个分水板上的位置分别位于分水板的高处和分水板的低处,沉淀池的底部与混凝池连通,并且沉淀池的底部紧密铺设有一层斜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水处理的效果。

A Water Treatment and Purific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处理净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水处理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水库中的水来自山体雨水、地下水、地上水流,并不能直接饮用,水库中的水需要经过以下工艺:原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才能达到生活用水的标准,而现有的水处理净化系统的混凝工艺经常存在净化剂反应不充分,导致混凝效果不佳;沉淀过程只依靠混凝物的自身重力沉降,速度慢,而采用其他机械搅拌的方法虽然可以加速混凝物的沉降,但却又会使得水质变得浑浊,导致水处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水处理净化系统,从而提高水处理的效果。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提供的一种水处理净化系统,包括有生物预处理池、混凝池、沉淀池、过滤池、清水池以及控制装置,所述生物预处理池、混凝池、沉淀池、过滤池以及清水池依次通过管道和阀门组成,所述生物预处理池设置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用以接入待处理的水,所述混凝池连接有净化剂投放装置,所述净化剂投放装置用以向所述混凝池投放净化剂,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多个分水板,所述分水板将所述沉淀池分隔为多个独立的腔室,所述分水板上设置有通水口,并且所述通水口在相邻两个分水板上的位置分别位于分水板的高处和分水板的低处,进入沉淀池的水依次流经所述分水板上的通水口形成曲折水路,以使净化剂反应完全;所述沉淀池的底部与所述混凝池连通,并且所述沉淀池的底部紧密铺设有一层斜管。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池由过滤水槽和过滤层组成,所述过滤水槽设置在过滤层上方,所述过滤水槽的一端与沉淀池连通,另一端与过滤池内壁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层由上而下分布有上层活性炭和下层石英砂。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水板间隔90度设置,以使流经所述分水板上的通水口形成的曲折水路呈S型路径前进。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池通过管道连接有反冲泵,过滤池设置有排污管。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凝池连接有净化剂投放装置,所述净化剂投放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有浊度在线检测装置,所述浊度在线检测装置用以检测所述混凝池内浊度,并且将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净化剂投放装置工作,以控制投入所述混凝池内的净化剂量。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水池连接有在线微生物检测仪,所述在线微生物检测仪用以检测清水池中微生物的含量,并且将信号传递至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有报警器。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在线微生物检测仪包括有分析仪测量腔,所述分析仪测量腔通过连接管路与清水池连通,所述分析仪测量腔内设置有发射405mm波长的激光源以及散射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所述激光源对进入分析仪测量腔内的水样发射激光,所述散射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分别对水中的颗粒、细菌进行测定。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水池的出水口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第二电磁阀的动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处理净化系统,在沉淀池内设置有多个分水板,分水板将沉淀池分隔为多个独立的腔室,分水板上设置有通水口,并且通水口在相邻两个分水板上的位置分别位于分水板的高处和分水板的低处,进入沉淀池的水会依次流经分水板上的通水口形成曲折水路,在水流动的过程中,依靠进水处的水压提供动力,会使得水流在流动的时候,通过不同的通水口的时候上、下不停的翻转,水会与分水板、混凝室壁碰撞,使得净化剂反应完全,提高混凝的效果;此外,本技术在沉淀池的底部与混凝池连通,并且沉淀池的底部紧密铺设有一层斜管,由混凝池中进入沉淀池的水沿着斜管由下而上堆积,重量大的混凝物在上升的过程中,会沿着斜管缓缓向下滑动,采用这种结构会提高混凝物的沉降速度并且不会造成水质浑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处理净化系统,可以提高水处理的效果。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水板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处理净化系统,包括有生物预处理池1、混凝池2、沉淀池3、过滤池4、清水池5以及控制装置6,生物预处理池1、混凝池2、沉淀池3、过滤池4以及清水池5依次通过管道和阀门组成,生物预处理池1底部连接空气泵,对生物预处理池1进行曝气,生物预处理池1内充满生物滤料,生物预处理池1设置有进水管道7,进水管道7用以接入待处理的水,混凝池2连接有净化剂投放装置8,净化剂投放装置8用以向混凝池2投放净化剂,沉淀池3内设置有多个分水板9,分水板9将沉淀池3分隔为多个独立的腔室,分水板9上设置有通水口10,并且通水口10在相邻两个分水板9上的位置分别位于分水板9的高处和分水板9的低处,进入沉淀池3的水依次流经分水板9上的通水口10形成曲折水路,以使净化剂反应完全;沉淀池3的底部与混凝池2连通,并且沉淀池3的底部紧密铺设有一层斜管11。进一步改进,混凝池2的上部与过滤池4的上部连通,过滤池4由过滤水槽17和过滤层组成,过滤水槽17设置在过滤层上方,过滤水槽17的一端与沉淀池3连通,另一端与过滤池4内壁连接,由混凝池2流到过滤池4中的水,先流到过滤水槽17内,当过滤水槽17中的水满了的时候,过滤水槽17漫出去的水,由过滤水槽17的边缘向下滴落到过滤层进行过滤,这样相比于直接将水流到过滤层,由滤水槽的边缘的各点向下滴落,可以增大过滤层的过滤面积,使得过滤均匀,不会导致,只有一个地方过滤,而其他地方基本不过滤的情况。进一步改进,过滤层由上而下分布有上层活性炭和下层石英砂。本技术中,关于分水板9的设置可以有两种实施例,第一种:分水板9间隔90度设置,这样水流流经分水板9形成的曲折水路是呈S型路径前进;第二种:分水板9彼此平行设置,相邻两个分水板9的通水口10分别位于分水板9的上部和下部;在水流动的过程中,依靠进水处的水压提供动力,会使得水流在流动的时候,通过不同的通水口10的时候上、下不停的翻转,水会与分水板9、混凝室壁碰撞,使得净化剂反应完全,提高混凝的效果,本技术优选第一种实施例。进一步改进,过滤池4通过管道连接有反冲泵,过滤池4设置有排污管12。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池4会堆积很多杂质,这个时候,启动反冲泵,可以将杂质从排污管12排出。进一步改进,混凝池2连接有净化剂投放装置8,净化剂投放装置8与控制装置6电性连接,控制装置6电性连接有浊度在线检测装置16,浊度在线检测装置16用以检测混凝池2内浊度,并且将信号传递至控制装置6,控制装置6控制净化剂投放装置8工作,就可以达到控制投入混凝池2内的净化剂量的目的,可以提高调节反馈的速度,达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目的。此外,进水管道7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3,第一电磁阀13与控制装置6电性连接,当浊度过高,超出预设的范围,很可能是源头的水质出现问题,此时,控制装置6控制第一电磁阀13关闭,停止向生物预处理池1进入待处理的水,反馈及时、迅速。进一步改进,清水池5连接有在线微生物检测仪14,在线微生物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处理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生物预处理池、混凝池、沉淀池、过滤池、清水池以及控制装置,所述生物预处理池、混凝池、沉淀池、过滤池以及清水池依次通过管道和阀门组成,所述生物预处理池设置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用以接入待处理的水,所述混凝池连接有净化剂投放装置,所述净化剂投放装置用以向所述混凝池投放净化剂,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多个分水板,所述分水板将所述沉淀池分隔为多个独立的腔室,所述分水板上设置有通水口,并且所述通水口在相邻两个分水板上的位置分别位于分水板的高处和分水板的低处,进入沉淀池的水依次流经所述分水板上的通水口形成曲折水路,以使净化剂反应完全;所述沉淀池的底部与所述混凝池连通,并且所述沉淀池的底部紧密铺设有一层斜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处理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生物预处理池、混凝池、沉淀池、过滤池、清水池以及控制装置,所述生物预处理池、混凝池、沉淀池、过滤池以及清水池依次通过管道和阀门组成,所述生物预处理池设置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用以接入待处理的水,所述混凝池连接有净化剂投放装置,所述净化剂投放装置用以向所述混凝池投放净化剂,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多个分水板,所述分水板将所述沉淀池分隔为多个独立的腔室,所述分水板上设置有通水口,并且所述通水口在相邻两个分水板上的位置分别位于分水板的高处和分水板的低处,进入沉淀池的水依次流经所述分水板上的通水口形成曲折水路,以使净化剂反应完全;所述沉淀池的底部与所述混凝池连通,并且所述沉淀池的底部紧密铺设有一层斜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由过滤水槽和过滤层组成,所述过滤水槽设置在过滤层上方,所述过滤水槽的一端与沉淀池连通,另一端与过滤池内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处理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由上而下分布有上层活性炭和下层石英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板间隔90度设置,以使流经所述分水板上的通水口形成的曲折水路呈S型路径前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通过管道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晖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新会区猫淘鹰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