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式压缩机的叶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703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密封式压缩机的叶片,设置在主要由具有相互连通的吸入口和排出口且形成有内部空间(V)的气缸组件;可将气缸组件的内部空间(V)划分成至少一个以上的密闭空间,可相对气缸组件进行旋转并可移动各密闭空间内冷媒的区划板(5);可在与区划板(5)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滑动并可截断各密闭空间内冷媒的流动,从而将冷媒进行压缩的至少一个以上的叶片(11,12);和可弹性支撑叶片(11,12)的上端并可使叶片(11,12)随区划板(5)的旋转沿上下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叶片弹簧(7)组成的密封式压缩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11,12)上端面上形成有可与叶片弹簧(7)的末端部相接触且其截面的宽度随槽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小的弹簧固定槽(11c,12c)。(*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利用区划板将气缸的内部空间划分成多个密闭空间的密封式压缩机的叶片,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使一种叶片适用于不同规格叶片弹簧的密封式压缩机的叶片。
技术介绍
通常,叶片式压缩机是一种旋转体上压紧有可将气缸的内部空间划分成吸入区域和压缩区域的叶片,旋转体进行旋转时可使吸入区域和压缩区域相互连续地进行交替,从而将冷媒吸入、压缩并排出的密封式压缩机。图1为已有技术的叶片式压缩机中压缩机械部纵向结构剖视图。如图1所示,这种已有技术的叶片式压缩机是由电动机械部和压缩机械部构成。电动机械部是由设置在外壳1的内侧上部且可产生动力的定子Ms和转子Mr构成。而压缩机械部则设置在电动机械部的下部,其与转子Mr相连接,从而完成冷媒的吸入、压缩和排出操作。压缩机械部包括气缸2、上部轴承3A、下部轴承3B、曲轴4、区划板5、第一叶片6A、第二叶片6B、叶片弹簧7、上部消音器8A及下部消音器8B。气缸2固定在外壳1的内侧下部,其内具有可吸入和压缩冷媒的内部空间V。上部轴承3A及下部轴承3B分别结合在气缸2的上面和下面,从而和气缸2一起构成气缸组件。曲轴4结合在电动机械部的转子Mr上,其贯穿上、下部轴承3A,3B的中心,从而将电动机械部的动力传递给压缩机械部。可将气缸2的内部空间V划分成第一压缩室S1及第二压缩室S2的区划板5可结合在曲轴4上或者与曲轴4一体形成,其上下两端曲均呈正弦波形状。第一叶片6A及第二叶片6B的下端分别与区划板5的上下两端曲面相接触,从而在曲轴4旋转时将第一压缩室S1和第二压缩室S2划分成吸入区域和压缩区域。叶片弹簧7由扭力弹簧构成,其两端分别支撑住第一叶片6A和第二叶片6B。上部消音器8A及下部消音器8B分别设置在上部轴承3A和下部轴承3B的外部,从而可降低从第一压缩室S1和第二压缩室S2中排出的压缩气体的噪音。第一、第二叶片6A,6B滑动插入在图中未示出的上、下部轴承3A,3B上设置的叶片槽内。图2为已有技术的叶片结构立体图。如图2所示,这种已有技术的叶片本体6a,6a为具有一定直径的圆柱体形状,从侧面观察,其上与区划板5的波形曲面相接触的接触面6b,6b为具有一定曲率的半圆形曲面,而其上端面上则形成有可插入叶片弹簧7末端部的弹簧固定槽6c,6c。弹簧固定槽6c,6c是沿叶片本体6a,6a的直径方向开设,其截面形状为矩形。图中未说明的符号2a为吸入口,而SP为吸入管。具有如上结构的叶片式压缩机工作过程如下当将电动机械部接通电源而使转子Mr旋转时,结合在转子Mr上的曲轴4及区划板5也会一同进行旋转,此时分别接触在区划板5上下两端面上的第一、第二叶片6A,6B会随着区划板5的旋转而沿上下方向进行往复运动,从而改变气缸2内第一压缩室S1和第二压缩室S2的体积,并通过位于气缸2一侧的吸入管SP连续吸入新的冷媒。在区划板5的旋转过程中,吸入的冷媒逐渐被压缩,然后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各自排出口交替排出。如上所述,第一叶片6A和第二叶片6B是与区划板5的上下两端曲面相接触的,区划板5旋转时其可沿上下方向进行运动,而第一叶片6A和第二叶片6B又是由叶片弹簧7的两端弹性支撑的,从而可将其压回到原来位置。但是,如图3所示,由于这种叶片式压缩机内第一叶片6A和第二叶片6B的上端面均具有上下宽度相同的弹簧固定槽6c,6c,当采用直径较大的叶片弹簧7时,也需要更换相应的第一叶片6A和第二叶片6B。另外,当第一、第二叶片6A,6B上弹簧固定槽6c,6c的宽度比叶片弹簧7的直径大时,叶片弹簧7就会在弹簧固定槽6c,6c内产生晃动,从而造成叶片的动作不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叶片弹簧的规格无关,并且能稳定地支撑住叶片的密封式压缩机的叶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密封式压缩机的叶片设置在主要由具有相互连通的吸入口和排出口且形成有内部空间的气缸组件;可将气缸组件的内部空间划分成至少一个以上的密闭空间,可相对气缸组件进行旋转并可移动各密闭空间内冷媒的区划板;可在与区划板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滑动并可截断各密闭空间内冷媒的流动,从而将冷媒进行压缩的至少一个以上的叶片;和可弹性支撑叶片的上端并可使叶片随区划板的旋转沿上下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叶片弹簧组成的密封式压缩机中,所述的叶片上端面上形成有可与叶片弹簧的末端部相接触且其截面的宽度随槽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小的弹簧固定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密封式压缩机的叶片是在与叶片弹簧的末端部相接触的叶片上端面上形成截面宽度逐渐变小的弹簧固定槽,这样一种叶片就可适用于多种规格的叶片弹簧,而且还可防止叶片弹簧在弹簧固定槽内产生晃动,进而能够固定住叶片,从而可提高压缩机的效率和可靠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密封式压缩机的叶片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已有技术的叶片式压缩机中压缩机械部纵向结构剖视图。图2为已有技术的叶片结构立体图。图3为已有技术的叶片式压缩机中叶片和叶片弹簧结合状态侧向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叶片式压缩机中压缩机械部纵向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叶片式压缩机中叶片结构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叶片和叶片弹簧结合状态侧向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结构的弹簧固定槽和叶片结合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4~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叶片式压缩机中的压缩机械部包括气缸2、上部轴承3A、下部轴承3B、曲轴4、区划板5、第一叶片11、第二叶片12和叶片弹簧7。气缸2固定设置在图1所示的外壳1的内部。上部轴承3A及下部轴承3B分别覆盖住气缸2的上下两端处开口而一起形成气缸组件。曲轴4贯穿结合在上、下部轴承3A,3B的中心,从而可将电动机械部的旋转力传递给压缩机械部。区划板5为具有一定的厚度且上下两端面均呈正弦波形的圆盘形状,其结合在曲轴4上,并可在与气缸2的内周面相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旋转,从而将气缸2的内部空间V划分成第一压缩室S1和第二压缩室S2。第一叶片11和第二叶片12的一端分别接触在区划板5的上下两端面上,从而可截断冷媒的移动。叶片弹簧7可弹性支撑第一叶片11和第二叶片12。第一、第二叶片11,12为具有一定直径的圆柱体形状,其上的叶片本体11a,12a可分别滑动插入在图中未示出的上、下部轴承3A,3B上的叶片槽内,并且如图5所示,从侧面观察,可与区划板5的波形曲面相接触的区划板接触面11b,12b为具有一定曲率的半圆形曲面,而其上端面上则形成有可插入叶片弹簧7末端部的弹簧固定槽11c,12c。如图5和图6所示,弹簧固定槽11c,12c是沿叶片本体11a,12a的直径方向开设,其截面为具有一定深度且两侧面倾斜一定角度而形成的楔形。此外,该弹簧固定槽11c,12c是以叶片本体11a,12a的侧面中心线为基准左右对称形成,其上端以形成在叶片本体11a,12a的上端面边缘上为最佳。另外,如图7所示,弹簧固定槽11c,12c的截面还可开设成随槽深度的增加宽度逐渐变小的阶梯状,或图中未示出的半椭圆等多种形状。具有如上结构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叶片式压缩机的工作过程如下当将电动机械部接通电源而使曲轴4旋转时,结合在曲轴4上的区划板5就会在气缸2的内部空间V进行旋转,同时通过吸入口2a向第一压缩室S1和第二压缩室S2内交替吸入冷媒。在区划板5持续旋转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在雨李根螢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