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车便携式密闭采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560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槽车便携式密闭采样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手动采样器采样过程中无法完全密闭导致作业人员有害因素暴露水平超标、采样流程繁琐、耗时长以及采集样品缺乏代表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一种槽车便携式密闭采样器,包括槽车采样口密封装置(1)、电动采样泵(2)、采样软管(3)、采样头(4)、气囊(12)和样品瓶(5),槽车采样口密封装置(1)包括盖板(11)、气囊(12)、空腔(13)、提手(14)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槽车便携式密闭采样中。

Portable Closed Sampler for Tan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槽车便携式密闭采样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槽车便携式密闭采样器。
技术介绍
火车(汽车)槽车是石化企业物料和产品的重要运输工具之一,承担着各种物料的输入与输出,运输的物料中很多属于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的化学品。装有各种化学品的槽车卸车前,通常需要对槽车的化学品进行采样后送质检部分进行分析化验,待质检部分出具检验单后进行卸车作业。另外,槽车装满化学品外运时,应客户要求通常也需要对槽车内物料进行采样出具产品质量单后发车。槽车取样主要采用手工取样,其操作按照《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4756-1998)要求进行,主要流程如下:作业人员携带取样器至槽车顶部,手动打开槽车取样口(通常为槽车罐口);利用检尺工具对槽车内的物料进行检尺,确定中部样所在的高度;将与采样绳连接的采样器缓慢沉入槽车内,在槽车内物料的中间位置进行中部样的采集;样品充满采样器后通过绳索将采样器提出槽车并将采样器中样品导入样品瓶张封好送至化验室进行分析化验;采样完毕后清理采样容器沾染的物料并关闭槽车采样孔。根据对手工采样作业方式与流程分析,利用现有的槽车人工手动采样器采集样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采样过程中采样孔一直保持开放状态,槽车内的物料通过开放的采样孔逸散出来,特别是在夏天温度高时罐内物料极易挥发,既造成物料的损耗也造成作业人员有害物质的接触水平严重超标。(2)采样瓶沉入槽车内物料的中间高度后,打开采样瓶采集样品,将样品瓶缓慢提出槽车时,采样瓶容易混入上部物料,造成样品的“污染”,使样品缺乏代表性。(3)现有采样作业必须通过检尺来确定罐内液体的高度,造成采样过程流程较为复杂,耗时长,加重作业人员暴露。(4)当采样器中采集的样品过多时,还需要将剩余的液体倒回槽车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人工手动采样器采样过程中无法完全密闭导致作业人员有害因素暴露水平超标、采样流程繁琐、耗时长以及采集样品缺乏代表性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槽车便携式密闭采样器,具有采样过程实现了有效密闭、可防止有毒有害物质的逸散、采集的样品代表性好、效率高的优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槽车便携式密闭采样器,包括槽车采样口密封装置(1)、电动采样泵(2)、采样软管(3)、采样头(4)、气囊(12)和样品瓶(5),槽车采样口密封装置(1)包括盖板(11)、气囊(12)、空腔(13)、提手(14),盖板(11)的表面设置有能盖住圆孔(115)的盖子(111)、盖子按钮(112)和供与气囊(12)相连的通气软管(123)通过的圆孔(113)以及提手固定点(114);气囊(12)附着在空腔外壁和盖板底面上,包括囊体(121)、充气球(122)、通气软管(123)、放气阀(124),与盖板一起密封槽车采样口。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盖板(11)为圆饼形,直径比槽车罐口外径大,为耐溶剂橡胶材质,底面与圆柱形空腔(13)一体化连接,盖板(11)的中间留有圆孔(115),圆孔(115)与圆柱形空腔(13)连通,允许采样软管和采样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圆孔(115)的盖子(111)的开启方式为按钮开启式,用手按压盖子按钮(112),盖子(111)自动打开;将盖子(111)向圆孔(115)方向按压,则盖子(111)关闭。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动采样泵(2)为蠕动泵,蠕动泵由泵头(21)和驱动器(22)两部分组成,蠕动泵是通过对泵的弹性采样软管交替进行挤压和释放来泵送流体,正转和反转两种模式,正转实现准确采样,反转在采样结束后将采样软管内的液体排回槽车内。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采样软管(3)为耐溶剂橡胶材质,一端与采样头连接,一端接快速接头(31),采样时通过快速接头与样品瓶的快速接头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采样软管本身带长度刻度,能兼做检尺工具使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采样头与采样软管相连,材质为铜,设置有进样孔(41)。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样品瓶为带盖的玻璃器皿,瓶盖上有进料软管,进料软管带快速接头,通过快速接头与采样软管上的快速接头连接。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槽车便携式密闭采样器,具体说是一种应用于火车槽车或者汽车槽车运输液体物料的密闭式手持电动取样器,解决现有的人工手动采样器采样过程中无法完全密闭导致作业人员有害因素暴露水平超标、采样流程繁琐、耗时长以及采集样品缺乏代表性的问题。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采样器,采样过程实现了有效密闭,可防止有毒有害物质的逸散,降低对作业人员健康损害;采集的样品代表性好;检尺与采样合并进行,简化流程,提高了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槽车便携式密闭采样器的组成与结构示意图;图1中,1、采样口密封装置;2、电动采样泵;3、采样软管;4、采样头;5、样品瓶;31、快速接头。图2:槽车采样口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侧视图);图2中,11、盖板;12、气囊;13、空腔;14、提手;111、盖子;115、圆孔;121、囊体;122、充气球;123、通气软管;124、放气阀。图3:槽车采样口密封装置圆形盖板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图3中,111、盖子;112、盖子按钮;113、圆孔;114、提手固定点。图4:电动采样泵结构示意图(正面图);图4中,21、泵头;22、驱动器。图5:采样头结构示意图(侧面图);图5中,41、进样孔。图6:样品瓶结构示意图(侧面图);图6中,51、进料软管;52、快速接头。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仅限于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槽车便携式密闭取样器,主要由槽车采样口密封装置(1)、电动采样泵(2)、采样软管(3)、采样头(4)和样品瓶(5)等部分组成,结构示意图见图1。槽车采样口密封装置(1)主要作用是使采样时槽车采样口形成有效密封,由盖板(11)、气囊(12)、空腔(13)、提手(14)等组成。盖板(11)为圆饼形,直径比槽车罐口外径大10mm,选用耐溶剂橡胶材质,底面与圆柱形空腔(13)一体化连接。盖板(11)的中间留有圆孔(115),圆孔(115)与圆柱形空腔(13)连通,允许采样软管和采样头通过。盖板(11)的表面设置有能盖住圆孔(115)的盖子(111)、盖子按钮(112)和供与气囊(12)相连的通气软管(123)通过的圆孔(113)以及提手固定点(114)。圆孔(115)的盖子(111)的开启方式为按钮开启式,用手按压盖子按钮(112),盖子(111)自动打开;将盖子(111)向圆孔(115)方向按压,则盖子(111)关闭。空腔为圆柱形(13)选用耐溶剂橡胶材质,供采样软管和采样头通过。气囊(12)附着在空腔外壁和盖板底面上,由囊体(121)、充气球(122)、通气软管(123)、放气阀(124)等组成,与盖板一起密封槽车采样口。结构示意图见图2和图3。电动采样泵(2)选用成品蠕动泵,蠕动泵由泵头(21)和驱动器(22)两部分组成,结构示意图见图4。蠕动泵是通过对泵的弹性采样软管交替进行挤压和释放来泵送流体,正转和反转两种模式,正转可实现准确采样,反转在采样结束后将采样软管内的液体排回槽车内。采样软管(3)选用耐溶剂橡胶材质,一端与采样头连接,一端接快速接头(31),采样时通过快速接头与样品瓶的快速接头连接。采样软管本身带长度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槽车便携式密闭采样器,包括槽车采样口密封装置(1)、电动采样泵(2)、采样软管(3)、采样头(4)、气囊(12)和样品瓶(5),槽车采样口密封装置(1)包括盖板(11)、气囊(12)、空腔(13)、提手(14),盖板(11)的表面设置有能盖住圆孔(115)的盖子(111)、盖子按钮(112)和供与气囊(12)相连的通气软管(123)通过的圆孔(113)以及提手固定点(114);气囊(12)附着在空腔外壁和盖板底面上,包括囊体(121)、充气球(122)、通气软管(123)、放气阀(124),与盖板一起密封槽车采样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槽车便携式密闭采样器,包括槽车采样口密封装置(1)、电动采样泵(2)、采样软管(3)、采样头(4)、气囊(12)和样品瓶(5),槽车采样口密封装置(1)包括盖板(11)、气囊(12)、空腔(13)、提手(14),盖板(11)的表面设置有能盖住圆孔(115)的盖子(111)、盖子按钮(112)和供与气囊(12)相连的通气软管(123)通过的圆孔(113)以及提手固定点(114);气囊(12)附着在空腔外壁和盖板底面上,包括囊体(121)、充气球(122)、通气软管(123)、放气阀(124),与盖板一起密封槽车采样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槽车便携式密闭采样器,其特征在于盖板(11)为圆饼形,直径比槽车罐口外径大,为耐溶剂橡胶材质,底面与圆柱形空腔(13)一体化连接,盖板(11)的中间留有圆孔(115),圆孔(115)与圆柱形空腔(13)连通,允许采样软管和采样头通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槽车便携式密闭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圆孔(115)的盖子(111)的开启方式为按钮开启式,用手按压盖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金宁武珊珊张昌运赵盛张茂东孙迪马卫胜吕志征张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