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体浇筑成型的蓄热式电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46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热体浇筑成型的蓄热式电暖器,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上方设置有格栅罩,外壳体的下方设置有裙座,裙座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机;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蓄热体,蓄热体为浇筑成型式固体蓄热材质,蓄热体内均匀间隔的设置有多个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的下端与裙座的内部相连通,上端与格栅罩的内部相连通;每两个相邻的气流通道之间均设置有电加热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蓄热体、电加热器及保温层采用全封闭结构,与外界空气隔绝,可防止金属氧化的进行,延长了相关构件的使用寿命;封闭结构成为热力学的闭式体系,与外界有热量交换,没有物质和质量交换,系统零排放,对环境友好。水和水蒸气或颗粒物不能浸入,具有较高安全防护等级。

A Regenerative Electric Heater Formed by Casting Re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热体浇筑成型的蓄热式电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热式电暖器
,尤其涉及一种蓄热体浇筑成型的蓄热式电暖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现有的蓄热式电暖器制造结构主要为预制蓄热型砖垛成/或码堆成蓄热体,电热元件安放在蓄热体中心区域,蓄热体外面包裹保温层,保温层的外包是金属壳体。这种结构带来的问题是:1.结构型式产生过多的热阻,恶化了传热。热阻产生:⑴由于预制蓄热型砖没有安放电加热器的结构,电加热器浮搁在蓄热转之中,电加热器外形是圆管,与蓄热型转的平面之间不能完好契合,留有较大空隙和间隔,由于空气导热系数小,因而产生很大的空气热阻。⑵预制蓄热型砖相互间接触面不平,形成接触热阻,接触面为空间面网格形状,包络着每一块预制蓄热型砖,一层又一层。以标准转型尺寸计算,比表面积为0.015m2,按每台设备蓄热体重量为100kg计算,总表面积为1.5m2(100kg蓄热材料质量参考采暖面积约为15m2)。也就是说,在这么大的面积上都在发生着接触热阻,如此大的接触面上产生热阻,使传热不堪重负。由于运输或移动,约束力的变化,型砖的结合被松动,产生位移或错位并间隙增大,或使蓄热型砖之间在接触热阻的基础上变成了空气热阻。⑶蓄热体与保温层之间贴合,由于蓄热材料表面不规则而形成接触热阻,接触面积就是蓄热体外表面积,包围着全部蓄热材料,也就是说,在蓄热体外表面积上都在发生着接触热阻,热阻包围着全部蓄热体。热阻危害:⑴上述三种热阻加和作用,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传出,产生自我加热效应,使电热管长时间工作在过热状态下,因而过早地烧毁。⑵由于使用的蓄热材料大都是非金属,导热系数小是普遍规律,由于蓄热体导热系数小,热阻增大,热量很难输入到蓄热体内部深处,(蓄热体内部深处的热量也很难传递到外表面),与上述三种热阻叠加,使蓄热温度温差增大,最大可达300℃以上,使平均蓄热温度减低,蓄热量减少了1/3,材料利用率降低1/3。⑶传导是该结构的主要传热方式,与对流、辐射相比,热传导是传热系数最小的一种方式。尤其是传热进入低温段。温压减小,根据温差传热理论,热流密度减小,蓄热体内部深处的低温段热量传不出来,不能提供参与采暖,使蓄热体采暖剩余温度提高,蓄热量当中实际供采暖的热量减少,下次蓄热时这个温度段的热量又被越过,在蓄热体内部静止地滞留了这部分不能被利用的热量,占总蓄热量的20%左右。这部分热量的存在使实际供给采暖热量减少,使采暖时间缩短。是此种结构蓄热式电加热设备普遍存在的弊病。⑷受过热制约,电热元件长时间处于保护之下,使功率利用率不到50%。⑸使传热失控,温度场无法组织,或理论上通不过而无法形成热过程设计。2.开式体系形成污染蓄热体和保温层的开式制造,即蓄热体、保温材料及电加热器不被封闭与室内空气直接连通,形成的是热力学上的开式系统,即设备内部与外界不但有热的交换,还有物质和质量的交换。不但使热过程控制复杂,难度增大,而且蓄热材料和保温材料的粉尘、针刺毡纤维的断絮、掉屑、异味,随热气流逸出,充满采暖房间,恶化了室内环境和空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热体浇筑成型的蓄热式电暖器,解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蓄热体浇筑成型的蓄热式电暖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上方设置有格栅罩,所述外壳体的下方设置有裙座,所述裙座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机;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蓄热体,所述蓄热体为浇筑成型式固体蓄热材质,所述蓄热体内均匀间隔的设置有多个气流通道,各所述气流通道的下端与所述裙座的内部相连通,上端与所述格栅罩的内部相连通;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气流通道之间均设置有电加热器。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与所述蓄热体之间设置有保温层。进一步的,所述格栅罩的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格栅罩前部斜面上对称开设有两组长条格栅孔,所述格栅罩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组呈圆形分布的环向格栅孔。进一步的,所述格栅罩的上部设置有风门调节机构。进一步的,所述风门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格栅罩上方的螺纹旋钮,所述螺纹旋钮与螺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格栅罩的顶板延伸至所述格栅罩的内部并且所述螺杆与格栅罩的顶板的接触部位通过滑套与所述格栅罩的顶板滑动配合,所述螺杆位于所述格栅罩内部的一端先后与双金属片和风门盖板固定连接且所述风门盖板设置于多个所述气流通道上端的正上方。进一步的,所述格栅罩的内部两侧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双金属片构架,所述双金属片的两端分别固定插装于两个双金属片构架的下部。进一步的,所述裙座的下方对称设置有两组脚轮。进一步的,各所述电加热器包括金属管,所述金属管的下端与所述外壳体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管的外周壁上固定设置有螺旋肋片,金属管的内部设置有电热丝。进一步的,所述电热丝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管内部且呈螺旋状的加热段,所述加热段的两端分别为进线端和回线端,所述进线端向下延伸至所述金属管的外部,所述回线端从所述加热段的内部中间穿过并向下延伸至所述金属管的外部,所述回线端位于所述加热段中间的部位的外部套设有瓷管,所述进线端和回线端位于所述金属管外部的部位的外侧均套设有护套管且端部与电源相连。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管的内壁与所述瓷管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绝缘填料,所述金属管的下端设置有耐高温密封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蓄热体、电加热器及保温层采用全封闭结构,与外界空气隔绝,可防止金属氧化的进行,延长了相关构件的使用寿命;封闭结构成为热力学的闭式体系,与外界有热量交换,没有物质和质量交换,系统零排放,对环境友好。水和水蒸气或颗粒物不能浸入,具有较高安全防护等级。本专利技术的电加热器种的螺旋肋片加在金属管外,被蓄热材料浇筑成一体。由于金属导热系数高于非金属,螺旋肋片与蓄热体无缝结合,作为热桥,把电热元件发出的热量快速传到远处,助推蓄热材料的蓄热传热,补偿了蓄热材料导热系数低的弱点,使得蓄热体深处热量的正常蓄入和输出,电热元件基本上不被过热保护,使功率利用率提高35%以上。同时也使蓄热时间缩短35%以上。电热丝的加热段设置呈螺旋状设置于在金属管中心,可使电热丝热量向周围金属管壁等距传热,并均匀传向蓄热体,使蓄热体内温度场均温布局,避免了因非等距传热,出现温度场的各向异性,在最高蓄热温度不变情况下,最低蓄热温度降低而使蓄热体的有效蓄热量减少和蓄热体材料质量的蓄热利用率降低;加热段外径到管壁有合理距离,可有效地避免短路和管壁击穿;避免了电热元件偏心加热,使金属管一侧高温一侧低温而产生电加热管弯曲变形不能正常工作;电热丝加热段的直径和展开长度有合理选择,避免偏心搁置电热元件螺旋丝的直径缩小、长度减小,耐用度下降、故障率增多;该结构能在功率正常输出的情况下,泄漏电流、电气强度(抗高压击穿)、接地电阻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并能有效传热;由于结构设计合理可靠,电加热器故障率低或零故障,在电加热器无法更换的情况下,确保不因电加热器故障使蓄热式电暖器不能工作。本专利技术采用浇筑成型的蓄热体结构与采用成型蓄热型砖作蓄热式电暖器的多缝连接相比,浇注成型蓄热体使蓄热材料内部实现无缝结合,也与保温层实现无缝连接,电加热器与蓄热体之间的空气热阻、蓄热型砖之间的接触热阻或空气热阻、蓄热型砖与保温层之间的接触热阻均不存在了,仅有蓄热材料本身的热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热体浇筑成型的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格栅罩(2),所述外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裙座(3),所述裙座(3)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机(4);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蓄热体(5),所述蓄热体(5)为浇筑成型式固体蓄热材质,所述蓄热体(5)内均匀间隔的设置有多个气流通道(6),各所述气流通道(6)的下端与所述裙座(3)的内部相连通,上端与所述格栅罩(2)的内部相连通;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气流通道之间均设置有电加热器(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体浇筑成型的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格栅罩(2),所述外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裙座(3),所述裙座(3)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机(4);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蓄热体(5),所述蓄热体(5)为浇筑成型式固体蓄热材质,所述蓄热体(5)内均匀间隔的设置有多个气流通道(6),各所述气流通道(6)的下端与所述裙座(3)的内部相连通,上端与所述格栅罩(2)的内部相连通;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气流通道之间均设置有电加热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体浇筑成型的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与所述蓄热体(5)之间设置有保温层(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体浇筑成型的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罩(2)的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格栅罩前部斜面上对称开设有两组长条格栅孔(8),所述格栅罩(2)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组呈圆形分布的环向格栅孔(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体浇筑成型的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罩(2)的上部设置有风门调节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热体浇筑成型的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格栅罩(2)上方的螺纹旋钮(19),所述螺纹旋钮(19)与螺杆(20)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螺杆(2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格栅罩(2)的顶板延伸至所述格栅罩(2)的内部并且所述螺杆(20)与格栅罩(2)的顶板的接触部位通过滑套(21)与所述格栅罩(2)的顶板滑动配合,所述螺杆(20)位于所述格栅罩(2)内部的一端先后与双金属片(22)和风门盖板(23)固定连接且所述风门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东黄召王玉纯王智全刘春荣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秦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