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板精确限位装置及支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2364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板精确限位装置及支模方法,包括模板对穿定位组件和模板拉固组件两部分;模板对穿定位组件包括锥形棒;锥形棒两端设有旋拧头;锥形棒靠近两端位置设有销钉孔,销钉孔内设有销钉;模板拉固组件包括设在模板背面的U形环;U形环与模板紧固螺杆上的挂钩连接,模板紧固螺杆上的螺纹段设有垫片和螺母。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使模板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形成整体,精确控制模板定位,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松动引起的一系列质量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方便,对锥形棒无需套管即可拔出,节省了原材料,降低了施工成本。

A Precise Limiting Device for Template and Its Support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板精确限位装置及支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板精确限位装置及支模方法,属于建筑施工中模板工程

技术介绍
现有支模技术通常横向采用圆管扣件,竖向次背楞采用木方进行模板加固。横向主背楞通过两道圆管、对拉螺栓和蝴蝶扣固定在一起;竖向次背楞用木方间隔布置;模板与模板之间的内支撑采用砂浆块条用铁丝与钢筋绑扎牢固。安装模板时两侧模板同时安装。安装过程是边安装锁定边插入对拉螺栓和套管,将两侧模板对准墙线使其稳定;然后用蝴蝶扣件与钢管固定于背楞上,调整两侧的平直。重复上述步骤安装其它模板一直到顶部,用螺母将蝶形扣件拧紧,使两侧模板成为一体。然后再安装内支撑调整模板垂直,合格后与墙、柱、梁板模板连接。现有支模技术在支模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浇筑墙体垂直平整度差:该加固方式操作较为繁琐,操作人员施工随意,剪力墙洞口和阴阳角处难以处理,木方钢管加固不牢,模板体系强度差,经常会出现模板松动导致轴线位移、结构变形、跑模漏浆等现象,无法保证现场施工质量;二是,原材料浪费严重:钢管木方加固方式重复施工率低,使用寿命短,PVC塑料管一次性投入后难以回收,造成原材料的大量浪费,需要多次采购木方,加大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板精确限位装置及支模方法,以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松动引起的一系列质量问题;并使其具有安装方便、节省原材料、降低施工成本的特点,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模板精确限位装置,包括模板对穿定位组件和模板拉固组件两部分;模板对穿定位组件包括锥形棒;锥形棒两端设有旋拧头;锥形棒靠近两端位置设有销钉孔,销钉孔内设有销钉;模板拉固组件包括设在模板背面的U形环;U形环与模板紧固螺杆上的挂钩连接,模板紧固螺杆上的螺纹段设有垫片和螺母。前述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棒的长度根据墙体厚度确定;锥形棒两端的旋拧头为矩形头或六方头;锥形棒两端的销钉孔轴线与锥形棒轴线垂直。前述装置中,所述销钉一端设有拉环。前述装置中,所述模板紧固螺杆包括螺纹段和光杆段,光杆段一端设有挂钩。前述装置中,所述垫片为十字形垫片,垫片厚度不小于5mm。前述装置中,所述螺母的侧平面焊接有一组旋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利用上述装置进行支模的方法为,该方法采用模板对穿定位组件替代现有技术的对穿螺杆;采用模板拉固组件替代现有技术模板之间的砂浆块实现模板精确限位,提高墙体浇筑质量。前述方法中,所述模板对穿定位组件包括锥形棒和销钉;对穿锥形棒前后模板,锥形棒两端通过销钉与模板背面的横向主背楞连接;通过锥形棒两端的销钉孔之间距离、横向主背楞、竖向次背楞和模板厚度限制墙体厚度。前述方法中,所述模板拉固组件包括模板紧固螺杆、垫片和螺母;模板紧固螺杆前端的挂钩钩住模板背面的U型环,通过旋转螺母将模板向外拉,使模板紧贴在竖向次背楞上防止模板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生位移。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使模板与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形成整体,精确控制模板定位,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松动引起的一系列质量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安装方便,对锥形棒无需套管即可拔出,节省了原材料,降低了施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轴测图;图3是模板对穿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模板拉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模板对穿定位组件、2-模板拉固组件、3-锥形棒、4-旋拧头、5-销钉孔、6-销钉、7-模板、8-U形环、9-模板紧固螺杆、10-挂钩、11-螺纹段、12-垫片、13-螺母、14-拉环、15-光杆段、16-旋柄、17-竖向次背楞、18-横向主背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模板精确限位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图1中大虚线框内的模板对穿定位组件1和图1中小虚线框内的模板拉固组件2两部分;模板对穿定位组件1如图3所示,包括锥形棒3,锥形棒3的长度根据墙体厚度确定;锥形棒3两端设有旋拧头4,旋拧头4为矩形头或六方头;浇筑混凝土后,只需用扳手旋转旋拧头4,使锥形棒3活动后,用锤子敲击锥形棒3小头端即可取出锥形棒3,无需在锥形棒3外加套管。锥形棒3靠近两端位置设有销钉孔5,销钉孔5轴线与锥形棒3轴线垂直;销钉孔5内设有销钉6;销钉6一端设有拉环14,方便拆卸。如图4所示,模板拉固组件2包括设在模板7背面的U形环8;U形环8与模板紧固螺杆9上的挂钩10连接,模板紧固螺杆9上的螺纹段11设有垫片12和螺母13。垫片12为十字形垫片,通过垫片12搭在两根横向主背楞18上起支撑作用;垫片12厚度不小于5mm,确保垫片强度防止变形。螺母13的侧平面焊接有一组旋柄16。在安装和拆卸时,无需使用专用工具即可旋拧螺母,以方便施工。模板紧固螺杆9包括螺纹段11和光杆段15,光杆段15一端设有挂钩10。通过挂钩10钩住模板7背面的U型环8,对模板7施工拉力。模板7背面的U型环8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利用上述装置进行支模的方法为,如图1和图2所示,该方法采用模板对穿定位组件替代现有技术的对穿螺杆;采用模板拉固组件替代现有技术模板之间的砂浆块实现模板精确限位,提高墙体浇筑质量。模板对穿定位组件包括锥形棒和销钉;对穿锥形棒前后模板,锥形棒两端通过销钉与模板背面的横向主背楞连接;通过锥形棒两端的销钉孔之间距离、横向主背楞、竖向次背楞和模板厚度限制墙体厚度。模板拉固组件包括模板紧固螺杆、垫片和螺母;模板紧固螺杆前端的挂钩钩住模板背面的U型环,通过旋转螺母将模板向外拉,使模板紧贴在竖向次背楞上防止模板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生位移。实施例本例以厚度为250mm墙为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例的锥形棒3总长度为墙厚250mm加两侧模板及背楞厚度160mm再加预留长度150mm等于560mm。锥形棒3由高强钢材制作,表面光洁度高。锥形棒3一端直径为30mm,另一端直径为20mm。在距离两端75mm处分别钻有销钉孔5,销钉孔5孔径为10mm。与销钉孔5配套的销钉6外径为8mm,销钉6一端设有拉环14,以方便拆卸销钉6。锥形棒3大头端设有20mm见方的正方体旋拧头4,锥形棒3小头端设有10mm见方的正方体旋拧头4。通过锥形棒3和销钉6与横向主背楞18连接。模板厚度15mm,配套使用的横向主背楞截面尺寸为30mm×50mm方钢.竖向次背楞17截面尺寸为40mm×40mm。锥形棒3两边各预留75mm方便操作。通过锥形棒3和销钉6保证模板不会前后移动。模板紧固螺杆9包括螺纹段11和光杆段15,螺纹段11长度为100mm,用于安装垫片12和螺母13。垫片12采用十字垫片,螺母13上设有旋柄16,以方便装卸模板7。光杆段15端头设有挂钩10,光杆段15可穿过横向主背楞17和竖向次背楞18钩住模板7背面的U形环8;通过旋紧模板紧固螺杆9将模板7固定在横向主背楞17上,使模板7与加固体系形成一个整体。确保模板7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会移动,模板紧固螺杆9尺寸根据背楞尺寸确定。本专利技术可以使模板与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形成整体,精确控制模板定位,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松动引起的一系列质量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安装方便,对锥形棒无需套管即可拔出,节省了原材料,降低了施工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板精确限位装置,包括模板对穿定位组件(1)和模板拉固组件(2)两部分;其特征在于:模板对穿定位组件(1)包括锥形棒(3);锥形棒(3)两端设有旋拧头(4);锥形棒(3)靠近两端位置设有销钉孔(5),销钉孔(5)内设有销钉(6);模板拉固组件(2)包括设在模板(7)背面的U形环(8);U形环(8)与模板紧固螺杆(9)上的挂钩(10)连接,模板紧固螺杆(9)上的螺纹段(11)设有垫片(12)和螺母(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板精确限位装置,包括模板对穿定位组件(1)和模板拉固组件(2)两部分;其特征在于:模板对穿定位组件(1)包括锥形棒(3);锥形棒(3)两端设有旋拧头(4);锥形棒(3)靠近两端位置设有销钉孔(5),销钉孔(5)内设有销钉(6);模板拉固组件(2)包括设在模板(7)背面的U形环(8);U形环(8)与模板紧固螺杆(9)上的挂钩(10)连接,模板紧固螺杆(9)上的螺纹段(11)设有垫片(12)和螺母(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板精确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棒(3)的长度根据墙体厚度确定;锥形棒(3)两端的旋拧头(4)为矩形头或六方头;锥形棒(3)两端的销钉孔(5)轴线与锥形棒(3)轴线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板精确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钉(6)一端设有拉环(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板精确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紧固螺杆(9)包括螺纹段(11)和光杆段(15),光杆段(15)一端设有挂钩(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令狐延孙清臣宋啸胡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