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袖式便携型随体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204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套袖式便携型随体引流装置,包括套设在大腿上的套袖本体,套袖本体包括弹性绷带,在弹性绷带上且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收紧弹性绷带,在弹性绷带的圆周面上设有第一套袋,在第一套袋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拉链,且第一套袋与弹性绷带之间形成引流袋放置空腔,在第一套袋的圆周面上设有第二套袋,第二套袋与第一套袋之间形成塑形板放置空腔,引流袋放置空腔、塑形板放置空腔中分别设有引流袋、塑形板,弹性绷带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开设有感应孔,引流袋上的引流管输入端依次连接有三向阀、单向阀、总阀门。

A sleeve-type portable body-following drain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袖式便携型随体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引流装置,具体的是一种套袖式便携型随体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各种原因所致留置导尿管、肾脏造瘘管或腹腔引流管的患者明显增加,尤其部分患者出院后仍需长期留置各种引流管,此现实情况严重影响了这部分人群的生活质量和人格形象,对患者及家属自尊心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了维护尊严和保护自己的隐私被迫减少社会活动,使这部分人群社会活动能力明显受限。目前的引流装置都是采用导尿管、造瘘管或引流管外接普通一次性塑料引流袋,置于衣外携带不方便,影响患者形象,患者参加社会活动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其次,在外出时携带的引流袋多佩戴在腰部位置左右,引流效果不佳而且容易导致引流液逆流造成泌尿系或腹腔内的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套袖式便携型随体引流装置,解决留置各种导尿管、肾脏造瘘管或腹腔引流管的患者外接常规引流袋携带不方便、影响患者形象、引流效果不佳、容易逆行感染等弊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紧凑、实用方便、引流持续通畅的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套袖式便携型随体引流装置,包括套设在大腿上的套袖本体,套袖本体包括弹性绷带,在弹性绷带上且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收紧弹性绷带,在弹性绷带的圆周面上设有第一套袋,在第一套袋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拉链,且第一套袋与弹性绷带之间形成引流袋放置空腔,在第一套袋的圆周面上设有第二套袋,第二套袋与第一套袋之间形成塑形板放置空腔,引流袋放置空腔、塑形板放置空腔中分别设有引流袋、塑形板,弹性绷带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开设有感应孔,引流袋上的引流管输入端依次连接有三向阀、单向阀、总阀门。本技术方案中设置弹性绷带、收紧弹性绷带,这样能够与大腿紧密贴合,隐密性好,收紧弹性绷带使装置与大腿紧密贴合,能够防止滑落,携带方便,而且不影响患者的形象,从而能够增加患者的自信度,同时设置三向阀、单向阀、总阀门,这样能够同时穿戴两个引流装置,增加承载量,减少更换的次数,并且不会逆流,同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安全可靠,并且设置感应孔能够让患者速度感知引流袋内的液体量,当液位到达感应孔时,能够第一时间让患者感受到(通过温度差感知,引流袋内的液体温度较低),这样能够提醒患者及时更换,同时隐密性强,并且设置塑形板能够限制引流袋的形状,避免引流袋下端凸起而能够显露出来的问题,从而增加隐密性。本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述的套袖式便携型随体引流装置,在收紧弹性绷带的一侧设有第一胶带,设置第一胶带能够使收紧弹性绷带更加牢固的与大腿固定,进一步减小滑落的风险,可靠性高,操作简单方便。前述的套袖式便携型随体引流装置,感应孔为椭圆孔,且感应孔沿弹性绷带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这样能够提高患者感知的准确性,避免误操作。前述的套袖式便携型随体引流装置,塑形板采用塑料,且形状为圆锥形,采用圆锥形符合大腿的形状,设计合理。前述的套袖式便携型随体引流装置,总阀门通过第二胶带固定身体上,这样能够快速固定阀门,避免阀门随身体来回晃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弹性绷带、收紧弹性绷带,这样能够与大腿紧密贴合,隐密性好,收紧弹性绷带使装置与大腿紧密贴合,能够防止滑落,携带方便,而且不影响患者的形象,从而能够增加患者的自信度,同时设置三向阀、单向阀、总阀门,这样能够同时穿戴两个引流装置,增加承载量,减少更换的次数,并且不会逆流,同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安全可靠,并且设置感应孔能够让患者速度感知引流袋内的液体量,当液位到达感应孔时,能够第一时间让患者感受到(通过温度差感知,引流袋内的液体温度较低),这样能够提醒患者及时更换,同时隐密性强,并且设置塑形板能够限制引流袋的形状,避免引流袋下端凸起而能够显露出来的问题,从而增加隐密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穿戴在大腿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1-弹性绷带,2-收紧弹性绷带,3-第一套袋,4-拉链,5-引流袋放置空腔,6-第二套袋,7-塑形板放置空腔,8-引流袋,9-塑形板,10-感应孔,11-引流管,12-三向阀,13-单向阀,14-总阀门,15-第一胶带,16-第二胶带,17-输出管,18-排液管,19-第三胶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套袖式便携型随体引流装置,包括套设在大腿上的套袖本体,套袖本体包括弹性绷带1,在弹性绷带1上且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收紧弹性绷带2,在弹性绷带1的圆周面上设有第一套袋3,在第一套袋3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拉链4,且第一套袋3与弹性绷带1之间形成引流袋放置空腔5,在第一套袋3的圆周面上设有第二套袋6,第二套袋6与第一套袋3之间形成塑形板放置空腔7,引流袋放置空腔5、塑形板放置空腔7中分别设有引流袋8、塑形板9,弹性绷带1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开设有感应孔10,引流袋8上的引流管11输入端依次连接有三向阀12、单向阀13、总阀门14。在收紧弹性绷带2的一侧设有第一胶带15,设置第一胶带能够使收紧弹性绷带更加牢固的与大腿固定,进一步减小滑落的风险,可靠性高,操作简单方便。感应孔10为椭圆孔,且感应孔10沿弹性绷带1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八个,这样能够提高患者感知的准确性,避免误操作,塑形板9采用塑料,且形状为圆锥形,总阀门14通过第二胶带16固定身体上,引流袋8上的输出管17穿过第一套袋3伸向下方,且输出管17上连接有排液管18,所述排液管18通过第三胶带19固定,这样能够方便排液,操作简单方便。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先将引流袋放入引流袋放置空腔中,然后将套袖本体穿戴到大腿上并且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撕开第一胶带的保护膜,然后将第一胶带贴于腿部,然后再将引流袋上的引流管与三向阀连接即可。本实施例解决留置各种导尿管、肾脏造瘘管或腹腔引流管的患者外接常规引流袋携带不方便、影响患者形象、引流效果不佳、容易逆行感染等弊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紧凑、实用方便、引流持续通畅的装置。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袖式便携型随体引流装置,包括套设在大腿上的套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袖本体包括弹性绷带(1),在所述弹性绷带(1)上且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收紧弹性绷带(2),在所述弹性绷带(1)的圆周面上设有第一套袋(3),在所述第一套袋(3)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拉链(4),且所述第一套袋(3)与弹性绷带(1)之间形成引流袋放置空腔(5),在所述第一套袋(3)的圆周面上设有第二套袋(6),所述第二套袋(6)与第一套袋(3)之间形成塑形板放置空腔(7),所述引流袋放置空腔(5)、塑形板放置空腔(7)中分别设有引流袋(8)、塑形板(9),所述弹性绷带(1)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开设有感应孔(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袖式便携型随体引流装置,包括套设在大腿上的套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袖本体包括弹性绷带(1),在所述弹性绷带(1)上且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收紧弹性绷带(2),在所述弹性绷带(1)的圆周面上设有第一套袋(3),在所述第一套袋(3)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拉链(4),且所述第一套袋(3)与弹性绷带(1)之间形成引流袋放置空腔(5),在所述第一套袋(3)的圆周面上设有第二套袋(6),所述第二套袋(6)与第一套袋(3)之间形成塑形板放置空腔(7),所述引流袋放置空腔(5)、塑形板放置空腔(7)中分别设有引流袋(8)、塑形板(9),所述弹性绷带(1)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开设有感应孔(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袖式便携型随体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紧弹性绷带(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圆朱孝宇冯东川龚金超韩涛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