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标定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1848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8:2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标定位工装,包括夹具主体,所述夹具主体的前部设有凹坑及设在凹坑边沿的薄壁,后部设有施力部;所述凹坑与尾标外观面相配合,所述凹坑包裹尾标外观面并通过型面定位将尾标夹紧;所述薄壁用于锁定后盖与尾标的间隙,且薄壁两侧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尾标后部结构导向卡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定位精准且省时省力的汽车尾标定位工装。

Vehicle tail label positioning t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尾标定位工装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尾标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汽车总装阶段,为保证整车外观符合质量标准,尾标与后盖的间隙是重要评价指标之一。现有技术中普遍应用的传统解决方案是先安装尾标,然后再人为对其进行测量调整,当尾标面临调整时,需要反复松动拧紧螺栓,影响生产的进度,增加额外工作量,极大地降低了汽车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尾标定位工装,其通过夹具主体上设置的薄壁直接调整后盖和尾标的间隙,避免了二次测量调整,优化了安装工序,提高了效率。一种汽车尾标定位工装,包括夹具主体,所述夹具主体的前部设有凹坑及设在凹坑边沿的薄壁,后部设有施力部;所述凹坑与尾标外观面相配合,所述凹坑包裹尾标外观面并通过型面定位将尾标夹紧;所述薄壁的厚度为后盖与尾标的标准间隙值,即所述薄壁用于调整后盖与尾标的间隙;且薄壁两侧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尾标后部结构导向卡接,便于尾标与夹具主体通过型面定位。所述后盖上设有用于安装尾标的安装孔,当安装尾标时,将尾标外观面穿过安装孔放入夹具主体前部的凹坑,并通过型面定位夹紧,此时夹具主体也已插入到安装孔中;因薄壁的周圈厚度等于后盖和尾标的标准间隙值,所以整个机构可直接固定在后盖上,不需要手扶尾标进行安装,有效简化安装工序。在后盖背部通过扭矩扳手将尾标拧紧后,撤去夹具主体,尾标安装即已完成,同时可保证后盖与尾标的周圈间隙符合质量标准。优选地,所述施力部为手柄,优选地,所述手柄的末端为球状结构,用于方便对夹具施加作用力。所述手柄可拆卸地安装在夹具主体背部,可拆分开进行运输,便携性更好。另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施力部为电动推杆或气动推杆,优选地,所述电动推杆或气动推杆与夹具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施力部优选地设置有转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施力部旋转。市面上常见的尾标形状为圆盘形,所述夹具主体的形状为圆盘形,所述凹坑为碗状凹坑,配合度好,定位准确度高。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其他形状的尾标,所述夹具主体的形状还可以为矩形、菱形及椭圆形中的任一种。优选地,所述夹具主体的背部设有指向标识,进一步地,所述指向标识为向上箭头,用于指示使用方向。为了节省制造材料成本,所述夹具主体的底部设有省料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省料结构包括若干减料孔,更加优选地,所述省料结构包括2~8个减料孔,最优选地,所述减料孔为四个,且对称分布在夹具主体底部。优选地,所述凸起部对称地设于薄壁的左右两侧上且朝向夹具主体的前侧,所述凸起部的边缘为圆弧状,从而使得夹具主体与尾标后部结构的导向卡接更加容易。相比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势在于: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定位精准,通过厚度为标准间隙值的薄壁对尾标与后盖的间隙进行锁定,无需进行二次测量调整,易于操作,节省工时,优化了安装工序,提高了效率。2.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可采用手柄、电动推杆或气动推杆对夹具主体施加作用力,使用范围广,易于操作;3.本方案的夹具主体与施力部采用可拆卸连接,运输时可进行拆分,便携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前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后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尾标安装前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尾标安装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识:1、夹具主体;11、凹坑;12、薄壁;13、手柄;14、凸起部;15、指向标识;16.减料孔;2、后盖;21、安装孔;3、尾标;4、薄壁末端;5、薄壁前端。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汽车尾标定位工装,包括夹具主体1,所述夹具主体为圆盘形,所述夹具主体的前部设有碗状的凹坑11及设于凹坑边沿的薄壁12,后部设有手柄13;所述凹坑11与尾标外观面相配合,所述凹坑包裹尾标外观面并通过型面定位将尾标3夹紧;所述薄壁12的厚度为后盖与尾标的标准间隙值,即所述薄壁用于调整后盖与尾标的间隙;且薄壁两侧设有凸起部14,所述凸起部与尾标后部结构导向卡接,便于尾标与夹具主体通过型面定位。在实际应用中,后盖与尾标的标准间隙值一般在1~3mm范围内,尾标与后盖的间隙随深度变化,由于间隙由外到内不断变小,所以薄壁厚度也是不均匀的,因此通过设计符合间隙的薄壁厚度,可以将尾标一次安装到位。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薄壁末端4的厚度为1.3mm,薄壁前端5的厚度为2.2mm。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后盖2上设有用于安装尾标3的安装孔21,当安装尾标时,将尾标外观面穿过安装孔放入夹具主体前部的凹坑11,并通过型面定位夹紧,此时夹具主体1也已插入到安装孔中;因薄壁12的周圈厚度等于后盖和尾标的标准间隙值,所以整个机构可直接固定在后盖上,不需要手扶尾标进行安装,有效简化安装工序。在后盖2背部通过扭矩扳手将尾标拧紧后,撤去夹具主体1,尾标安装即已完成,同时可保证后盖与尾标的周圈间隙符合质量标准。所述手柄13的末端为球状结构,用于方便对夹具施加作用力。所述手柄可拆卸地安装在夹具主体背部,可拆分开进行运输,便携性更好。所述夹具主体1的背部设有指向标识15,指向标识为向上箭头,用于指示使用方向,表示此处向上。为了节省制造材料成本,所述夹具主体的底部设有省料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省料结构包括四个减料孔16,所述四个减料孔对称分布在夹具主体底部。优选地,所述凸起部14对称地设于薄壁的左右两侧上且朝向夹具主体的前侧,所述凸起部的边缘为圆弧状,从而使得夹具主体与尾标后部结构的导向卡接更加容易。本实施例用于各类整车在试制或量产阶段总装工序中尾标的安装,其结构简单,定位精准,无需对尾标进行二次测量调整,易于操作,省时省力。显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尾标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主体,所述夹具主体的前部设有凹坑及设在凹坑边沿的薄壁,后部设有施力部;所述凹坑与尾标外观面相配合,所述凹坑包裹尾标外观面并通过型面定位将尾标夹紧;所述薄壁用于锁定后盖与尾标的间隙,且薄壁两侧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尾标后部结构卡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尾标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主体,所述夹具主体的前部设有凹坑及设在凹坑边沿的薄壁,后部设有施力部;所述凹坑与尾标外观面相配合,所述凹坑包裹尾标外观面并通过型面定位将尾标夹紧;所述薄壁用于锁定后盖与尾标的间隙,且薄壁两侧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尾标后部结构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标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的厚度为后盖与尾标的标准间隙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标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为手柄,优选地,所述手柄的末端为球状结构,更为优选地,所述手柄可拆卸地安装在夹具主体背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标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为电动推杆或气动推杆,优选地,所述电动推杆或气动推杆与夹具主体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标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闻达吴宏涛李梦楠李婷婷单炜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