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锅组件及具有其的电热煮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178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锅组件及具有其的电热煮饭器。内锅组件包括内锅本体和手柄。内锅本体为由锅壁形成的具有内腔和向上开放的锅口的回转体形状,锅壁在锅口处形成锅沿,内腔具有最大直径D且具有高度H,其中D/H>2;手柄的连接端设有与锅沿的形状以及结构相对应的形状和结构,二者可以通过相结合而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锅组件及具有其的电热煮饭器,内锅本体的高度较小而径向尺寸较大,可以有效降低内锅本体中食材的厚度,并且可以有效增加内锅本体的受热面积,从而能够使食材均匀受热,优化烹饪效果;另外,设置手柄可以方便用户抓握,从而便于对内锅组件进行搬运移动。

Internal pot assembly and electric cooker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锅组件及具有其的电热煮饭器
本技术总地涉及烹饪器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内锅组件和电热煮饭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诸如电饭煲或电压力锅的电热煮饭器,内锅通常设置为锅体的径向尺寸与高度的比值较小。这样的内锅通常传热效率较低,在烹饪时锅内的食物可能会受热不均。并且,内锅通常以可取出的方式设置在电热煮饭器的主体内。当需要将其取出时,内锅的结构不便于抓握,影响用户使用。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内锅组件和电热煮饭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内锅组件,所述内锅组件包括:内锅本体,所述内锅本体为由锅壁形成的具有内腔和向上开放的锅口的回转体形状,所述锅壁在所述锅口处形成锅沿,所述内腔具有最大直径D且具有高度H,其中D/H>2;以及手柄,所述手柄的连接端设有与所述锅沿的形状以及结构相对应的形状和结构,二者可以通过相结合而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内锅组件,内锅本体的高度较小而径向尺寸较大,可以有效降低内锅本体中食材的厚度,并且可以有效增加内锅本体的受热面积,从而能够使食材均匀受热,优化烹饪效果;另外,设置手柄可以方便用户抓握,从而便于对内锅组件进行搬运移动。可选地,所述手柄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锅沿。由此,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方便地将手柄连接至内锅本体或从内锅本体取下。可选地,所述内锅本体构造为满足如下关系式:d≥4mm,其中,d为所述锅沿沿径向的宽度。由此,锅沿的宽度适合对手柄进行安装。可选地,所述手柄与所述锅沿连接的一端具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具有用于与所述锅沿的内表面配合的第一抵接部、用于与所述锅沿的下表面配合的第二抵接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形成所述开口。由此,通过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与锅沿的表面之间杠杆配合的方式可以方便地实现手柄与内锅本体的牢固连接。可选地,所述卡接部构造为满足如下关系式:w>d,其中,w为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的端部的间距。由此,可以方便地将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分别抵接至锅沿的相应的侧面。可选地,所述卡接部构造为满足如下关系式:h≥3mm,其中,h为在所述卡接部连接至所述内锅本体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抵接部的下端与所述锅沿的上表面之间沿高度方向的距离。由此,可以避免第一抵接部从锅沿的上表面脱出。可选地,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或所述第二抵接部的侧壁在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导向斜面。由此,导向斜面能够方便对手柄进行安装。可选地,所述锅沿由所述锅壁向外并向下弯折而形成。由此,锅沿与锅壁一体成型,方便生产制造。可选地,所述锅壁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侧壁包括直壁段以及连接所述底壁和所述直壁段的过渡段,其中所述直壁段的回转母线为竖向延伸的直线。由此,可以增加内锅本体的受热面积,并且方便锅沿的制作成型。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电热煮饭器,其中,所述电热煮饭器包括:如前所述的任一种内锅组件;煲体,所述内锅本体可以设置在所述煲体内;以及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煲体的上方,以在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本体之间构成烹饪空间。根据本技术的电热煮饭器,其内锅本体的高度较小而径向尺寸较大,可以有效降低内锅本体中食材的厚度,并且可以有效增加内锅本体的受热面积,从而能够使食材均匀受热,优化烹饪效果;另外,设置手柄可以方便用户抓握,从而便于对内锅组件进行搬运移动。附图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内锅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内锅组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内锅组件沿轴向截面的剖切示意图;以及图4为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了解本技术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示的内锅组件进行说明。根据本技术的内锅组件可以应用于诸如电饭煲或电压力锅等的电热煮饭器。如图1至图4所示,内锅组件1包括内锅本体10和手柄20。内锅本体10用于容纳待烹饪的食材。手柄20连接至内锅本体10,可以方便用户在对内锅本体10搬运移动的过程中进行抓握。优选地,手柄20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至内锅本体10。这样,当需要搬运移动内锅本体10的时候,将手柄20安装在内锅本体10上,而当手柄20的存在妨碍用户使用(比如清洗内锅本体10)的时候,可以将手柄20卸下,做到有选择地装卸。内锅本体10大致为由锅壁围成的具有内腔的回转体。内腔用于在烹饪时容纳食材,其在上部形成与外界连通的上部开口。用户可以通过该上部开口方便地添加或取放食材,或者对内腔进行清洗。内腔的容积通常在6L以下,例如可以为5L或4L等。这样,内锅本体10所容纳的食材大致能够满足一个家庭(三四个人)一餐所需的分量。如图3所示,内腔具有最大直径D和高度H。特别地,在本技术中,限定其内腔的尺寸关系,使D/H>2。例如,可以为2.5或3。通过将内腔的最大直径D和高度H的比例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可以使内锅本体10整体具有较大的宽度和较低的高度,从而有效降低食材在内锅本体10中的铺设厚度,并且可以有效增加内锅本体10底部的受热面积,进而可以使食材均匀受热,优化烹饪效果。内腔由锅壁围绕而成。如图3所示,内锅本体10的锅壁可以分为侧壁11和底壁12两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壁12为水平延伸的直壁结构,也就是说,底壁12由构造为水平直线的回转母线绕回转轴旋转而形成。然而,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底壁设置为在其中心处略向上凹陷的结构。此时,底壁的回转母线为曲率较小的弧线,并且应该使弧线的弦位于弧线的下方。而对于侧壁11,在图3中可以看到,侧壁11包括直壁段111和过渡段112。直壁段111构成侧壁11的位于上部的部分,过渡段112构成侧壁11的位于下部的部分,其两端分别与直壁段111和底壁12连接。如图3所示,直壁段111的回转母线为竖向延伸的直线,过渡段112的回转母线为弧线。直壁段111和过渡段112的回转母线分别绕回转轴旋转一周,使得直壁段111形成为大致圆柱体侧面的形状,而过渡段112则形成为接近球面或椭球面的形状。由此,内腔在直壁段111对应的位置具有最大直径D,也即从直壁段111与过渡段112连接的位置一直向上延伸到内腔的上部开口均为最大直径D,使内腔形成为大致广口的形状,从而方便用户向内腔中取放食材。根据此实施方式,虽然过渡段112构成为侧壁11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组件包括:内锅本体,所述内锅本体为由锅壁形成的具有内腔和向上开放的锅口的回转体形状,所述锅壁在所述锅口处形成锅沿,所述内腔具有最大直径D且具有高度H,其中D/H>2;以及手柄,所述手柄的连接端设有与所述锅沿的形状以及结构相对应的形状和结构,二者可以通过相结合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组件包括:内锅本体,所述内锅本体为由锅壁形成的具有内腔和向上开放的锅口的回转体形状,所述锅壁在所述锅口处形成锅沿,所述内腔具有最大直径D且具有高度H,其中D/H>2;以及手柄,所述手柄的连接端设有与所述锅沿的形状以及结构相对应的形状和结构,二者可以通过相结合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锅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本体构造为满足如下关系式:d≥4mm,其中,d为所述锅沿沿径向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与所述锅沿连接的一端具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具有用于与所述锅沿的内表面配合的第一抵接部、用于与所述锅沿的下表面配合的第二抵接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形成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构造为满足如下关系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涌梁恩松邱清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