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可天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节的奶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1659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奶嘴,包括盖体,盖体上可拆卸地设置有奶嘴;所述的奶嘴包括奶嘴套和奶嘴头,奶嘴套、奶嘴头之间通过奶嘴颈连接,在奶嘴头上开设有出奶孔;所述的奶嘴套内部设置有可变形的软体,软体中部开设有出奶槽,软体底部开设有凹槽,凹槽中设置有进气管;所述的软体中开设有进气道,进气道的一端与所述的进气管连接,另一端穿出所述的奶嘴套;所述的进气管的下端封闭,进气管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孔,在进气管外部套有弹性的套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进气机构,可使得婴幼儿吸奶过程中,奶瓶内部气压减小时外界气体能顺畅地进入到奶瓶中,从而保证吸奶的顺畅。

An adjustable nip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奶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奶嘴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奶嘴。
技术介绍
婴幼儿在吃奶粉时,需要用到奶瓶。奶嘴作为奶瓶上的一个重要构件,对婴幼儿吃奶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奶嘴头大小不合适、奶嘴头上吸奶孔开孔大小不合适等,都会造成婴幼儿吸奶不顺畅,继而对婴幼儿的情绪造成影响。在奶嘴的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是,婴幼儿使用较大的力气但吸出来的奶却较少,导致婴幼儿情绪着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都是由于奶瓶内外气压不够均衡,即由于婴幼儿吮吸奶瓶内部的奶水,但奶瓶内部的气体又得不到及时补充,从而造成吸奶困难。虽然婴幼儿在吸奶换气的过程中,部分外界气体可以从奶嘴头上的吸奶孔补充到奶瓶中,但奶嘴头上的吸奶孔进气量有限。当前一些奶嘴上设计有进气阀,但其大多为简单的阀瓣式结构,单向密封性不够好,容易出现漏奶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奶嘴,使得婴幼儿在吸奶过程中奶瓶进气更加顺畅,且在婴幼儿吸奶过快时能进行调节。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奶嘴,包括盖体,盖体上可拆卸地设置有奶嘴;所述的奶嘴包括奶嘴套和奶嘴头,奶嘴套、奶嘴头之间通过奶嘴颈连接,在奶嘴头上开设有出奶孔;所述的奶嘴套内部设置有可变形的软体,软体中部开设有出奶槽,软体底部开设有凹槽,凹槽中设置有进气管;所述的软体中开设有进气道,进气道的一端与所述的进气管连接,另一端穿出所述的奶嘴套;所述的进气管的下端封闭,进气管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孔,在进气管外部套有弹性的套环。进一步地,所述的软体为圆锥台形结构,软体的侧壁与奶嘴套的内壁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的出奶槽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在出奶槽中由上至下挨着设置有多个软板,每个软板仅与出奶槽的三个侧壁连接,从而使软板与另外一个侧壁之间留有间隙,且上下相邻的两个软板与出奶槽侧壁之间的间隙位置相对;所述的多个软板上均开设有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的奶嘴套的下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卡槽,奶嘴套底部设置有环形的卡环;所述的盖体为圆筒状结构,两端通透,盖体上端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环形板,盖体内壁的顶部沿圆周方向开设有与所述卡环配合的固定槽;所述的盖体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本专利技术中在奶嘴中设计了进气机构,可使得婴幼儿吸奶过程中,奶瓶内部气压减小时外界气体能顺畅地进入到奶瓶中,从而保证吸奶的顺畅。2.本专利技术中的软体结构,可通过捏压的方式影响进气和出奶通道的大小,从而在婴幼儿吸奶过急时可以进行调节,以避免婴幼儿吸奶过快而导致的呛咳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奶嘴结构示意图;图2为奶嘴的纵向剖视示意图;图3为软体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凹槽、进气管部分的轴向剖视示意图;图5为套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奶瓶盖部分的轴向剖视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奶嘴,2盖体,3奶嘴头,4奶嘴颈,5奶嘴套,6出奶孔,7软体,8出奶槽,9软板,10通孔,11进气道,12凹槽,13进气管,14卡环,15卡槽,16套环,17进气孔,18环形板,19内螺纹,20固定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奶嘴,该奶嘴1的基本结构与现有结构相同,包括盖体2,盖体2上可拆卸地设置有奶嘴1;所述的奶嘴1包括奶嘴套5和奶嘴头3,奶嘴套5、奶嘴头3之间通过奶嘴颈4连接,在奶嘴头3上开设有出奶孔6;在婴幼儿吃奶时,将盖体2盖合在奶瓶上,倾倒奶瓶,则奶水依次进入到奶嘴套5、奶嘴颈4到达奶嘴头3处,被婴幼儿从出奶孔6吸出。然而,不断吸出奶瓶中的奶水,而奶瓶中气体又得不到及时补充时,会导致奶瓶内外气压不平衡,增大婴幼儿吸奶的难度,使得奶水不能顺畅吸出。针对此情况,本方案中:所述的奶嘴套5内部设置有可变形的软体7,软体7中部开设有出奶槽8,软体7底部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中设置有进气管13;所述的软体7中开设有进气道11,进气道11的一端与所述的进气管13连接,另一端穿出所述的奶嘴套5;所述的进气管13的下端封闭,进气管13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孔17,在进气管13外部套有弹性的套环16。本方案中的软体7为圆锥台形结构,软体7的侧壁与奶嘴套5的内壁相贴合,如图2所示。软体7所采用的材质为橡胶或者硅胶,使得软体7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变形。所述的出奶槽8贯穿软体7的顶面和底面,这样奶水可以通过出奶槽8、奶嘴颈4到达奶嘴头3处。为了平衡内外气压,本方案中设置了进气道11结构,具体地,进气道11开设于软体7中,一端穿出奶嘴套5与奶嘴1外部连通,另一端连接进气管13。进气管13为空心塑料管,具有下端面,使得其下端封闭;然而在进气管13的侧壁上开设有径向贯穿进气管13的进气孔17。进气管13外部的套环16套在进气孔17外部,为弹性结构,例如可采用橡胶材质或塑料材质。套环16在未受外力时为圆形环状结构,如图5所示,套环16的内径小于进气管13的外径,使得套环16套在进气管13上之后,在弹力的作用下能封闭住所述的进气孔17。本方案原理是,婴幼儿吃奶过程中,随着奶瓶内部的气压减小,外界气压大于奶瓶内部气压,则气体将顺着进气道11到达进气管13,继而推开覆盖在进气孔17上的套环16,从套环16与进气管13外壁之间进入到奶瓶中。在婴儿不吸奶时,由于套环16覆盖在进气孔17上,则即便将奶瓶倒置,奶水也不会从进气孔17漏出。采用上述结构,由于进气更加顺畅,因此使得婴幼儿吃奶过程更加省力、顺畅。如婴幼儿吃奶过快,则只需要用力捏软体7,使得软体7内的进气道11变形乃至被封闭,以减小进气量,增大吸奶难度,从而影响出奶速率,以达到避免吃奶过快而导致呛咳的问题。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如图2所示,为了使婴儿在吃奶过快时能更好地进行调节,一方面是影响进气量,另外一方面则可以对出奶量同时进行调节,在两种调节方式的共同作用下,调节至最合适的吃奶速度。所述的出奶槽8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在出奶槽8中由上至下挨着设置有多个软板9,该软板9的材质与软体7一致,为硅胶或橡胶。每个软板9仅与出奶槽8的三个侧壁连接,从而使软板9与另外一个侧壁之间留有间隙,且上下相邻的两个软板9与出奶槽8侧壁之间的间隙位置相对;这里的意思是,如图3所示,出奶槽8为矩形槽,因此其具有前后左右四个侧壁。其中,前侧壁与后侧壁相互平行,左侧壁与右侧壁相互平行。以图2、图3为例,在该示例中,由上至下,第一个软板9与前、后、右三个侧壁连接,使得与左侧壁之间留下间隙;第二个软板9与前、后、左三个侧壁连接,使得与右侧壁之间留下间隙,这样即所述的上下相邻的软板9与侧壁之间的间隙位置相对;第三个软板9的布设方式与第一个软板9相同,第四个与第二个相同,以此类推;所述的多个软板9上均开设有通孔10,在软体7未收到外力时,所有通孔10同轴。该部分结构的作用原理是,在软体7未受外力的情况下,所有软板9上的通孔10同轴,此时奶水通过通孔10到达奶嘴头3处;如婴幼儿此时吸奶速率合适,则不用进行干预。如婴幼儿吸奶过快,则用手捏软体7,由于软体7为硅胶或橡胶材质,在外力的作用下出奶槽8发生一定程度形变,与此同时相邻的软板9上的通孔10位置相互错开,从而影响到出奶流量;在捏软体7的同时,进气道11也受到影响,从而在两者共同作用下,可放缓出奶量,达到调节的目的。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婴幼儿吸奶的用力程度,来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奶嘴,包括盖体(2),盖体(2)上可拆卸地设置有奶嘴(1);所述的奶嘴(1)包括奶嘴套(5)和奶嘴头(3),奶嘴套(5)、奶嘴头(3)之间通过奶嘴颈(4)连接,在奶嘴头(3)上开设有出奶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奶嘴套(5)内部设置有可变形的软体(7),软体(7)中部开设有出奶槽(8),软体(7)底部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中设置有进气管(13);所述的软体(7)中开设有进气道(11),进气道(11)的一端与所述的进气管(13)连接,另一端穿出所述的奶嘴套(5);所述的进气管(13)的下端封闭,进气管(13)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孔(17),在进气管(13)外部套有弹性的套环(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奶嘴,包括盖体(2),盖体(2)上可拆卸地设置有奶嘴(1);所述的奶嘴(1)包括奶嘴套(5)和奶嘴头(3),奶嘴套(5)、奶嘴头(3)之间通过奶嘴颈(4)连接,在奶嘴头(3)上开设有出奶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奶嘴套(5)内部设置有可变形的软体(7),软体(7)中部开设有出奶槽(8),软体(7)底部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中设置有进气管(13);所述的软体(7)中开设有进气道(11),进气道(11)的一端与所述的进气管(13)连接,另一端穿出所述的奶嘴套(5);所述的进气管(13)的下端封闭,进气管(13)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孔(17),在进气管(13)外部套有弹性的套环(1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奶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体(7)为圆锥台形结构,软体(7)的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可天
申请(专利权)人:冯可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