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金菠萝组织培养效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1537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金菠萝组织培养效率的方法,该方法是在金菠萝常规组织培养的基础上,将室内生根和移栽驯化结合起来,直接在室外生根,简化了组培程序,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育苗周期,提高苗木质量及成活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插床和育苗基质的准备,2)增殖丛生芽的处理,3)扦插及后期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简化了组培程序,缩短了育苗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苗木质量及成活率,从增殖单芽到培育成具有10‑11片叶,高为13‑15cm的种苗仅需要60‑65天,育苗周期缩短了30天左右,此时组培单芽平均生根率达96.00%,平均不定根数为4.53条/株,平均根长为2.39cm,苗木生势好,长势一致,叶片油绿,最终成活率达96.00%以上。

A Method to Improve Tissue Culture Efficiency of Golden Pineap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金菠萝组织培养效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种苗繁殖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金菠萝组织培养效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金菠萝又名MD-2或73-114,是由美国Delmonte公司所选育的杂交品种,其具有金色的外壳和果肉。因其可溶性固形物比无刺卡因高,冬季的酸度比无刺卡因低,货架期较其他鲜食菠萝品种长等优点而深受人民的喜爱。金菠萝传统的繁殖主要靠各种冠芽、蘖芽、吸芽等进行无性繁殖,这类种苗的获得,需在果实采收后3-4个月,从老的植株上生长出新芽,其繁殖系数低,部分植株无吸芽长出;金菠萝虽易长地下蘖芽,但大多数植株只能生成2-3株地下蘖芽,而冠芽一般和果实一起被出售。这类芽苗的优良性状遗传不稳定,易发生叶、果实的变异和芽变,导致种质退化,并且容易携带母体的病虫害,不利于生产,亦不利于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此外,金菠萝属于高密度种植水果,单独种植一亩需种苗3000-3500株,间作(幼龄橡胶、柚子等)一亩需种苗1800-2500株,传统的繁殖方式远不能满足生产性种苗需求。植物组织培养既是改良品种、培育新品种的一种手段,又是快速繁殖良种,实现工厂化生产优质苗木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来繁育金菠萝种苗,可在短期内规模化生产性状一致的种苗,满足生产性种苗需求。但常规的金菠萝组织培养过程包括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增殖扩繁,生根和驯化移栽等多个步骤,培养过程繁琐,其中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增殖扩繁及生根需在室内进行,需严格控温控湿,生产成本较高。育苗周期较长,从增殖芽诱导生根,驯化移栽到培育成具有10-11片叶,高为13-15cm的种苗约需90天,且成活率相对较低,极不稳定,变幅为75%-90%。目前,生产成本高,育苗周期长及移栽成活率偏低是限制金菠萝组培苗规模化生产的因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金菠萝种苗紧缺,组织培养过程繁琐、成本高、周期长、成活率偏低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提高金菠萝组织培养效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室外堆砌插床,将已消毒的育苗基质铺设在插床中;所述育苗基质铺设厚度为15-20cm;所述育苗基质为河沙、泥炭土及生红土的混合物。2)将金菠萝吸芽或冠芽,通过组织培养,得到增殖丛生芽,接着将增殖丛生芽在室外炼苗4-5天后,取出洗净,分割成单芽,选取具有6-8片叶,高4cm以上的单芽置于多菌灵溶液中浸泡2-4分钟,取出沥水;所述多菌灵溶液为200-400倍液;3)将步骤2)中沥水后的单芽置于双吉尔-GGR或NAA与IBA混合液中,浸泡25-35秒后,取出单芽,并扦插在步骤1)中所述育苗基质中,扦插后浇水,使育苗基质完全湿润,然后在插床上方搭建高0.4-0.5m的拱棚覆盖薄膜,并在拱棚上方覆盖70%-75%的遮阳网,保持空气湿度为50%-60%;所述双吉尔-GGR浓度为5-15mg/L,NAA及IBA浓度比为1:1的混合液;所述扦插按4-5cm×6-8cm的株行距进行扦插;所述遮阳网在拱棚上方5-10cm处。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插床,是用砖块或石头堆砌的;所述插床宽为0.8-1.0m,深为30-40cm。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已消毒的育苗基质,育苗基质消毒处理方式为:先将育苗基质曝晒2-5天后,用高锰酸钾溶液及多菌灵混合液喷洒育苗基质使其湿透,并在基质表面覆膜,12-20小时后揭膜,待基质水分蒸发至含水量为50%-60%时即可。所述高锰酸钾溶液为0.5%-1.0%溶液,多菌灵溶液为800-1000倍液,混合液按体积比1:2混合。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保持育苗基质含水量为50%-60%,是在揭膜后,通过自然蒸发使育苗基质含水量为50%-60%。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金菠萝吸芽或冠芽为品种纯正、生长健壮和无病虫害的金菠萝健壮吸芽或果实冠芽。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将增殖丛生芽分割成单芽,是先用镊子小心取出洗净培养基,然后将增殖丛生芽置于工作台上,用解剖刀将增殖丛生芽分割成单芽。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双吉尔-GGR浓度为5-15mg/L。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保持空气湿度为50%-60%,是通过喷雾保湿的。本专利技术中插床的宽与深度做了限定,其长度视具体情况而定。且本专利技术中的增殖芽的诱导是金菠萝组织培养的常规过程,如:选取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金菠萝健壮吸芽或果实冠芽为外植体,将吸芽或冠芽剥弃多余叶片后用流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入滴加洗涤剂或洗衣粉的水中浸泡5-9min后用棉花轻轻擦拭芽的表面,彻底除去污渍,然后用流水冲洗干净,再用纯净水冲洗2次转入超净工作台上用纸吸干外植体表面的水分放入75%的乙醇处理20-28秒,无菌水冲3次,再用20%-30%的次氯酸钠灭菌处理8-10min,灭菌过程中用镊子反复搅动外植体,使其彻底灭菌,最后用无菌水冲洗6-7次后,用解剖刀纵切成2-4块接种至经常规灭菌的固体培养基中诱导丛生芽(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0.5-2.5mg/L+NAA0.3-0.8mg/L+琼脂6.0-6.5g/L+白糖15-20g/L),接种10-15天后,有芽产生,继代3-4次后,形成大量丛生芽。将诱导出的丛生芽切割成单芽转如MS+6-BA0.2-0.4mg/L+NAA0.4-0.8mg/L+琼脂6.0-6.5g/L+白糖15-20g/L进行丛生芽的增殖,20-24天继代一次,5-6代后,得到大量具有6-8片叶,高4cm以上的丛生芽。本专利技术是在金菠萝组织培养的基础上,将室内生根和移栽驯化结合起来,直接在室外生根,简化了组培程序,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育苗周期,提高苗木质量及成活率。具体包括以下3个步骤:1)插床和育苗基质的准备,2)增殖丛生芽的处理,3)扦插及后期管理。通过将金菠萝的增殖芽的生根步骤从室内转到室外进行,将其生根和驯化移栽结合起来,用自养生根取代传统的异养生根,以解决金菠萝种苗紧缺,组织培养过程繁琐、成本高、周期长、成活率偏低等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内为金菠萝种植户提供大量优质种苗,增加其生产效益,进而促进金菠萝产业的发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简化了组培程序,缩短了育苗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苗木质量及成活率,从增殖单芽到培育成具有10-11片叶,高为13-15cm的种苗仅需要60-65天,育苗周期缩短了30天左右,此时组培单芽平均生根率为96.00%,平均不定根数为4.53条/株,平均根长为2.39cm,苗木生势好,长势一致,叶片油绿,最终成活率达96.00%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实施例11)在室外堆砌插床,将已消毒的育苗基质铺设在插床中;所述育苗基质铺设厚度为15cm;所述育苗基质为河沙、泥炭土及生红土的混合物。2)将金菠萝吸芽或果实冠芽,通过组织培养,得到增殖丛生芽,接着将增殖丛生芽在室外炼苗4天后,取出洗净,分割成单芽,选取具有6片叶,高5cm的单芽置于多菌灵溶液中浸泡2分钟,取出沥水;所述多菌灵溶液为200倍液;3)将步骤2)中沥水后的单芽置于双吉尔-GGR中,浸泡25秒后,取出单芽,并扦插在步骤1)中所述育苗基质中,扦插后浇水,使育苗基质完全湿润,然后在插床上方搭建高0.4m的拱棚覆盖薄膜,并在拱棚上方覆盖70%-75%的遮阳网,保持空气湿度为50%;所述双吉尔-GGR浓度为5mg/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金菠萝组织培养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室外堆砌插床,将已消毒的育苗基质铺设在插床中;所述育苗基质铺设厚度为15‑20cm;所述育苗基质为河沙、泥炭土及生红土的混合物;2)将金菠萝吸芽或果实冠芽,通过组织培养,得到增殖丛生芽,接着将增殖丛生芽在室外炼苗4‑5天后,取出洗净,分割成单芽,选取具有6‑8片叶,高4cm以上的单芽置于多菌灵溶液中浸泡2‑4分钟,取出沥水;所述多菌灵溶液为200‑400倍液;3)将步骤2)中沥水后的单芽置于双吉尔‑GGR或NAA与IBA混合液中,浸泡25‑35秒后,取出单芽,并扦插在步骤1)中所述育苗基质中,扦插后浇水,使育苗基质完全湿润,然后在插床上方搭建高0.4‑0.5m的拱棚覆盖薄膜,并在拱棚上方覆盖70%‑75%的遮阳网,保持空气湿度为50%‑60%;所述双吉尔‑GGR浓度为5‑15mg/L,NAA及IBA浓度比为1:1的混合液;所述扦插按4‑5cm×6‑8cm的株行距进行扦插;所述遮阳网在拱棚上方5‑10cm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金菠萝组织培养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室外堆砌插床,将已消毒的育苗基质铺设在插床中;所述育苗基质铺设厚度为15-20cm;所述育苗基质为河沙、泥炭土及生红土的混合物;2)将金菠萝吸芽或果实冠芽,通过组织培养,得到增殖丛生芽,接着将增殖丛生芽在室外炼苗4-5天后,取出洗净,分割成单芽,选取具有6-8片叶,高4cm以上的单芽置于多菌灵溶液中浸泡2-4分钟,取出沥水;所述多菌灵溶液为200-400倍液;3)将步骤2)中沥水后的单芽置于双吉尔-GGR或NAA与IBA混合液中,浸泡25-35秒后,取出单芽,并扦插在步骤1)中所述育苗基质中,扦插后浇水,使育苗基质完全湿润,然后在插床上方搭建高0.4-0.5m的拱棚覆盖薄膜,并在拱棚上方覆盖70%-75%的遮阳网,保持空气湿度为50%-60%;所述双吉尔-GGR浓度为5-15mg/L,NAA及IBA浓度比为1:1的混合液;所述扦插按4-5cm×6-8cm的株行距进行扦插;所述遮阳网在拱棚上方5-10cm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明春孙小龙唐敏田海李玲管艳梁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